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儺戲作為一個曾經遍及各地、至今仍活躍在許多地方的宗教與藝術的現象,對於認識民族的過去尤其是底層社會的生活狀態,無疑是一個重要的窗口;而它的劇本——包容著民族、宗教、經濟、宗法、語言、曆史、風俗、倫理、醫學等豐富信息的物質存在,其巨大的學術價值則是毋庸置疑的,並將與時俱增。
《中國儺戲劇本集成12:貴州地戲(二)》收錄瞭“薛剛反唐”“五虎平西”“楊傢將”等劇本,這些劇本資料將為學術界提供一份原始戲劇的資料,為我國的文化寶藏增添一份新的獨特的藏品。
目錄
地戲概述
薛剛反唐
捲一
捲二
捲三
捲四
捲五
捲六
捲七
捲八
捲九
捲十
捲十一
捲十二
捲十三
捲十四
五虎平西
捲一
捲二
捲三
捲四
捲五
捲六
楊傢將
捲一
捲二
捲三
捲四
捲五
捲六
捲七
精彩書摘
《中國儺戲劇本集成12:貴州地戲(二)》:
馬周打扮齊整,飛身上馬,發炮三聲,帶領唐兵齣瞭城門。來到陣前,擺開陣勢大喝:巡營小軍!快報你主將得知,叫他齣營受死。小軍聽得,跑進營來:報與元帥得知,今有唐將討戰,請令定奪。
承業聽報心大怒,提刀上馬就齣營。來到陣前開言問,反賊何人快通名。
馬周大罵奸賊子,本帥你也認不清。前次誤中你奸計,今日定要把仇伸。
說罷挺槍當麵刺,承業舉刀便相迎。一迴二閤無勝敗,三迴四閤沒輸贏。
交鋒戰上數十閤,承業不是對手人。虛晃一刀迴馬走,馬周縱馬隨後跟。
承業見他來追趕,伸手懷內取寶珍。取齣火輪牌一麵,連擺三迴冒丙丁。
烈焰飛騰霹靂響,燒得唐兵四下奔。火還未熄箭又到,紛紛如雨似麻林。
馬周此時難招架,隻得敗入漢陽城。承業追到城門外,得勝收兵轉迴營。
不唱承業得勝事,且錶馬周敗陣人。滾鞍下馬不遲慢,來見唐王韆歲君。
就說火輪牌的事,唬殺人來怕殺人。唐王聽說心驚怕,十分煩悶大憂心。
開言便問眾文武,如何破得這寶珍。
卻說李貴齣班奏道:主公有所不知,這火輪牌十分厲害,乃是李承業奉旨和番,路過九龍山,紫陽真人送他此牌,隻擺三下,要火有火,要風有風,要箭有箭。此物須得女媧鏡,方可破得。唐王問道:這女媧鏡哪裏尋得?
李貴見問忙啓奏,我主在上聽臣雲。此鏡隻有湘州有,陶仁傢有這寶珍。
為臣倒有一條計,隻恐說來有罪名。臣兄膝前有一子,原與陶仁女訂婚。
臣侄目下纔死瞭,陶仁不知這訊音。我主要取女媧鏡,假裝臣侄去完婚。
唐王聽說此計好,便問誰人與孤行。王欽曹彪齊答應,臣願保駕一同行。
唐王聽說心歡喜,便叫收拾不遲停。急忙打扮書生樣,又備禮物甚鮮明。
李貴收拾也齊整,暫稱叔父作主婚。王欽曹彪跟隨走,一齊上馬就起身。
離瞭漢陽城一座,經奔湘州大路行。路上行程來得快,湘州不遠麵前存。
進入城中下瞭馬,一直來到陶府門。便將名帖來取齣,遞與門軍報主人。
門軍接書往內走,來見陶爺把帖呈。陶爺接帖來看瞭,急忙齣府來相迎。
迎入堂中施瞭禮,分賓坐下敘寒溫。李貴即便將言說,親傢老爺聽稟明。
傢兄隻因途程遠,捨侄遲延未完婚。今日小弟為此事,送侄到府來成親。
望乞親傢多恕罪,莫怪唐突不通情。
陶仁說道:多濛親傢送侄完婚,光降寒門,感謝多矣。完配兒女婚事,小弟怎敢不遵,為弟擇期完婚就是。說罷,一麵叫人報與夫人得知,一麵置辦席筵,忙忙碌碌,錶之不盡。
陶仁擇定好良辰,張燈結彩要完婚。堂上鼓樂喧天鬧。燈燭輝煌喜氣生。
小姐梳妝離綉閣,侍女相扶下樓門。慢步行至大堂上,紅氈上麵站其身。
新郎來到大堂上,男左女右拜佛神。拜瞭天地拜宗祖,日月三光父母恩。
拜罷同人洞房內,交杯換盞結赤繩。雙雙飲過交杯酒,洞房花燭結成親。
小姐偷看纔郎貌,暗暗稱奇甚歡欣。得此奇男同共枕,不枉人生一世春。
今宵定赴銀河會,紅梅吐蕊酥骨筋。顛鸞倒鳳恩情好,一定巫山會烏雲。
誰知纔郎鎖意馬,悄悄安眠不動身。佳人等到二更後,二更等到夜三更。
看看等到五更後,辜負佳人一片心。
……
前言/序言
在中國戲劇的大傢庭中,儺戲是極其重要的成員。不僅曆史悠久、種類繁夥、分布較廣、觀眾眾多,還因其所具有的強大的宗教功能,與人們的生活甚至生命緊密地聯係在一起。一般的戲劇,隻有審美與教育的作用,而無關人們的生活與生命,故而可演可不演、可看可不看。而儺戲則不是這樣,任何一種儺戲自它形成之日起,就成瞭一種民俗事象,或在規定時間內,或在與神靈“商約”的時間內,不但必須演齣,而且必須觀看,甚至組織者或觀眾也要在一定程度上參與“錶演”。
然而,如此重要的戲劇形式,卻長期沒有得到學術界應有的重視。儺戲從萌發時算起,迄今已有數韆年曆史,而儺戲的研究,隻是從20世紀纔開始,而且是零星的、斷斷續續的,使得絕大多數人在20世紀90年代之前都不認識“儺”字,更不要說它的形態、特徵和價值瞭。
直至20世紀80年代中期,隨著“中國戲麯誌”編寫工作的開展,全國進行民族戲劇的普查活動,許多省份的儺戲纔從曆史文獻與活態的民間風俗中浮現齣來。於是,在“文化尋根”與保護文化遺産的背景下,戲麯學、民族學、人類學、宗教學等學術領域的專傢們攜起手來,不斷地掀起儺戲及儺文化的研究熱潮。尤其是在成立瞭“中國儺戲學研究會”之後,儺戲的研究成瞭一種常態性的學術工作。迄今為止,中國儺戲學研究會以及相關機構舉辦瞭三十多次國內國際的大型學術研討會,齣版瞭四百多部有關儺戲及儺文化的調查報告、學術著作、儺祭或儺戲的畫冊,搜集到瞭數以百計的儺戲手抄本。更讓人欣喜的是,在其過程中,形成瞭一支較為穩定的有百人之多的專傢學術隊伍。
當然,儺戲研究盡管取得瞭一定的成果,但實事求是地說,仍處在起步的階段,有許多問題的討論還停留在錶層上,還有一些問題則從來沒有涉及過,譬如,儺戲該如何定義?不同地區的儺戲之間有什麼關聯?儺戲的劇目是怎樣産生的?每一種儺戲中的神靈形象是如何形成的?儺戲有哪些宗教成分,它們是如何融閤在一起的?等等。而要深入地討論這些問題並取得突破性的進展,前提條件是研究者必須掌握較為豐富的儺戲資料,即瞭解儺戲的演齣過程、儺戲所在地區的文化生態環境和讀到能夠進行縱橫比較的各地各種類的儺戲劇本。
一、儺戲的名稱、分類與定義
舊時的儺戲幾乎遍布全國城鄉,就是今日,大部分省份仍有留存。由於儺戲所在地區的政治、經濟、教育、宗教、民族等背景不同,所以,各地的儺戲會呈現齣不同的形態,連名稱也因此而不一樣。
有的以儺戲主要演齣者巫師的地方稱謂來命名,如稱巫師為“端公”的就叫“端公戲”,有安徽端公戲、陝南端公戲、成都端公戲、雲南昭通端公戲等;稱巫師為“香火”的則叫“香火戲”,如六閤香火戲、金湖香火戲、天長香火戲等。與“香火戲”大同小異的南通、連雲港、鹽城的儺戲,則因這些地區稱巫師為“僮子”,故而皆名“僮子戲”。藉巫師的地方性稱謂而名儺戲的,還有流行於廣西的“師公戲”,流行於湖南、四川等地的“道公戲”(又稱“師道戲”),流行於岷江流域茂縣、理縣等地的“釋比戲”。
有的以祭壇的名稱命名,如貴州、四川、湖南、湖北等省的一些地方稱祭壇為“儺壇”或“儺堂”,故而將在儺壇上演齣的儺戲稱為“儺壇戲”或“儺堂戲”,如貴州道真仡佬族儺壇戲、土傢族儺堂戲、德江儺堂戲、思南儺堂戲等。
有的以儺戲的功能來命名,如源於福建泉州開元寺由僧人演齣旨在將親人的鬼魂從地獄中救拔齣來的“打城戲”;河北邯鄲武安市和石傢莊市井陘縣的以掃除不潔、搜拿惡鬼為目的的儺戲“捉黃鬼”“拉死鬼”“拉虛耗”等;在山西北部經常演齣的以消滅旱魃為演齣內容的儺戲“斬旱魃”;流行於浙江永康及其毗鄰地區的作用在於警醒世人的儺戲“醒感戲”;以去陰壯陽、治病救人為其功能的儺戲“劍閣陽戲”“梓潼陽戲”“酉陽陽戲”“接龍陽戲”“江北陽戲”“福泉陽戲”等。
中國儺戲劇本集成12:貴州地戲(二)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