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看点包括:世界和中国页岩气开发现状和展望,页岩气开发面临的环境影响和评估方法,中国四川盆地页岩气开发对环境的影响评价,重庆涪陵国家页岩气示范区页岩气开发环境影响分析,中国陆上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环境监管制度,重庆涪陵国家页岩气示范区页岩气开发环境监管实践,主要国家页岩气勘探开发环境监管政策,中国页岩气示范区环境监管制度研究,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刘小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研究员。毕业于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研究生部,工学硕士。从事为石油天然气经济和产业政策、能源战略和政策、国际能源合作等研究。先后获得部级等各类科技进步奖9项。现为中国石油学会石油经济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和中华环保联合会石油石化环保专家委员会专家。
引言
一、中国能源低碳绿色化转型势在必行3
二、天然气是中国能源低碳绿色转型的桥梁能源5
三、页岩气是中国天然气发展的重要领域8
第一章世界和中国页岩气开发现状及展望
一、世界主要国家页岩气开发进展和发展趋势13
二、中国页岩气发展现状和展望19
第二章页岩气开发面临的环境影响和评估方法
一、美国页岩气开发的环境影响39
二、页岩气开发对环境影响的种类43
三、页岩气开发环境影响问卷调研46
四、环境影响定量分析方法56
第三章中国四川盆地页岩气开发对环境的影响评价
一、页岩气开采工艺65
二、水资源影响评价68
三、土地资源影响评价85
四、大气环境影响评价91
五、小结102
第四章重庆涪陵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页岩气开发环境影响分析一、对水资源的影响评价107
二、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分析116
三、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118
四、小结122
第五章中国陆上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环境监管制度
一、陆上石油天然气环境与环境监管有关的法规、条例和政策127
二、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行业的环境监管体系145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158
第六章重庆涪陵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页岩气勘探开发环境
监管实践一、环境管理机构167
二、环境管理制度及执行现状169
三、环境保护研究现状175
四、环境保护和环境监管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176
第七章主要国家页岩气勘探开发环境监管政策
一、美国页岩气开发环境政策181
二、欧盟页岩气开发环境政策199
三、加拿大页岩气开发的环境政策205
四、IEA非常规天然气开发黄金规则207
五、启示211
第八章中国页岩气示范区环境监管制度研究
一、制定示范区页岩气开发环境保护管理办法217
二、制定出台页岩气开发环境保护的地方标准218
三、统筹管理机构设置与职能220
四、开展环境基准研究和全过程环境监测220
五、强化规划环评和项目环评223
六、完善推广环境监理制度225
七、健全信息公开制度,拓宽公众参与渠道227
八、加强环境监管基础能力建设230
九、加强污染物处理处置技术研发231
第九章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主要结论235
二、政策建议与保障措施240
参考文献 / 244
附录
附录1油气勘探开发环境监管相关的法律法规251
附录2页岩气开发环境影响评估调研问卷254
附录3页岩气环境友好压裂技术进展269
这本书的书名,直击了当代中国能源发展领域的一个核心挑战:如何在追求能源自主和经济增长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页岩气的开发,作为一项新兴且具有潜力的非常规能源,其环境足迹不容忽视。“环境影响评价”和“监管制度”这两个关键词,预示着这本书将深入探讨技术评估与法律约束的有机结合。我非常好奇作者将如何剖析中国在页岩气开发过程中所面临的具体环境问题,例如水资源消耗、地下水污染风险、潜在的地质破坏,以及相关的温室气体排放等。而“环境影响评价”的部分,我期待书中能详细阐述其在中国的实践模式,包括评估的程序、标准、方法以及在决策过程中的权重。更重要的是,我极度想了解“监管制度”的内涵。中国是如何构建起一套有效的监管体系来指导、监督和约束页岩气开发的?书中是否会分析现有法律法规的完善程度,以及监管机构的职能与效率?我甚至设想书中可能包含一些案例研究,通过分析实际的开发项目,来评估环境影响评价的科学性以及监管制度的执行效果。这本书的题目,为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得以窥探中国在复杂能源环境下,如何平衡发展与保护的智慧。
评分这本书的题目,让我想象着一场关于科学、政策与现实的交织。中国页岩气的开发,无疑是中国能源战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环境影响评价”与“监管制度”的结合,则将这一宏大的叙事聚焦到了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我非常好奇作者将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来解读这一复杂的主题。书中是否会详细阐述,在页岩气开发过程中,那些最容易引发环境担忧的环节,比如水力压裂可能造成的地下水污染、钻井废弃物处理、以及可能产生的地质活动等等?而“环境影响评价”作为一种重要的风险防范机制,又是如何在中国的法律框架下进行构建和实施的?我期待书中能提供一些具体的评价方法、技术标准,以及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遇到的挑战。更重要的是,我非常想了解“监管制度”的具体内容。一个有效的监管体系,需要有明确的法律依据、清晰的责任分工、以及严格的执行力度。我猜测书中会对中国的页岩气开发相关的环境法律法规进行梳理,分析其在监管方面的作用和局限性。此外,我对于书中可能涉及的监管案例,以及这些案例如何反映了监管制度的有效性和改进空间,抱有极大的兴趣。这本书的题目,预示着一种深入的、多维度的分析,我期待从中获得关于中国页岩气开发如何在环境保护的框架下健康发展的洞见。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让我立刻联想到一些宏大而复杂的主题。我一直对中国在能源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非常感兴趣,尤其是在大力发展非常规能源,比如页岩气时,如何平衡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这是个巨大的课题。这本书的题目直接切中了这一点,让我对其中可能包含的深入分析和对策充满了期待。我很好奇作者将如何剖析页岩气开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环境问题,比如对地下水、土壤、空气,甚至生物多样性的潜在影响。更重要的是,我非常想了解中国在这些环境问题面前,是如何构建和运作其监管体系的。一个有效的监管制度,对于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开发至关重要,它不仅关乎当前的开发活动,更关乎子孙后代。作者可能会深入探讨现有的法律法规、政策导向、监管机构的职责分工,以及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我设想书中会包含大量的案例研究,通过实际项目的分析,来展示环境影响评价的流程和效果,以及监管制度的有效性和局限性。我对其中关于公众参与和信息公开的部分也格外关注,因为一个透明、包容的决策过程,是建立社会共识、减少争议的关键。总之,这本书的题目本身就勾勒出了一个引人入胜的研究领域,我迫切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在这个复杂的议题上,提供富有洞察力的见解和建议的。
评分当我看到“中国页岩气开发环境影响评价和监管制度研究”这个书名时,我脑海中立刻涌现出一种对未来能源发展的思考。页岩气作为一种新兴的能源,在中国的发展势头迅猛,然而,伴随着开发过程中的环境风险,如何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估和管理,成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这本书的题目,直接触及了这一核心关切,让我对其中可能包含的深度洞察充满期待。我非常想了解,在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地质条件复杂的国家,页岩气的“环境影响评价”究竟是如何展开的?它是否涵盖了从勘探到生产,再到废弃物处理的各个环节?书中是否会提供一些具体的评价案例,来展示其科学性和严谨性?而“监管制度”的部分,更是激发了我强烈的好奇心。一套完善的监管体系,是保障环境安全、促进可持续开发的关键。我猜测书中会详细梳理中国在页岩气开发领域的各项法律法规、政策措施,以及监管部门的职责和权力。我尤其关注书中是否会对现有监管制度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并提出一些具有建设性的改进建议。这本书的题目,预示着一场关于技术、环境与制度的深入探讨,我期待从中获得关于如何在中国页岩气开发中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双赢的宝贵启示。
评分读到这本书的题目,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一种画面: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现代化的钻井平台林立,科技力量正在地下深处挖掘着新的能源宝藏——页岩气。然而,这股新兴的能源浪潮,背后必然伴随着对环境的审慎考量。这本书的题目,恰恰点明了这一核心议题,让我对其中可能涉及的专业知识和前沿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非常好奇作者将如何深入浅出地解读“环境影响评价”这个概念在中国页岩气开发中的具体实践。它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性的评估过程,更可能触及到复杂的利益协调、科学的风险评估以及前瞻性的预防措施。书中或许会详细阐述,从项目立项之初,到勘探开发的全过程,环境影响评价是如何被纳入决策考量的,又有哪些具体的标准和方法被运用。而“监管制度”这一部分,更是让人眼前一亮。在快速发展的能源产业面前,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管体系,来约束开发行为,防范环境风险,至关重要。我猜测作者会梳理中国在页岩气开发领域的监管框架,包括相关的法律法规、行政审批流程、环境监测体系,以及监管部门的职责划分。我期待书中能提供一些关于监管实践的真实案例,通过这些案例,来评估现有制度的有效性,并指出其可能存在的不足之处。这本书的题目,预示着一场关于环境保护与能源发展之间深刻博弈的探讨,我期待从中获得更全面的认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