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4-12-23
1.本書使用的大量的一手資料中,很多是從紛繁的民國檔案、報刊雜誌、書信、日記中一點一點揀選齣來的,通過這些資料的梳理,讀者可以看到當時書畫交易的概況,尤其是書畫傢在與市場博弈中那些鮮為人知的抉擇。
2.作者選取北京和上海這兩個地區的書畫市場為代錶來開展研究,除瞭讓我們對兩地書畫市場的地域特色有所瞭解,還可以使我們較為清晰地瞭解民國早期整個書畫市場的演變和發展情況,從而取得較有價值的成果。
3.本書力圖使對書畫市場的陳述更具張力,以經濟學觀點與曆史學的方法將碎片化的藝術史料串聯起來,對這一時期書畫市場中湧現的典型化行為進行歸納闡釋。打破經濟學、曆史學和藝術學原有的界限,為書畫史的研究提供一種新的思路。
《大雅可鬻:民國前期書畫市場研究(1912-1937)》以詳實的史料分析瞭1912—1937年書畫傢在市場中的逐浪與抗爭,用以小見大的方式展示瞭這一時期的書畫市場;並且將這一時期的書畫市場置於經濟、社會、文化發展史中來考察書畫傢個人、群體、地區的連鎖反應,通過書畫市場的變化體會當時價值觀念、經營理念的變化,對瞭解當時乃至當下的書畫市場發展都有著一定的參考價值。全書文筆輕快,論證嚴謹,特彆注重書畫傢所麵對的世俗情境,展現其在動蕩的社會背景下飽嘗的酸甜滋味,具有很高的可讀性。
陶小軍,曆史學博士、美術學博士後,南京藝術學院文化産業學院副研究員、碩士研究生導師,常州大學特聘教授,《Chinese Arts Quarterly》副主編,《常州大學學報》(社科版)常務副主編,《學術研究》藝術學編輯,江蘇省決策谘詢(江蘇文藝産業)研究基地首席專傢,南京師範大學江蘇書畫藝術研究中心研究員,颱灣大學曆史係高級訪問學者,颱灣政治大學人文中心兼任副研究員,江蘇省青年藝術傢協會副主席,中國書法傢協會會員,中國文藝評論傢協會會員,江蘇省教育廳“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被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領導小組授予“江蘇青年社科英纔”稱號。
前 言.................................................................................1
第一章 書畫作品的經濟特質與書畫市場的流變................8
一、書畫作品的經濟特質....................................................8
二、民國以前中國書畫市場的流變.....................................15
三、民國以前潤例的流變.................................................22
第二章 民國前期書畫市場的變化與發展..............................33
一、書畫市場的概況..........................................................33
二、書畫傢的潤例..............................................................66
三、書畫市場的經營方式..................................................91
第三章 民國前期書畫傢的經濟境況..................................108
一、書畫傢群體的經濟概況...............................................108
二、書畫傢的收入與生活質量..........................................110
三、書畫傢與其他職業者的收入比較...............................117
四、書畫傢的經濟保值行為.............................................125
第四章 民國前期書畫經營理念的提升.........................133
一、書畫傢潤例執行的嚴格化..........................................133
二、書畫市場行業內競爭意識的增強............................137
三、書畫市場中多樣的銷售策略....................................140
四、書畫傢責任意識的産生....................................145
第五章 民國前期北京、上海兩大書畫市場比較...................147
一、兩地書畫市場的文化根基及其差異...............................147
二、兩地書畫傢比較.................................................152
三、兩地書畫經營者比較................................................159
四、兩地書畫消費者比較........................................175
五、地域文化特徵與書畫市場.....................................180
第六章 民國前期書畫市場發展的負麵影響...........................196
一、書畫傢藝術質量問題................................197
二、書畫傢炒作問題............................................201
三、書畫傢模仿問題..............................................205
四、書畫傢代筆問題.................................................207
五、書畫傢作僞問題...................................................211
附錄一 民國前期書畫市場與社會變遷..............................219
附錄二 1937—1949,社會變遷下的書畫市場.......................239
附錄三 潤例圖片..................................259
參考文獻..........................................................278
後 記.................................................................303
前 言
一
一直以來,中國書畫存在著兩種不同的創作動機,共同推動瞭中國書畫藝術的發展。“中國藝壇畫傢大緻有兩種,一種是畫工,一種是文人。……畫工憑藉畫藝為權者與富者服務,奉命作畫,以畫謀生。……文人作書畫,送送朋友,關鍵是本身有足夠的衣食之源,作書作畫全憑興趣,所以恥於用書畫去換點錢。” 由此可以看齣:即便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文人情趣的影響,在中國傳統書畫藝術領域,以商業為目的的書畫創作還是長期存在的,換言之,中國一直以來都有專業的書畫市場,這是不容否定的。
需要說明的是,中國的書畫市場長期存在著一種現象,那便是書畫作品和其他藝術品市場邊界的混淆。尤其是古書畫作品,往往被歸於古董一類而忽視瞭其書畫藝術的本質。因此銷售這些作品的也往往是古董商而非書畫商,這一現象使得這些作品與一般當代書畫作品的市場所遵循的規律完全不同,如果將之視為一體探討則必然導緻謬誤的産生,因此本書並沒有將古書畫交易列入研究範疇。此外,自近代以來,西方藝術傳入中國,不少中國人也開始嘗試西畫創作,但西方藝術的藝術宗旨以及銷售模式又與傳統書畫大相徑庭,因此近代中國的西畫市場也不包含在本書的研究範圍內。本書中的“中國書畫”指的是以傳統方式創作的中國近代書法、繪畫和篆刻作品,其市場以國內為主,也包括一部分國際市場。
有人認為,書畫市場在國傢文化經濟領域中所占的比重較輕,對社會生活的影響也較小。其實不然。中國書畫藝術源遠流長,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社會基礎,自古以來就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曆來為國人所中意。而中國書畫市場就是中國傳統文化與商業對接的前沿陣地,其在經濟史及社會文化史中的地位可謂不言而喻。“人類創造藝術的過程始終與經濟因素糾纏在一起。” 如果不正確認識這一事實,必將導緻研究的局限性。另外,“經濟盛衰與藝術興衰是互為因果的” 。因此,論述中國書畫與社會的互動關係,探討它的政治、經濟、社會意義,是一項具有相當意義的研究課題。
盡管中國的書畫市場起步很早,但長期以來,中國社會一直是以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為主導,這也就大大影響瞭藝術品交易的活躍度。受此影響,中國古代書畫市場的發展一直比較緩慢。
鴉片戰爭之後,傳統的封建經濟在外來的資本主義經濟的衝擊下逐步崩潰,伴隨著中國社會性質的轉變,中國的社會經濟形態也由封建自然經濟開始嚮近代資本主義經濟轉變,商業化的程度越來越高。但是另一方麵,人們心中根深蒂固的傳統文化情結卻沒有在西方商業資本的滲透下迅速崩潰,而是依然保持著頑強的生命力,正如柯文所言,“它們(過去與近代)是兩種流動不居,互相滲透的狀態,傳統社會中包含近代的潛勢,近代社會又體現瞭傳統的特點” 。在這一背景下,作為在中國傳統藝術市場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書畫市場,憑藉著自身蓬勃的生命力抓住瞭機遇。同時,由於城市經濟的發展,書畫藝術品的交易日益增多,書畫市場在民國初期迎來瞭繁榮局麵,並逐漸形成規模。
1911 年,辛亥革命推翻瞭封建專製帝製,中國的政局在短期內發生瞭很大的變化,隨之而來的是“經濟、政治、社會、思想和文化等方麵偉大的現代變革如同潮水一般席捲整個世界,到1912 年,這股潮水已將中國的傳統文明衝得七零八落” 。
“民國前期的南京政府和隨後的北洋政府時期,在政治上盡管麯摺多變,但在經濟上卻基本上推行瞭資本主義性質的政策,近代工商業經濟有瞭較大的發展。” 在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影響下,民國書畫市場在延續傳統的市場模式以外,也隨時代變化而齣現瞭轉變,相較於過去呈現齣多樣性和多元化的特性。這段時間中國的經濟發展相對穩定,物價水平呈平穩上升的趨勢,文化、教育發展迅猛,藝術的商品化進程加劇,這些都促成瞭書畫市場的繁榮發展。
伴隨著新式知識分子的齣現,中國文化的近代轉變更加顯著。文化從儒學的藩籬中掙脫齣來,開始具有瞭近代的意義。其重要錶現便是開始形成瞭分離於儒學而獨立存在的各種近代自然科學、技術科學和人文科學等學科,並因此形成瞭相對穩定的教育界、文學藝術界、哲學人文科學界、科學技術界的專業領域。新式知識分子在這些領域中辛勤地耕耘,介紹和傳播西方的近代自然與人文科學知識,或者使中國古老的學科發生瞭近代的轉變,或者引進和建立瞭近代西方的各種專門學科,從而在整體上推進瞭中國文化的近代轉變。尤其重要的是,新式知識分子通過獨立的、近代意義上的文化創造活動,逐步而切實地改變著社會的心理結構和生活方式、價值係統,從而推進著近代中國的民族傳統、心理素質、思維方式等方麵的變革,建構起新的文化觀念。
在民國初年,不僅有傳統的書畫經營機構古董店、南紙店等,還齣現瞭以往沒有齣現過的展覽會、書畫社團等新形式。書畫傢們也從書畫自娛、恥於言利轉變成努力宣傳自己的潤格,積極地促銷自己的書畫作品。
清廷科舉至1904 年甲辰科而告終,七年後,辛亥革命,原翰林公星散,多以鬻字為稻粱謀。當時各大城市都有書畫社及南紙箋扇商店,專營代客求購字畫生意,如北平的榮寶齋、天津的夢花室等,競相給書畫界名流印製“潤例”—通稱“筆單”,即價目錶,匯訂成冊,置諸櫃颱,備顧客選訂。店鋪代訂代收,按件隻加收二成,稱“墨費”,其利薄如此,所以生意十分興隆。這給翰林公賣字提供瞭方便之門。
“在封建製度解體、作為特權階層的知識分子普遍破産而衣食無著的近代社會,紳士服務的齣現為他們在商業本位社會中掙紮求存指引瞭一條明路,一些過去隻有在書齋中遊戲自娛的文化技巧不得不作為謀取一飯之資的手段,這種直接的金錢交易關係打破瞭文人階層固有而脆弱的清高姿態,而使之真正地融入和諧社會。” 於是,民國初年的書畫市場在當時特殊的時代背景下,成為瞭傳統與變革衝突時期社會經濟麵貌的縮影。
“上海與北京,一為社會中心點,一為政治中心點,各有其挾持之具,恒處對峙地位。” 民國時期書畫藝術的發展其實也呈現著明顯的地域性特徵,由於民國時期社會發展的不均衡,在研究民國時期的書畫市場時也就需要十分注意把握地域之間的差異性。上海和北京分彆是民國前期南北地區經濟和政治的中心,若將考察對象限定為書畫市場的話,則又以上海、北京二地為主。而地緣政治的不同,思想文化的差異,經濟發展程度的不平衡以及生活習慣的區彆,這使得這兩地的書畫市場的發展模式既有相同的地方,又有不同之處。
二
道光二十二年(1842)中英《南京條約》簽訂,上海是最早開放的通商口岸之一。由於海外貿易的不斷發展,上海在經濟、文化方麵逐漸上升到瞭全國領先地位。社會經濟的繁榮,逐漸吸引瞭各地畫傢雲集上海,這些居住在上海的畫傢在藝術觀念和繪畫風格上逐漸形成一些共性,最終發展成“海上畫派”,並成為近代中國最具影響力的繪畫流派之一。而“上海之所以對各地畫傢有那麼大的吸引力,首先是它的經濟、文化環境,那裏有一個活躍而廣闊的繪畫市場。買主之中有做瞭寓公依然有錢、有勢、也有閑( 有的自身也是書畫傢) 的舊官僚,有新興的資産階級,有外國商人、收藏傢” 。上海的書畫市場正是依托於這樣的環境,纔得以盛極一時的。
北京是與上海相對的另一個繪畫中心。一方麵,在20 世紀初,北京先後是清王朝的首都和北洋軍閥統治勢力的中心,在政治上、文化上的守舊勢力十分強大;而另一方麵,它又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策源地,是孕育新理念、新文化的溫床。如此復雜局麵使得曆史悠久的北京社會十分復雜,新舊文化的衝突異常激烈。“清朝滅亡後,大批古董書畫在前清遺老的變賣之下紛紛流入市場,琉璃廠成為民國前期全國藝術品交易最大的集散地。同時,與古董書畫交易相伴興起的賣畫之風也漸漸在北京流行,許多外地傳統的文人畫傢雲集京城,賣畫為生,課徒授畫。” 以這兩個地區的書畫市場為代錶來開展研究,除瞭讓我們對兩地書畫市場的地域特色有所瞭解,還可以使我們較為清晰地瞭解民國早期整個書畫市場的演變和發展情況,從而取得較有價值的成果。
我們對民國時期的學術研究,隻能根據現有史料的介紹,依賴其中介作用對史實進行客觀的考察。除此之外,根據研究對象的不同,研究者所選擇和依靠的史料也不盡相同,“須依據史料與史實的具體關係而定”。
民國前期(1912—1937)中國書畫市場研究相關的史料數量繁多,種類豐富,包括各類檔案、報紙雜誌、文集、迴憶錄、日記、書信、口述資料等,但是本研究的實際狀況又決定瞭我們研究者不可能掌握與研究對象相關的全部資料,因此我們隻能根據掌握資料的情況來對研究對象進行限定,當然也會注意甄彆有失偏頗的文獻,以期得到客觀、真實的成果,這也正是本書在研究對象上對時代跨度有所限製的一個重要原因。
除此之外,本書涉及的研究年代限定為1912—1937 年,也是考慮瞭民國前期的社會經濟局勢後提齣的。1937 年以後,抗日戰爭全麵爆發,北京、上海相繼淪陷,這對於兩地的書畫市場的打擊可以說是毀滅性的。例如在北京淪陷後,“日僞時期,國傢內憂外患,戰火連綿,物價飛漲,民不聊生,整個北京的社會消費水平下降。書畫市場十分蕭條,有的店鋪被迫關閉或歇業。……不僅商業遭受滅頂之災,北京畫傢重要的社團—湖社畫會也在1937 年被迫停辦”。由此可知,年代的限定有助於突齣重點,依據特定時限內的社會經濟背景,提高書畫市場研究的準確性和可信度,可以使研究的結果更加接近史實的本身。
三
早在民國初年,就已有學者關注當時書畫市場的發展,當時最早論述美術與社會經濟之間關係的是魯迅,他提齣:
美術可以救援經濟。方物見斥,外品流行,中國經濟,遂以睏匱。然品物材質,諸國所同,其差異者,獨在造作。美術弘布,作品自勝,陳諸市肆,足越殊方,爾後金資,不虞外溢。故徒言崇尚國貨者末,而發揮美術,實其本根。
魯迅在當時絕大部分畫傢、學者都在爭吵繪畫風格、繪畫材料變與不變的時候,以具有高度前瞻性的眼光發現瞭書畫市場與國傢經濟發展的重要聯係,從社會經濟學的角度來觀察書畫市場,說明書畫經濟具有防止資金外流、實業救國的功能,這是很有意義的。但在當時,對書畫市場及書畫經濟有所關注的學者畢竟還十分有限,相關的係統研究成果極少。
近年來,書畫市場研究開始重新得到學者們的關注,特彆是在書畫藝術品市場逐步復蘇之後,這一相關領域的研究受到更多的重視,湧現齣瞭一係列研究成果。涉及民國時期書畫市場研究的成果,多散見於美術史、書法史、藝壇軼事和部分迴憶錄中。其中涉及民國前期書畫市場研究的成果大體分為以下兩種:一種是專題成果。以民國前期書畫市場為專題或主要課題創作的論文或專著,專題論文或以一人為例,或以一現象為例,都對近代中國書畫市場展開瞭相關論述,也各有值得藉鑒之處。另一種是相關成果。在涉及民國時期書畫市場的相關成果中,占據主要地位的是一些研究麵較廣的學科通史、地域學科通史類專著,其中部分內容涉及民國前期書畫市場並基本形成段落。
總體而言,針對民國前期書畫市場的直接研究成果較少。盡管學術界對於民國美術史方麵有較多的研究,但具體到民國前期的書畫市場,直接正麵研究的僅有幾篇論文。現有針對民國前期書畫市場的研究成果基本上以局部、具體問題為對象,錶現齣相對分散且無體係的特點。這些成果為本課題的研究提供瞭不同的視角和方法,也是本課題研究開展的重要參考資料。
民國前期書畫市場的研究長期以來從單一的史學角度或美術學角度研究較多,而多視角、跨學科的研究成果少。這種研究狀況與曆史學科的研究者較少涉及書畫風格、技法等美術類專業領域,而美術學科的研究者又較少涉及曆史學科的研究方法有關。
因此,針對當前民國時期書畫市場的研究基礎和研究現狀特點,本書將1912—1937 年間的書畫市場置於社會史、經濟史和美術史的多重視角之中,以1912—1937 年間的書畫市場發展現象為研究對象,主要探討書畫市場中書畫傢及書畫作品在民國前期書畫市場中的情形,揭示民國前期書畫市場中書畫傢的生存發展狀態和書畫作品的交易特點,並對近代化進程中的民國時期書畫市場的基本曆史價值和特徵進行探析。
後 記
跨學科研究模式是基於具體問題的整閤性研究,近年來越來越被學術界所重視。就目前麵嚮民國前期(1912—1937)書畫市場研究成果而言,或是對具體時間段的書畫市場進行宏觀化綫性描述,或是對個彆書畫傢或社團群體做傳記性質的解讀。這兩種方式都是將這一前期的書畫市場作為單一曆史學或藝術學中的問題來處理,其結果是書畫市場中作為主體的人的活動在時代經濟浪潮中錶現齣的復雜互動性關係被長期忽略。
本書的研究時間為1912—1937 年,這一時間,處於民國前期的中國正在經曆著政治、經濟、文化等全方麵的劇烈變革,從傳統社會逐步嚮現代化社會轉變。書畫傢與書畫藝術的社會生存狀態也不得不調整、過渡和轉型,來適應日新月異的社會環境。以含蓄、清雅為尚的傳統文人式鬻藝方式越來越散發齣商業化氣息,書畫市場中的競爭意識越發強烈,甚至催生齣多元化的營銷手段。
伴隨著上海等新興商業城市在近代中國的興起,書畫市場的發展迎來瞭新的發展機遇,但也由此齣現瞭一些新的變化。傳統的經濟生産方式依然占據主導地位,而近代城市化進程中,公眾的經濟意識不斷地加強。時局的變化,個人生存壓力加大,書畫傢或被動或主動地開始參與書畫交易。在傳統製度及相應的價值觀念逐步崩潰,而工商業迅猛發展的整體局麵下,書畫市場呈現齣蓬勃發展的繁榮景象。這一時期不僅有傳統的 大雅可鬻:民國前期書畫市場研究(1912-1937)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大雅可鬻:民國前期書畫市場研究(1912-1937)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大雅可鬻:民國前期書畫市場研究(1912-1937)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大雅可鬻:民國前期書畫市場研究(1912-1937)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