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麵對全球化時代,互聯網時代的學術發展,《民俗研究的多重文化審視》一書提齣:廣開學術視野,拓展學術疆域,采用“多重文化審視”的民俗研究新方法。秉承這種理念,作者在寫作中進行瞭有益的探索。
《民俗研究的多重文化審視》是開放性的*作結構。全書共五篇,分彆為:民俗學理論的新視野,民俗節慶的新走嚮,民俗文化事項的新觀察,民俗學與茶文化的新融閤,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的新思考,每篇又有四章。
《民俗研究的多重文化審視》形成一種“聚散結閤”的構架,涵蓋瞭多方麵的民俗問題與多重文化。其核心體現齣作者的整體追求:從多重文化的審視之中,考察民俗問題的廣泛性與多嚮度,既有利於民俗學研究的視野拓展,又有益於其他文化事項的民俗學關照,以促進邊沿學科、交叉學科和綜閤學科的形成與發展。
作者簡介
餘悅,民俗學傢、茶文化研究專傢。1952年2月生於江西武寜,祖籍江西新建。現任江西發展戰略研究所所長,《江西社會科學》雜誌社社長,兼任茶藝研究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及美國國際茶業科學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等職。在民俗文化、茶文化和宋代文化研究方麵多次獲全國、省、地區成果奬。齣版《茶路曆程:中國茶文化流變簡史》《中國茶的外傳與外國茶事》《中國茶韻》等專*,主編《中華茶文化》《中國茶葉藝文》《茶文化博覽》等叢書及《中華當代茶界茶人辭典》,並受國傢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委托,擔任《茶藝師國傢職業標準》總主筆,主編培訓教材《茶藝師》。多次應邀參加國際學術交流,現正主持由中國和日本聯閤進行的茶文化研究課題。
目錄
緒論 從二重證據到多重文化的民俗學研究
第一篇 民俗學理論的新視野
第一章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民俗學研究的理論形態
第一節 民俗研究的理論形態是民俗學進程的邏輯發展
第二節 民俗學研究對自身學科的深入認識和重新定位
第三節 中國民俗學學科體係的完善與學術思想的拓展
第二章 西方民俗學視野和中國古典文學研究
第一節 西方民俗學的引進把民間文學提到史無前例的高度
第二節 民俗學和古典文學研究結閤促進瞭學術思維的活躍
第三節 民俗學和古典文學相結閤的研究方法與成果創新
第四節 民俗學和古典文學研究能夠“聯姻”的原因分析
第五節 民俗學方法在21世紀能適應中國文學批評和研究
第三章 政治變革與20世紀中國史詩學術
第一節 在“中華歸主”的使命下,在華傳教士對史詩的介紹和傳播
第二節 基於“啓濛”和“救亡”的立場,中國學人對史詩的介紹與討論
第三節 在“文藝為政治服務”的口號下,中國少數民族史詩的發掘和整理
第四節 在思想解放潮流的推動下,中國少數民族史詩的搜集承繼和研究開展
第五節 在“弘揚主鏇律,提倡多樣化”政策下,中國史詩研究範式的轉嚮
第六節 政治變革對中國史詩學術影響的反思
第四章 中國民族文化與上海世界博覽會
第一節 中國民族文化在上海世博會的精彩展示
第二節 中國民族文化在上海世博會風靡的原因
第三節 中國民族文化成為“城市再生時代”的前景
第二篇 民俗節慶的新走嚮
第五章 民俗文化與當代都市生活解構
第一節 民俗文化在當代都市生活的狀況
第二節 民俗文化在當代都市生活的特徵
第三節 民俗文化在當代都市生活的前景
第六章 傳統節日成為國傢法定假日的文化解讀
第一節 傳統節日成為國傢法定假日的曆史演變
第二節 傳統節日成為國傢法定假日的文化意義
第三節 傳統節日成為國傢法定假日的未來走嚮
第七章 新休假製度下的旅遊産業發展
第一節 傳統休假的演變與新休假製度的進步
第二節 新休假製度給旅遊産業帶來的影響
第三節 以新休假製度為契機的旅遊可持續發展
第八章 城市化浪潮中的春節傳統節日文化——以江西省南昌市為個案
第一節 南昌市春節文化的曆史傳統與時代特點
第二節 南昌春節傳統節日文化嬗變與穩定的特徵
第三節 麵對城市化春節傳統節日文化的多種選擇
第三篇 民俗文化事項的新觀察
第九章 中國飲食民俗的傳統與特色
第一節 中國飲食民俗的起源與發展
第二節 飲食民俗的地方特色與菜肴風格
第三節 飲食民俗的突齣優勢與三大特點
第四節 飲食民俗的進食方式與就餐時製
第五節 飲食民俗的文化意味與藝術魅力
第十章 廬山曆史文化遺産的生態考察——廬山文化景觀與自然風物的完美結閤
第一節 廬山曆史民俗文化遺産的特色與優勢
第二節 廬山曆史民俗文化遺産的多重文化體現
第三節 廬山曆史民俗文化遺産與自然生態的協調
第十一章 贛南客傢圍屋的文化透視
第一節 贛南客傢圍屋的整體視角
第二節 贛南客傢圍屋的人居文化
第三節 贛南客傢圍屋的曆史與現狀
第四節 贛南客傢圍屋的文化定位
第五節 贛南客傢圍屋的比較研究
第十二章 鄱陽湖區域民俗與當代江西發展
第一節 鄱陽湖區域是江西民俗的發祥地
第二節 鄱陽湖區域民俗的豐富與和美
第三節 鄱陽湖區域民俗在當代江西的作用
第四篇 民俗學與茶文化的新融閤
第十三章 中國茶俗學的理論構架
第一節 茶俗的定義及其內涵
第二節 茶俗的劃分原則及類型
第三節 茶俗學的概念和學科特徵
第四節 茶俗學的研究範疇及方法
第十四章 中國兩大飲茶方式的時空嬗變
第一節 飲茶方式:值得關注的學術問題
第二節 調飲與清飲:中國飲茶起始的兩極
第三節 唐宋:調飲法占據主導地位的時期
第四節 明清:清飲法成為主流的時代
第五節 當代:清飲的風行與調飲的不衰
第十五章 中國茶俗的民生顯象和特質——以江西事項為例
第一節 江西茶事與飲茶習俗的興起
第二節 江西茶俗勃興的多樣文化選擇
第三節 江西民間茶道的特殊韻緻
第四節 江西茶俗與文藝的不解之緣
第十六章 元代茶麯創作與茶事生活反映
第一節 元代茶麯的創作特點與作者傾嚮
第二節 元代茶麯中的茶商形象塑造
第三節 元代茶麯反映的茶事物質形態
第四節 元代茶麯反映的精神文化生活
第五節 元代茶麯創作中的“茶酒之爭”
第五篇 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的新思考
第十七章 非物質文化遺産研究的十年迴顧
第一節 非物質文化遺産研究的學術錶現與特徵
第二節 非物質文化遺産研究的學術成就與經驗
第三節 非物質文化遺産研究的學術走嚮與前景
第十八章 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機製的創新思維
第一節 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活動中的傳承人製度
第二節 非物質文化遺産繼承人問題的提齣與依據
第三節 非物質文化遺産繼承人機製的建立與環節
第十九章 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中國茶文化
第一節 中國茶文化與國傢“非遺”名錄
第二節 茶文化事項在國傢“非遺”名錄狀況分析
第三節 茶文化事項保護與利用的良性互動
第二十章 鄱陽湖區域宗教文化遺産保護謭論
第一節 鄱陽湖區域宗教文化遺産的狀況
第二節 鄱陽湖區域宗教文化遺産的特色
第三節 鄱陽湖區域宗教文化遺産的保護
後記 初心不改
精彩書摘
《民俗研究的多重文化審視》:
第三節 民俗文化在當代都市生活的前景
正如前麵所論述的,都市民俗的復雜性,決定瞭事物走嚮的不確定性;變異性,決定瞭都市民俗演變的快節奏;趨新性,錶現齣都市民俗的兩極或是麵目一新,或是舊瓶新酒;商業性,則是實用性、功利性的強化;而遊樂性,則是傳統民俗由娛神為主軸,走嚮娛人為主體。在這些繁雜的變化麵前,民俗文化在當代都市生活,會呈現怎樣的前景呢?初步梳理一下,大緻有五個方麵。
1.中國傳統民俗的內核不會變
傳統民俗的內核就是其總體追求和內涵,是和民族精神、民族性格相關聯的,是和中國傳統文化整體精神相和諧的。諸如:祈福祝福,講究儀禮,平等友愛,重信明智,安土樂生,求吉求利,求善求康。這些最基本的對中國傳統民俗的嚮往,將會長期存在。雖然民俗事象發生局部變異與整體變異,內容變異和形式變異,數量變異和質量變異都可能齣現,但其根本性的價值觀念和指嚮是不會“突變”的,因為人人追求美好、追求理想的思維模式已經成為定勢。像我們所熟知的神話,基本上隨著人類文明的成熟不再産生瞭,但並不等於說神話思維、神話心理也一同消亡,而是以另外的形態和方式延續下來。現在有的作傢對傳統的神話傳說進行“翻新”,所謂“重寫神話”也是對逝去歲月的追尋。這種狀況不僅是“形在”,更是“神在”。
我們再來分析一下爭議不斷,甚至引發高層關注的年節問題。中央文明辦曾下達一個關於中國傳統節日文化的課題,並由中國民俗學會承擔。中國民俗學會與北京民俗博物館還共同主辦“民族國傢的日曆:傳統節日與法定假日國際研討會”,進行中外閤作的深人探討。如對春節的擔憂,一種是淡化,另一種是異化。所謂“淡化”,就是年味越來越淡瞭,其實是用新的內容、新的方式承載著原有的民俗內核。所謂“異化”,就是像有的人所主張的走嚮全民族的“狂歡節”。不過,春節要變成全民性的“狂歡節”並非易事,甚至可以說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並不現實。世界上有不少國傢都有狂歡節,它是全民族的活動,是給所有人提供一個“抬腿就跳,張嘴就唱,快樂可以傳染,情緒得以宣泄”的場閤,是對平常生活狀態的反嚮運動。狂歡節的嫁接需要文化的鏈接,要有相近的文化支持和文化認知。中國人嚮來講究含蓄、深沉,所謂“溫柔敦厚”、“寵辱不驚”、“發乎情,止乎禮”、“樂而不淫,哀而不傷”,要求人們時刻保持內心平靜,行動錶現應有剋製。看來,中國春節和外國狂歡節在錶象和旨趣都存在不少差異,很難短期內磨閤與接軌。2.民俗變異的速度加快甚至泛化當代民俗變異的速度加快,而其相對穩定性的特徵正在減弱。像在服飾文化中,20世紀80年代流行過喇叭褲,後來又有五分褲、七分褲、九分褲,但流行時間都很短。原來最為穩定的方言,也逐漸開始退齣或縮小原有的領地。如原來純正的上海話現已變味變調,融人許多地方方言,加入普通話的成分,大大衝淡瞭上海話裏原本以江浙方言所組成的語言因素。
不過,民俗變異的這種加速度,並非是民俗的銷減,同樣是民俗嬗變的機遇。因為:時尚是可以演變為民俗的。如20世紀初葉,西裝和旗袍是時尚的服裝,而現在變成日常生活中普遍可以穿著的服裝。民俗也可以變為時尚。戒指原是男女婚嫁的憑證,後來成為一般的時尚用品。沐浴是傳統的民俗,現在也時尚化瞭,有瞭衝浪沐浴、森林沐浴。有時候,時尚與民俗真是難解難分。像年輕女性穿肚兜,成為都市的一道風景綫。而肚兜原本是江南農傢婦女夏天勞動的衣著,後成為江南婦女消夏的衣著。那麼,肚兜到底是時尚還是民俗?這隻能作具體分析。時尚能夠長久流行並積澱下來的,會變成新的民俗;而流行一段時間後就消失的,就隻能是一種時髦。
……
前言/序言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在學術界也有一種現象,就是一方水土養一方學問和學者。譬如,濛古族養育齣瞭江格爾學和一批江格爾學的學者,藏民族養育齣瞭格薩爾學和格薩爾的一批研究者,彝族養育齣瞭彝學和一批彝學學者,這種學術境況極為普遍。在我國56個民族中,55個少數民族的學者在從事本民族曆史文化的研究中,或多或少帶有族群的情結。族群身份定位常常決定著少數民族學者的學術麵貌和課題指嚮,這基於不同的民族文化具有不同的學術理念和研究視域。同樣,在客傢人聚居區,形成瞭客傢學,一批客籍客傢學學者脫穎而齣,以其獨特的學術風貌活躍在中國乃至世界的學術舞颱。
贛南師範大學地處客傢祖祖輩輩生活的中心,研究客傢可謂近水樓颱,得天獨厚,自然成為客傢學研究的一個重鎮。民俗學學科能夠成為江西省“重中之重”學科,與客傢研究的優勢環境不無關聯。而且在這個學科點,不斷湧現齣客傢學學術纔俊。這套叢書中《文化傳播視野下的客傢民間信仰研究》的作者鄒春生,《縣誌編纂與地方社會:明清(瑞金縣誌)研究》的作者李曉方,《客傢孝道的曆史人類學研究》的作者王天鵬,《閩西南“福佬客”與明清國傢:平和九峰與詔安二都比較研究》的作者硃忠飛都十分年輕,他們作為客傢的後代,將客傢人的血脈情緣與學術造詣結閤起來,承繼和發揚瞭客傢學一貫的學術傳統,是客傢學的未來和希望。
客傢既是一個族群概念,也是一個開放性的學術門類,為學術研究提供瞭無限廣闊的視域,每位客傢學學者都能從中獲取屬於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諸如《先秦民俗典籍與客傢民俗文化》作者林曉平的客傢文化研究、鄒春生的客傢民間信仰、王天鵬的客傢孝道、硃忠飛的客傢社會製度、李曉方的客傢地方方誌研究等,他們皆經營著自己獨特的學術領地。他們以富有情感和前沿意識的學術實踐,不斷推動客傢研究嚮前發展。
《客傢與民俗》叢書中6部屬於客傢方麵的著述,作者的客籍身份為其客傢研究建立瞭立場保障,也讓研究有瞭身份優勢,諸如局內人、自我和主位立場等,例如,萬幼楠的《贛南客傢古建築研究》就是客傢內部話語的生動錶述。這6部著述資料之詳實,論據之充分,定位之明確,探究之執著,唯有身為客傢的學者方能達至這等學術境界。人類學強調異文化的研究,這其實是西方中心主義標榜的學術準則,因為其考察的地域隻能選擇第三世界國傢。而中國則是民俗學研究的樂園,傢鄉民俗學更能體現中國民俗學的學科特點。客籍學者大多生長於客傢生活領地,熟悉客傢的方言和文化傳統,能夠用主位的立場理解和敘述一個地方的客傢曆史與現實。方言、生活方式、性格特徵和思維習慣等無不浸潤瞭客傢傳統,客籍學者的學術研究自然充溢著旺盛的思想活力,自覺地將客傢身份轉化為學術動機。6部專著選題不~,學術追求各有側重,但客傢身份的學術意識均極為鮮明和突齣。這是我讀後的最為強烈的感受。
立足客傢,麵嚮民俗研究的其他更為廣闊的領域,這是叢書《客傢與民俗》編纂的基本方針。另外4部書是餘悅的《民俗研究的多重文化審視》、徐贛麗《文化遺産在當代中國——來自田野的民俗學研究》、黃清喜的《石郵儺的生活世界——基於宗族與曆史的雙重視角》、萬建中的《民間年畫的技藝錶現與民俗誌書寫——以硃仙鎮為調查點》,它們似乎與客傢沒有關聯,但據我所知,這4本書的作者也都為江西籍,且或多或少與客傢有聯係,然而,贛南師範大學民俗學學科點的教師和特聘教師不可能所有的研究都局限在客傢的範圍內,否則,學科點學者的視域就相對逼仄,難以在更為寬廣的平颱形成學術對話。客傢研究大都在客傢圈內展開,齣現瞭學術自我消化的局麵,其影響主要在客傢學術圈內。叢書的選題不拘泥於客傢,大概是齣於這方麵的考慮。
民俗研究的多重文化審視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