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1-19
匪夷所思的故事情节,颠覆性的阅读体验
鲁迅推崇的俄国作家
20世纪反乌托邦小说的源头
俄国象征派小说的典范之作
鲁迅曾揭示索洛古勃作品艺术特质及其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认为他是“死的赞美者”;表现“无可挽救的哀惨”是索洛古勃作品的主要内容之一;并高度评价索洛古勃的寓言
勃留索夫是与普希金比肩的经典作家
勃留索夫的“情境小说”和“面具化”叙述策略,在鲁迅小说《狂人日记》《伤逝》《白光》中有所体现
纳博科夫将别雷的小说《彼得堡》列为西方的“四大名著”之一
别雷被视为20世纪俄国小说家中ZUI杰出的天才
天才、怪杰、预言家安德列?别雷曾说过“你们无法剥夺我的自由”
扎米亚京认为别雷是“俄罗斯的乔伊斯”
别雷被誉为俄罗斯“白银时代”ZUI具魄力和创造力的作家、思想家
匪夷所思的故事情节,颠覆性的阅读体验
《南十字星共和国——俄国象征派小说选》集结了俄国象征派文学大师费·索洛古勃、瓦·勃留索夫、安德列·别雷ZUI具代表性的中短篇小说。本书收录了俄苏文学史上“反乌托邦小说”的ZUI早范例《南十字星共和国》、《最后一批殉难者》,以及与卡夫卡《变形记》异曲同工的《小矮人儿》。本书三位作者中有被鲁迅高度评价过的费·索洛古勃,有与普希金比肩的经典作家瓦·勃留索夫,有被扎米亚京称为“俄罗斯的乔伊斯”的安德列·别雷。费·索洛古勃在其小说创作中将梦幻、魔幻的层面与现实、自然的层面糅合得水乳交融,将文学的假定性痕迹、虚构性品质深深地掩藏起来,使小说的叙述在一种潜移默化的状态中不动声色地过渡。瓦·勃留索夫“写情境的短篇小说”,其关注点集中在事件的“奇特性”上面,作者不关心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是不是独立自主,人物形象随情节而动。安德列·别雷在西方被看作20世纪俄国小说家中ZUI杰出的天才,他的小说甚至被视为“划时代”的现象。
费·索洛古勃(1863-1927),诗人、作家、翻译家,俄国象征主义ZUI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噩梦》、《卑劣的小魔鬼》、《创造出来的传说》等。瓦·勃留索夫(1873-1924),诗人、小说家、剧作家、翻译家、文学评论家,俄国象征主义诗歌的领袖和杰出代表,著有诗集《青春集》、《第三卫队》,小说《燃烧的天使》、《胜利的祭坛》、《南十字星共和国》等。
安德列·别雷(1880-1934),俄国象征主义诗人、作家,20世纪俄国ZUI伟大的小说家之一,著有长诗《交响曲》,小说《银白色的鸽子》、《彼得堡》、《莫斯科》、《头面像》等。纳博科夫将《彼得堡》、《追忆似水年华》、《尤利西斯》、《变形记》列为他ZUI欣赏的20世纪西方四大名著。
费·索洛古勃“用平稳而带有教训味道的语调讲述ZUI恐怖和ZUI荒诞的事物”——霍尔索森瓦·勃留索夫是“俄罗斯ZUI有文化修养的作家”——高尔基安德列·别雷是“俄罗斯的乔伊斯”——扎米亚京
我们深深感戴别雷以他非凡的伟力将语言从尘世拉升至天宇。——叶赛宁
南十字星共和国
瓦·勃留索夫 著,刘开华 译
最近,出现了一系列描述降临到南十字星共和国的可怕灾难的报道。它们相互之间有很大出入,讲述了不少明显虚构和不可置信的事情。看来,这些报道的撰写者过于相信星城获救居民的证词了,而这些居民,众所周知,都患了精神失常症。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这里汇总我们所掌握的有关南极地区爆发的悲剧的所有可靠资料,并认为这是有益和及时的原因之所在。
南十字星共和国是四十年前由坐落在南极地带的铸钢厂托拉斯组建成的。在致整个地球上各国政府的通告中,新国家表达了对南极圈内大陆的和岛屿上的所有土地及这些土地超出上述范围的所有部分的要求。它表示,这些土地它准备向那些认为它们处于自己保护之下的国家手中购买。新国家的要求没有遇到世界上十五个大国的反对。关于某些完全位于极圈外、但与南极地带紧密连接的岛屿的争论问题,需要签订单独的协定。在履行了各种手续之后,南十字星共和国被接受到国际大家庭中,它的代表派驻到各个国家中。
取名为星城的共和国主要城市位于极地中间。在地轴通过、所有经线汇集到一起的、想象中的点上,坐落着市政局大楼。经高耸于城市房盖之上的尖顶直指天底。城市街道由市政局起始,按经线辐射开来,而经线又与其他平行的圆圈相交叉。所有建筑物的高度和外形都是一样的。墙上没有窗户,因为建筑物是在内部用电照明的。街道也是用电照明的。由于寒冷的气候,城市上空安装了不透亮的顶盖和大马力的风扇,以不断改善空气循环。地球上的这些地方一年中六个月才有一个白天,也是六个月才有一个长夜,但星城的街道总是撒满明亮和谐的光。与此相仿,一年四季街道上的温度都人为地保持在一定水平上。
根据最近的统计,星城的居民人数已达二百五十万。总人口为五千万的共和国其他居民集中在港口和工厂附近。这些居民点,也是由几百万聚集在一起的人构成的,其外部结构也类似星城。由于巧妙地运用电力,当地港湾的入口全年开放。高架电气铁路把共和国的居民点彼此连接起来,每天把几万人和几百万公斤货物从一个城市运到另一个城市。至于国家的内陆地区,则是荒无人烟。在旅行者的视线前面,车厢窗外一片单一的荒漠,冬天里完全是白色的,在三个夏季月份里长着稀疏的青草。野兽早已被杀绝,人在那里无以为生。与此相对照,港口城市和工厂中心区的紧张生活也就更令人惊讶。为了使人们对这一生活有个概念,只要说一下——最近几年地球上开采的全部金属的十分之七运到了共和国的国营工厂进行加工,这就足够了。
就其外部特征而言,共和国的宪法仿佛是极端人民政权的体现。唯一享有充分权利的公民被认为是占总人口百分之六十左右的冶金工厂的劳动者。这些工厂是国家所有的。为工厂劳动者的生活不仅安排了所有可能的方便设施,甚至包括奢侈品。处于他们支配之下的,除了漂亮的房间和精致的桌子之外,还有各种教育机构和娱乐场所:图书馆、博物馆、剧院、音乐会、各种体育场馆,等等。一天的工作时间很少。对孩子的培养和教育,医疗与法律服务,举行各种宗教仪式,都是国家所关心的事。在满足自己的所有需求、消费甚至古怪的愿望方面都得到充分保障的国营工厂劳动者不领取任何薪金,但在工厂工作二十年的公民的家庭以及死亡的或工作期间丧失劳动能力的公民的家庭领取丰厚的终身养老金,条件是不离开共和国。从那些劳动者中,通过全民投票的方式选出代表进入共和国立法院,它了解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所有问题,但无权改变国家的基本法律。
然而,这个民主的外貌掩饰着原托拉斯创建成员们的纯粹专制政权的暴政。在给予别人在立法院里的代表位置的同时,他们把自己的人选送到工厂经理的位子上。在这些经理们组成的委员会手中集中了全国的经济生活。他们接受全部订货,并把它们分配到各个工厂,他们领取工作所需的材料和机器,执掌工厂经济命脉。数以几十亿的钱款流经他们之手。立法院只是在提交给它的工厂管理收支表上盖个章,尽管这些表格的收支差额大大超出共和国的预算。经理委员会在国际关系上的影响也举足轻重。它的决定可以使一系列国家崩溃。它所确定的价格制约着整个地球上几百万劳动者的工资。同时,委员会对共和国国内事务的、尽管是不直接的影响,也总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实际上,立法院只是委员会的意志的忠实执行者。
委员会之所以能把权力保持在自己手中,首先依靠的是共和国整个国家生活的无情规章制度。在自由的外表下面,对公民的生活进行了极严格的限定。共和国所有城市的建筑物都是根据法律规定的同一模式建造的。提供给劳动者的所有住室的装饰,虽然有奢华的地方,都完全是一样的。所有的人都在同一时间领取同样的食物。从国家仓库发给的衣服从没有变化,几十年来始终都是同一式样的。在固定时间从市政局发出信号之后禁止走出家门。国内所有的出版物都要接受严格的检查,任何旨在反对委员会专制的文章都不可能被放过。而且,整个国家都是那么确信这个专制的良好作用,排字工人自己就会拒绝排印批评委员会的文字。工厂里到处都是委员会的爪牙。稍一表现出对委员会的不满,爪牙们就会急忙在迅速召开的集会上用热烈的言辞说服产生怀疑的人们。共和国劳动者的生活为全世界的人所羡慕——这当然是最有力的证据。他们肯定地说:如果某些人始终不断地宣传鼓动,则委员会不会放弃政治凶杀的手段。至少,在共和国存在的这些年里,通过选举的方式,没有一个敌视托拉斯创建成员们的经理被选入委员会。
走进这一片“陌生的森林”
——俄国象征派小说艺术风韵(节选)
“尝试着以他人的眼光来观照世界,作者努力进入那异己者的世界观,把异己者的信念接转过来,把异己者的语言也移植过来。这部集子的作者对各篇小说中的主人公的行为是不负什么责任的。”这样,“面具化”的叙述使作家的创作获得了更大的自由度。象征形象的意蕴可以通过“类似”,通过“比兴”更自由地增生。以《南十字星共和国》这篇“反乌托邦小说”为例。
《南十字星共和国》这个短篇小说,是一位“已经失落了生命活力,对一切都相当冷漠”的记者的一篇新闻报道,“这位记者有幸从一个遥远的国度所发生的一场毁灭性灾难中脱身。他把自己亲眼所见报道出来。只是为了丰富人们的科学知识见解。”整个小说叙述的是:那个遥远的国家怎样从三百个炼钢厂的基础上形成,发展为工业技术文明强国,而由于人们的思想意识深层普遍染上一种“是非颠倒,黑白混淆”,极嗜好矛盾,皆指鹿为马的“奇病”,最终使国家崩溃。这是一篇典型的社会幻想小说,但却是“反乌托邦”的。勃留索夫在这里洞见了资本主义社会里高度技术文明与畸形的精神文化生活所导致的悲剧。“这个共和国的宪法,从外表上看,是对极广泛的民主——人民当家做主的保障……可是,这种民主的外表掩盖着它的道道地地的专制暴政……”,那个所有活动都得听命于武断的政府之生硬的指令的社会,注定走向灭亡。这个共和国的居民沉浸于一种不可思议的“奇特幻想”状态。他们普遍染上一种对“背反逻辑”的倾心,对矛盾言行的嗜好。整个社会处于“符号系统紊乱”之中。人们言此及彼,说东走西,社会似是而非,美丑易位,好被当成坏。于是,凡是政府号令的,人民就反对。于是,革命暴力显出自己的威力。革命力量,在这个共和国最终以不可控制的无政府主义自发势力排山倒海,扫荡一切,共和国最终崩溃。
崩溃,灾变,在小说中既被当作一种幻想的情境,又被小说形式上的“新闻报道”文体幻化成栩栩如生的真实。作者甚至用一些具体的统计数字来加强这种逼真感:“及至7月中旬,共和国的百分之二居民即大约五万人公开承认自己患了那种矛盾嗜好病。”小说的叙述,有意使人忘却对于灾变的原因的注意,而凸现那种笼罩着全国的“走向深渊”的感觉。作家着意录下那表示毁灭不可抵挡的事态进程:“6月24日由于出勤人员不足,首都全城地铁停行,6月26日全市电话中断,6月27日除中央药店外其它药店都关闭停业,7月1日市长命令所有居民搬迁到市中心……”勃留索夫似乎通过对这接踵而至的灾难的叙述,来封闭一个又一个可以生还的出路。“7月8日首都经受了一次最惨重的打击:全市停电。于是全城的所有大街小巷、机关与私宅,一下子沉入一种绝对的黑暗之中。”整个小说的结构中心是这个共和国的首都居民道德伦理上的灾变形象。作家绘声绘色地描绘那“野性迸发兽性大作的人们”沉浸于声色犬马的“感官刺激的狂热”情境。于是,都城变成一个庞大的疯人院:淫荡的歌声,毫不连贯的话语,近乎于疯子的病人的狂叫,白痴的傻笑,奄奄一息快死的人的呻吟,人们像野兽那样狂欢,像野兽那样作恶……
勃留索夫的幻想,是由他的历史观生发开来的。这位象征派文学家认为,历史是一个在周期性循环中运动发展着的进程,是个有生有灭即有生成有发展也有衰微的有机生命过程。由此可理解他给《南十字星共和国》这个短篇小说所设计的结局。这是一个充满着生命创造激情的结尾。这个国家新生的一天到来了:大无畏的勇士们秘密潜入共和国的都城,恢复了铁路交通,清扫着被尸体堆积起来的街道。人们渐渐从外地返回都城。然而,尽管小说以乐观的音调结束,但整篇小说的主调毕竟还是悲剧性的。《南十字星共和国》在当年首先是当作一篇“反乌托邦”小说而被读者接受的,因为小说显示了专制极权国家命运的“幻想模式”,预示或影射现代资产阶级高度技术文明的畸形社会本身演化的一种可能性;其次,《南十字星共和国》这篇幻想小说又暗含着勃留索夫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可能有的一种“超常心理情境”的考察。作家通过一个国家的悲剧命运的叙述,呈现出人的“生理—心理”结构被扭曲处于“畸形”状态时,通过人的“意识—思想”形态,而释放出来的巨大社会能量。小说中所幻想的那种“矛盾嗜好病”,本来是人的意识受压抑、心理受挫折而生成的一种生理病症,它表现为那种丧失理智后的人身上一种惊人的偏执狂:一个劲儿地要破坏(既自我摧残又摧残他人)的欲望。这是一种“反常的心理情结”。它一旦自由释放出来,能毁灭整个社会甚至整个人类本身。这样看,这篇小说形象地涵纳着对现代人的心理畸形意识流变中的一种形态的机制与功能的理解。这两层仅仅是从作品本身的意蕴来感悟而体验出来的一些意义。
从勃留索夫本人的创作意图来看,这篇小说的意蕴也是多层的。《南十字星共和国》是他于1905年俄国第一次大革命的岁月里写成的,反映勃留索夫那一时期社会政治观点的全部复杂性。当时,诗人相信那反对沙皇制度的人民起义的正确性与不可避免性。因为那建立在不平等与剥削基础上的现存社会制度,已然是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但与此同时,诗人担心那种具有全面毁灭机制的本能力量由起义本身而释放。据勃留索夫之见,在革命的复仇实现过程中,那种本能力量,会从人的意识深层迸发出来席卷一切。勃留索夫在思考这种本能的破坏性时,诉诸历史上的类似事件。诸如罗马帝国的陷落,野蛮对多少世纪积累起来的人类文化最高成就的毁灭——这种史实在诗人的心目中,成为就在他眼前展开的新旧交替、文化转型的巨大象征。1905年,诗人在其著名诗篇《未来的匈奴》之中,深切地抒发了他的这种把现实时代风云与历史文化景观加以“比兴”的情绪:
一切都会消亡,消亡得无影无息,
包括那神圣的事体,那只有我们熟悉;
然而,那将我们消灭的新人,
我们还是以颂歌把你们欢迎。
南十字星共和国:俄国象征派小说选/双头鹰经典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南十字星共和国:俄国象征派小说选/双头鹰经典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双头鹰经典!大爱!布尔加科夫!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收到书!简直太美了!激动!!入了整套双头鹰,迫不及待拿到Cafe读起来,年轻作家的书读多了反而想回归一种读经典的状态,这套书里尤爱布尔加科夫和安德烈别雷
评分60如手,怎样?比书店和某当划算吧。
评分嗯帮别人买的书感觉已经知道错了内容告诉我就不知道
评分双头鹰经典!布尔加科夫!俄国白银时代文学!
评分叙事学是文学研究中的热门领域,而本成果所开展的“空间叙事研究”则是此领域中新的理论方向,是目前叙事学研究中最有发展前景、最具学术潜力的领域之一。其研究目的,是对传统叙事学重视不够甚至严重忽视的叙事的空间维度或叙事作品的空间元素进行系统考察,进而对叙事与空间所涉及的问题展开了全面、系统的论述,从一个新的视角对叙事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属于文艺基础理论的创新研究,对于叙事学本身的学科建设,对于文学乃至其他学科的理论创新和研究方法的革新,都具有较为重大的价值。龙迪勇,江西宜春人,1972年出生,文学博士,文艺学、艺术学博士后,主要从事叙事学和文艺学基础理论研究,主持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省级课题多项,论著获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多项。近年来所从事的空间叙事研究,拓展了叙事学研究的领域,是国内最早提出建构“空间叙事学”的学者。
评分离开只是为了更好的归来!
评分最近出的一些书都还不错,趁有活动买也是很划算的,春天来了,多读书。
南十字星共和国:俄国象征派小说选/双头鹰经典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