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2-20
把脉中国互联网金融。汇集BR互联网金融研究院连续四年追踪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成果,吴晓玲等金融界资深专家的精彩观点,梁建章等业界领袖的前沿视角,与2017年博鳌亚洲论坛发布的《互联网金融报告2017》同步上市。
《互联网金融年鉴2014—2016》将2014—206年三年发布的互联网金融报告集结成册,旨在对上一阶段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进行系统梳理和反思。内容以历年报告为主体,融入过去三年行业、政策的大事梳理和博鳌亚洲论坛相关分论坛的内容,以及监管者、学者、企业代表的精彩观点(新增部分约占年鉴内容的 25%),力求较为完整地反映互联网金融近三年的发展变化,翔实记录互联网金融从元年发展至今所走过的历程及政策走向,以期为行业从业者和广大关心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的各界人士提供借鉴与参考,更好激励大家有力促进行业发展和创新,实现其应有的历史作用和地位。
BR互联网金融研究院(BRIFI)是博鳌观察传媒旗下的智库机构。
依托博鳌亚洲论坛的资源优势,BRIFI的使命是提供前沿观点、增进行业互动、促进跨界交流、助力品牌传播,以此推动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健康发展,并走向全球。
BRIFI他见了三个资源网络:国内外专家资源网络、战略合作伙伴网络和行业合作伙伴网络/会员,以此保障BRIFI社交平台功能、研究功能和传播功能的充分发挥。
序言一(周文重 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 )
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技术与传统金融不断融合,为金融市场带来全新活力,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
2012年4月,强调传统金融与互联网创新相互融合的“互联网金融”概念首次被提出。4年来,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日新月异,行业创新层出不穷,对于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亦延伸至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等一系列领域。
信息化技术驱动金融创新
纵观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技术可谓异军突起。人类社会先后经历了三次工业革命,眼下正迈入以一系列创新科技为代表,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工业4.0”时代。
2016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指出“全球信息化进入全面渗透、跨界融合、加速创新、发展新阶段”。随着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化,对世界经济发展起到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科技是创新的重要驱动力。2012年以来,以“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新金融概念愈发广泛地被提及,基于信息化技术的金融创新不断涌现,金融服务的基础设施也在发生改变。互联网技术给金融行业带来了两个层面的影响:一是技术层面,支持金融产品和业务的不断创新,使金融服务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风险更小;二是理念层面,倡导共享、平等、公开、透明、自由的精神,以用户为核心,提供多样化、定制化、便利化的普惠金融服务。
中国传统金融业也开始逐步加速向互联网模式转型,极大地拓展了传统金融市场的服务范围,有效服务于之前往往被忽略的“长尾客户”。传统金融机构与新兴互联网金融机构正在展开多元化合作与良性竞争,呈现出相互融合、百花齐放的态势。
从野蛮生长到规范发展
随着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不断发展,诸如技术、资金、法律等方面的风险也随之而来。2015年可谓互联网金融监管元年。《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监管措施的出台奠定了互联网金融长足发展的基础,也定下了互联网金融发展与监管“鼓励创新、防范风险、趋利避害、健康发展”的总体基调。
2014年以来,“互联网金融”已连续3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体现出政府层面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高度重视与支持。2014年3月,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让金融成为一池活水,更好地浇灌小微企业、“三农”等实体经济之树。这是国家层面第一次给予互联网金融以肯定。2016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强调“扎紧制度笼子,整顿规范金融秩序,严厉打击金融诈骗、非法集资和证券期货领域的违法犯罪活动,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关注点从2014年的“促进”转变为2016年的“规范”,政策指向愈发明确。
互联网金融在中国飞速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金融抑制造成的普惠金融供给不足,导致社会巨大的融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一方面,互联网金融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强化风险甄别、降低小微企业及个人的融资成本,进而推进普惠金融发展的深度及广度。另一方面,法律法规的不健全、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的不牢固、投资者的不完全理性,亦为行业带来了诸多隐患。
相比之下,欧美等发达国家自20世纪90年代起即开始将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与传统金融业务相结合,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监管条例,规范行业标准,已形成较为成熟的监管体系。在这方面,中国亟须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相信在未来,随着行业监管框架的出台及落实、金融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行业自律的不断强化,中国互联网金融亦将迈向规范,成为全球范围内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重要力量,在提供信息技术服务与产品设计的同时,提升中国金融资源的全球配置能力。
博鳌亚洲论坛助推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
博鳌亚洲论坛自2013年起关注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创新与发展,共举办十余场与互联网金融、普惠金融、小微金融、农村金融、共享经济相关的年会分论坛。分论坛嘉宾涵盖国内外专家学者、监管机构代表、企业领袖,共同探讨国内外互联网金融实践、监管困境及发展态势。未来,博鳌亚洲论坛还将持续关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发展创新以及信息化技术为金融市场带来的创新改变,并在促进该领域的国际交流和推动行业健康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博鳌观察》作为博鳌亚洲论坛的官方杂志,从2013年开始,针对互联网金融话题,连续4年成立专项课题组,展开深入研究,并通过论坛年会发布具有前瞻性的互联网金融年度系列报告。
《互联网金融年鉴2014—2016》以历年《互联网金融报告》为基础,融入新观点、新内容,以期忠实反映互联网金融从野蛮生长走向规范发展的3年之变,翔实记录3年来的行业历程及政策走向,以飨读者并资借鉴。
2017年1月
序言二(谢平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教授)
互联网金融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传统金融机构和新兴互联网金融机构纷纷加码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数字普惠金融等一系列概念也被提了出来。技术的进步和监管的完善将为互联网金融铺设一条健康的发展之路,让更多人享受到安全、便捷的金融服务。
传统金融机构——改革,势在必行
互联网金融大大降低了传统金融机构的风险损失,提高了传统金融机构的运营效率。因此,传统金融机构有极大的动力将金融业务布局到线上。
据统计,2015年我国个人网银用户比例已经达到40%,企业网银用户比例为73%。2015年个人手机银行同比增长81%,64%的企业经常使用手机银行1。直销银行在近几年也发展迅速,截至2016年3月1日,已有55家商业银行推出直销银行服务;保险业的互联网化进程同样成绩喜人,2015年互联网保险的保费收入几乎是4年前的70倍,通过互联网渠道获得的保费收入占到了整个保险行业保费收入的9.2%;货币基金是互联网基金的“宠儿”,其销售规模大,2016年第二季度互联网“宝宝类”产品对接的货币基金产品总规模超过1.71万亿元;对于信托行业来说,业务的线上布局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信托的门槛,提高了信托的流动性,加快了资产的多元化布局;股票经纪业务的互联网化改造更为迅速,目前95%以上的股票经纪业务通过互联网完成交易。
传统金融机构拥有完善的金融基础设施、丰富的行业经验、大量的客户数据,在“互联网+金融”的模式中享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其运营方式和风控能力也有利于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为监管部门减轻压力。但很多传统金融机构并不能完全适应互联网化的大潮,体制机制不灵活、组织架构不合理、思维僵化、冗余的物理网点和人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运营效率,阻碍了其互联网化改造,要改变这些根深蒂固的运作模式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新兴互联网金融机构——规范,必经之路
电子商务网站、社交平台、通信公司、电子公司等积极布局互联网金融行业,为互联网支付、网络借贷、股权众筹融资、互联网消费金融等新兴金融模式注入了新鲜血液。
互联网支付是互联网金融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柱,对互联网金融起着基础性作用。2016年第三季度互联网支付累计交易额已经超过433.93万亿元1,结合可穿戴设备、生物识别、虚拟现实等技术,人们的支付行为变得更加便捷。不过在P2P网络借贷方面,2016年6月底较半年前,正常运营的平台数量减少了246家2,这恰恰显示了原本野蛮生长的P2P网络借贷迎来良性发展阶段。股权众筹行业整体发展趋势良好,其筹资规模在2016年6月末已经达到了100亿~120亿元。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也一片向好,交易额在2015年达到了1375亿元,同比增长454%3。
互联网新兴金融机构多采取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天生适应互联网,所以不需要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但是新兴互联网金融平台却缺乏完善的法律制约,是行业乱象的主要制造者。
“船小好调头,船大好顶浪”。传统金融机构和新兴互联网金融机构各具优势。互联网金融行业中的新兴机构在调整时更灵活,而传统金融机构则有更强的风险抵抗能力。
新技术,新金融
互联网金融的高效对传统金融体系产生巨大冲击。以支付为例,传统的支付形式已不能完全适应互联网金融的新需求,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数字货币、区块链等概念应运而生,打破了人们对支付的传统观念。
互联网金融的随时随地性对支付的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三方支付和移动支付较好地迎合了互联网金融的需求。2016年第三季度,第三方互联网支付的交易规模是26.34万亿元,同比上涨105.82%,同期中国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已经达到35.33万亿元,同比增长94.45%4。NFC、HCE、Token等技术加速了移动支付的发展,目前银行、第三方支付平台、移动运营商,甚至电子产品公司等均加码移动支付,“云闪付”“Apple Pay”“Samsung Pay”“MI Pay”等一系列移动支付产品蜂拥而至,移动支付行业竞争异常激烈。可穿戴设备、生物识别技术等与移动支付的深度结合将为人们带来全新的支付体验。第三方支付和移动支付大大减少了支付的成本,提高了支付的效率,无缝支付的梦想变得触手可及。
数字货币的诞生极大地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效率,减少了欺诈,但数字货币也面临着公信力不足、应用范围有限等问题,数字货币的滥用甚至有可能削弱政府部门对货币的控制力。由货币当局来发行法定数字货币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央行对货币的掌控力,避免数字货币对社会造成的负外部性。我国从2014年就开始成立数字货币研究团队,预示着中国的法定数字货币时代即将到来。
区块链作为数字货币的一种底层技术出现,具有可信任性、不可篡改性、可匿名性、可追溯性等特点,可以很好地降低支付时的风险,保护交易双方的信息安全。目前,区块链技术已经开始运用于跨境支付、贸易金融、结算清算等领域中。
监管开启互联网金融新时代
互联网金融在发展初期的野蛮生长确实给社会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部分金融消费者也因此蒙受了损失。但从整体上看,互联网金融符合社会发展大趋势,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公平。因此,如何在保证互联网金融继续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降低其带来的风险,是监管部门面临的一大难题。
为促进互联网金融快速、持续、健康发展,需要监管机构、互联网金融机构、第三方机构和行业协会共同努力。一,监管和法律体系的完善不可或缺。分业监管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一行三会、各地区间做好协调工作对于减少互联网金融监管漏洞至关重要。监管部门要加强审慎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从而更好地防范日益复杂的互联网金融风险。二,注重科技在监管中的重要性。基于大数据的信息化监管将会成为金融监管的主要方式,金融监管机构借助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构建新型信息化金融监管方式,实现对金融市场和企业动态大数据的实时监测,更好地维护金融行业的持续、健康、稳步发展。三,互联网金融机构要规范自己的经营行为,遵守法律法规,积极进行信息披露,保证行业的透明度。四,征信系统、身份认证、第三方托管、支付清算等金融基础设施,以及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完善也有利于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五,行业协会作为监管部门和互联网金融机构之间的协调人,其地位无可替代。行业协会相比监管部门更了解行业的实际情况,协会提出的指导意见一般也是非强制性的,因此其措施更具针对性和灵活性。
互联网金融的规范归根到底要保证互联网金融消费者的权益,只有时刻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才能有助于互联网金融趋利避害,充分展现其积极的一面。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规范,监管套利将会逐渐消失,行业会更加透明化,互联网金融一定会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
监管体系的完善与新兴科技的运用将会给互联网金融带来一个全新的时代,消费者将享受到金融服务体验。一站式金融服务平台、移动金融、场景化营销、社区金融等会成为未来互联网金融机构努力的方向,因为只有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带来更多的利益,更好地迎合消费者的需求,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高度透明化的行业信息和智能投顾等新型业务模式也打破了金融知识不足给普通金融消费者设置的门槛,未来每一个人都能轻松愉快地享受金融带来的乐趣,金融的普惠程度和社会的公平性将被大大提高。
《互联网金融年鉴2014—2016》总顾问
2017年1月
序言一
序言二
编委会序
第一篇
互联网金融元年:通往理性繁荣
导言
第一章 互联网金融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 互联网金融兴起的宏观背景
第二节 互联网金融的理论框架
第二章 金融互联网化
第一节 网络银行和手机银行
第二节 网络证券公司
第三节 网络保险公司
第四节 金融产品的网络销售
第三章 移动支付与第三方支付
第一节 基本概念与发展概况
第二节 基本原理与账户体系
第三节 金融商品属性与货币控制
第四节 移动支付模式
第四章 互联网货币
第一节 互联网货币的概念
第二节 互联网货币的经济学
第三节 互联网货币的影响
第五章 基于大数据的征信和网络贷款
第一节 对大数据的讨论
第二节 大数据在金融领域的应用
第三节 基于大数据的征信
第四节 基于大数据征信的网络贷款
第五节 中国基于大数据征信及网络贷款存在的问题
第六章 P2P网络借贷
第一节 概念与特点
第二节 发展现状
第三节 风险与监管
第四节 发展趋势
第七章 众筹融资
第一节 起源与概念
第二节 发展概况
第三节 运作原理
第四节 主要风险
第五节 发展趋势
第八章 互联网金融监管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互联网金融监管的特殊性
第二节 互联网金融的功能监管
第三节 互联网金融的机构监管
第四节 政策建议
第二篇
互联网金融新生代:P2P网络借贷的崛起
导言
第一章 2014—2015年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与
新趋势
第一节 金融互联网化的发展与新趋势
第二节 移动支付与第三方支付的发展与新趋势
第三节 互联网货币的发展与新趋势
第四节 大数据在征信和网络贷款中的发展与新趋势
第五节 P2P网络贷款的发展与新趋势
第六节 众筹融资的发展与新趋势
第二章 P2P网络借贷的基础理论
第三章 中国P2P网络借贷市场的发展现状
第一节 中国P2P网络借贷市场概况
第二节 营销管理分析
第三节 信贷管理分析
第四节 风险管理分析
第四章 P2P网络借贷的国际经验比较
第一节 美国P2P网络借贷发展状况
第二节 英国P2P网络借贷发展状况
第三节 其他国家P2P网络借贷发展状况
第四节 国外P2P网络借贷发展状况比较
第五章 中国P2P网络借贷市场的主要商业模式
第一节 P2P网络借贷的主要业务模式
第二节 P2P网络借贷的营销管理模式
第三节 P2P网络借贷的风险管理模式
第四节 P2P网络借贷的定价模式
第六章 P2P网络借贷评级体系研究
第一节 评级体系介绍
第二节 P2P网络借贷评级现状
第三节 P2P网络借贷平台评级体系方法论
第七章 P2P网络借贷平台监管研究
第一节 P2P网络借贷监管现状
第二节 P2P网络借贷平台监管建议数说网贷中国(2013—2016)
第三篇
互联网金融新动力:传统金融的互联网化
导言一
导言二
第一章 2015—2016年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问题与新趋势
第一节 2015—2016年互联网金融发展状况
第二节 2015—2016年互联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第三节 互联网金融的未来发展趋势
第二章 传统金融互联网化模式分析
第一节 银行业的互联网化
第二节 证券业的互联网化
第三节 保险业的互联网化
第四节 互联网信托和互联网消费金融
第三章 传统金融互联网化的国际比较
第一节 网络银行的国际发展经验
第二节 国外手机银行的主要模式
第三节 网络证券的国际发展及经验借鉴
第四节 网络保险的国际经验比较
第四章 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与创新
第一节 传统金融互联网化的风险与监管
第二节 互联网金融政策解读
第五章 中国金融互联网化指数
第一节 设计思路
第二节 融资维度的金融互联网化指数构架
第三节 融资维度的金融互联网化指数:108.5
第四篇
博鳌对话互联网金融(2014—2016)
博鳌亚洲论坛年会
互联网金融:通往理性繁荣
大数据与云计算
互联网金融:自律与监管
互联网金融:痛并成长着
无所不包的众筹
互联网的未来
| 博鳌观察新金融
新经济呼唤新金融 周文重
促进互联网金融市场健康发展 吴晓灵
普惠金融的互联网革命 黄益平
传统银行如何“拥抱”互联 互联网金融年鉴2014—2016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互联网金融年鉴2014—2016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互联网金融年鉴2014—2016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不错
评分书还好,部分内容可以阅读,部分是金融广告。
评分关注最新的互联网金融情况
评分京东送货很快价格很便宜
评分京东还是很给力的,产品质量很好,送货速度还快,服务很好。
评分关注最新的互联网金融情况
评分便宜,还行,挺合适的,比超市便宜多了!!!!!
评分很好,很不错,下次还会来购买
评分不太厚实,总结性的观点,泛读还是不错
互联网金融年鉴2014—2016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