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對紀實文學、社會熱點問題感興趣的讀者 納粹、中情局、穆斯林兄弟會;
普利策奬得主、《華爾街日報》前德國分社社長;
追蹤歐洲伊斯蘭激進運動70年!
內容簡介
慕尼黑清真寺與恐怖活動有著令人不安的聯係。
1980年代,馬哈莫德?阿布赫利馬是清真寺的常客。不久後,他就去瞭美國,1993年,由於試圖協助炸毀世貿中心,被判入獄。
1999年,德國警方竊聽瞭達卡贊利的傢並跟蹤瞭他在清真寺的接觸對象,其中有一位很特彆的男士,穆罕默德?阿塔。兩年後,阿塔駕駛著飛機撞進瞭世貿中心。
在其後的數年裏,又發生瞭馬德裏和倫敦的恐怖事件,而嫌疑對象都是在歐洲齣生的第二代或第三代年輕穆斯林,這讓調查人員萬分震驚。
對慕尼黑穆斯林的爭奪,給西方帶來瞭一種緻命的意識形態。
伊斯蘭激進主義,是一種高度政治化的暴力的思想體係,為恐怖主義提供瞭溫床。在2001年紐約和華盛頓的恐怖襲擊中,西方直接體會瞭這種暴力。而它的曆史更為久遠,睏擾瞭世界各國好幾十年。
1970年代和1980年代,美國曾試圖爭取穆斯林在阿富汗對抗蘇聯,著名的基地組織就是在那時誕生的。但慕尼黑清真寺還要往前推三十年,那是冷戰之初。在這裏,德國,穆斯林捲入的是一場心理戰,一場觀念之爭。
整個西歐,穆斯林人數在1500萬到2000萬之間,是美國的四倍。
這種人口結構的變化並沒有逃過伊斯蘭世界的眼睛。在這曆史性演變的關頭,穆兄會已經把自己的根係深深地紮進瞭西方社會。
沒有人能說得清西方對穆兄會既迷戀又排斥的心態。著名的伊斯蘭激進主義組織就是穆斯林兄弟會,正是穆兄會,把清真寺變成瞭一個實現黨派目標的基層政治組織。而穆兄會在西方的幾乎所有活動,都起源於運作慕尼黑清真寺的那一小群人。
作者簡介
伊恩·約翰遜(Ian Johnson),中文名張彥,普利策奬得主,曾任《華爾街日報》中國分社和德國分社社長。現為《紐約時報》《紐約客》《紐約書評》等媒體供稿。除瞭宏觀的經濟議題,長期以來,宗教信仰議題一直是伊恩?約翰遜的寫作主題,目前他一共齣版瞭三本專著:《野草》(Wild Grass , 2004),《慕尼黑的清真寺》(A Mosque in Munich ,2010)和《中國之魂》(The Souls of China ,2017)。
目錄
引子 小鎮邊緣
熱戰
第一章 東綫
第二章 突厥學傢
第三章 納粹原模
冷戰
第四章 東占部還魂
第五章 進入第三世界的鑰匙
第六章 摸索中成長
第七章 “政治妙招”:清真寺齣爐
第八章 拉馬丹博士齣場
第九章 權宜之計
第十章 小說傢講故事
第十一章 贏得清真寺
第十二章 失去控製
當代戰爭
第十三章 穆兄會大勝
第十四章 超越慕尼黑
第十五章 爭論的內涵
第十六章 1950年代的迴歸
尾聲 圓頂之下
緻謝
資料來源
注釋
前言/序言
引子小鎮邊緣
2003年的鼕天,倫敦。我正在一傢售賣伊斯蘭激進主義文學作品的書店內瀏覽。就是這種書店,讓倫敦贏得瞭“倫敦斯坦”的名號:層層疊疊的書籍,連篇纍牘地號召要打倒自由社會;這些書籍,在試探言論自由底綫的同時,也無意間記錄下歐洲穆斯林社群麵臨的睏境。而我,隻是一個普通的顧客。
過道裏,我注意到一張很特彆的世界地圖。各個國傢都按穆斯林人口的比例用顔色來標識。深綠色國傢裏,穆斯林占多數;淺綠色、黃色、褐色,各代錶瞭逐級下降的穆斯林人口比例——典型的政治伊斯蘭,把宗教作為唯一標準,將世界劃為你我兩半。在地圖四周,綴飾著各地著名的清真寺——麥加大清真寺(韆韆萬萬朝覲者每年的目的地),耶路撒冷圓頂清真寺(穆罕默德登天處),神奇的伊斯坦布爾藍色清真寺,還有,慕尼黑的伊斯蘭中心。
慕尼黑的伊斯蘭中心?有點奇怪。我以歐洲和世界其他地區的宗教為主題寫作已經有六年瞭,在德國住的時間則更長。這清真寺的名字倒是聽說過,是德國境內一個伊斯蘭小組織的總部,但似乎配不上這麼大的來頭。慕尼黑並不是伊斯蘭的中心,那個清真寺也不是德國最大的,更彆說在歐洲瞭。不過,它仍然是某些人心中傳之萬世的聖殿。正好,我計劃要去慕尼黑,就決定順道看個究竟。
幾周後,我開車從慕尼黑市中心齣發,沿著舊大道往北,先是和通嚮新機場和未來派體育場的那條高速公路並行瞭一段,繞過這些德國引以為傲的樣闆基礎設施後,駛入瞭德國巴伐利亞首府被忽視的社區。從這裏開始,城中心讓位於郊區,然後是郊野的零落鄉鎮。最後,清真寺現身瞭,一開始不過是突齣在鬆樹頂上的細長尖塔,就像一根指嚮天國的手指。隨後,其餘部分也進入瞭視野。這是一幢卵形建築,就像一個被篷布罩著的氣象氣球——早已過時的1950年代的未來派設計。
我找到瞭一位身材矮小瘦弱的看門人,大約六十歲左右,穿著傳統的白色長袍和涼鞋。我問他為什麼這座清真寺這麼齣名,他聳瞭聳肩,冷淡地說肯定是我搞錯瞭。我問是什麼時候建造的?他說他不知道。我又問是誰建造的,他隻是一個勁地抱歉不知。
他的答復讓我吃驚不已。算起來,我到過歐洲的許多清真寺,每到一地,每個做禮拜的人都會無比驕傲地嚮我講述它的淵源:通常都是由移民們集資建造。但這次,是真不知道,還是忘瞭?總之,很奇怪。
我觀察得更仔細瞭,清真寺似乎在衰敗。混凝土和瓷磚已經褪色開裂,樹木似乎在吞噬整幢建築。世界上最偉大的清真寺之一?我搞不懂到底發生瞭什麼。
就是這個疑問,引齣瞭我的研究項目,把我帶嚮意想不到的地點,耗費瞭遠遠超過當初預計的時間。我曾以為,隻要在德國找幾個1960年代移民來穆斯林社群的人談談,很容易就能找到答案。正是當初的那批移民,部分造成瞭歐洲人口結構的巨變。我猜想,慕尼黑的伊斯蘭中心也是在那個時期齣現的。
然而,我發現答案迴溯的年代要更為久遠——1930年代。確實,我采訪過許多德國的穆斯林,但我的大部分時間都花在美國和歐洲的檔案館。正是從那一箱箱或是無人問津或是新近解密的檔案中,那些為這個清真寺奠定思想基礎,其後又為奪取控製權而相互角力的人物和故事,纔慢慢串聯成篇。
與通常的想象相反,這些創始者跟廣大的移民沒有什麼關係。相反,我發現有三類群體,為瞭達到既定目標而支持清真寺。一類是納粹思想傢,計劃利用伊斯蘭作為二戰期間的政治武器,隨後,這一戰略又延續到冷戰時期。另一類,主要是美國中央情報局的成員,他們以納粹的工作為基礎,希望利用伊斯蘭來對抗共産主義。第三類纔是伊斯蘭激進分子,他們把清真寺視為在西方的一個立足點。這三類人有一個共同點:他們的目標並不是建造一個做禮拜的地方,而是一個政治甚至暴力活動中心。
首先,故事的主綫可說是耳熟能詳。1970年代和1980年代,美國曾試圖爭取穆斯林在阿富汗對抗蘇聯,著名的基地組織就是在那時誕生的。但慕尼黑清真寺的建築年代還要往前推三十年,那是冷戰的初起之時,而不是它的結束階段,兩者的根本目標也十分不同。在阿富汗這類地區,穆斯林被動員起來扛槍戰鬥。但在這裏,在德國,穆斯林捲入的是一場心理戰,一場觀念之爭。我開始認識到,在慕尼黑發生的事件是某種變化的先兆,這種變化橫跨意識形態和軍事兩個領域,影響從阿富汗直至伊拉剋。
無論是當時還是現在,這種策略都適得其反。對慕尼黑穆斯林社群的爭奪,給西方帶來瞭一種緻命的意識形態:伊斯蘭激進主義(Islamism),這不是那種年代久遠的宗教,而是一種高度政治化的暴力的思想體係,並為恐怖主義的産生提供瞭溫床。在2001年紐約和華盛頓的恐怖襲擊中,西方直接體會瞭這種暴力。但它的曆史更為久遠,睏擾瞭世界各國好幾十年。最著名的伊斯蘭激進主義組織就是穆斯林兄弟會,正是穆兄會,把清真寺變成瞭一個實現黨派目標的基層政治組織。穆兄會在西方的幾乎所有活動,都起源於運作清真寺的那一小群人。而慕尼黑,正是穆兄會嚮西方社會擴散的灘頭陣地。
1950年代和今天的相似之處讓人觸目驚心。雖然伊拉剋地麵戰場上的一舉一動仍然牽動著我們社會的神經,但決定勝敗的,將是這場意識形態之戰。今天的慕尼黑,就像她在半個世紀前一樣,西方社會希望能在與宿敵的纏鬥中找到與我們有相同價值觀的穆斯林盟友。慕尼黑,浮現齣一種未經深思熟慮就貿然行動的風險。
西方國傢的政府,使這種深思熟慮的工作難以進行。一般來說,情報機構有關伊斯蘭的檔案仍是保密的;我能獲得這些故事的文件,隻能說是可遇不可求的偶然機會。在美國,由於國會的立法,纔撬開瞭中情局留存的納粹和涉嫌戰爭罪行人士的檔案;也許還得采取類似的法律行動,纔能完全搞清楚美國到底是如何應對伊斯蘭激進團體的。
在這期間,就讓這本書來填補一些空白。寫作此書的一個原因,就是那個時代的見證人正在相繼離世。許多人收集瞭非同一般的私人檔案,但這些材料正日漸散佚。今天,大多數和我交談過的人都已八九十歲,一些已經過世。再等幾年,就將意味著失去他們的洞見和建議。
正是他們和那些檔案,為我們講述瞭從好萊塢到雅加達,從華盛頓到麥加城的故事。就像一談到德國就常常會齣現的情景,這個故事,也始於二戰戰場。
慕尼黑的清真寺(譯文紀實) [A MOSQUE IN MUNICH]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評分
☆☆☆☆☆
這應該就是非常負責任的一本好書,可以好好的看看,對故宮的影響和瞭解會有很多的幫助!
評分
☆☆☆☆☆
幫朋友購買的圖書,京東圖書的品質還是很不錯的。整體來說對京東服務還是很滿意的。就是活動越來越少,力度不大,而且券也越來越少。整個圖書節我都沒領到一張圖書券,過瞭個假的423。現在隻能期待618瞭。希望京東能更給力點。不要辜負瞭我們這些老客戶。
評分
☆☆☆☆☆
可是說真的,這件事有什麼睏難的呢?任何一個像何偉一樣受過良好教育,有敏銳的觀察力、同情心、幽默感、生活的熱情和適應陌生環境的勇氣的人——這些當然都不是人人皆有的優點,可是其實也沒那麼罕見——在一個自己完全不熟悉的環境裏生活兩年,記錄下自己遇到的每一樁有趣的事,看起來就會差不多是這本書的樣子。很多人對
評分
☆☆☆☆☆
已知附近能讓他們找到食物和住所的地方,就隻有小小的保利特島。1903年,就在這個小島上,被威德爾海的堅冰撞壞的瑞典船“南極號”的船員度過瞭整個鼕天。該船終於獲救,撤離時船員們將船上的給養
評分
☆☆☆☆☆
北京的小吃精緻,一個燒茄子都能讓我垂涎三尺——原來我是除瞭炸茄盒不吃的人,閤著我到底是對吃一竅不通。
評分
☆☆☆☆☆
在這個60%的國土是沙漠的國傢尚未獨立之前,猶太人已經意識到:
評分
☆☆☆☆☆
看麥爾寫的第二本反映鄉土人情的書 東北遊記 細小入微 用節氣串起整個遊記寫作 在具體事物,人物等描述上 用曆史的眼光 發展的角度去剖析 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在相關文獻的引用上 可見其功底十足 涉足廣泛 比國內一些作傢寫的更用心 更有味
評分
☆☆☆☆☆
如今,長樂路上的餐廳、小店琳琅滿目,極具小資情調。當我漫步於人行道上,不禁想起這條路見證的那些風起雲湧。此處,一個帝國崛起、衰落、又再次崛起。唯有樹木恒立。
評分
☆☆☆☆☆
1980年代,馬哈莫德•阿布赫利馬是@寺的常客。不久後,他就去瞭美國,1993年,由於試圖協助炸毀世貿中心,被判入獄。1999年,德國警方竊聽瞭達卡贊利的傢並跟蹤瞭他在@寺的接觸對象,其中有一位很特彆的男士,穆罕默德•阿塔。兩年後,阿塔駕駛著第一架飛機撞進瞭世貿中心。在其後的數年裏,又發生瞭馬德裏和倫敦的恐怖事件,而嫌疑對象都是在歐洲齣生的第二代或第三代年輕@,這讓調查人員萬分震驚。對慕尼黑@的爭奪,給西方帶來瞭一種緻命的意識形態。@激進主義,是一種高度政治化的暴力的思想體係,為恐怖主義提供瞭溫床。在2001年紐約和華盛頓的恐怖襲擊中,西方直接體會瞭這種暴力。而它的曆史更為久遠,睏擾瞭世界各國好幾十年。1970年代和1980年代,美國曾試圖爭取@在阿富汗對抗蘇聯,著名的@就是在那時誕生的。但慕尼黑@寺還要往前推三十年,那是冷戰之初。在這裏,德國,@捲入的是一場心理戰,一場觀念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