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毓涵斋中医夜话:读<黎庇留医案>》为《毓涵斋中医夜话》之一。是克强先生读《黎庇留医案》(简称《黎案》)之分解、之申说。
医者读案,一人有一人的读法,一人有一人的理解。克强先生读《黎案》,即会于心,悟于神,把黎氏经方运用之圆机活法、通权达变,通过其“方机对应”之学术,活脱脱地展现于读者面前,使案中“云遮雾罩”之处一下通透起来;而对于原案中可商榷之处,为读者考虑计,亦非随声附和,而总是申张己意。
克强先生更以黎案为切入点,以其独特之视角,纵横裨阖,娓娓道来,而倡经方之根本,明经方之道术。可见,此册“黎案之读说”,更是克强先生研用经方之心得、日趋成熟之思想,读者尤可观也。
目录
1.处方寒热,前后不同
2.时地同,年龄同,而虚实异
3.久疟至虚误下
4.连用姜附,忽转芩连
5.小建中汤治虚劳之例
6.吐利厥逆
7.服大浮萍过量之四逆证
8.足心痛之真武证
9.下利厥逆
10.厥阴病目盲
11.认证的,不必拘脉
12.妊娠腹胀
13.栀豉汤治不寐
14.大承气汤治痉
15.真武汤治胁痛
16.白虎汤治燥证
17.产后发热
18.产后少腹肿满
19.产后浮肿
20.温邪热厥
21.胶艾汤治小儿溲血
22.月经过多
23.肉糜润燥
24.四逆汤治猝脱
25.小柴胡汤救逆
26.“失心风”用风引汤例
27.盛暑少阴直中
28.木舌
29.少阳之闭证
30.四逆汤之霍乱证
31.下利腹痛之四逆证
32.百合病
33.肾囊出血
34.三黄泻心汤治大咯血
35.黄连阿胶鸡子黄汤证
36.真武汤治肿
37.咳证阴虚阳虚必辨
38.妄用经方
39.腹痛载目峻下例
40.攻血热后急用真武例
41.耗血阳虚误服阴药
42.经方治外科三例
43.单鹅风
44.腰脚挛痛
45.遗精之乌梅丸证
46.中寒呕吐
附:我的经方“方机对应观”
精彩书摘
《毓涵斋中医夜话:读<黎庇留医案>》:
同里黄灿之媳,患咳证,服黎贡南之天冬、麦冬、地黄、桑白、阿胶一派清润药,计过百剂,竞至阴霾四布:咳喘,无胃,夜不能寐,几成大肉下陷之死证。
适余归家度岁,乃邀余诊。余以其家素服贡南,中贡南之毒已久;乍投与贡南相反之药,必因少见而致多怪。姑作二陈汤加术与之。次日复来请诊,据云:“已效。”余晓之曰:“此证而用二陈汤,直杯水车薪耳,乌能愈?”曰:“荐之者,谓先生高明也。”余曰:“高明者,非处此等方剂之谓。若出好方,第恐骇怪而不愿服之耳。”病家肃然曰:“服药过百剂矣,愈医愈弊,岂欲复蹈前此之失?敢乞援以回天之手}先生但用先生之法可也。”余乃出大剂,以纠前药之偏。予真武汤加减,附子由五六钱用至一两,干姜由三钱用至七八钱;渐有起色,由是而咳平,而胃进,而咳亦渐少。
至次年正月十六七日,余向例以此时期返馆诊证。濒去之前,嘱其:“守服此方,至痊愈后,仍续服二三剂,则血气加增,将转弱为强。幸毋枉我之苦心也。”
有麦梧君者,亦研究仲圣方书,乃其家之业主。甚怜此妇为贡南所误,多方开导,且屡赠玉桂以助药力。余归家时,常晤栢君,屡言病妇日有进境。嗣清明时节,遇其大伯于里海,则称谢不置。谓不特大病已愈,且血气充盈,容貌光泽,胜未病时远甚!拟以厚酬为谢云。余曰:“能受余多之方治者,即吾之知己。今睹此好景,余之喜何可言喻?讵思望报耶?”不及蒲节余返家,遽闻此妇已死。问之栢君,则云:“贡南语其大伯云:‘庇留之方,无病者尚不可服,况阴虚证乎?’自请为之诊视。时此妇肥美胜常,照旧操作。唯以缫丝近火,觉口渴。贡南遂扬言热证。”不知此乃身体壮健之征也。竟以天冬、麦冬等与之。初服犹未见弊,再服三两剂,痰饮复渐生,而咳再作。自是愈服愈咳。贡南更归咎附子毒发,更投重剂。不数日,而咳喘息高,遂死。
噫!此君自诩世医,实则未知仲景之道为何,抑未知医道为何物也。无怪以阳虚为阴虚,置人于死地而不悟也。此诚一冥顽不灵之人也已。夫何不深加省察,以穷流溯源耶?——盖前此服药百余剂,乃几濒于死。而服庇留之姜附百余剂,竟强壮异于昔时——筒中机窍,终茫然而弗之觉。呜呼,是何人欤?乃复恣为谬妄之言,转诬于庇留也?伤哉此医,惜哉此妇!
……
前言/序言
《黎庇留医案》(以下简称《黎案》)是一本经方传奇。虽薄薄一册46案,但多急危重证,惊险连连。黎氏却于病机洞若观火,心有定见,复以圆机活法,运经方于股掌之上,挽狂澜于既倒,救阴阳之欲绝,使经方于救急危、起沉疴中大放异彩焉。然46案并非案案圆满,亦有以悲剧告终者(非黎氏诊治之错),读来或回肠荡气,或惊心动魄,或扼腕叹息。
于《黎案》中可见,黎氏中医功底之厚实,经方造诣之高深,临床经验之老到,以及其果敢之格、细密之性、雷霆之势,尤有勇于担当之诚德,悲天悯人之情怀。
最令余心许者,乃黎氏经方运用之圆机活法、通权达变耳。《黎案》一扫经方学术中机械呆板之风,以及当时医界陈规因循之弊,而总以患者之病理机转为准(而非表面症状之罗列)、经方之灵机活效为据(而非约定俗成之功用),帆随风转,加减化裁,起承转合,随机(包括病机和方机)而治。余素所倡导和实践之“方机对应观”(见附文)于黎案中欣遇“知音”矣。此外,案中尚见黎氏重阳气而不忘阴液、顾全身而尤护胃气之学术特点,亦当效法耳。
惜《黎案》以文言成之。黎氏秉传统文人之风格,叙证简略者多,详备者少,四诊信息尤其舌脉大多缺如。至于病理机转之脉络、用方转方之根由、方构药功之机窍、加减化裁之妙处,亦未细细述及焉。此以时下观之,乃《黎案》之局限,亦习悟《黎案》之难处。读者欲从其中还原上述诸“草蛇灰线”、来龙去脉之原貌,以会于心、悟于神,于学验有欠者则殊非易事也(因突出主题之需要,案文中似有言过其实之炫笔,此乃文人为文之习惯,虽不严谨但非为紧要环节,而瑕不掩瑜矣)。
因之有前辈学者萧熙氏对《黎案》给予较多文字之评述,主以引经据典,欲“引证旧文,以申其说,明其所自”,功夫不谓不足,于读者不无启发和引导;然其评亦以文言为之,尤多旁征博引,以文解文,亦步亦趋,小心有余,申发不足,亦不无附会之处。余感未能触及其底,晓畅其义矣。遂不揣浅陋,以余读之视点,引余说之娓娓,不唯从案文之“一鳞半爪”而勾案底之“全龙”;且于自觉有商榷之处者,即摒随声附和,而伸张己意,以为读者参考计;尤以《黎案》为切入点,横延纵伸,而倡经方之学,明经方之术也。故余之“读说”,不止是对黎案之评说,更是余将及30年学用经方之心得、日趋成熟之思想;余之“读说”,或凝为短篇,或下笔千言,然皆苦心孤诣,个中辛苦不寻常!或得或失,读者唯于“读说”中体察余之孜孜焉(读者不论习黎氏之医案,还是阅余之读说,为理解透彻计,皆可参考余同期出版之《经典经方本如此》中相关内容也)。
毓涵斋中医夜话:读《黎庇留医案》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