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科學與假設/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是法國偉大的數學傢、數學物理學傢、理論天文學傢、科學哲學傢彭加勒的四部科學哲學經典名著之一。在該書中,作者廣泛而深入地探討瞭科學和哲學的理論前沿問題,提齣瞭一係列精闢的、富有啓發性的觀點,其獨創的約定論思想在書中得以集中體現。
目錄
引言
第一編 數與量
第一章 數學推理的本性
第二章 數學量和經驗
第二編 空間
第三章 非歐幾何學
第四章 空間和幾何學
第五章 經驗和幾何學
第三編 力
第六章 經典力學
第七章 相對運動和絕對運動
第八章 能量和熱力學
第四編 自然界
第九章 物理學中的假設
第十章 近代物理學的理論
第十一章 概率演算
第十二章 光學和電學
第十三章 電動力學
第十四章 物質的終極
精彩書摘
《科學與假設/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
第五章 經驗和幾何學
1.在前文中,我已經花瞭大量時間力圖證明,幾何學原理不是實驗的事實,尤其是歐幾裏得的公設不能用實驗來證明。
不管已經給齣的理由在我看來是多麼具有決定性,我認為還應該強調這一點,因為在這裏,虛假的觀念在許多人的頭腦中是根深蒂固的。
2.如果我們用材料製作一個圓圈,測量它的半徑和周長,並看到這兩個長度之比等於丌,那麼我們想做什麼呢?我們想做我們用來製造這個圓形東西的物質的特性的實驗,以及用來製造量尺的物質的特性的實驗。
3.幾何學和天文學。問題也可以以另一種方式提齣。如果羅巴契夫斯基幾何學是真實的,那麼十分遙遠的恒星的視差將是有限的;如果黎曼幾何學是真實的,視差將是負的。這些似乎是在實驗所及的範圍內的結果,可以期望,天文觀察能使我們在三種幾何學之間做齣抉擇。
但是,在天文學中,直綫隻是意味著光綫的路徑。
因此,如果發現瞭負視差,或者證明瞭一切視差都大於某一極限,那麼兩條道路嚮我們敞開著;我們既可以放棄歐幾裏得幾何學,也可以修正光學定律,假定光嚴格說來不是以直綫傳播的。
不用多說,所有的世界都會認為後一種解決辦法比較有利。
因此,歐幾裏得幾何學一點也不害怕新穎的實驗。
4.某些現象在歐幾裏得空間是可能的,而在非歐幾裏得空間則不可能,以緻經驗在確立這些現象時便與非歐幾裏得假設直接矛盾,這種見解站得住腳嗎?就我的本分而言,我沒有思索這樣一個能夠被提齣的問題。按照我的意見,它正好等價於下述問題,其荒謬程度在所有的人看來都是一目瞭然的:存在著用米和厘米可以錶示的長度,但卻不能用嚼、英尺和英寸來測量,以緻當經驗弄清這些長度存在時,它卻直接與嚼標度為六英尺的假設相矛盾嗎?
比較仔細地考察一下這個問題吧。我假定,直綫在歐幾裏得空間具有任何兩種特性,我將稱其為A和B;在非歐幾裏得空間,它還具有特性A,但不再具有特性B;最後,我假定,在歐幾裏得空間和非歐幾裏得空間中,直綫隻是具有特性A的綫。
果真如此,經驗就能夠在歐幾裏得的假設和羅巴契夫斯基的假設之間做齣裁決瞭。結果查明,能用實驗檢驗的一個確定的具體的客體——例如一束光綫——具有特性A;我們便可以斷定,它是直綫,接著我們再研究它是否具有特性B。
然而,情況並非如此;沒有一種特性像特性A那樣,能夠作為一種絕對標準使我們辨認直綫以及區分直綫和其他每一種綫。
例如,我們是否可以說:“這樣的特性如下:直綫是這樣一種綫,就是使包含該綫的圖形能夠運動,而該圖形各點的相互距離不變,從而這個綫上的所有點依然是固定的?”
……
前言/序言
《科學與假設》(1902)是法國偉大的數學傢、數學物理學傢、理論天文學傢、科學哲學傢彭加勒的四部科學哲學經典名著之一。在該書中,作者廣泛而深入地探討瞭科學和哲學的理論前沿問題,提齣瞭一係列精闢的、富有啓發性的觀點,其獨創的約定論思想在書中得以集中體現。在介紹和評論這一著作的主要內容和基本思想之前,我們先認識一下彭加勒其人,瞭解一下他的卓著的科學發現和哲學創造。
彭加勒(Jules Henri Poincare,1854~1912)於1854年4月29日生於法國南锡。他的父親萊昂(Leon Poincare)是一位第一流的生理學傢兼醫生、南锡醫科大學教授,母親是一位善良、聰明的女性。他的叔父安托萬(Antoine Poincare)曾任國傢道路橋梁部的檢察官。他的堂弟雷濛(Raymond Poincare)曾於1911年、1922年、1928年幾度組閣,齣任總理兼外交部長。1913年1月至1920年初,擔任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第九任總統。
彭加勒的童年是不幸的,也未錶現齣什麼超人的天纔。在幼兒時,他的運動神經共濟官能就缺乏協調,寫字畫畫都不好看。5歲時,白喉病把他摺磨瞭9個月,從此就留下瞭喉頭麻痹癥。疾病使他長時期身體虛弱,缺乏自信。他無法和小夥伴做劇烈的遊戲,隻好另找樂趣,這就是讀書。在這個廣闊的天地裏,他的天資通過傢庭教育和自我鍛煉逐漸顯露齣來。讀書增強瞭他的空間記憶(視覺記憶)和時間記憶能力。他視力不好,上課看不清老師在黑闆上寫的東西,隻好全憑耳朵聽,這反倒增強瞭他的聽覺記憶能力。這種“內在的眼睛”大大有益於他後來的工作,他能夠在頭腦中完成復雜的數學運算,他能夠迅速寫齣一篇論文而無須大改。
15歲前後,奇妙的數學緊緊地扣住瞭彭加勒的心弦,他曾在沒有記一頁課堂筆記的情況下贏得瞭一次數學大奬,1875年底,彭加勒進入綜閤工科學校深造。1876年,他到國立高等礦業學校學習,打算做一名工程師,但一有閑空就鑽研數學,並在微分方程一般解的問題上初露鋒芒。1878年,他嚮法國科學院提交瞭關於這個課題的“異乎尋常”的論文,並於翌年8月1日得到數學博士學位。由於工程師的職業與他的誌趣不相投,他又想做一個職業數學傢。在得到博士學位後不久(1879年12月1日),他應聘到卡昂大學任數學分析教師。兩年後,他被提升為巴黎大學教授,講授數學、力學和實驗物理學等課程。除瞭在歐洲參加學術會議和1904年應邀到美國聖路易斯科學和技藝博覽會講演外,彭加勒一生的其餘時間都是在巴黎度過的。
科學與假設/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