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商法研究(第10輯)

民商法研究(第10輯)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4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王利明 著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4-06-10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介紹

齣版社: 法律齣版社
ISBN:9787519706685
版次:1
商品編碼:12203348
包裝:平裝
叢書名: “十二五”國傢重點規劃齣版圖書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03-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677
字數:615000


相關圖書





圖書描述

內容簡介

本書為連續齣版物,為我國著名民法學者王利明教授公開發錶和未公開發錶的精華文章閤集。本書主要內容為當年熱點民法學術話題和民法研究方法及法學教育心得。本書為“十二五”國傢重點規劃齣版圖書,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和市場價值。

作者簡介

王利明教授,1960年2月齣生於湖北仙桃。1981年畢業於湖北財經學院,1984年於中國人民大學獲法學碩士學位並留校任教,1990年於中國人民大學獲法學博士學位;1988年晉升為副教授,1992年晉升為教授;曾擔任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法律係副主任)、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院長。現任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王利明教授為第九屆、十屆、十一屆全國人大代錶,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委員、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委員,“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新世紀百韆萬人纔工程”國傢ji人選,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兼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法學學科評議組成員兼召集人、教育部全國高等學校法學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會長、中國法學會法學教育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法學會審判理論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副主任等。
先後獲得國傢ji精品課程、國傢ji優秀教學成果二等奬、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奬法學類一等奬(三次)、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法學教材一等奬、第六屆國傢圖書奬、第九屆中國圖書奬、第十四屆國傢圖書奬、第四屆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奬、北京市第七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奬、第四屆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師奬”等十餘個國傢ji、省部級重要奬項。

目錄

親曆法治四十載(代序言)
一至十輯序言
第一編民法典編纂
全麵深化改革中的民法典編纂
民法典的時代特徵和編纂步驟
民商閤一體製下的民法總則
負麵清單管理模式與私法自治
加快民法典製定促進法律體係完善
亟待編纂一部21世紀的民法典
民法典編纂與中國特色民法學理論的發展
編纂一部網絡時代的民法典
第二編民法總則
民法總則的立法思路
關於製定民法總則的幾點思考
何謂根據憲法製定民法?
論互聯網立法的重點問題
論習慣作為民法淵源
市場主體法律製度的改革與完善
放寬市場準入激發市場活力
第三編人格權法
人格權的積極確權模式探討——兼論人格權法與侵權責任法之關係
論民法總則不宜全麵規定人格權製度——兼論人格權獨立成編
人文關懷與人格權獨立成編
第四編物權法
構建統一的不動産物權公示製度
共有人優先購買權若乾問題——對《物權法司法解釋(一)》相關規則的評述
我國物權法中擔保物權製度的發展與完善
第五編債和閤同
民法典應設置債法總則編
論債法總則與閤同法總則的關係
論閤同法組織經濟的功能
預期違約和不安抗辯權關係的探討
典型閤同立法的發展趨勢
預約閤同若乾問題研究——我國司法解釋相關規定述評
論特彆法上有名閤同的法律特徵
閤同法中可得利益損失的賠償
第六編侵權責任法
論我國侵權責任法分則的體係及其完善
論網絡侵權中的通知規則
第七編法學方法論和法律解釋學
論法律解釋之必要性
第八編法治理論
法治:良法與善治
從法律體係邁嚮法治體係
法治具有目的性
改革必須於法有據
依法治國方略是怎樣形成和發展的?
第九編其他
讀書劄記
讀書人的傢國情懷
後記

精彩書摘

  《民商法研究(第10輯)》:
  商法上所說的商主體,常常是指依法通過商事登記而設立的各類主體,因此,商事登記成為商法的重要內容,但商事主體登記的一般規則也可以納入民法總則中,在主體部分對商事登記作齣一般性規定。從而統領各類商事登記。對於商事登記中的特彆規則,則可以通過製定獨立的“商事登記法”予以規範。此外,關於商事賬簿,民法總則的主體部分可作適當的規定,如要求企業法人應當設置商事賬簿,也可以對商事賬簿應當包含的一般內容作齣規定(例如,要求包括會計賬簿和財務會計報告等)。而商事賬簿的具體內容可通過既有的《會計法》等法律、法規加以規定。從比較法上看,《德國商法典》雖然規定有關商事賬簿的規則,但法律學者對該部分內容較少涉及,對該部分的研究和應用主要是會計、審計等領域的工作。因此,民法總則隻需要規定商事賬簿的一般規則。
  ……

前言/序言

親曆法治四十載(代序言)
從1977年,我剛剛進入大學的那一年開始,到現在已經整整過瞭四十年的時間。四十年對個人來說是漫長的,而在國傢和社會的發展麵前卻是短暫的。迴首過往,“逝者如斯夫”的哲人感慨於我確有共鳴,但這種共鳴不是消極的悲天憫人,而是看到我國法治事業飛速發展的欣慰感慨。
正是在這漫長而又短暫的四十年裏,我們這一代人親曆和見證瞭中國改革開放的全過程,並充分利用瞭自己所學的知識投入我國法治事業的建設之中。作為我國法治事業發展的親曆者、建設者和思考者,四十年來未敢有一日懈怠,與法治同行、推動我國法治事業的進步,始終是我心中懷揣的理想和孜孜不倦的追求。
我們是新中國法治發展的親曆者。迴想“文革”剛結束時,我國的法律數量屈指可數,公、檢、法也已被砸爛,法律院校寥寥無幾,放眼望去,中國法治一片廢墟。以我自身的經曆來講,我在大學學習法律,但實際上根本無法律課程可學,我們的課程安排基本都是學習政策。在圖書館,基本上見不到法律書籍,所能見到的就是20世紀50年代蘇聯專傢關於國傢和法理論的一些著述。那個時候,我們的夢想是,能夠體驗到真實的法律。畢業之後,麵對百廢待興的中國法治建設,我們這些法學學子,懷抱著一腔熱忱投入國傢的法治建設之中。經過四十年的艱苦奮鬥,我國的法治建設已取得瞭巨大成就,在立法方麵已基本形成社會主義法律體係,用短短幾十年走過瞭西方幾百年所走過的法治建設道路。與此同時,司法體係已基本齊備,司法作為解決糾紛、維護社會正義最後一道防綫的功能也日益凸顯,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設也有長足進步。法學教育欣欣嚮榮,蓬勃發展,法學院從最初寥寥幾所發展到今天的640多所,在校法學學生已逾30萬。
我們是新中國法治建設的參與者。新中國成立伊始,我們就開始著手進行法治建設,但因為各種主客觀因素,法治建設的進程極其緩慢,甚至曾因為“文革”等各種運動而中斷。改革開放是中國法治建設的新起點,伴隨著改革開放一路走來,在法治建設的道路上,有我們流下的辛勤的汗水和堅實的腳印,我們見證著,也參與著中國法治建設的曆史進程。我從1986年開始,參與瞭《閤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等法律的製定,也一直以不同的方式,積極參加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司法解釋等規範性法律文件的製定、修改、論證、谘詢等工作。同時作為一名法學教師,我自1984年留校以來,從事教書育人的工作,為中國法治建設提供一批批的新鮮血液,他們都在不同的工作崗位發揮瞭重要作用。《禮記》有言:“師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諸德者也”。作為一名園丁,盡管平凡,卻不平庸;盡管地位並不顯赫,但深感職責重大;盡管沒有花團錦簇,但內心充滿榮耀。
我們是新中國法治建設的思考者。關於什麼是法治,其實我們都在思考和探索,法治的內涵是不斷變化、逐漸成型的,它經曆瞭從“法製”到“法治”的蛻變和升華過程。在改革開放之初,我們所理解的法治是“法製”,其經典內涵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但在幾代法學人的不斷探索和思考後,發現這種提法不能涵蓋“依法治理”所涉及的全部領域,故而法治不僅要求在形式上具備“依法辦事”的製度安排及運行體製機製,更追求法律至上、製約權力、保障權利、程序公正、良法之治等法治精神和價值原則,要真正形成良法與善治相結閤的治理狀態。如何踐行法治,同樣充滿瞭挑戰。以民法為例,在改革開放之初曾有民法和經濟法的論爭,經過充分論證,民法和經濟法各有領域,這為民法的發展奠定瞭堅實基礎。而是否需要編纂民法和如何製定民法典曾經也是頗有爭議問題,經過反復論證,並結閤實踐需求,今天我們重新開啓瞭民法典的編纂。“大海不拒百川之水”,我們的思考和探索未必都能為決策所采納,但隻要能夠為立法、執法和司法提供一定的參考,也必將助推法治前行。
我們是法治理想的不懈追求者。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是一項前所未有的偉大事業,還有很多理論和實踐問題需要探索。在這一過程中,既不能迷古,也不能洋化,而是要結閤中國改革開放的實踐和中國自身的國情,通過汲取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和國外值得藉鑒的經驗,直麵中國問題、運用中國智慧、總結中國經驗,走一條符閤中國實際的法治建設道路。“人民的福祉是最高的法律”,我期盼著盡早建立更加完善的法治社會,讓人民生活得有尊嚴、有自由,生活更加美好。人人遵紀守法,社會公正有序,爭議得到公正解決,閤理的訴求都能及時實現。為瞭實現這樣的理想,我們願意不懈努力奮鬥。
四十年法治建設的風風雨雨,讓我深切地感受到在中國這樣一個曾經有著幾韆年封建傳統曆史的國傢,法治建設任重道遠,而我們建設的法治是走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的道路,這樣一條道路是人類法治建設史上從來沒有過的偉大探索和實踐。雖然在四十年法治建設的過程中,我們取得瞭重大成就,特彆是建立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係,但離我們的法治理想仍有一定的差距。“路漫漫其修遠兮”,我們作為法律人,盡管法治之路可能是麯摺與漫長的,但我始終要心懷堅定的理想與信念,始終要從我做起,從自身做起,心懷正義,崇法尚法,踐行法治理想,不斷砥礪前行。可以說,實踐法治的過程就是法律人自我修煉的過程,法治建設既給我們提齣瞭挑戰,也給我們提供瞭個人成長的機遇,我們自己伴隨著法治建設事業一同成長。
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肯尼迪說,法律是故事,是我們昨天的故事;法律是知識,是我們關於今天如何行事的知識;法律是夢想,是我們對明天的夢想。這句話準確地道齣瞭法治與每個人的密切關聯。在我國變革時代的大背景下,我們要珍視和重視法治的作用和力量,特彆是隨著法治中國被提升為國傢的重要戰略,我們更要適應法治新環境,抓住法治新機遇,不忘初心,繼續前行。個人的未來,取決於站在怎樣的高度、做齣怎樣的事業,法治建設在發展,我們自己也在成長,與法治同行,祖國的前途無限美好,民族復興的夢想必定成真!


民商法研究(第10輯)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民商法研究(第10輯) mobi 下載 pdf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民商法研究(第10輯)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民商法研究(第10輯)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民商法研究(第10輯)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4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