编辑推荐
中国科技期刊学会为当前学术论文写作把脉,针对实际写作中遇到的困难和容易被忽视的典型问题,对症下药,提出正确的解决方案。此书第一版出版于2014年,此次修订与时俱进,增加了大概三分之一的内容,以更好地指导当前学术论文写作实践。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国内外科技期刊网络出版的新形势和我国期刊出版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新情况,介绍以网络出版为中心的科技期刊生产流程,力求涵盖时下科技期刊编辑与出版的主要方面,反映现代编辑出版理念和国内外相关研究*新成果。
本书可作为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用书、新闻出版专业的本科教学辅导用书,也可供广大科技期刊编辑学习查阅。
目录
001期刊创办
002为什么创办科技期刊
006刊名如何确定
010如何申请CN和ISSN
014主编(副主编)如何选定、职责如何描述
018科技期刊的封面如何设计
023科技期刊版式如何设计
027论文模板和期刊模板如何制定
036国内有哪些主流期刊采编系统及如何选择
043创刊时需要准备哪些文件模板、一般格式规范是什么
050科技期刊网站如何建设
057编辑部组建
058期刊编辑分为哪几类、职责如何描述
062什么是责任编辑资格?如何取得
068如何招聘科技期刊编辑
074如何培训期刊编辑
078编辑出版制度如何建设
082青年编辑如何快速成长
086如何培养科技期刊青年编辑
093稿源组织
094创刊初期如何组稿
098如何开展主题、专题约稿
102如何组织不同体裁的文章
108如何对作者的投稿取向进行分析和利用
112如何追踪学科热点并开展组稿工作
117科技期刊的编辑出版者如何撰写科技新闻
科技期刊编辑与出版问答(修订版)
目录
123同行评议与稿件退修
124在线同行评议的一般程序是什么
128如何设计同行评议意见书
131学术期刊同行评审模式的进展
137如何选择(小同行)审稿人
140审稿人如何在线审稿
143主编(副主编)终审决定如何做
148直接录用的稿件如何处理
152如何退稿
156如何制作退稿函
160如何处理作者申诉
164如何处理同行专家的对立意见
167如何处理同行评议中的“非共识”问题
171稿件退修未回的成因分析及对策
177生产、发行和经营
178如何组织摘要内容
185如何翻译科技论文的英文摘要
192编校合一模式下如何优化期刊校对管理
199如何实现“一次排版、多种媒体发布”
204什么是CTP印刷
208什么是按需印刷
212如何增加网上期刊的电子功能
217如何对网上期刊新增电子功能的有效性进行维护
221如何进行网络发行和销售
225什么是移动应用
229App对科技期刊有什么价值
233科技期刊App如何实现多媒体化和互动交流
237什么是语义技术
241CrossRef有哪些新进展
247什么是版权代理、版权贸易
252如何规避科技期刊出版领域中的利益冲突问题
255新媒体技术如何推动新型采编协作机制的建立
259新媒体技术如何影响采编主体的心理和行为
262如何对科技期刊进行微博关系管理
266如何利用微博、微信等工具为科技期刊服务
269如何设计、运营、推广科技期刊微信订阅号
277国内外科技期刊媒介融合的现状和趋势是什么?有哪些好的案例
297如何组织与期刊有关的学术活动
302网络传播环境下如何提升科技论文的显示度
308什么是目次(TOC)推送?如何进行
313版权保护和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置
314什么是出版伦理
321什么是版权、谁拥有版权
325版权如何转让
329作者有哪些权利、如何维护
333编辑部有哪些权利和义务
336主办者、出版单位有哪些权益,如何保护
343学术不端的概念、形式及如何检测与处置
355科技期刊识别伪作者的方法
360什么是ORCID?如何注册和利用
369期责任编辑如何做好稿件发排前的审查控制
375其他
376国内有哪些知名科技期刊评价组织
382国内、国际有哪些知名的科技期刊组织
389国内、国际有哪些影响力较大的学术出版类期刊
395如何利用SCI和Scopus数据库对非SCI期刊进行评价
405传统的评价工具有哪些?在网络时代有什么变化
精彩书摘
1创刊初期组稿的重要性
组稿是期刊社(编辑部)主动组织稿源的活动。创刊初期往往稿源不足,组稿也十分困难,创刊初期组稿是决定期刊顺利出版的关键环节。创刊初期刊登的稿件内容或出版形式对期刊未来的发展、期刊形成独自的特色具有导向作用。因此,创刊初期必须高度重视组稿,通过多种渠道组织稿源。
2创刊初期组稿的几种方式〖*4/5〗2.1广泛宣传新创期刊并发布征稿启事 创刊初期首先要建立期刊的网站,在网站主页上发布新创期刊的主要信息,面向社会宣传期刊。征稿启事是网站主页的重要内容之一,征稿启事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1) 期刊基本信息: 载明刊期、创刊年份、主办单位、主管单位、编辑出版单位、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邮发代号等。
科技期刊编辑与出版问答(修订版)
创刊初期如何组稿
(2) 办刊宗旨: 阐明创刊的目的、意义、方针与任务。
(3) 主要栏目: 写明设置栏目的名称、内容范围和要求。
(4) 稿件范围: 对稿件学科领域、写作体例提出明确要求。
(5) 投稿要求: ①公布本刊“论文格式模板”; ②论文内容组成,包括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正文、参考文献等具体要求; ③作者信息,包括第一作者简介(姓名、单位、职称、主要研究方向等)及论文通信作者联系方式等; ④格式要求,包括字体字号、图表格式、页面字数、行数等。
(6) 投稿方式: 通过网络采编系统、E�瞞ail、QQ、纸质邮寄等方式投稿;给出编辑部咨询电话、联系人、通信地址。
2.2发动编委组稿
编委会组成人员主要以从事科学研究及技术管理的学科专家为主,编委们不仅具有良好的学术背景和声誉,而且具备较强的学术号召力,对科研信息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对重点研究领域的前瞻性有着精准的把握度,容易组织到优秀的稿件[1��2]。
(1) 编委自荐稿。国外科技期刊进入中国争夺办刊资源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尤其在争夺高质量稿源和高水平作者方面更是不遗余力。因此,编委的高质量稿件显然是争夺的焦点,创刊初期期刊社(编辑部)要千方百计地向编委成员组稿。
(2) 编委推荐稿。通过编委的人际关系介绍其他学者和优秀作者投稿,取得他们的支持。
……
前言/序言
研究会2013年4月初发出《关于2013年科技期刊学研究项目申报的通知》后,针对会员提出的问题,又连续两次发出关于项目申报的说明,指导申报和撰写答案,阐释研究会对答案评审的大致程序。截至2013年5月中旬,研究会收到了90个回答问题的申请。
因为此项工作无前例可循,研究会根据项目审批、答案评审和发布等各个环节中出现的新问题,又多次作出“说明”,以引导项目申报者完成问题的回答和答案的修改。从2013年6月初开始,经过反复评审、修改,研究会陆续在网上发布初步审订通过的答案,以在更大范围内接受评议,不断完善相关内容。截至2013年11月上旬研究会第17次年会前,已有41个问题的答案在研究会网站上发布。研究会将这41个答案汇编成册,在第17次年会及其之前举办的科技期刊编辑业务培训班上进一步征求意见。第17次年会期间,研究会还对后续提交的部分答案进行了现场评审。参加培训班和年会的学员及代表非常欢迎中南大学《中国普通外科杂志》编辑部受研究会委托排版和印刷的《网络环境下科技期刊的编辑与出版》小册子。年会刚刚开始,小册子就被索取一空。年会期间,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长刘建生对这个小册子也给予了高度评价。
在问题申报、答案提交、评审修改、往来沟通等各个环节中,西安交通大学赵大良、浙江中医药大学杜月英、北京林业大学张铁明、东南大学毛善锋、重庆师范大学李若溪、中国药科大学丁佐奇等付出了大量心血,为答案的发布、本书的审订做了大量工作。研究会启动正式出版程序后,邀请北京工业大学吕小红承担了特约编辑的任务,协助统稿、统一体例、与出版社联系,等等。
回答问题的会员也十分配合、支持研究会的工作,按照要求认真修改答案,对研究会就个别答案反复提出修改意见,甚至作出暂不录用的决定给予了充分理解;答案被录用者都与研究会签订了《科技期刊学研究项目合同书》《发表同意书》,“同意研究会对答案评审、修改后,由并且只由研究会将答案独家以适当方式发表”,并“保证答案中没有学术不端行为”。
在过去的几年中,国内外科技期刊编辑出版的概念、范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对编辑单位、出版单位的编辑人员、管理人员的职责、技能乃至职业规划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研究会虽预先提出了几十个问题,广大会员又自设了若干问题,但仍没有涵盖时下科技期刊编辑与出版的各个主要方面(当然必须承认这只能是一个动态过程),国际上的一些最新进展也没有得到及时反映;有些问题提出来了,至今没有征得合适的答案;研究会对收入本书的答案未能用统一的高标准的尺度把关,留下了一些遗憾。在本书统稿的最后关头,根据部分编委的建议,本书最终定名为《科技期刊编辑与出版问答》。
万事开头难,开了头就不难。研究会提出了“网络环境下科技期刊的编辑与出版”这一课题,开展了几年研究,取得现在的成绩已属不易。
开弓没有回头箭。科学研究的方法、成果发表的方式、传播的广度和速度、期刊利用和评价的模式日新月异。研究会将会继续关注国内外科技期刊编辑出版、经营管理的新发展,不断引进新的理念和技术,并用网络发布、邮件推送、教育培训、交流研讨、结集出版等形式把相关信息介绍给广大会员,使高校科技期刊界始终掌握发展的主动权,把高校主办、出版科技期刊的事业做得更好。
颜帅
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理事长
2014年11月
《科技期刊编辑与出版问答(修订版)》:一本面向实践的出版指导 在知识爆炸的时代,科技期刊作为学术交流的重要载体,其编辑与出版质量直接关系到科研成果的传播效率和学术声誉的建立。然而,对于许多涉足科技期刊编辑出版领域的新人,乃至经验丰富的从业者,在实际工作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惑与挑战。如何把握学术规范?如何进行科学严谨的审稿?如何优化排版与设计?如何应对数字出版的浪潮?这些问题不仅关乎期刊的日常运作,更影响着学术研究的深度与广度。 《科技期刊编辑与出版问答(修订版)》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本书并非一本枯燥的理论教材,而是聚焦于科技期刊编辑与出版过程中最常见、最核心、最具实践价值的疑难问题,以问答的形式,为读者提供清晰、准确、可操作的解答。本书旨在成为每一位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人、以及相关研究者的案头必备工具书,帮助他们更高效、更专业地完成各项工作。 本书内容构成: 本书共分为数个章节,每个章节都围绕一个特定的主题展开,通过“问”与“答”的模式,层层深入地剖析相关问题。 第一篇:期刊创办与管理 期刊定位与发展策略: 如何为一本新创办的科技期刊确立清晰的定位?如何根据学科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制定期刊的长期发展策略?本书将探讨期刊的学科范围、目标读者、核心竞争力等关键要素,并分析不同发展阶段期刊可能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期刊组织架构与人员配备: 一个高效的期刊编辑部应具备怎样的组织架构?不同岗位(主编、副主编、责任编辑、学科编辑、审稿编辑等)的职责如何界定?如何吸引和留住优秀的编辑人才?本书将提供组织设置的范例,并探讨团队建设的有效方法。 期刊质量保障体系: 如何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期刊质量保障体系?从稿件接收到最终发表,每一个环节的关键控制点是什么?本书将深入讲解同行评审制度的细节,包括审稿人选择、审稿标准制定、稿件处理流程优化等,确保出版物的学术严谨性。 期刊评价与排名: 如何科学地评价一本科技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影响力?国内外主要的期刊评价指标(如影响因子、CiteScore、H指数等)是如何计算的?本书将解释这些指标的含义、局限性,并指导读者如何利用这些工具来提升期刊的学术地位。 期刊的国际化战略: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科技期刊的国际化发展势在必行。如何吸引国际投稿?如何与国际知名期刊合作?如何提升期刊的国际可见度和影响力?本书将提供国际化发展的思路与具体操作建议。 第二篇:稿件处理与编辑加工 稿件的初步筛选: 收到稿件后,编辑的第一步应做什么?如何快速判断稿件是否符合期刊的收稿范围和基本要求?本书将介绍稿件初审的标准和技巧,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同行评审流程详解: 同行评审是科技期刊的核心环节。如何选择合适的审稿人?审稿意见如何反馈给作者?如何处理审稿人之间的意见分歧?本书将详细阐述同行评审的每一个步骤,以及如何提高审稿效率和质量。 学术不端行为的识别与处理: 学术不端行为(如抄袭、一稿多投、数据造假等)是学术界的毒瘤。编辑应如何识别和防范这些行为?一旦发现学术不端,应如何进行处理?本书将提供识别学术不端的方法和处理的规范流程。 稿件编辑的艺术: 优秀的编辑工作不仅是文字的润色,更是科学思想的梳理和逻辑的构建。如何进行科学性编辑?如何进行语言编辑,使其清晰、准确、流畅?本书将从科学性和文学性两个维度,讲解编辑加工的技巧。 图表与参考文献的规范: 图表和参考文献是学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制作规范、美观的图表?如何正确引用参考文献,避免格式错误和学术侵权?本书将提供图表制作和参考文献格式的详细指南。 第三篇:出版流程与技术 排版与设计: 期刊的整体视觉呈现直接影响读者体验。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版式设计?如何选择合适的字体、字号、行距?本书将介绍优秀的排版原则和设计理念。 校对的要点与技巧: 校对是保证出版物准确性的最后一道防线。如何进行有效的校对?如何识别常见的印刷错误和文字疏漏?本书将提供实用的校对方法和注意事项。 印刷与装订: 传统的纸质出版依然重要。如何选择合适的印刷方式和纸张?装订方式的选择有哪些考量?本书将涉及印刷技术和材料的基本知识。 数字出版的挑战与机遇: 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科技期刊的出版模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电子期刊、在线优先发表、开放获取等新模式层出不穷。本书将深入探讨数字出版的趋势,包括XML技术、数字水印、数据管理等,并指导读者如何拥抱数字出版的机遇。 版权与知识产权: 在期刊出版过程中,版权和知识产权问题至关重要。作者与期刊之间的版权协议如何界定?如何处理稿件的版权事宜?本书将解答期刊出版中涉及的版权问题。 第四篇:期刊推广与发展 期刊的宣传与推广: 如何让一本优秀的科技期刊被更多读者知晓?除了传统的宣传渠道,还有哪些创新的推广方式?本书将提供期刊宣传的策略和技巧,包括新媒体运用、学术会议推广等。 期刊的品牌建设: 成功的期刊需要建立强大的品牌形象。如何提升期刊的学术声誉和品牌价值?本书将探讨品牌建设的长期性和重要性。 读者服务与互动: 如何建立与读者的良好互动关系?如何获取读者反馈并加以利用?本书将强调读者服务在期刊发展中的作用。 新兴出版模式的探索: 预印本平台、预同行评审、众包评审等新兴出版模式正在兴起。这些模式对传统科技期刊有何影响?编辑应如何应对?本书将对这些新兴模式进行解读和分析。 期刊可持续发展: 如何确保科技期刊的长期健康发展?如何应对经费、人力、市场等方面的挑战?本书将探讨期刊可持续发展的多维度因素。 本书特色: 问答式结构: 直击痛点,直抒胸臆,方便读者快速查找所需信息。 实践导向: 理论联系实际,提供大量可操作的建议和方法。 内容全面: 涵盖科技期刊编辑出版的各个环节,从创办到推广,面面俱到。 修订更新: 紧跟学术出版和数字技术的发展,内容及时、前沿。 语言精炼: 条理清晰,逻辑严谨,避免冗余和空洞的理论阐述。 《科技期刊编辑与出版问答(修订版)》不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是一部思想启迪之作。它将帮助读者理解科技期刊编辑出版的规律,掌握专业的技能,应对行业的变化,最终为推动学术进步贡献力量。无论您是初涉此道的新手,还是寻求突破的资深人士,本书都将是您值得信赖的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