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学后》是东野圭吾的成名作,获第31届江户川乱步奖、《周刊文春》推理榜年度榜。
因为《放学后》的成功,东野圭吾辞去电气工程师的工作,走上职业写作道路,由此才有了后来的《恶意》《秘密》《白夜行》《嫌疑人X的献身》《解忧杂货店》等名著。
东野圭吾在写作事业上的一切都从《放学后》开始,这是他梦开始的地方。在《放学后》里,可以找到东野圭吾畅销的秘密,和他写作所重视的东西。
正如江户川乱步奖评委所说,《放学后》具备了推理名作的所有条件:生动的人物、好看的故事、真实的人性和出人意料的谜局。
什么时候,人们在意的不是钱,而是友情、爱情、身体、容貌、回忆和梦想?人终此一生值得珍惜的到底是什么?在《放学后》中,或许可以找到答案。
东野圭吾说:“《放学后》里,我想写的是出于普通人无法理解的动机而行凶的故事。这个书名引发了一些讨论,可我至今都觉得不错。”
《放学后》中文版销量超过100万册,精装版全新上市
海报:
《放学后》是东野圭吾的成名作,获第31届江户川乱步奖、《周刊文春》推理榜。东野圭吾的一切都从这一本开始。中文版销量已突破100万册。东野圭吾说:“《放学后》里,我想写的是出于普通人无法理解的动机而行凶的故事。这个书名引发了一些讨论,可我至今都觉得不错。”
《放学后》内容简介:我在这所女子高中教数学五年了,日子风平浪静,但近来一切都变了。上周六去学校的路上,有人突然撞过来,我险些跌落铁轨;星期一放学后,我在学校淋浴,差点中机关触电;星期二放学后,我经过教学楼,从三楼飞出一个花盆砸向我头顶;星期四放学后,在我常用的更衣室内有人中毒死去,而且现场的门被人从里面顶住了。我报了警,自己也决心调查,没想到学校里又有人死去了,而我在回家的夜路上被人驾车猛然撞击。这一次放学后,我还躲得掉吗?
东野圭吾
日本作家。
1985年,《放学后》获第31届江户川乱步奖,开始专职写作;
1999年,《白夜行》获《周刊文春》推理小说榜;
1999年,《秘密》获第52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
2005年出版的《嫌疑人X的献身》同时获得第134届直木奖、第6届本格推理小说大奖,以及三大推理小说排行榜;
2008年,《流星之绊》获第43届新风奖;
2009年出版的《新参者》获两大推理小说排行榜年度;
2012年,《解忧杂货店》获第7届中央公论文艺奖;
2013年,《梦幻花》获第26届柴田炼三郎奖;
2014年,《祈祷落幕时》获第48届吉川英治文学奖。
东野圭吾的《放学后》具备了推理名作的所有条件。
——关口苑生(江户川乱步奖评委)
《放学后》里,我想写的是出于普通人无法理解的动机而行凶的故事。这个书名引发了一些讨论,可我至今都觉得不错。
——东野圭吾
东野将真相轻轻放下。并非真相已不重要,只是他的时代里,“真相”只是铺垫。于是,从“放学之后”开始,他不写真相,只写动机。
——豆瓣读者
九月十日,星期二,放学后。
头顶上方咣当一声,我条件反射地抬起头,看见从三楼窗户飞出一个黑色物体,从我正上方坠落。我慌忙闪开,黑色物体砸在我刚才站的地方,啪地碎了。
是一个种着天竺葵的花盆。
这事发生在放学后,当时我正从教学楼旁边走过。不知从哪儿飘来钢琴声。有那么片刻,我呆呆盯着那个陶瓷花盆,不明白发生了什么,直到腋下渗出的汗流到胳膊上,才回过神来。
接下来的瞬间,我拔腿冲进教学楼,奋力跑上楼梯。
我气喘吁吁地站在三楼走廊。心跳急促不光是因为刚才的猛跑,内心的恐惧已到了顶点。如果刚才被花盆砸个正着会怎样?——天竺葵的红色突然浮现在眼前。
那扇窗会是哪间教室的呢?我在理科实验室前停住脚步,里面飘出一股药味,定睛一看,门开着一条约五厘米的缝。
我用力推开门,一阵清爽的微风吹了过来,正对着门的窗户敞开着,白色窗帘在飘动。
我又沿着走廊前行。不记得从花盆砸下到现在过了多长时间,总觉得扔花盆的人就藏在走廊两侧的教室里。
教学楼中间呈L形,走过转角时我停了下来。挂着“二年级C班”牌子的教室里传出说话声,我毫不犹豫地把门打开。
里面有五个学生,正聚在窗边写着什么。见有人突然闯入,她们吃了一惊,齐齐向我望来。
我不得不开口:“你们在干什么?”
最前面那个学生回答:“我们是文艺社的……在做诗集呢。”那语气很肯定,像是要接着来一句“别来打搅”。
“有人来过这儿吗?”
五个人互相看看,摇摇头。
“也没人经过走廊?”
她们又互相看了看。有人小声嘟囔“没有呀”,刚才那个说话的学生像是代表大家似的答道:“没注意。”
“哦……谢了。”
我环视教室一圈,关上了门。
钢琴声又传了过来,刚才好像就一直在响。我不太懂古典音乐,但听过那支曲子,觉得弹得还不错。
走廊尽头有间音乐教室,琴声就从那儿传来。我依次打开一间间教室的门,检查里面是否有人,最后剩下的就是那间音乐教室。
我粗鲁地打开门,发出噪音。就像平静的流水被搅乱、优美的建筑被捣毁一般,钢琴声戛然而止。
弹奏者怯怯地看着我。我有印象,她是二年级A班的学生,白皙的肌肤引人注目,此刻脸色却显得有些苍白。我不禁说了声“抱歉”。
“有人来过这里吗?”我一边问一边环顾四周。屋里摆着三排长椅,窗边是两架旧风琴,墙上挂着驰名音乐界的作曲家们的肖像。可以断定这儿无处藏身。
她一语未发,摇摇头。她弹的是三角钢琴,看起来相当古老。
“是吗……”
我绕到她身后,走到窗边,看见社团的学生正在校园内跑步。
音乐教室左边也有楼梯,凶手大概是从那里逃走的。他有足够的时间跑掉。问题是,究竟是谁?
我注意到弹钢琴的女孩在盯着我,表情有些不安。
我挤出笑容:“接着弹吧,我想听一会儿。”
她的表情柔和下来,瞥了一眼乐谱,灵活地动起手指。平静而热烈的旋律……对了,是肖邦的名曲,连我也知道。
一边眺望窗外一边聆听肖邦—真是意料之外的优雅时光,但我并不觉得愉快,心里依然郁结难消。
我走上讲台大约是在五年前。并非因为对教育感兴趣,也不是向往教师这个职业,简单说来,那是“顺理成章”的结果。
从老家的国立大学工学院信息工程系毕业后,我去了一家家电公司上班。选择这份工作的原因之一是公司总部在老家,不料却被派到了位于信州的研究所,还好工作内容是光纤通信系统的开发设计,还算如愿。这份工作干了三年。
第四年出现了转折。公司在东北建了新工厂,光纤通信系统的开发人员大多被调到那边,我自然也是其中之一。我犹豫了。印象中,东北实在太遥远,一想到老员工们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话—“也许会一辈子待在深山里”,心里就凉了半截。
我开始考虑换工作,换家公司,或是当公务员,可哪条路都不容易。就在我几乎要放弃,想着是不是该死心去东北时,母亲建议我去当教师。我在大学期间已经取得数学教师资格,母亲说就这么浪费太过可惜。当然,从她的角度,她不想让儿子去东北那么偏僻的地方。事实上,就薪水而言,与我当时的收入相比,教师算是不错的职业。
然而,要通过教师聘用考试并不容易。提到这点,母亲说,私立高中也许还能想想办法。已经过世的父亲以前在私立学校协会有些熟人。
不是什么特别想干的工作,但也并不讨厌—这是我对教师这个职业的印象,也没什么特别想干的工作可以让我拒绝年迈母亲的热心建议,于是,我采纳了她的建议。当时心里只是抱着姑且试上两三年的草率念头。
第二年三月,我正式拿到聘书。
私立清华女子高级中学—这是我第二个工作单位的名字。
从S车站下车步行约五分钟即可抵达这所高中,四周被社区住宅和田地包围,环境奇特。每年级有三百六十名学生,每四十五人一班,分成八个班。学校建校已逾二十年,又保持着较高的升学率,在全县的女子高中里堪称顶尖学府。事实上,当我告诉朋友说要到清华女中任教时,每个人都祝贺我,说找了个好出路。
向公司递上辞呈,四月开始,我走上了讲台。第一天上课的情景还记忆犹新。那是个高一的班级。自己也是初来乍到,在自我介绍时就对学生说,我们都是新生。
上完第一堂课,我就差点对做教师失去信心。并非遭遇了什么挫败,也不是无法应付学生,而是我受不了她们的视线。
我不觉得自己引人注目,甚至已习惯于躲在别人背后。可是,若要做教师就不能如此,学生们对你的每一句话都会有反应,还关注着你的一举一动。上课时,我觉得自己被近百只眼睛监视着。
直到两年前,我才逐渐习惯她们的视线。这不是神经变迟钝的缘故,而是因为我发觉学生们对老师并没有多大兴趣。
我根本无法理解她们的想法。
总之,令人惊讶的事情接连发生。若以为她们是大人,却会意外地发现她们根本就是孩子;若以为她们是孩子,她们又会惹出不亚于大人的麻烦。我从未预测到她们的行动—这一点,不管是第一年还是第五年当老师都相差无多。
不仅是学生,教师也一样。在我这种转行过来的人看来,很多时候他们都像是不同的物种。有的为了管教学生,不知疲倦地做着无用功,有的小题大做地检查学生的服装仪容,我实在无法理解他们的想法。
在学校这种地方,不明白的地方太多了—这就是我五年来的感想。
不过,最近有一件事我很清楚—身边有人要杀我。
注意到这种杀机是在三天前的早晨,S车站月台。我挤出满载的电车,随人群走在月台边缘,忽然被人从旁边撞了一下。事出突然,我失去平衡,朝外侧踉跄了一两步,好容易才站稳,没掉落到铁轨上,此时离月台边缘已不到十厘米。
好险!到底是谁?这么想着,一阵战栗掠过全身—正好有一辆快车驶过我差点跌落的铁轨。
我的心抽紧了。
我确信有人故意撞我—估算好时间,等着我一不小心……
到底是谁?很遗憾,根本不可能从拥挤的人群中找出凶手。
第二次感觉到杀机是在昨天。游泳社没有训练,我独自一人在池里。我喜欢游泳。
往返游了三趟五十米,我爬了上来。过一会儿还要去指导射箭社,不能太累。我在炎热的泳池边做过放松体操,便去冲凉。已经九月了,却连日酷热,冲个澡爽快极了。
冲完澡,关上喷头时,我发现了一个东西。它掉在我脚边约一米开外的地上,不,水已积到脚踝,所以应该说它泡在水里。是个拳头大小的白色小盒。我凑过去仔细看了看,随即拔腿冲出浴室。
那是家庭用一百伏特延长线的插座部分,白色小盒是分接头,电线另一头接到了更衣室的插座。我进泳池前没这东西,一定是有人趁我游泳时放的。目的何在呢?答案很明白,是要让我触电而死。
可我怎么会平安无事呢?我来到总开关前查看,果然不出所料,安全开关跳闸了。这是因为电流在水中的流量过大,超出了安全开关的容量。如果安全开关容量更大一些……我后背一阵发凉。
接着就是第三次,刚才的天竺葵花盆。
至今,三次我都幸免于难,但幸运不见得会一直持续,终有一天,凶手会狠下毒手,我必须在此之前查清凶手的真面目。
嫌疑人是名叫“学校”的集团—里面聚集着不知底细的人。
这本小说真是一场心理上的过山车,读完后劲十足,让人忍不住一遍遍回味那些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和隐秘的动机。作者在构建故事时,显然下足了功夫,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看似不经意的对白,都可能暗藏着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线索。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那种渗透到骨子里的悬疑感,不是那种靠突发惊吓堆砌起来的廉价刺激,而是那种随着叙事深入,你越是觉得抓住了真相,就越是被引入更深、更黑暗的迷雾中的精妙设计。我尤其喜欢作者对人性复杂性的刻画,那些角色的内心挣扎、道德困境,都处理得极其细腻和真实。你会发现,生活中的“好人”可能做出令人不齿的行为,而那些看似边缘的人物,内心深处或许还保留着一丝微弱的光芒。阅读的过程就像剥洋葱,一层层剥开,最终露出的核心,往往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苦涩和无奈,让人在合上书本的那一刻,久久沉浸在对“何为人性”的深刻思考之中,实在是一次酣畅淋漓的阅读体验。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感到震撼的,是它在叙事结构上所展现出的那种极高的完成度。它给我的感觉,就像看一部精心剪辑的独立电影,每一个片段的切换都充满了目的性,绝无半点冗余。作者似乎对时间线有着绝对的掌控力,时而闪回揭示过去的伤痛,时而又快进到关键的对峙,这种跳跃感非但没有打乱阅读的连贯性,反而像是一张巨大的网,将所有散落的线索收拢,直到最后一刻才清晰地展现出全貌。对于细节控来说,这本书简直是福音,你会发现,那些看似随口说出的几句话,其实都是埋在前面章节的伏笔,等到真相大白时,回过头去看,会有一种恍然大悟的快感。这种严谨的逻辑和近乎偏执的布局能力,让这本书的阅读体验从始至终都保持在一种高度集中的状态,是近些年来少有的能让人全神贯注的精品。
评分这本书的文学性也值得大书特书。它不仅仅是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更像是一面映照现代社会某些阴暗角落的镜子。作者通过那些紧张的对峙和压抑的环境描写,不动声色地揭示了社会结构中权力不对等、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巨大隐形压力。那种弥漫在空气中的疏离感和个体在巨大系统面前的无力感,被刻画得入木三分。我特别留意了作者对场景和氛围的营造,无论是学校里那些刻板而冰冷的走廊,还是某个深夜独处的房间,环境描写从来都不是背景板,而是与人物的内心状态紧密相连的共鸣体。这种氛围的烘托,极大地增强了故事的代入感和沉浸感,让你感觉自己不是在阅读一个虚构的故事,而是亲身经历了一场发生在身边的、令人窒息的危机。这绝对是那种可以被反复品味,每次都能发现新层次解读的佳作。
评分我必须承认,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把握得近乎完美,每一次转折都恰到好处地撩拨着读者的好奇心,让人根本无法放下书本。从一开始那种平静日常的表象下涌动的暗流,到中段冲突的逐步升级,再到最后那令人拍案叫绝的高潮部分,作者像一个技艺高超的指挥家,精准地控制着小说的张力。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多视角叙事时的功力,不同的角色有着截然不同的观察角度和信息过滤系统,使得读者在拼凑“真相”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着一种主动参与的紧张感。你会发现,你以为你已经看穿了某个角色的目的,但下一页,作者就能用一个全新的视角,彻底颠覆你的判断。这种高质量的智力博弈,远比那些粗暴的“反转”来得高级和令人满足。它考验的不是读者的智商,而是对人性深层动机的洞察力,读完之后,感觉自己的思维都被锻炼了一番。
评分说实话,起初我对这类题材有些审美疲劳,总觉得逃不出那些固定的套路,但这本书彻底刷新了我的认知。它真正的高明之处,在于它对“动机”的探讨深度,几乎达到了哲学思辨的层面。我们总以为善恶界限清晰,但作者却巧妙地将观众拉入一个灰色地带,让你不得不去审视,在极端压力和长期的压抑下,一个人能做出多少超出常规的举动。那些看似极端的行为,在特定的情境下,似乎都有了某种扭曲的合理性。特别是对其中一位主要人物的内心独白,写得极其细腻和克制,没有歇斯底里的控诉,只有冷静到近乎残酷的自我剖析,这种内敛的力量反而更具穿透力,直击读者的灵魂深处。读完之后,你对“正义”和“惩罚”的定义,都会产生更复杂和辩证的思考。
评分——(20岁女性读者)
评分作为plus用户,家里大小用品全部京东搞定。非常感谢京东商城给予的优质的服务,从仓储管理、物流配送等各方面都是做的非常好的。送货及时,配送员也非常的热情,有时候不方便收件的时候,也安排时间另行配送。同时京东商城在售后管理上也非常好的,以解客户忧患,排除万难。给予我们非常好的购物体验。Thankyou very muchfor the excellent serviceprovidedbyJingdongmall,and it is very good to
评分买书如山倒,看书如抽丝,在京东买了几百本书了,现在书架放满,墙上置物架放满,衣柜里也放了几大摞了,但是看的书一周最多看一本,唉?
评分非常感谢京东商城给予的优质的服务,从仓储管理、物流配送等各方面都是做的非常好的。送货及时,配送员也非常的热情,有时候不方便收件的时候,也安排时间另行配送。同时京东商城在售后管理上也非常好的,以解客户忧患,排除万难。给予我们非常好的购物体验。!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he excellent service provided by Jingdong mall, and it is very good to do in warehouse management, logistics, distribution and so on. Delivery in a timely manner, distribution staff is also very enthusiastic, and sometimes inconvenient to receive the time, but also arranged for time to be delivered.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mall management Jingdong
评分好书,超赞,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评分感觉身体被掏空。两张3-1,两张150-50,一张2-6,一张2-8,物流太快。就是不造多少年能看完这些书。双十一还没来,@?别发券了成吗?亲爱的京东,以后能不能送书柜啊?家里不够放了我的天。
评分意大利语:i relativi cosa, sono venuto a una salsa di soia.
评分家里的书和书柜都是购于京东。618的时候满400-300简直是太疯狂了。囤积癌患者慢慢读吧。理想生活里读书是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再简单的书都可以一次或者n次点燃思想的火焰。
评分荷 兰 语:ik gerelateerd wat, kwam ik tot een sojasaus.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