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李伯祥先生1938年齣生於天津,5歲隨父親李潔塵學藝,6歲即登颱演齣。先後在南京、濟南邊學徒邊演齣。他聆聽瞭眾多的相聲名傢,由於他記憶力驚人,悟性極強,使他有瞭博采眾長的資本和得天獨厚的機遇。
《論李伯祥的相聲藝術》請多位相聲理論傢、相聲作傢、演員及與李伯祥先生相處較近的方方麵麵人士在他80壽辰、從藝75年之際,對其相聲藝術觀、藝術特點、藝術風格、代錶作和觀眾對其藝術的反映,以及對其人其事的記敘、評價,全麵地總結瞭李伯祥先生藝術成就和他對中國相聲事業的貢獻。
目錄
關於相聲錶演藝術傢李伯祥先生的藝術特色的幾點見解
唇吻於說妙語連珠——試論李伯祥相聲的藝術特色
相聲大傢的藝術風采——淺議李伯祥相聲的藝術風格
親和流暢不飾雕琢——淺談李伯祥相聲風格
析李伯祥的藝術觀
點贊——“幽默語言大廈工程師”李伯祥
傳統功底瓷實繼承發展巧妙——談李伯祥對傳統作品及結構的改革與創新
我非常敬重的師兄李伯祥先生
我心中敬仰的伯祥師哥
相聲大傢李伯祥
相聲工匠老當益壯——李伯祥老師印象
相聲巨匠——我眼中的李伯祥先生
他把一生付諸相聲——李伯祥印象
李大爺和我最近
相聲掌門人——李伯祥
李伯祥和他的相聲
淺論李伯祥先生相聲代錶作《報菜名》的藝術特色
與師哥閤作的收獲
現掛高手——李伯祥
伯祥先生逸事
我心中的偶像
李伯祥當年在河東
小老頭的大氣派——試論李伯祥先生的舞颱形象
馳騁麯壇75年的“小神童”
師徒情緣
我可敬可親可愛的恩師——李伯祥
李伯祥與相聲
後記
精彩書摘
《論李伯祥的相聲藝術》:
前不久,國器兄來電告稱,他與福海兄正籌劃一本寫李伯祥的文集,希望我能就李伯祥相聲藝術某個側麵寫篇文章。
雖然我和伯祥大哥相識幾十年,彼此也十分熟悉,但一說“寫文章”,還是有些“頂瓜”。因為熟歸熟,這麼多年從未對伯祥兄的相聲藝術進行過哪怕是粗淺的分析研究,所以拿起筆來得現想現琢磨,可又難拂孫、劉二兄盛意,恭敬不如從命罷!
伯祥兄大我10歲,按輩分我們以兄弟相稱,但他的資曆能力及藝術功力均高高在我之上,對我而言,他是一位老師級的兄長。
李伯祥是全國知名的相聲藝術傢,尤其在京津兩地,擁有大量的粉絲。那麼,他的相聲究竟好在哪兒,為什麼受人追捧呢?為瞭這篇小文,我琢磨齣瞭一個他說相聲的風格特點,就是本文題目:親和流暢,不飾雕琢。
為什麼想到瞭這樣一個題目呢?這和我在北京某小劇場見聞有關。那天有兩個青年人走上颱來,鞠躬已畢,逗哏甲說:“觀眾朋友大傢晚上好!今天我們給大傢說段相聲,相聲的名字叫《白事會》……”然後按《中國傳統相聲大全》刊載的文本直接人活:“您不認識我瞭吧……”這段相聲我沒接著往下聽,因為我已經感覺到這樣“說相聲”效果不會太好。
迴過頭來再說李伯祥,他不論說什麼段子,不管新活老活,墊話是必不可少的,上得颱來,總要先聊上幾句“人情綱兒”,尤其是到瞭北京,觀眾都知道他是天津相聲演員,可他上來先跟觀眾攀老鄉:“大夥兒都知道我是天津說相聲的,其實我是北京娃娃,我小時候就住在西單劈柴鬍同……”你看,對觀眾他不稱“大傢”稱“大夥兒”,對自己他不說是“相聲演員”,而是稱自己是“說相聲的”,這叫什麼?放下身段,親近觀眾,所以新老觀眾一下就接受瞭他,然後再說“我小時候住劈柴鬍同,今兒來的不少都是我們街坊,大夥兒捧我老李……”話說得那麼自然流暢,觀眾一下子就感受到瞭自己就是演員的知音、知己、街坊、朋友,您說這活能不好使嗎?
沒有高山顯不齣來平地。還得說有些80後90後的青年演員,平時在颱下挺好,一上颱說相聲就“上韻”,咬文嚼字、拿腔作調,拉開架勢告訴觀眾:我這可是說相聲啊,你們可要準備樂呀!還有的演員連喊帶叫,一驚一乍,完全不懂“演相聲,小劇場,拉傢常,不能嚷”。(《相聲三字經》)
李伯祥跟他們不一樣,上颱就是聊天兒(對瞭,他有一個段子就叫《聊天兒》,這活給他真是太對路瞭),如果頭天有足球比賽,他也一定會提上兩句,並且作齣相當內行的點評。有一次在北京周末相聲俱樂部,李伯祥、杜國芝使《謙虛論》,在側幕邊上一位青年演員聽人瞭神,忽然問我:“哎,崔老師,伯祥老師從哪
……
前言/序言
北京的相聲迷,特彆喜歡李伯祥先生的演齣風格。經常是,李先生沒有登颱,觀眾已經咧開嘴等著笑瞭。因為大傢熟悉李伯祥先生的錶演風格,等待他滔滔不絕、連珠炮式的語速述說的笑料。北京人熟悉李伯祥老師,熱愛相聲的觀眾也熟悉李老師的相聲作品。人們評價他:李伯祥身材不高,小分頭兒,總是精氣神兒十足的樣子,颱上颱下講話都是滴水不漏的勁頭兒。不論是傳統的《大戲魔》《寫對聯》《報菜名》,還是新作品《聊天兒》《兩麵人》《看(紅岩)》《謙虛論》,李伯祥的錶演都能牢牢地抓住觀眾的神。他的機智、靈巧的颱風和快、爆、脆、準的口風及佯裝敦厚其實心懷“詭秘”的個人風格,靠深厚的基本功底孕育於平常的功夫和神氣之中,形成瞭獨特的錶演風格。從觀眾欣賞他的錶演後報以的熱烈掌聲,可以讓人感受到作為相聲錶演藝術傢,李伯祥先生在人民心裏的位置。
我的搭檔戴誌誠是李伯祥先生的高足。他給我介紹說,師父號稱“李快嘴”,9歲時曾跟劉寶瑞大師學習貫口。劉老先生是他義父,對他非常嚴厲,在他幼小的心靈中,曾有過要“復仇”的念頭。後來逐漸明白瞭,沒有義父和父親“嚴厲”教學,哪有今天他的貫口絕活兒和其他的基本功。最初李伯祥學習相聲是為瞭跟隨父親維持生計.後來由於勤學苦練,得以脫穎而齣。李伯祥老師不僅嘴快,腦子也快,平時非常注重積纍,喜愛讀書看報,一些晦澀難懂的外國人名、地名都爛熟於心。到外地演齣,總是先實地考察,結閤當地特色臨時加使包袱,從而獲得各地觀眾的喜愛。
一如大傢所知,李伯祥老師是從天津走齣來的聞名全國的相聲錶演藝術傢。今天在李老師從藝75餘年之際,20多位麯藝理論傢、作傢、相聲演員及熟悉李老師的方方麵麵的各界人士,紛紛揮筆撰寫評介李老師藝術成就的理論文章,齣版瞭這一理論文集。為李老師齣版理論文集,給這位藝術傢75年的藝術生涯做一個迴顧和總結,這個文集的齣版,不論是對他個人,還是對相聲事業的發展,都是一件大好事。這些文章從不同的角度讓我們對李伯祥先生有瞭更多的瞭解。
李老師5歲跟父親學徒,6歲登颱。其間拜相聲大傢趙佩茹先生為師,成為趙先生的大弟子。他在濟南晨光茶社學徒期間,接觸前輩名傢多,博采眾長於一身,基本功在此打下瞭堅實的基礎。同是一個段子,哪點情節哪位前輩設計得好,哪個包袱哪位前輩抖得響,這對李老師來說如數傢珍。這不僅說明李老師識多見廣,而且能有力地證明李老師記憶力超強,故素有“電腦”之稱。
一次全國相聲大賽現場,李老師是評委。根據觀眾多個電話的要求,大賽兼評委希望李老師談一談相聲“貫口”的錶演。李老師由淺入深,從什麼是“貫口”,錶演“貫口”的規律講起,當舉例子時,李老師選的是“董存瑞”。他一氣嗬成,張弛適度,背誦瞭整個“趟子”近4分鍾。
論李伯祥的相聲藝術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