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4-12-23
孩子從我們而來,卻不屬於我們。父母的目標,不是當完美的父母,也不是讓孩子成為理想的孩子。不理想,纔是真實。在孩子真實的日常樣貌中,藏著教養的契機。
身為親子思辨專傢的羅怡君,在這本書裏,以冷靜不失溫柔的視角,鮮活生動的日常案例,直探親子關係的本質。當孩子把你口中的“道理”當耳邊風,當孩子對你的“日常關懷”毫無感覺,當孩子每天都有事要申訴,當孩子跟你說“這不公平”,當孩子被批評不禮貌,當孩子對事情的看法與你不同……圍繞著這些難纏卻每位父母都無法迴避的問題,羅怡君給齣瞭自己的實踐解答,並對父母們給齣溫馨提示:彆急著給予,沒有人是理想的父母,夠好就好。陪伴孩子,纔是父母重要的責任──陪孩子學習選擇,孩子就能擁有屬於自己的世界。
羅怡君 颱灣知名情感溝通專傢。曾任多傢企業營銷公關、媒體策劃和企業溝通等職位,具有豐富的職場經驗。三年前離開職場,專心享受傢庭生活,並從事寫作、演講活動。著有《刺蝟媽媽與穿山甲女兒的思辨對話》《被禁止的事──所有“不可以”,都是教孩子思考的起點!》(2015年颱灣地區傢教類圖書排名前列)。她比孩子還喜歡問“為什麼”,期待所有的大人因為孩子無私的愛,而有勇氣改變生活,讓自己越變越好。
第一章 建立DU一無二的價值觀
──我要成為什麼樣的母親
孩子,你可以既獨立又依賴
我們是彆人眼中美好的風景嗎?
彆為瞭“想要”,而忽略“必要”
人生很寬闊,不急著“專精”
彆輕易定義孩子
世上沒有一個理想的孩子
保留孩子詮釋世界的權利,就是對世界蕞大的溫柔
因為是你,孩子纔放心脆弱
第二章 每個決定都關乎如何選擇
每個父母都是孩子的“選擇設計師”
讓孩子決定交什麼朋友
感興趣的,未必就是天賦
是協助孩子,還是藉機控製?
觀看事情的角度,是可以選擇的
有些事,其實父母彆無選擇
讓孩子做決定就是自由嗎?
第三章 開啓對話的鑰匙
──尊重與同理
藉由重要的小事,展現真正的尊重
跟孩子說真話的溝通藝術
為何你的孩子不講道理
“用說的都不聽”的背後真相
守規矩反而會吃虧,怎麼辦?
什麼是真正的禮貌?
用禮貌傳遞正麵信息
第四章 環境給我們的教養挑戰
反悔,可以嗎?
說一套做一套的生活教育
有比較纔有進步嗎?
從輸贏中,孩子可以學到什麼?
媽!我覺得不公平
孩子,你不必那麼完美
用Line溝通的後遺癥
第五章 永無止境的學習之路
不同的孩子,就有不同的成功標準
是學習,還是“集點活動”?
彆急著給,當“夠好的媽”就已足夠
我隻能跟你一起傷心
誰說一定要笑?哭也很有力量
轉換身份,讓孩子學習接受批評
彆讓“有用”毀瞭閱讀的樂趣
她隻是不知道她辦得到
人生很寬闊,不急著“專精”
居住在都市裏的生活形態就是越夜越熱鬧,一開窗總是飄進各式各樣的聲音:炒菜聲、吵架聲、打罵孩子的哭聲、卡拉OK的歡唱聲……不隻樓上樓下的生活瞭如指掌,幾間隔壁大樓相近樓層的聲音在夜裏也很清楚。
有陣子不知怎麼地,大傢都叫孩子學樂器去瞭。一會兒是這傢的孩子吹笛子,一會兒是哪傢孩子開始練琴,印象最深刻的還有假日早上吹著小喇叭,但是讓我們睏擾的倒不是孩子們的練習麯,而是伴著音樂斷斷續續的責罵聲。
我們側耳一聽,猜測應該是某傢孩子不想練琴,卻被媽媽指責半途而廢、不肯吃苦,接下來每天的某個時段便能聽見親子間大聲叫囂,剛開始孩子還保持沉默,最後終於大吵一架,從此琴聲也沒再齣現瞭。
這讓我想起自己的學琴生涯。以前傢境不算好,媽媽好不容易存到一筆錢,竟然希望我去學琴,搞不清楚狀況的我傻愣愣地去上課,喜歡唱唱跳跳的我哪裏靜得下來,沒多久就遇到瓶頸,直嚷著不學瞭。沒想到意誌堅定的處女座媽媽更加認定學琴是訓練耐心、定力的好方法,不僅不收手,甚至加碼買颱鋼琴迴傢請傢教,纔好就近管理盯著練習。
我永遠記得那颱黑麻麻的鋼琴來傢裏那天,必須動用吊車纔能吊進在五樓的房子,窄小巷子裏鄰居們一邊看熱鬧,一邊還說我命好;自知不是固執媽媽對手的我,發展一套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對應模式,錶麵上照錶上課應付過去,但每天規定練琴的一小時裏,我坐在琴椅上仍然雙腳亂動、屁股亂扭,彈卡農嫌無聊、彈小奏鳴麯嫌復雜,隻有難得遇見喜歡的麯子纔有辦法安靜下來;就這樣我一路學琴到小學六年級,直到國中(初中),媽媽更重視課業,纔放我一馬。
孩子會放棄,背後有許多原因
現在迴想起來,天底下媽媽們的理由似乎沒有太多變化,好比“想讓孩子擁有一個陪伴自己的嗜好”“培養孩子耐心”等等;不少傢長會鼓勵孩子選擇個樂器學學,孩子一開始嘗鮮不反對,但中後期想放棄時,難免一番天人交戰:
是孩子遇挫摺想逃避?
前麵學的不就白費力氣?
一定是難度增加、需要付齣的時間更多而不想繼續?
說不定隻是惰性太強,逼一下就過去瞭?
老實說,以上每種因素都有可能,但父母若能先撇開不甘心、好可惜的情緒,同時也問問下列問題,說不定答案會更清楚:
孩子當初無法判斷所以纔答應嘗試,但真的缺乏熱情難以支撐下去?
孩子嘗試之後發現自己並不喜歡或不擅長,因此也沒有動力剋服睏難?
當初引導孩子學習的理由有沒有把自己也騙瞭過去,但其實包藏著其他小小的期待?
還是孩子發現更感興趣的事情呢?
父母抉擇,無意間形塑瞭孩子
多年後和媽媽聊天,她依舊自豪地說:“那個年代能學琴的不多,你還記得你有次去百貨公司裏彈鋼琴嗎?好多人圍在你旁邊,多羨慕你啊。哪有人得瞭便宜還賣乖,到現在還一直抱怨學鋼琴的。”
我沒有接話。從學鋼琴這件事裏,我深刻感受到母親的付齣與愛,但我想問的是:要是那時候做瞭彆的選擇呢?要是那時候花時間在我喜歡的事情上呢?
沒有人知道後來結果會如何發展,這麼問對我的母親當然不甚公平;這樣的疑問不是質問、不是挑戰,而是當自己身為母親的此時此刻,對比過去經驗時,能有機會反省這中間的決策過程,我有沒有機會做得更好,讓孩子跟我同樣享受最後的決定?
孩子成年之前的人生,有很大一部分依賴父母代替做選擇,即使隨著年紀長大對生活細節可以發錶意見,但不可否認,沒有經濟能力、交通能力甚至是完整的判斷能力的孩子們,父母的影響和安排仍是形塑孩子童年生活的主要關鍵。因此,身為父母,替孩子安排活動、做任何選擇都必須更謹慎小心,問問自己為什麼要孩子花時間在這項活動上?孩子的反應是什麼?我說得齣什麼意義、想要傳達什麼訊息嗎?
即使說得齣學習目的或某種意義,那麼,對孩子而言有更好、更適閤的選擇嗎?
這裏的“更好”指的是以孩子為中心的思考方嚮,傾聽孩子的說法,但並非完全聽孩子的意見;孩子們沒有太多生活經驗可以提供比較基礎,嘴裏說的好或不好、要或不要,很可能隻是當下情緒的反應,需要進一步討論厘清。也因此,如何尋找更好的選擇,關鍵因素在於父母是否夠瞭解孩子的特質和反應。
或許是小時候的經驗,我對時間的本質特彆敏感——時間不等人地流逝,而且具有排他性。舉例來說,周六下午去喝下午茶,那就不可能同時間去剪頭發;就算上班時同時開五個窗口工作,也是被綁在計算機前麵,不可能去爬山踏青。因此當孩子必須花時間投入某個選擇的時候,彆忘瞭背後放棄的可能是打球、下棋、看漫畫、做陶藝、種花草……等等其他各式各樣的可能。寬闊的領域尚未探索,我們對孩子的反應也全憑想象,又如何知道孩子最適閤哪樣嗜好呢?
讓孩子更廣泛地探索未知
說起來嚴肅的道理,執行起來卻非常容易。其實童年時期甚至是求學階段,未必是需要立刻做選擇的時機;孩子的生命一直往前邁進,他們會在未來遇見未知的新事物,那是生命的欣喜、也是上天給孩子嘗試人生的權利,任誰都沒有資格剝奪。一個適閤孩子的選擇很容易辨認,我們會看見像是推骨牌似的,在過程中嘩啦啦地勾起更多麵嚮的好奇心。
關於“專精”還是“廣泛”的大問題,將會一直延伸到大學,甚至往後的人生。我們可以舉齣日本、德國的達人專傢證明專精的優勢,也能舉齣美國、法國博學通廣的整閤能力,事實上我們都需要這樣的人,而這樣的角色也各自有不同特質的人擔任。
當然,若孩子擁有明顯興趣或特殊天賦的,則不受限於此,否則不如先讓孩子寬闊地東碰碰、西瞧瞧,也許現階段尚未領悟興趣,但不斷讓孩子纍積各種經驗值,藉此摸索齣自己最想做的事情,培養內在學習的動機,“路遙知馬力”說的不也是這個意思嗎?
傢長的日常反思
?我們真的能確定什麼是自己的興趣嗎?
?會不會因為某些事情做得比較好、比較容易有成就感,而覺得自己比較喜歡呢?還是不顧一切、不論成敗就是想做的事情,纔叫興趣呢?
世上沒有理想的父母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世上沒有理想的父母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世上沒有理想的父母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