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1-10
任正非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上,提齣瞭企業創新的思路和華為發展中的疑慮,本書就是從由此為切入點,為讀者揭示蒸蒸日上的華為是如何憑藉創新驅動力,成為行業翹楚。
國內首部從企業創新角度解讀華為的著作。
在雙創背景下,不少企業都存在一定程度的迷茫,而華為就是實體企業踐行創新驅動發展的好案例。
作者曾在華為工作多年,對華為的政策製定和發展思路有著自己的見解,2015年作者曾經齣版專著《華為哲學》,市場反應熱烈。
知名創新創業導師、美國總統奬獲得者祝效國博士傾情作序推薦。
周留徵,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北京大學法學博士,現為北京師範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經濟學博士後,首都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理事,東土科技集團副總裁。曾在華為集團、力諾集團、等企業工作,具有近二十年企業管理理論與實踐經驗。曾在《經濟與管理研究》《經濟資料譯叢》《經濟與管理評論》等核心期刊發錶論文多篇,2015年齣版專著《華為哲學:任正非的企業之道》。
引 子
ICT門檻那麼高,華為何以能在全球領跑?
當我們談論創新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第一章
華為的創新邏輯:
活下去纔是硬道理
"太極與八卦":華為的創新圖譜與"八宗最"
"18年沒有一項原創性的産品發明"背後
"研發失敗我就跳樓"
"客戶纔是衣食父母"
"自主研發"與"自主創新"
"不要妄談顛覆性""擁抱顛覆""被顛覆"
第二章
任正非的
企業傢精神
以奮鬥者為本:洞悉復雜人性特質
自我批判:超越個人認知局限
創新需要冒險,不創新是最大的風險
堅持主航道創新,四麵八方喊創新就是葬歌
"統一的哲學是創新的基石"
創立引導理論的責任已經到來
第三章
讓理想照耀組織
牛皮還是要吹的,萬一實現瞭呢?
"在這裏工作,不需要拍馬屁、拉關係"
"靠機製是華為保持不斷創新的秘訣"
"無依賴的市場壓力傳遞"與"激活組織"
"輪值CEO製度"是不是一種創舉?
成為領跑者為何還感到"前途茫茫"?
第四章
做成功的
技術商人
"無知""幼稚"和"孤注一擲"
研發20年浪費1000億元?
讓工程師成為技術商人
"壓強原則"與"開放閤作"
闆凳要坐十年冷
創新是一場沒有終點的長跑
第五章
中西閤璧,
管理其實無秘籍
作為管理大綱的《華為基本法》
花瞭28年時間嚮西方學管理
從"僵化、優化、固化"到"簡化"
"狼狽計劃"與"眼鏡蛇組織"
管理上的灰色是生命之樹
"先學會管理世界,再學會管理公司"
第六章
聚焦商業成功,持續創造價值
"對客戶需求有宗教般的信仰和敬畏"
從"一五一工程"到"工匠精神"
"利益共同體"與"黑寡婦"
"沒有好的服務網絡就會垮下來"
不開放就是死亡
讓桃子樹上結齣西瓜
第七章
激發人纔,
釋放能量
"知本主義"與"集體奮鬥"
華為唯一可以依存的是人
如何把秀纔塑造成戰士?
管好乾部分好錢
創新能否擺脫對人纔的依賴?
炸開金字塔尖吸取宇宙能量
第八章
開放包容的文化
纔能生生不息
"洋蔥頭"文化是怎樣煉成的?
"傻""阿甘"與"芭蕾腳"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要寬容"歪瓜裂棗"的奇思異想
一杯咖啡中的羅馬廣場
"上甘嶺"就在心中
結 語
創新永無止境
得而復失的全球創新百強榜
從"新常態"到"創新常態"
參考文獻
2016年春夏之交,一嚮刻意低調,經常以“傻”作為標簽的華為公司,忽然用一種讓大多數關注者意想不到的方式令業界“大跌眼鏡”。
先來看三條很有意思的新聞:
其一:根據國傢知識産權局最新公布的許可備案登記信息,2015年華為嚮蘋果公司許可專利769件,蘋果公司嚮華為許可專利98件。
其二:華為公司宣布,在美國和中國提起對三星公司的知識産權訴訟,要求三星公司就其知識産權侵權行為對華為進行賠償。
其三: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在香港的一個科技展會上錶示,華為的目標是在未來五年超越三星和蘋果,成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機廠商。
第一條新聞意味著華為開始嚮美國最值錢的高科技企業蘋果公司收取專利許可使用費。第二條新聞意味著華為開始嚮世界上最大的手機製造商發起知識産權訴訟。第三條新聞近乎於華為嚮業界最強對手的公開宣戰。
這三條新聞摺射齣的信息相當不平常。
如果把企業界比作江湖,專利許可使用費也可以視為一種“保護費”。在刀光劍影、血雨腥風的江湖武林中,誰纔有資格嚮彆人收取“保護費”呢?隻有武林盟主或者江湖霸主!
對於大多數中國人來說,這些年來我們聽的最多,議論的也最多的此類新聞要麼是國外公司嚮中國公司收取專利費,要麼是國外公司對中國公司發起專利訟訴。沒辦法,誰讓中國的科技水平和世界列強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距呢?落後就會被動,落後就會挨打,落後就要夾著腦袋過日子。2003年美國科技巨頭思科對華為發起的跨國訴訟,最後雖然雙方以和解告終,但是卻有效阻擊瞭華為進軍美國市場的步伐。
正因為如此,當華為公司在知識産權領域先是收取美國蘋果的“保護費”,接著又劍挑韓國三星,同時嚮世界智能手機排行榜上的老大和老二發起挑戰的時候,整個世界通信領域都不禁有些“大跌眼鏡”:在眾人眼裏一直瘋癡憨傻、沉默不語的“靖哥哥”,何時練成瞭名震天下、威力巨大的“降龍十八掌”?
其實,這傢成立於1987年的中國民營科技公司於2013年已經超越瑞典愛立信公司,坐上瞭世界通信設備製造商的頭把交椅,目前在全球已有241傢子公司,業務覆蓋世界上170個國傢,以無可爭辯的驕人業績成為全球ICT(信息和通信技術)領域的領跑者。
簡單來說,ICT是以IT(信息技術)和CT(通信技術)技術的充分融閤來支撐信息社會發展的通信方式,不僅代錶瞭當今世界信息通信技術的最高水平和未來發展的方嚮,也是目前全球專利申請增幅最快和申請最多的領域。我們現在所津津樂道的大數據、雲計算等前沿技術以及“工業4。0”和“智能製造”等國傢戰略其實都和ICT密不可分。
早在2000年,八國集團發錶的《全球信息社會衝繩憲章》中就認識到擁有信息技術和缺乏信息技術的國傢之間存在的“數字鴻溝”已經成為嚴重的國際問題,因此強調“信息通信技術是21世紀社會發展的最強有力動力之一,並將迅速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
毫不誇張地說,ICT行業是全球技術最密集、競爭最激烈、發展最快、門檻最高的領域之一。成立不足30年,又有很多“先天不足”的中國民營企業華為,何以竟然成為全世界的領跑者?
答案或許就在下麵的這組數據裏麵:
根據世界知識産權組織2016年3月發布的公報,2015年華為的國際專利申請量在全球企業界連續兩年高居榜首。截至2015年年底,華為在全世界範圍內纍計獲得授權專利50 377件。
同期華為發布的年報則顯示,2015年華為對新技術、新産品和無綫通信標準的研發投入為596億元人民幣(約92億美元),占銷售收入的15%,比過去占銷售收入的10%的比例有瞭大幅度提高。
在過去的十年間,華為在技術研發上共計投入達到2400億元人民幣。持續在技術研究和科技創新上加大投入,使華為在ICT熱點前沿領域取得瞭領先地位,擁有瞭很多現代人暫時還無法理解的所謂“黑科技”。在人工智能、未來數據中心、5G技術、電池極速充電技術等眾多領域,華為已經當之無愧地成為行業的領跑者。
華為,一個齣身一窮二白的青年後生,短短30年竟然能夠稱雄於世界信息通信江湖,確確實實印證瞭那句中國古語:“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震驚之餘,眾人紛紛揣測:華為莫不是得到瞭什麼“武林秘籍”?
世界知識産權組織總乾事弗朗西斯?高銳近期的言論可謂一語道破瞭天機,他認為雖然目前美國保持著世界創新領先地位,但是創新的熱點地區在繼續嚮亞洲轉移和推進,尤其是日本、中國和韓國。
2015年1月,李剋強總理參觀華為公司時由衷地發齣“如果沒有製度創新,科技創新就無從依附”的感嘆。2015年10月,習近平主席視察華為英國公司,再次積極肯定瞭華為在理念創新和組織創新方麵做齣的成就。國傢領導人對華為的高度認可其實已經揭示瞭華為成功背後的秘密。
原來,這個所謂的“武林秘籍”就是創新,尤其是科技創新。
當華為每年堅持拿齣不低於銷售收入的10%投入到技術研發領域時,當華為每年不惜重金招聘大量的世界優秀人纔加盟公司時,當華為每年拿齣巨額的淨利潤給企業員工分紅時,有的企業“羨慕、嫉妒、恨”,有的企業不以為然,也有的企業冷眼旁觀。但是華為就是華為,一直在科技創新的道路上寂寞無比地努力堅持,頗有些“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的傻氣與執拗。
……
創立不足30年的華為,為何能超越愛立信摘取全球信息通信行業的桂冠?
在國傢最高領導人麵前,任正非為何能代錶中國企業匯報華為的創新經驗?
曾經毫不起眼的代理商,如何一步一步從追隨者成功逆襲為行業的領頭羊?
其實,華為所有問題的答案,都濃縮在艱苦奮鬥的發展曆程中;華為所有成功的奧秘,都離不開長期堅守的創新邏輯。任正非今日人生的輝煌,都來自於一個突破,那就是對人性的洞悉。華為無盡的創新動力,都來自於一個信念,那就是頑強地活下去。
華為公司的發展史,就是一部融閤瞭華為創新的理念與邏輯、光榮與夢想、經驗與教訓、故事與傳奇的"煉獄史"。在華為的創新體係中,任正非的企業傢精神是華為創新的思想之魂,"以客戶為中心"的核心價值觀是華為創新的動力之源,全體奮鬥者是華為創新的成功之本。在任正非的企業傢精神引領下,基於對客戶和員工的深刻理解,華為在理論創新、組織創新、機製創新、技術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管理創新、人纔創新以及文化創新等各個方麵不斷解放思想、打破界限、開拓進取、穩中求變、居安思危、自我批判,在長期的企業創新中形成瞭具有華為特色的理論圖譜和實踐路徑,為華為30年來的高速增長插上瞭強有力的翅膀,推動華為在曆盡滄桑、飽經苦難之後終於迎來事業輝煌。
當前,中國經濟發展整體減速進入"新常態",實體經濟低迷,企業舉步維艱。殘酷的事實再次證明,經濟發展的核心在於創新,國傢力量的核心支撐是科技創新能力。創新是國傢命運所係,也是企業命運所係。危急關頭,國傢適時啓動"創新驅動戰略",並在G20峰會上提齣創新經濟增長方式,大力推動中國經濟進入"創新常態"。作為中國高科技企業的成功標杆和創新典範,華為創新30年的理論與實踐故事,將助力中國企業揭開創新的神秘麵紗,開啓充滿希望的漫漫創新之旅。
大洋彼岸,加州最南端的聖迭戈,麵嚮大海,藍天白雲,海風拂麵。此時此刻,我正在讀周留徵博士的新作《華為創新》,書中的很多理念,與我不期而遇。
我與周留徵博士並不認識,但很高興收到他寄來的書稿。企業創新正好也是我的研究領域,今天終於有時間坐下來,讀他的書稿。沒想到一旦開捲,竟一口氣讀完瞭整本書稿。
這本書裏有黃金--大量翔實而豐富的素材,像講故事一樣。而且該書語言流暢,展示齣瞭作者的文采,讀來如沐春風,行雲流水,同時又充滿瞭對人性和哲理的思考,真可謂跳齣技術看創新。
我在美國加州20多年,長期研究創新理論與實踐。我常常從美國的角度看中國,尤其是從加州矽榖的角度研究創新,並希望給在路上的中國企業提供些幫助。我與周留徵博士研究風格不同,也許正因為這些差異,我感覺他的書很有學習價值,很有互補性。
與華為同屬ICT産業的高通(Qualcomm)是我的研究案例之一,高通由我所在的加州大學(聖迭戈分校)的教授IrvineJacobs於1985年創立(與華為同時代誕生)。自創立之初起,高通就以濃鬱的技術色彩著稱,而且還十分重視組織、機製和生態圈的創新。在創新這條路上,華為和高通都經曆過麯摺和艱難,但都在各自的土壤裏長成瞭參天大樹,分彆成為美國和中國無綫通信領域當之無愧的領軍企業。
在十幾年前,我和我的團隊通過對全球2000多傢企業的數據進行分析,提齣瞭互聯網時代企業創新與轉型的"技術(Technology)、組織(Organization)、生態圈(EnvironmentorEco-system)"理論,簡稱TOE理論。企業要保持創新與轉型的生命力,就必須要有核心技術優勢、鼓勵創新的內在機製、適閤創新的土壤和開放的生態圈。高通和華為正是TOE理論在實踐中落地的典範。
周留徵博士對華為創新的剖析,與我們的TOE理論可以說是"英雄所見略同",但他將深入的剖析和見解寫成書,感覺更加係統。而且這本書植根於中國的土壤,對分析東西方創新理論與實踐,提供瞭大量佐證。
這本書的重要價值還在於其對創新實踐的指導與藉鑒。在TOE的三個維度上,一些中國企業在某種程度上麵臨緻命短闆,尤其是在創新與轉型的"主航道"上。該書可以說是及時雨,為廣大企業創新和轉型提供瞭藉鑒。我期待該書早日齣版,讓更多人受益。
凱文·祝效國(KevinZhu)於美國加州聖迭戈
華為創新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華為創新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挺好,挺好,挺好,挺好,挺好,挺好,挺好,挺好,挺好,挺好,挺好,挺好
評分第一次京東買書,快捷優惠,必須贊一個。
評分讀瞭前麵幾頁,感覺不錯,待認真研讀。
評分挺好,非常好,不錯,很喜歡
評分圖書的新包裝,似乎還不錯。
評分有思想,有見地!
評分讀書人的心靈是可以隨意遊弋的。當你拿起一本書的時候,你便會走進不同的世界。在這裏麵,我們觀看著彆人也審視著自己,讀書是淨化思想的一劑良藥。讀書吧!
評分讀瞭前麵幾頁,感覺不錯,待認真研讀。
評分不錯的書。
華為創新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