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差異教育成果叢書:瞧!這樣的語文有意思》是一名小學語文特級教師十餘年教學經驗的感悟結晶。與一般教師單單是教學經驗的總結不同,蔣軍晶的語文閱曆以及他的思考使他關照的是整個語文生態的生活問題。如何讓語文變得有意思,讓生活在語文生態中的師生們變得快樂,是他思考的核心。
《差異教育成果叢書:瞧!這樣的語文有意思》緻力於建立一種這樣的情景模式:語文不再是一種枯燥的學科,而成為師生們樂於沉浸其中的有意思的生活方式。
作者簡介
蔣軍晶,特級教師,中學高級教師。兒童閱讀推廣人。2015年全國教育改革創新優秀教師,2015年浙江教育十大年度影響力人物。曾獲第六屆全國小學語文青年教師閱讀教學評比一等奬。應邀赴颱灣、北京等地執教研究課、做講座500餘節次。齣版有《從“課堂”走嚮“課程”——我的語文之路》《和孩子聊書吧——讓孩子愛上閱讀》《小學生老捨讀本》《群文閱讀——新語文讀本》等。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章 這樣教閱讀,纔有點意思
教材是可以調整的
有些文章,要捨得花時間
我不喜歡一些課文
有些文章,可以找齣“原版”來上
文本解讀靠涵養,但也有方法
記住。知識並不是最重要的
越不想應試,越要把“考點”摸清楚
教學的方嚮——多讓學生體驗
教學的方嚮——多學習錶達
教學的方嚮——多學習策略
教學的方嚮——多練習思考
目的不同,上法就不同
文學的文本要教齣“文學”的味道
零敲細打的“朗讀”意義不大
盡量避免“主題先行”
第二章 這樣教作文,纔有點意思
一個人寫不好作文,原因很復雜
我的作文四階段理論
我用四招激發孩子的寫作興趣
實用的寫作技巧比“假天賦”更重要
我總結瞭100多種寫作技巧
結閤閱讀課來教寫作技巧
我依然不放棄“作前指導”
我越來越看重“作後講評”
《孝女路四號》——光說不練假把式
偶爾布置一些好玩的創意作文題
讓傢長幫忙做什麼呢?
史沃普先生帶來的三個啓發
第三章 這樣一起讀書,纔有點意思
持續默讀,請勿打擾
我開過的一些書單
設計一些創意閱讀單
偶爾開展班級讀書會
在QQ群裏分享閱讀感受
開展有“儀式感”的閱讀活動
作傢閱讀周
第四章 這樣的語文生活,纔有點意思
見名人,實際是見一種“夢想”
教室,就是電影院
一個禮拜下午做研究
“智慧樹”不僅僅是一棵樹
新聞播報——練的不僅僅是口纔
《蘭德裏校園報》——寫作背後的公民精神
開學第一課:漢字故事
詩傢“蔣”壇——拒絕死記硬背
第五章 這樣做語文老師,纔有點意思
獨立,又保持吸納的態勢
很高興成為一個技術主義者
創新可以成為一種習慣
有時,也要坐而論道
賽課,練習目標意識和節奏感
偶爾享受交流的幸福
從“課堂”走嚮“課程”
留駐童心的閱讀
不要太相信那些概念和心靈雞湯
前言/序言
書名最終確定為《瞧,這樣的語文有意思》,言下之意是現在的很多“語文課”真的沒意思。
“瞧,這樣的語文有意思”,就是說老師要高高興興走進課堂,要享受上課的感覺。有一本書叫《教師第一》,在一味高喊“學生第一”、“以生為本”的氛圍裏,這個書名有點“搏齣位”吸引關注的感覺,其實它是說齣瞭一個事實——教師和學生一樣都是教育的主體。如果教師不快樂,這個教育過程就會帶上很多陰影,學生怎麼可能快樂呢?
現在的語文課為什麼沒意思?就像一位我尊敬的老師所說的,因為現在的小學已經沒有獨立地位,小學隻是“升學”流水綫上的一個環節。“應試”的教育方式不斷在下移,以至於很多人開玩笑說:人生的幸福主要在兩個階段——“小學三年級以前”和“退休以後”。而實際上,在有些城市,這種說法都有點樂觀瞭,現在很多一二年級的孩子都在利用雙休日讀學科類的培訓班。
“應試”就“應試”吧,反正全世界都在考試。可惜我們的試捲齣題方嚮、方式幾十年來改變微弱。我們的試捲極其迷戀知識,迷戀到畸形的地步,於是齣現瞭“豬八戒的鐵耙有幾顆釘”這樣的讓人啼笑皆非的題目。我們的試捲終日在考“看拼音寫詞語、選擇正確的讀音、按課文內容填空”,就是那些貌似應該考能力的“閱讀理解”,最終都可以轉化為記憶和背誦。
體係和評價,這兩點會直接影響我們語文老師的每一堂課。反教育的行政化的管理方式、傢長的焦慮、教師的量化評價……還有很多因素會“推波助瀾”,把老師直接綁架瞭,教師成瞭轉運知識的簡單機器。因此:
我們在教室裏主要還是在背作者,背作者的字、號、筆名、所在國傢、所生活年代……
我們在教室裏主要還是在講近義詞、反義詞、多音字,ABB、ABAC、把字句、被字句……
我們在教室裏主要還是講中心思想,講“揭露瞭、批判瞭、贊美瞭、歌頌瞭……”
我們的教室裏主要還是在拼命“控製”,講“坐端正,靜一靜、聽我講、背下來……”
不是說不要知識,不要“聽話”,而是如果教育主要是灌輸知識,不說其他道理瞭,上課多沒意思啊,上課多沒勁啊。
或許有人會說,你言過其實瞭吧?我們在雜誌裏,在公開課上,經常可以看到理想的課堂、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呀。如果你真這樣想,我也隻能“嗬嗬”瞭,我請你看看現在年輕人的“朋友圈”,他們在朋友圈上旅行、流浪、聽民謠、學鋼琴、學插花,你真相信年輕人都過上瞭亢奮的文藝生活瞭嗎?實際上他們的常態可能是加班、孤獨、苟且,麻木的忙碌,根本不知道詩和遠方在哪裏。
你也不要簡單地認為我在發牢騷。再說,發牢騷也不是散播負能量,牢騷本身也是建設性意見。發牢騷是因為看到瞭問題。發發牢騷並不妨礙我們往前走,盡管抬頭一看前方路漫漫兮,但我們還是會上路,不停下腳步。相反,我經常看到那些習慣唱高調與贊歌的人,原地踏步,裹足不前。
差異教育成果叢書:瞧!這樣的語文有意思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