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礼》《仪礼》《礼记》是反映上古历史文化的重要典籍,也是儒家思想的集中体现。《礼记》又称《小戴礼记》,是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成书稍晚,但影响很大。本次影印所用底本为国家图书馆所藏宋余仁仲万卷堂家塾刻本。
郑玄(一二七—二○○),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山东高密)人。自幼聪慧,少为乡啬夫,后受业太学,先从师第五元先,通《京氏易》《公羊春秋》《三统历》《九章算术》。又从张恭祖学《周礼》《左氏春秋》《古文尚书》《韩诗》。后又师从扶风马融,融尽传其学,遂博通群经。东归后,聚徒讲学,弟子千人。桓帝时党祸起,被禁锢,于是杜门修业,遍注群经。玄以古文经学为主,但亦兼采今文经说,自成一家,号称“郑学”。《礼记》即其所注群经之一。
陆德明(约五五○—六三○),名元朗,字德明,唐吴县(今江苏苏州)人。隋为秘书学士,迁国子助教。入唐为国子博士。早在南朝陈至德初年他便开始采集汉魏六朝二百三十余家音切,又兼采诸儒训诂,撰为《经典释文》,《礼记》为其所释经书之一种。
第一册目录
卷一
曲礼上第一……五
曲礼下第二……三九
卷二
檀弓上第三……五九
卷三
檀弓下第四……一○一
卷四
王制第五……一四一
第二册目录
卷五
月令第六……一
卷六
曾子问第七……五一
文王世子第八……七五
卷七
礼运第九……九七
礼器第十……一一九
卷八
郊特牲第十一……一三九
内则第十二……一六二
卷九
玉藻第十三……一九五
明堂位第十四……二一九
第三册目录
卷十
丧服小记第十五……一
大传第十六……一五
少仪第十七……二二
卷十一
学记第十八……三九
乐记第十九……四九
卷十二
杂记上第二十……八九
杂记下第二十一……一○七
卷十三
丧大记第二十二……一三三
卷十四
祭法第二十三……一六一
祭义第二十四……一六八
祭统第二十五……一九二
第四册目录
卷十五
经解第二十六……一
哀公问第二十七……五
仲尼燕居第二十八……一二
孔子闲居第二十九……二○
坊记第三十……二五
卷十六
中庸第三十一……四一
卷十七
表记第三十二……六九
缁衣第三十三……八八
卷十八
奔丧第三十四……一○三
问丧第三十五……一一一
服问第三十六……一一六
间传第三十七……一二○
三年问第三十八……一二五
深衣第三十九……一二八
卷十九
投壶第四十……一三三
儒行第四十一……一三九
大学第四十二……一四七
卷二十
冠义第四十三……一六一
昏义第四十四……一六三
乡饮酒义第四十五……一六九
射义第四十六……一七六
燕义第四十七……一八四
聘义第四十八……一八七
丧服四制第四十九……一九二
《礼记》又称《小戴礼记》,是解释帮助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成书稍晚,但影响很大。
先秦时期,《礼记》或单篇流传,或收录在某一著作中,作者并非一人,写作年代也有先有后。西汉时期,戴圣编纂成书。凡四十九篇,涉及制度、月令、明堂、丧服、乐记等,它阐述的思想,包括社会、政治、伦理、哲学、宗教等各个方面,其中《大学》《中庸》两篇为宋代理学家选中,与《论语》《孟子》一起称为“四书”。
本次影印所用底本为国家图书馆所藏宋余仁仲万卷堂家塾刻本。余氏是福建建阳的刻书世家。福建省图书馆所藏《书林余氏重修宗谱》所载元至正十八年(一三五八)刘龄序,称“余氏世家由南京扬州府盱眙县泗州下邳郡蛰居河南汝宁府固始县新安村”。“其始祖讳焕公,由先公讳青来令建州建阳后,偕弟讳仲甫公徙居古田青杉洋村居焉,是为入闽开基之始祖也。”传十三世,“大亨公生继祖、同祖公,次同祖公室广西安抚使,任满致政而归,欲卜山泉禽鱼之乐,以养高年。继崇政,蹈书林,见其真山真水之胜概,又为圣贤过化之邦,于是遂家焉。入书林之始祖也”。这就是说余氏入建阳书林之始祖为余焕,时间当在北宋初期。后百余年,余仁仲生,将余氏家族的刻书事业推向了高峰。余仁仲万卷堂刻书盛于南宋前期,现仍有其所刻十余种存世。
此本先为周叔弢先生所藏,后入藏国家图书馆。
最近一直在研究中国古代的音乐理论,偶然间翻到了这套《国学基本典籍丛刊》。虽然我本身是研究音乐的,但对《礼记》中的一些篇章,特别是关于“乐”的论述,一直觉得是理解古代音乐审美的关键。这套宋本《礼记》的出现,恰好填补了我在这方面的空白。书中的“乐记”篇,详细阐述了音乐的起源、作用以及与社会伦理、政治教化的关系,这对于我理解古代“乐”的“教化”功能,以及它如何融入日常社会生活,提供了非常直观和深刻的依据。 而且,这套书的宋本影印,使得我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当时文字的形态,甚至是一些古人的批注,虽然我并不完全理解那些批注的含义,但光是看到它们的存在,就足以让我感受到文本的生命力。我尤其对其中关于“八音”的描述很感兴趣,结合我所学的音乐理论,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古人对声音的认知和分类。这套书不仅仅是一部经典的文本,更像是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通往古代艺术精神世界的大门,让我能够更全面、更准确地理解中国古代音乐的深层内涵。
评分我对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尤其关注儒家思想在这方面的贡献。在阅读了一些关于中国古代教育史的文献后,我发现《礼记》中关于“学记”的内容是不可忽视的。这套《国学基本典籍丛刊:宋本礼记》的出现,让我有机会直接接触到最原始的文本,去感受古人关于教育的深刻思考。 “学记”篇中关于“教学相长”、“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等理念,即使放在今天,也依然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阅读宋本原文,我能够更直接地感受到这些教育理念的形成过程,以及它们与当时社会背景的紧密联系。宋本的影印,让我在阅读时,仿佛能够感受到当时的学者们是如何研习这些经典的,这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是任何翻译本或解读本都无法比拟的。这套书不仅让我对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启发了我对当前教育方式的反思。
评分作为一名刚入门的传统文化爱好者,我常常感到无从下手,市面上的各种解读和阐释,有时反而会让我感到困惑。这套《国学基本典籍丛刊:宋本礼记》简直是我的福音!它的宋本影印,虽然没有过多的白话注释,但正是这种“原汁原味”,反而逼迫我主动去思考,去查阅其他的辅助资料,在这个过程中,我的理解能力和主动学习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礼记》中的一些生活化的场景描写,比如关于饮食、居住、交友的礼节,这些看似琐碎的细节,却勾勒出了古代社会人与人之间交往的脉络和规范。通过阅读这些篇章,我不仅了解了古代的“礼”,更体会到了“礼”背后所蕴含的为人处世的智慧。这套书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它不直接告诉我答案,而是引导我自行探索,让我从古人的智慧中汲取养分。我感觉自己不再是那个对传统文化一知半解的门外汉,而是真正开始走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殿堂。
评分拿到这套《国学基本典籍丛刊:宋本礼记》,我简直是欣喜若狂!一直以来,我对儒家思想的源头——《礼记》都充满了浓厚的兴趣,但苦于找不到一部足够权威、足够原汁原味的宋本。市面上看到的版本,要么是清代以后的校勘本,要么是经过大量白话解释,总觉得少了些古朴的韵味。这次终于遇到了心心念念的宋本,而且还是四册精装,这绝对是给我这样一个传统文化爱好者最大的惊喜! 翻开第一册,纸张的质感就让我爱不释手,泛着淡淡的黄,仿佛穿越了千年,触碰到古人的指尖。排版清晰,字体端正,虽然是宋本影印,但每一个字都透着历史的厚重感。我迫不及待地开始阅读,那种原汁原味的文本,没有丝毫的后世加工,让我仿佛置身于先秦的殿堂,聆听先哲的教诲。其中关于祭祀、婚礼、丧礼等篇章,更是细致入微,将古代社会的礼仪展现得淋漓尽致。读着读着,我不仅是在学习知识,更是在感受一种文化传承的力量,一种跨越时空的对话。这套书的价值,远不止于学术研究,更在于它唤醒了我内心深处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评分一直以来,我都认为真正的国学经典,应该尽量保持其原貌,避免过度的解读和阐释,因为过多的“加料”反而会遮蔽经典的真实光芒。这套《国学基本典籍丛刊:宋本礼记》完全符合我的这一理念。它选择了宋本影印,这意味着它最大程度地保留了《礼记》原本的面貌,让我能够直接面对古人的文字,去体会其中蕴含的深意。 我非常欣赏这种“返璞归真”的态度。在阅读过程中,我没有被纷繁复杂的注解所干扰,而是专注于文本本身。我发现,即使是同样的篇章,不同时期、不同学者的解读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异,而直接阅读宋本,能够让我摆脱这些先入为主的观念,用自己的思考去接近经典。这套书不仅是一套重要的学术资料,更是提供了一种对待经典应有的态度:尊重、探究、独立思考。我真心推荐给所有热爱传统文化、追求原汁原味经典的朋友们。
评分你在哪里头不是吗。我在一起床垫了就业岗位子和好友情的故事。不过一枝干嘛去往何处寻
评分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的书
评分感觉挺好,很不错。下次还会购买。
评分很划算,價廉物美,京東的送貨速度無敵了。這套書不貴,但肯定是傳世佳作了,買了大部分,國圖功德無量。宋本真是美不勝收,嘆為觀止。
评分京东买书优惠很多,质量好,送货快,很满意。阅读可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评分感觉挺好,很不错。下次还会购买。
评分国学基本典籍丛刊:宋本礼记(套装共4册)
评分近期读礼记,刚好可以对照来看。今年希望可以将这个系列收齐。
评分价格亲民,难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