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丛书 :香典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丛书 :香典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5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周嘉胄,[宋] 洪刍,陈敬,撰 著,陈云轶 译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5-01-08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 重庆出版集团
ISBN:9787229123987
版次:1
商品编码:12215341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10-01
用纸:轻型纸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编辑推荐

这本《香典》集合了古代的《香乘》《香谱》《陈氏香谱》这三本经典香书于一体,其创意标新立异。

这本《香典》涵盖了历代用香史料、用香方法、以及各种合香配方,同时包括用香事项,并分香之品、香之异、香之事、香之法等四大类别,在内容上包罗万象。

这本《香典》在对原文进行完整翻译的基础上,配有大量生动优美的插图,使读者在读香识香的同时,拥有唯美的视觉享受。


内容简介

《香典》,集传世香书《香乘》《香谱》《陈氏香谱》于一体,从香料种类、产地考证、逸闻趣事说起,分别阐述著名香品的特性、提取方法、配置香方、焚熏之法;香炉、薰球、香囊、香盒、香盘等香器;与香有关的史料故事、逸事奇闻;历代文人墨客的咏香诗文。编者另补入香料真假鉴别、收藏,焚香礼仪等专题知识,全面反映我国古代香文化面貌。


作者简介

周嘉胄,扬州人,明朝收藏家。约明朝嘉靖、万历年间人,擅长装裱等工艺,其《香乘》一书集中国香学文化之大成。崇祯辛巳刊成。另著有《装潢志》。

洪刍,字驹父,北宋进士,黄庭坚的外甥。极富文采,著述颇丰。

陈敬,字子中,北宋末年西京河南府(洛阳)人。


译者简介:

陈云轶,译注家,其代表作品为《云林石谱》。


目录

|香乘|

原 序 / 2

自 序 / 3

钦定《四库全书》提要 / 4

卷一 .香品(随品附事实) …………………………(5)

沉香 / 5 沉香之属 / 12 沉香事实/14 檀香/24

檀香事实 / 27 熏陆香 / 30 鸡舌香 / 32 安息香 / 35

安息香事实 / 35 诸香六品 / 37 郁金香 / 37

龙脑香 / 39 龙脑香事实 / 41 麝香 / 45 麝香事实 / 47

别类麝香三品 / 49 降真香 / 50 木香 / 50 苏合香 / 53

苏合香事实 / 55 诸香十二品 / 55 草本香草 / 57

龙涎香 / 72 龙涎香事实 / 74 甲香 / 74

酴醿香露(蔷薇露)/ 75 蔷薇露事实 / 75

诸香十六品 / 78

附辑:沉香的品级与分类 / 10 沉香的妙用 / 16

祭祀香 / 19 香之形 / 20

檀香木的鉴别及分类 / 26 妙用檀香 / 28

道教上香 / 56


卷二 .佛藏诸香 …………………………………… (85)

释香 / 85 信众事实 / 91 作法事实 / 93

附辑:旃檀佛像 / 86 三尊佛像 / 88 引路菩萨 / 89

观音菩萨 / 91 神传二十四香谱 / 92 佛教上香 / 94

莲花手菩萨像 / 97

附:佛教香经 / 98

佛教诸经 / 98 涂香、烧香、浴香 / 105

佛国香器 / 113 香炉及香印修持之法 / 114

香积国 / 115 与香有关的圆通法门 / 120

成就鼻根神通的法门 / 121 鼻根忏悔之法 / 125

附辑:阿难像 / 99 燃灯佛授记释迦图 / 102

供香的真言与手印 / 107

金刚界法中的真言与手印 / 109 香象菩萨 / 110

普贤菩萨 / 112 佛教中的香器 / 118

佛教中关于香的词汇 / 126


卷三 .宫掖诸香 ……………………………………(129)

春秋至汉魏宫掖诸香 / 129 隋唐宫廷诸香 / 131

五代宋元明香事 / 134

附辑:焚香之雅—隔火熏香图 / 130 贵妃晓妆图 / 134

贵妃出浴香事图 / 135 画中果香 / 138


卷四 .香异 …………………………………………(140)

先秦异香 / 140 返魂香 / 140 武帝弄香 / 142

西国献香 / 143 汉晋香事 / 145 唐宋元明香事 / 147

附辑:香室图示 / 144


卷五 .香事分类 ……………………………………(150)

天文香 / 150 地理香 / 150 人文香 / 152 草木香 / 153

鸟兽香 / 168 宫室香 / 169 身体香 / 174 饮食香 / 176

器具香 /183 香囊、烧香器 / 186

附辑:涂敷香 / 175 茗之香 / 178 调味香 / 181

器具香 / 185 香囊图示 / 187 诸香囊图示 / 188


卷六 .香事别录 ……………………………………(191)

别录 / 191 焚香十则 / 198 附加 / 199 异国香 / 202

境内香 / 205 香辩 / 205 高贵香 / 206 养疗香 / 210

因果香 / 210 冢墓香 / 211

附辑:伯牙鼓琴图 / 194 炉瓶三事 / 201


卷七 .香绪余 ………………………………………(212)

香字义三十二字 / 212 香花 / 212 香草名释 / 213

修制诸香 / 215 用香 / 220 修制器材 / 224 香炉 / 224

附辑:制香方法 / 217

隔火熏香的诸香具与流程图示 / 221

香炉的诸纹饰与形制 / 226 历代香炉图示 / 234


……


精彩书摘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丛书 :香典》:
  中华香文化,浩如烟海,珍若珠玑。它是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围绕香品的配制、使用及品鉴逐渐形成的一系列技法、习惯、制度与观念,既凝聚了华夏先民的生活经验与智慧,也散发出东方文化所特有的瑰丽异彩。中国是一个香的国度,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道德与馨香的民族。香文化渗透于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侧面反映出中华民族在精神气质、美学鉴赏、理想胸襟、价值观念与思维模式上的独特神韵。光阴荏苒,时空变幻,中华香文化在今世又焕发出勃勃生机,展示出奇幻而华美的文化魅力。
  中华香文化,渊源甚早,如北宋丁谓《天香传》所云,“香之为用,从上古矣”。殷商甲骨文中,既有关于先民“手执燃木”施行“祡(柴)祭”的记载,也有艾爇及酿制郁鬯(香酒)的记载。由此可知,中国的香文化自萌芽时代开始,就兼具了神圣祭祀与庸常生活的双重意义。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祭祀用香沿袭了远古传统,以燃烧香蒿,燔柴祭天,供奉香酒、谷物为主;生活用香所涉范畴有扩大趋势,佩戴香囊、兰汤沐浴之习已成为日常礼仪的一部分,香品被广泛用于辟邪、除秽、驱虫、
  疗疾等诸多领域。《诗经》中关于“采艾”“采萧”的记载,以及屈原《离骚》中“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等诗句,皆展现了当时香品采制与使用的新风尚。
  秦汉时期,华夏一统,香文化得到了更为广博的发展
  空间。汉人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随之开通,沉香、青木香、苏合香、鸡舌香等域外香料得以陆续输入中原,大大丰富了中华香文化的内涵与外延,中国香文化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潮期随之而来。与道家、儒家、医家养生养性理念紧密融合的熏香之习在王室贵族中渐渐流传开来;香炉、熏笼等用具也开始普及使用,著名的“博山炉”即产生于此时;熏香、佩香、浴香已成为宫中寻常之事,用香也成为宫廷仪制的一部分,《汉官仪》中就有关于尚书郎奏事对答须“口含鸡舌香”的记载。
  时至魏晋,香品鉴赏渐成风气。当时,香料是极其珍异的奢侈之物,用香、品香是贵族权门极为豪奢的享受。曹操生前修书给诸葛亮,“寄赠鸡舌香五斤,以表微意”;临终前,又将名贵香品遗赠诸位夫人,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分香卖履”。东晋南北朝时流行熏香,士族子弟莫不熏衣傅粉,貌神仙。随着香料品类的日趋繁多,合香(以多种香料配制而成的香品)普遍使用,并出现了范晔《和香方》等多部香方专书。香料被更广泛地应用于医疗领域,当时的名医葛洪、陶弘景等人皆曾以香料入药疗疾。这一时期,贵族对名贵香品的需求、道教的蓬勃发展及佛教的兴起,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用香风气的盛行,促进了域外香料的传入。
  隋唐时,国力强盛、民力富庶,为香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社会基础。香品用量远逾前代,不仅广泛用于佩戴、含服、熏烧,更出现了用香涂刷墙面、构建楼阁等奢侈之举。彼时,用香、品香之习渐从宫廷王公贵族阶层传入民间。随着香文化的普及与发展,用香仪制日趋完备,成为宫廷、政务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香具也越发精美,材质多以瓷器为主;香品更是日渐丰富,香类划分也日益
  精细。
  宋代是中国香文化发展史上的鼎盛时期。该时期造船技术发达,海上贸易繁盛,政府设立了专管海上贸易的市舶司,对香料贸易执行专卖制度,香料进出口量占对外贸易额的首位,甚至出现了专事海外香料运输贸易的“香舶”。宋代文人阶层普遍盛行焚香用香、搜集香方、合制香品、品鉴香类,并常互赠名香、应和酬唱,引为雅事。
  宋真宗宠臣丁谓一度官居宰相,曾亲撰《天香传》一文;大文豪苏轼亦曾亲自合制“印香”;诗人黄庭坚甚至自称“香癖”,《香谱》作者洪刍便是其外甥。宋元时期是香文化从贵族走向民间、从书阁走向市井的重要阶段,印香、香墨、香茶及添有香料的各种食品开始进入市井生活
  和百姓人家。
  明清两朝,则是中华传统香文化的普及期。当时的制香技术、香具工艺及香品类型,较之前代有了长足发展:线香、棒香、塔香得以普遍使用;明代“宣德炉”以用料考究、工艺精湛、形态精美而著称香史。民间用香风气也更为繁盛,人们妆饰香膏,佩戴香囊,雅室熏香,沏饮香茶,沐浴香汤,调服香药。不知不觉,香已然浸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以各种形式融入到古代中国人优雅而极
  富情趣的日常生活之中。
  泱泱大国,天香一脉,历代传承,日趋繁富。香文化发展史上的每个时段,都有它独特的意义与成就。香事虽小,却大有可观。我国古代各类典籍,多有涉及香的:宋代李昉等编修的《太平御览》辑有“香部”三卷,专论香料及典故;明人李时珍《本草纲目》搜集香药名目达百种之多。香文化的盛行也衍生出一批专著,如洪刍《香谱》、范成大《桂海香志》、叶廷珪《名香谱》、沈立之《香谱》、武冈《公库香谱》、张子敬《续香谱》、陈敬《陈氏香谱》等。若论其中翘楚,首推明人周嘉胄之《香
  乘》,该书穷搜遍辑、包罗广阔,可谓集明代以前历代香谱之大成,以至“谈香事者必以是书称首焉”。 对于广大读者来说,欲一窥中华香文化之门径,《香乘》可算得上是一本极为实用的参考书。
  ……

前言/序言

序言


中华香文化,浩如烟海,珍若珠玑。它是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围绕香品的配制、使用及品鉴逐渐形成的一系列技法、习惯、制度与观念,既凝聚了华夏先民的生活经验与智慧,也散发出东方文化所特有的瑰丽异彩。中国是一个香的国度,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道德与馨香的民族。香文化渗透于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侧面反映出中华民族在精神气质、美学鉴赏、理想胸襟、价值观念与思维模式上的独特神韵。光阴荏苒,时空变幻,中华香文化在今世又焕发出勃勃生机,展示出奇幻而华美的文化魅力。

中华香文化,渊源甚早,如北宋丁谓《天香传》所云,“香之为用,从上古矣”。殷商甲骨文中,既有关于先民“手执燃木”施行“祡(柴)祭”的记载,也有艾爇及酿制郁鬯(香酒)的记载。由此可知,中国的香文化自萌芽时代开始,就兼具了神圣祭祀与庸常生活的双重意义。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祭祀用香沿袭了远古传统,以燃烧香蒿,燔柴祭天,供奉香酒、谷物为主;生活用香所涉范畴有扩大趋势,佩戴香囊、兰汤沐浴之习已成为日常礼仪的一部分,香品被广泛用于辟邪、除秽、驱虫、疗疾等诸多领域。《诗经》中关于“采艾”“采萧”的记载,以及屈原《离骚》中“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等诗句,皆展现了当时香品采制与使用的新风尚。

秦汉时期,华夏一统,香文化得到了更为广博的发展空间。汉人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随之开通,沉香、青木香、苏合香、鸡舌香等域外香料得以陆续输入中原,大大丰富了中华香文化的内涵与外延,中国香文化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潮期随之而来。与道家、儒家、医家养生养性理念紧密融合的熏香之习在王室贵族中渐渐流传开来;香炉、熏笼等用具也开始普及使用,著名的“博山炉”即产生于此时;熏香、佩香、浴香已成为宫中寻常之事,用香也成为宫廷仪制的一部分,《汉官仪》中就有关于尚书郎奏事对答须“口含鸡舌香”的记载。

时至魏晋,香品鉴赏渐成风气。当时,香料是极其珍异的奢侈之物,用香、品香是贵族权门极为豪奢的享受。曹操生前修书给诸葛亮,“寄赠鸡舌香五斤,以表微意”;临终前,又将名贵香品遗赠诸位夫人,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分香卖履”。东晋南北朝时流行熏香,士族子弟莫不熏衣傅粉,貌神仙。随着香料品类的日趋繁多,合香(以多种香料配制而成的香品)普遍使用,并出现了范晔《和香方》等多部香方专书。香料被更广泛地应用于医疗领域,当时的名医葛洪、陶弘景等人皆曾以香料入药疗疾。这一时期,贵族对名贵香品的需求、道教的蓬勃发展及佛教的兴起,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用香风气的盛行,促进了域外香料的传入。

隋唐时,国力强盛、民力富庶,为香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社会基础。香品用量远逾前代,不仅广泛用于佩戴、含服、熏烧,更出现了用香涂刷墙面、构建楼阁等奢侈之举。彼时,用香、品香之习渐从宫廷王公贵族阶层传入民间。随着香文化的普及与发展,用香仪制日趋完备,成为宫廷、政务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香具也越发精美,材质多以瓷器为主;香品更是日渐丰富,香类划分也日益精细。

宋代是中国香文化发展史上的鼎盛时期。该时期造船技术发达,海上贸易繁盛,政府设立了专管海上贸易的市舶司,对香料贸易执行专卖制度,香料进出口量占对外贸易额的首位,甚至出现了专事海外香料运输贸易的“香舶”。宋代文人阶层普遍盛行焚香用香、搜集香方、合制香品、品鉴香类,并常互赠名香、应和酬唱,引为雅事。

宋真宗宠臣丁谓一度官居宰相,曾亲撰《天香传》一文;大文豪苏轼亦曾亲自合制“印香”;诗人黄庭坚甚至自称“香癖”,《香谱》作者洪刍便是其外甥。宋元时期是香文化从贵族走向民间、从书阁走向市井的重要阶段,印香、香墨、香茶及添有香料的各种食品开始进入市井生活和百姓人家。

明清两朝,则是中华传统香文化的普及期。当时的制香技术、香具工艺及香品类型,较之前代有了长足发展:线香、棒香、塔香得以普遍使用;明代“宣德炉”以用料考究、工艺精湛、形态精美而著称香史。民间用香风气也更为繁盛,人们妆饰香膏,佩戴香囊,雅室熏香,沏饮香茶,沐浴香汤,调服香药。不知不觉,香已然浸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以各种形式融入到古代中国人优雅而极富情趣的日常生活之中。

泱泱大国,天香一脉,历代传承,日趋繁富。香文化发展史上的每个时段,都有它独特的意义与成就。香事虽小,却大有可观。我国古代各类典籍,多有涉及香的:宋代李昉等编修的《太平御览》辑有“香部”三卷,专论香料及典故;明人李时珍《本草纲目》搜集香药名目达百种之多。香文化的盛行也衍生出一批专著,如洪刍《香谱》、范成大《桂海香志》、叶廷珪《名香谱》、沈立之《香谱》、武冈《公库香谱》、张子敬《续香谱》、陈敬《陈氏香谱》等。若论其中翘楚,首推明人周嘉胄之《香乘》,该书穷搜遍辑、包罗广阔,可谓集明代以前历代香谱之大成,以至“谈香事者必以是书称首焉”。 对于广大读者来说,欲一窥中华香文化之门径,《香乘》可算得上是一本极为实用的参考书。

一、知人识文——周嘉胄与《香乘》

周嘉胄,淮海(今江苏扬州)人,字江左,斋名鼎足斋,出生于明万历十年(1582年),卒年约在清顺治十五年至十八年(1658—1661年)间,顺治年间寓居江宁(今江苏南京),曾与胡节轩、盛茂开并称“金陵三老”。嘉胄工于行书,长于书画鉴赏,与当时知名书画赏鉴家及装裱师素有交往今存王宠书《千字文》,钤有其“周嘉胄印”、“鼎足斋书画记”等鉴藏印;朱熹行草书札卷上,亦钤有“周嘉胄印”藏印。其传世作品,除《香乘》外,有《装潢志》一卷,是中国最早最全面系统地论述书画装裱的专著,书中有关书画装裱的指导思想、原则和技法等,对于今世之书画装裱仍有一定的借鉴价值与指导意义。

周嘉胄其人,生平事迹鲜有记载。扬州城香风缭绕千年,明代尤盛,嘉胄浸淫其中,自有领悟,今据其《香乘》自序,可推知一二:

余好睡嗜香,性习成癖,有生之年,乐在兹,遁世之情弥笃。每谓霜里佩黄金者,不贵于枕上黑甜;马首拥红尘者,不乐于炉中碧篆。

作者有此嗜香之癖、遁世之情,方能费三十年光阴,将香之掌故穷搜遍辑,著成《香乘》。

“乘”者,春秋时晋国史书名。《孟子.离娄下》曰:“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后因以为一般史书的通称。标名《香乘》,即指记载香名、香品、香类、香事诸门类的专业书籍。是书初纂于万历戊午年(1618年),只写到十三卷,请李维桢为之作序。后作者因病对文稿的编撰粗疏简略,参洪、颜、沈、叶四氏香谱,历二十四年续辑成书,于崇祯辛巳年(1641年)刊成,收集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以前有关资料共二十八卷,凡香之名品、故实及赏鉴修合诸法,莫不详考备载。莫怪李维桢序言赞它“囊括古今殆尽矣”。

二、香典大成——《香乘》特点与价值

《香乘》原二十八卷,合九万三千余字,有:香品五卷,佛藏诸香一卷,宫掖香一卷,香异一卷,香事分类二卷,香事别录二卷,香绪余一卷,香炉一卷,法和众妙香四卷,凝合花香一卷,熏佩、涂傅之香共一卷,香属一卷,印篆香方一卷,印篆香图一卷,晦斋香谱一卷,墨娥小录香谱一卷,猎香新谱一卷,香诗、香文各一卷(现将此二卷集为“咏香诗文”)。其书赏鉴诸法、旁征博引、体例严谨、采摭繁富,确系历代涉香典籍中的集大成者。

《香乘》一书的集大成意义,首先体现在“广”字上。南宋以来,洪刍、叶廷珪所撰诸家《香谱》,或传或不传,然其传世者多篇帙寥寥。周嘉胄殚近三十年之力,方成此编。自有香谱类专书以来,仅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著录《香严三昧》十卷,篇帙称富。周氏《香乘》,篇幅乃其三倍之多。故历来凡记香事的专书,若论搜罗之广、篇幅之巨,则莫过于此书。作为我国古代第一部系统的香论著作,凡香之名品诸如合香、清道引路香、黎仙香等,香之调制、鉴赏,咏香诗句、文章以及与香有关的逸事趣闻等,无不一一载录。所引材料,亦多有出处可循,堪补亡佚史籍之缺。同时,《香乘》对唐、五代、宋等朝饮食、装饰等情况亦有所涉及,尤其是关于用香料配制的食品(如香饼等)的记载,对于饮食民俗以及烹饪技法的研究均有一定价值。《四库全书提要》赞它:“凡香之品名、故实以及修合赏鉴诸法,无不博引,一一具有始末。而编次亦颇有条理。读香事者固莫详备于斯矣。”从香文

化资料载录的广博角度来说,即使在今世,《香乘》仍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香乘》一书的集大成意义,也体现在“精”字上。书中编入与香料有关的史、录、谱、记、卷、志等文献,资料极其翔实:既有综合性的罗列,又有重点突出的内容;既旁征博引,又具有始末,标注出处。作为一部专业性较强的类谱,《香乘》对香品的介绍精确可靠,或举用佛界香名,或列出应用之香事并注明出处。如:沉香一则,引入考证十九条;生沉香之事,援引达三十条,并将生沉香种种异名解析详尽。至于所录香方,不仅载录广博,且记载精准,在当时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直至今天仍然有其指导意义。同时,《香乘》一书虽为辑录之作,却凝聚了作者长期积累的用香、制香、储香、品香经验。

《香乘》在编录古方的同时,辅以作者个人自身经验,对香方用料、剂量及合香技法都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由此可见,不论是香品的记载还是香方的载入,作者皆本着严谨、精细的著录态度,既追求考据的精准,也追求载录的精确,方著成《香乘》这部中国古代香文化史上的扛鼎之作。

《香乘》一书的集大成意义,还体现在“新”字上。《香乘》不仅载录历代涉香资料,且注意搜集当时最新的香业动态。其“墨娥小录香谱”一卷中,载有“取百花香水法”(直接用水蒸气蒸馏花之法)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丛书 :香典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丛书 :香典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丛书 :香典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丛书 :香典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很好很好

评分

好大的一本啊

评分

好书,值得读!!!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评分

经典好书,值得拥有!!

评分

京东的服务真是棒,很快就送到了

评分

老版再版 ,满足学习交流的好书,比初版优惠。

评分

老版本绝版了,拿到我就对比了下,我的天…更贵了,删减更多了。有毒吧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丛书 :香典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