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科紫菀族花粉的形態結構與係統演化

菊科紫菀族花粉的形態結構與係統演化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4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張小平,周忠澤 著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4-06-01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介紹

齣版社: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齣版社
ISBN:9787312031809
版次:1
商品編碼:12210750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6-12-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491
字數:672000
正文語種:中文


相關圖書





圖書描述

內容簡介

  《菊科紫菀族花粉的形態結構與係統演化》對菊科紫菀族的36屬350種植物花粉進行瞭光學顯微鏡、掃描電鏡與透射電鏡的觀察和研究。根據花粉的形狀、大小、萌發器官的類型、外壁紋飾和內層結構,首次將紫菀族花粉劃分為40個類型,其中很多類型為第1次報道。同時,利用Hennig86程序,對紫菀族40個花粉類型進行瞭分支分析,結果錶明紫菀族分為田基黃亞族(Grangeinae)和紫菀亞族(Asterinae)兩個亞族較為閤理,從花粉角度證實瞭Jeffrey關於紫菀族次級劃分的論斷,並詳細討論瞭各類型之間的係統演化關係。在此基礎上,將所獲得的孢粉學資料和植物地理分布結閤起來,探討瞭紫菀族植物的起源地點和時間,以及多樣化中心、分布式樣及遷移路綫。提齣瞭各類型花粉進化程度的判彆標準和完整的分類係統,特彆是將花粉形態結構的形成與生境因子聯係起來,首次構建瞭花粉生態類型的概念。最後,按照孢粉特徵和植物體形態特徵相結閤的原則,對紫菀族各重要屬、種的分類提齣瞭一係列新的處理意見。
  《菊科紫菀族花粉的形態結構與係統演化》包括紫菀族植物36屬350種(包括變種)花粉形態描述,花粉類型檢索錶,地理分布圖12幅,光學顯微鏡、掃描電鏡和透射電鏡圖版(照片)179麵。
  《菊科紫菀族花粉的形態結構與係統演化》適閤植物分類學、孢粉學,地質古生物學、醫學等專業的高等院校師生和科研單位研究人員閱讀參考。

內頁插圖

目錄

前言

1 引言

2 材料與方法

3 紫菀族花粉的形態與結構
3.1 族及亞族花粉的形態與超微結構
3.1.1 紫菀族花粉的形態與超微結構
3.1.2 各亞族花粉的形態與超微結構
3.2 屬、種花粉特徵描述及比較
3.2.1 屬的花粉形態特徵
3.2.2 種的花粉形態特徵
3.2.3 紫菀族花粉形態特徵的比較
3.3 紫菀族花粉類型的分類與描述
3.4 花粉類型檢索錶

4 紫菀族各類型花粉的分支分析
4.1 頂端分類群和外類群的選擇
4.2 性狀選取
4.3 性狀極嚮分析
4.4 分支分析的運算
4.5 花粉類型的係統演化

5 紫菀族的孢粉地理學研究
5.1 花粉類型的劃分
5.2 各花粉類型植物的地理分布
5.3 紫菀族植物的起源中心與分布中心
5.4 紫菀族植物的一些分布式樣
5.4.1 一枝黃花屬(Solidago)的分布式樣
5.4.2 田基黃亞族(Grangeinae)的分布式樣
5.4.3 雛菊亞族(Bellidinae)的分布式樣
5.4.4 刺冠菊屬(Calotis),裸菀屬(Gymnaster)和馬蘭屬(Kalimeris)的分布式樣
5.4.5 翠菊屬(Callistephus),狗娃花屬(Heteropappus),東風菜屬(Doellingeria),女菀屬(Turczaninowia)和堿菀屬(Tripolium)的分布式樣
5.4.6 紫菀屬(Aster)的分布式樣
5.4.7 紫菀木屬(Asterothamnus),乳菀屬(Galatella)和麻菀屬(Linosyris)的分布式樣
5.4.8 短星菊屬(Brachyactis)和飛蓬屬(Erigeron)的分布式樣
5.4.9 白酒草亞族(Conyzinae)的分布式樣
5.4.10 毛冠菊屬(Nannoglottis),Haplopappus,Heterotheca,Grindelia和Gutierrezia的分布式樣
5.5 紫菀族植物的遷移路綫

6 紫菀族各亞族的花粉形態在分類和係統演化中的意義
6.1 田基黃亞族(Grangeinae)
6.2 一枝黃花亞族(Solidagininae)
6.2.1 一枝黃花屬(Solidago)
6.2.2 Grindelia,Gutierrezia,Chrysopsis,Haplopappus和Xanthisma
6.3 紫菀亞族(Asterinae)
6.3.1 紫菀屬(Aster)
6.3.2 飛蓬屬(Erigeron)
6.3.3 白酒草屬(Conyza)
6.3.4 乳菀屬(Galatella)
6.3.5 狗娃花屬(Heteropappus)
6.3.6 馬蘭屬(Kalimeris)
6.3.7 毛冠菊屬(Nannoglottis)

7 結論

參考文獻
英文概要
圖版說明與圖版

前言/序言

  植物花粉是孢粉學(palynology)的主要研究對象,作為一個獨立的生物研究單元,因其外壁構造獨特和形態變異多樣,尤其是其變異的遺傳性和在同一類群內較高等級分類層次上所顯示齣的高度一緻性與穩定性,使得孢粉學研究成為解決植物疑難類群的分類定位問題和追溯係統發育過程,從而構建自然分類係統的重要而有效的途徑之一。近年來,孢粉學特徵被成功地用於劃分被子植物最高階元分類群的一個典型例子是證實瞭進化高級的雙子葉植物中具三溝型花粉的類群是一個嚴格的單係群,這一結果為揭示整個被子植物類群的親緣關係和演化路綫提供瞭有力的佐證。然而,目前應用孢粉學資料探討專科、專屬的係統分類與進化問題的專著還不多見。有鑒於此,我們纔動意撰寫一本專著,全麵係統地論述某一類群的花粉形態及其係統演化,一方麵是為瞭總結我們多年來的研究結果,以豐富被子植物大科、重要科類群的係統進化學研究;另一方麵也是為瞭彌補國內被子植物專著性研究資料的不足,以適應日益深化的國際植物學發展趨勢。
  菊科紫菀族(Astereae)是被子植物中最年輕、進化地位最高的類群之一,該族植物在中國有200種左右,其中不少是中國的特有屬種。由於該族種群分化劇烈,因而屬間關係復雜,特彆是紫菀族內部屬間詳盡的、準確的相互親緣關係問題尚待澄清。例如:(1)Aster屬作為紫菀族的一個核心屬,其內部分化情況怎樣?與彆的屬是如何聯係的?分布在新、舊世界的紫菀屬(Aster)植物是什麼樣的關係?(2)舊世界的飛蓬屬(Erigeron),馬蘭屬(Kalimeris)分彆和美洲大陸的Trimorpha,Boltonia屬在種係發生上是什麼關係?(3)分類位置長期有爭議的屬於中國特有的毛冠菊屬(Nannogolottis)是否應作為紫菀族的成員?(4)紫菀族中所包含的幾大地理分布較為隔離的類群如南美洲和中美洲的Baccharis屬群以及歐洲的雛菊屬(Bellis)群與廣泛分布在世界範圍內的紫菀屬(Aster),飛蓬屬(Erigeron)和白酒草屬(Conyza)群是什麼關係?這樣的地理分布格局又是怎樣形成的?等等。這些問題的解決必須依賴植物係統分類學傢從不同方麵進行更廣泛、更係統、更深入的研究,以獲取充分的資料和證據,從中找齣客觀的、正確的答案。
  1990年至1991年在瑞典烏普薩拉大學做訪問學者時,作者跟隨世界著名菊科分支分類學傢KareBremer教授,開始涉足菊科紫菀族的係統分類學研究,主要對該族所包含的170屬2800多種植物的形態特徵進行瞭分支分析,研究結果《紫菀族的分支分類》1993年發錶在《Plant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雜誌上。迴國後,作者又開展瞭對中國紫菀族植物的研究。紫菀族植物在中國有28屬224種,是一個分化快、種類多、鑒定難的類群。尋找到新的特徵成為解決紫菀族內屬群間詳盡、準確的親緣關係問題的關鍵所在,而本類群又鮮見孢粉學研究先例,適逢其時(1996年),筆者考入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攻讀孢粉學專業方嚮的博士學位,師從唐領餘教授,係統地學習瞭孢粉學的理論知識和研究方法,正是基於這樣的背景,纔得以開展紫菀族的孢粉學研究,試圖獲得對該類群花粉的變異和演化規律的整體瞭解和認識,進而從孢粉學角度探討族內各類群的係統親緣關係。
  本書對菊科紫菀族的36屬350種植物花粉進行瞭光學顯微鏡、掃描電鏡與透射電鏡的觀察和研究。根據花粉的形狀、大小、萌發孔的類型、外壁紋飾和內層結構,首次將紫菀族花粉劃分為40個類型,其中很多類型為第一次報道。同時,利用Hennig86程序,對紫菀族40個花粉類型進行瞭分支分析,結果錶明紫菀族分為田基黃亞族(Grangeinae)和紫菀亞族(Asterinae)兩個亞族較為閤理,從花粉角度證實瞭Jeffrey關於紫菀族次級劃分的論斷,並詳細討論瞭各類型之間的係統演化關係。在此基礎上,將所獲得的孢粉學資料和植物地理分布結閤起來,探討瞭紫菀族植物的起源地點和時間,以及多樣化中心、分布式樣及遷移路綫。提齣瞭各類型花粉進化程度的判彆標準和完整的分類係統,特彆是將花粉形態結構的形成與生境因子聯係起來,首次構建瞭花粉生態類型的概念。最後,按照孢粉特徵和形態特徵相結閤的原則,對紫菀族各重要屬、種的分類提齣瞭一係列新的處理意見。
  全書包括紫菀族植物36屬350種(包括變種)花粉形態描述,花粉類型檢索錶,地理分布圖12幅,光學顯微鏡、掃描電鏡和透射電鏡圖版(照片)179麵。本書適閤植物分類學、孢粉學、地質古生物學、醫學等專業的高等院校師生和科研單位研究人員閱讀參考。
  書稿承濛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唐領餘、宋之琛、李浩敏、張一勇四位教授審閱,他們提齣許多修改意見;安徽師範大學王友保教授協助整理部分資料和進行數據統計,邵劍文教授幫助繪製地理分布圖,範佳佳、常強強、潘苗、趙颯娜、左菲菲幫助核對花粉描述和圖錶數據,盛繼露、王芳、楊娟、呂彩婷協助完成部分圖版製樣工作;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標本館、江蘇省·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標本館、瑞典自然曆史博物館植物標本館提供大部分花粉材料;安徽師範大學實驗技術中心攝製洗印光學顯微鏡照片;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電鏡室幫助攝製掃描電鏡照片;同濟大學陳士超副教授幫助製作超薄切片與攝製透射電鏡照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瀋顯生教授審校書稿。沒有上述單位和個人的熱忱相助,本書是不可能完成的。作者謹嚮上述提到的單位和個人緻以誠摯的謝意。
  本書得到2011年度國傢科學技術學術著作齣版基金資助,並入選第15批“華夏英纔基金”學術著作齣版項目,還得到現代古生物學和地層學國傢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開放課題基金(課題號143115)資助和重要生物資源保護與利用研究安徽省重點實驗室(安徽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專項基金資助,謹緻謝忱!
  限於作者水平,書中難免有疏漏之處,懇切期望讀者不吝批評指正。
菊科紫菀族花粉的形態結構與係統演化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菊科紫菀族花粉的形態結構與係統演化 mobi 下載 pdf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菊科紫菀族花粉的形態結構與係統演化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菊科紫菀族花粉的形態結構與係統演化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菊科紫菀族花粉的形態結構與係統演化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4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