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1-05
《语文课Ⅱ:师生共同步入葱茏草色与万丈原野》是继《语文课》之后,连中国老师有关语文学习的第二本书。在与《语文课》保持连贯性的基础之上,本书一方面将阅读再次指向师生共读,另一方面更侧重与教师的交流。
全书分为六个部分:
(一)与生命相关的事,都和语文相关。
(二)师生相处,改变彼此命运的“途辙”。
(三)用一个“真”字把课“撞”出来。
(四)在我们的校园里,有健康爽朗的分数。
(五)上了一节课,幸福的潜流在我身上欢快如春天的小溪。
(六)教师自己要有生命之想。
作者认为,教育是为了帮助师生开启并协调自我的生命状态,推动与顺畅自我的生命状态向着丰富、美好、高贵发展。教育是让“人”自然而然、满心欢喜地走向“美好”与“美妙”。语文老师因为做着和“生命”相关的事业,所以健康,所以幸福。而这一切,需要在教学中的细节与过程中实现。
连中国,在北京四中工作十余年,创建北京四中第一届人文实验班并担任班主任;2007始创建北京四中人文游学及“天下明月白”等综合实践活动,并担任北京四中人文工作室负责人;北京四中第一届道元实验班语文老师。2014年调入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任北京市高中语文教研员,从事全市语文教学研究工作。
经历了人世间的许许多多,似乎不得不说:其实,教室是离葱茏无际的原野与高贵神圣的天庭最近最近的地方。在娟娟若水的课里,我们清新活泼,一起感悟,一起生活,一起明快而充满生机与创造力地活在外面有雾霾的人间。我们走得太快了,需要静下心来,好好上几堂语文课了。活着,不是为了赶路,因为前方总是有的。
连中国老师的语文课是用内在的生命体验"撞"出来的。他每每用深邃的情感,阔大的哲思领学生走进文本,让学生透过文本的表层走向深层。所以他的学生通过文本,通过课堂见到了不一样的世界,长期的潜移默化,致使学生不仅考试成绩令人惊异的优秀,而且综合素质也达到了海内领先的高度。——孙绍振
泰戈尔说,教育要向孩子传递“生命的气息”,在连中国老师的语文课里,我强烈感受到了这种“生命的气息”,关于自然、灵魂、爱与美,关于良心的萌动、智识的绽放和思想的追随。
——作家:王开岭
最近一段时间在读您送给我的《语文课II》,我感受到澎湃而雄健的“生命力”从字里行间喷涌而出,带着生生不息的气势,令我几度流连忘返,几度无语凝噎,几度欢呼雀跃,几度在心中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我感谢您赠给我的浩瀚星空,壮丽海洋,也感谢命运让我得遇如此深厚、广博、绚烂、瑰丽的灵魂。我多希望我们在一起的日子可以长一些,在一起经历的课堂可以多一些,我总相信我们还能创造出更多更多的美好。我只想说,感谢!
读者:张正蒙
一、与生命相关的事,都和语文相关
语文课里该有教师的气脉精魂
语文,度我们的生命到更富生机的地方去
教育:就是自此师生有了一座头顶的星空
NBA中悟教育
教育的魅惑——辛巴的启示
阅读,不只是好书与学生之间的故事——有关学生阅读进一步深入开展的再思考
在悠久的岁月中倾听生命的回音——在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师生可以得到些什么
二、师生相处,改变彼此命运的“途辙”
我们因教师这个职业既灵且美
教育,就是在精神的领域诞生故事——我和普通班学生的一些精神往事
语文的眼光
脑际有星河宇宙,笔底涌万顷波涛——写在新学期
诗,已向孩子们发出了生命的请柬
文字离我们究竟有多远
美,或许更需要我们真诚的帮助
让学生自己给自己留作业
让孩子带着“光环”去做事
孩子们,在“研究”中不断长大
教师节里的话
涓涓与滔滔,其实均来自内心的检省——谈谈一个人的生命成长是如何影响读与写的
三、用一个“真”字把课“撞”出来
教师职业的本质是一种生命存在方式——“语文报杯”课堂大赛给予我的
今日甄嬛来上课——兼议我们该如何上好开学第一课
从容调度摇曳生姿——《鸿门宴》的叙事手段与写人特色
人物称谓巧转换,于细密处见功夫——浅析《氓》塑造人物、摹写心理上的一种艺术特色
掌握规律,化难为易——谈谈古典诗歌鉴赏的两则方法
如何才能读懂现代诗
裁剪妙处非刀尺——有关现代诗教学的几点想法与实践
祥林嫂的人际关系、所处时代的社会特征、自身的反抗及其悲剧意义
《为了忘却的记念》备课笔记四则
教写作,很重要的是教学生为什么要写作
四、在我们的校园里,有健康爽朗的分数
用月光也可以酿造分数
一想到语文,我就高兴!
让写在思中飞行——高考“语言表达运用”备考策略及试题预测
关照能力,强调思维,建设生命——现代文阅读试题走向蠡测
让那缕生命的光焰把你照亮——让语文的学习与备考走出“记”与“练”的局狭
生命,因阅读而尴尬——为我们当前的教育反思提供一点参照
笔下的跃然生姿源自师生内心不断的“出发”——再谈高三作文的提升策略
让我们既有深情的眷恋又有深峻的思索——由2016年高考北京卷作文引发的思考
高考百日冲刺必须处理好的8大矛盾
五、上了一节课,幸福的潜流在我身上欢快如春天的小溪
对明亮光鲜与恢宏博大的不懈追求——《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案例
让课堂焕发勃勃生机与无限创意——《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课带给我的思考
一曲唱在秋天的劲歌——《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教育究其根本就是自我灵魂参与唤醒智慧的过程——《向日葵》课堂实录
六、教师自己要有生命之想
我的前世是一方蔚蓝的海峡
夏日里的西湖
冬日太湖
剪醒黎明——致兆申
打量苏州
人在天涯海水边——台湾纪行
一树绯寒樱——再访台湾
附录:语文,是个活法儿
语文课里该有教师的气脉精魂
一些语文课之所以低效重复、拖沓冗长、面目可憎、令学生生厌,最关键的一个原因是语文课内无个性化的“人”。这个应该出现的“人”首先是作家。通过细心揣摩把玩文字,在字词句章中,作家的精神气质便会洪溢而出。辞章、句式、题旨一定是高度地契合于作家本人的。文字不是趴在纸页间,它分明是站着、喊着、前行着的。文字里总是有个“人”的。“字”内无人,只看到茫茫的文字堆叠,或止于听写字词句,或疏离“人”而刻板地分析篇章结构,或机械低效地反复练习应对高考,长此下去,语文课至多是些知识的积累,想让学生学不生厌,也确实不易。但语文课还不应止于出现作家,更应该显现出授课教师自己。其间原因,有如下几点。
其一,作家是不会自己从作品中“站起来”的,他是经由文字被阅读者从文字里“唤”出来的。学生当然亦能“唤”,有时甚至可以比老师高明。但学生囿于年龄小、阅历浅、对文字的敏感度差、表述力有限等因素,他们的“唤”难免零散、局部、片面、词不达意甚至会常常发生错误。没有教师“帮助”的课堂是难以想象的。一位教师要想对学生实施高明的“帮助”,一个首要的条件是他可以独立、完整、成功地将作家由文字里“唤”出来。其二,“唤”的过程必然是教师的气脉精魂与作家心魂高度契合的过程。作家其实是在教师的气脉精魂中“复生”的。授课教师的气脉精魂犹如一支笔,用它画出了作家的身影与灵魂;授课教师的气脉精魂犹如一汪水,用它映衬作家心魂中的天光云影。教师的气脉精魂是语文课的“魂”,教师失“魂”,语文课必然落“魄”。
一篇作品无论多么卓异,如果没有遇到丰饶、精致、敏锐、同声同气的阅读者的发现、注入与开掘,它永远只是普通的一篇字与字的组合。作品遇有知音,是作品之幸、是作家之幸;能阅读到与生命相契合的文字,其实又何尝不是教师之幸、学生之幸!在教师备课阅读的过程中,在那样的文字里,分明生成、织就、扑跌、腾荡着一个隐隐的你,一个理想状态下可望而不可即的你,一个脱离了现实羁绊的你,一个为之悲欣交集的你……阅读就是实现生命。课堂,当然是实现学生,但实现不了教师的生命,学生的生命实现便无从谈起。一个优秀教师的阅读过程不仅实现了自己,在充分实现教师自己的过程中也充分实现了学生的自己。一位教师,也只有在充分实现自己的过程中,他流出的温度、卷起的波澜、昂起的气势,甚至他的唏嘘感叹悲情无助,伴着语言和文字才能化成道道甘泉,真正涌向流泻于学生的心间。这一切之所以能够得以完成,是因为在真实的生命本质的体验上,师与生之间、人与人之间竟是那样地容易交融与沟通,也是那般地相似。
语文课里该有教师的气脉精魂,也只有这样,教书才不仅仅是个职业,它更闪耀呈现着一位教师的心路历程。课堂会变为教师生命辉耀洋溢的发生地。教师在课堂中有了“自我”,教书育人对他来说,就绝不是“干干”而已,他会在生命的意义上“在乎”起来。他在课堂上不仅最大限度地利己,也最大限度地利生利人。在语文课堂上,教师绝不仅仅是在“奉献”,他不仅仅是红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其实全班都是生命的红烛,教师燃起来,然后大家一起燃,生命闪动着熠熠温馨的光焰。生命因此而大欢畅,生命因相通相溶而大欢畅!文字、题旨,作品、作家,教师、学生,课堂、时空,心脉、灵魂,悲喜、古今,现在、未来,这些课堂的要素彻底而完整地交汇融合在一起,忘记了今夕何夕。这样的课堂不仅会深刻“改变”学生,也会深刻“改变”教师,会极大地加深教师对教育的理解。课下回顾,这样的课堂不像是一场“劳动”,倒好像是师生一起看了一场酣畅淋漓的生命的“演出”。
在课堂上,教师的心脉精魂构成有亮度、有温度的一束光亮,它播散流溢、无限呈现,构成了最可宝贵的、不断生成变化的、独特而丰饶的课程资源。最生动、最有效的课程资源既不写在纸上,也不刻在光盘里,更不存在网络里,它流动在课堂里,闪现在“人”的身上。
诚然,强调语文课里该有教师的气脉精魂,并非忽略学生,也不是简单地将学生视为处于权威之下的无足轻重的“受众”。但课堂上要出“火”,总得有先“燃”起来的人。与学生相较,教师似乎更应该也必须先“燃”起来。师生之间当然可以相互点“燃”,但教师“先燃”,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最好的教学方法与课堂策略。明白了这一点,在课堂设计上便不会舍本逐末。
在课堂上挥就气脉精魂的教师,是用生命的绚丽尽情地书写着大大的“人”字。在课堂上,这样的教师平凡而高贵、朴厚而傲岸。在这样的课堂上,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师“人”的愿望;一位教师这样的“实现”越充分,对学生的触动与影响便越深入与持久。学生的心会深刻而持久地“动”起来。学生的心“动”胜过多少课堂徒有热闹、此起彼伏的形“动”!教师散射出的光与热、情与真,让平凡的自身,让在茫茫人海里微不足道的一位小人物,不再平凡,不再微不足道。
笔者就是这样一名普通的教师,结合自己的课堂体验,愿意代表天下所有的教师说一句:感谢课堂,是你让在社会中原本渺小的我们,不再渺小!在课堂上,在学生深有所动的晶亮的眸子里,我们有时势如山河、皓如星月,我们怎么不感谢这美妙高贵的课堂!课堂在深刻雕塑教师的同时,也深刻地雕塑着学生。一位教师生命的华彩,打在学生心里,才会终生不灭不息。教师生命的华彩是课堂最缺乏、最活跃、最生动、最感人、最宝贵的课程资源,它是神行天地的教师之魂、课堂之魂。如果一位教育者从未体会到人的尊严、生命的光焰,那又怎么能够苛求他的学生体会到呢?其实,阅读写作也罢,语文课堂也罢,语文教育也罢,说到底,就是学生不断认识教师的过程。
语文课当然不能没有理性分析,其实充沛的感性常常伴随着深刻的理性。但简单机械、分割肢解式的修辞分析、语法分析、篇章结构分析、写作特色分析徒劳无益。语文课的低效干瘪与此大大相关。好的语文课堂呈现之前,必须经历这样一种“遭遇”——就是作家以文字为媒介与授课教师的两相“遭遇”——这是两大生命系统交融冲荡式的“遭遇”。在备课阅读作品的过程中,教师时时有来自生命本真的水浪冲出胸腔,泻于纸端。这二者常常是一场“残酷”而持久的遭遇战,直杀得大地抖动,残阳如血。一位授课教师也正是在这样的状况下,理性又感性地构织安排教学目标、课堂类型、课堂层次、教学策略……这样的预设大气、本真、语文。这样的预设必将成就辉煌的生成。一位教师也只有经历了与作家如此的“遭遇”,才会产生莫大的生命欲求——在课堂上,让学生“动”起来。在生命澎湃的涌动里,谁不想与人分享,谁想寂寞,谁又甘于寂寞呢?学生在理解作品作家的过程中也必然会更加深刻地理解自己的教师,让学生的心志骨血与教师自己的心脉精魂彼此大幅度、无限深入地交织交融,这样课堂就唱响了生命之歌。这是一位教师职业的快乐,同时也是他生命的快乐;这是一位学生上课的快乐,同时也是学生发现生命、搏动生命、建设生命而产生的快乐!学生这样的“动”,来自授课教师源自生命深处深情涌动、渴望分享的一份本真欲求。学生一旦“动”起来,教师便如飞鱼行于水中,他会不断地发现学生、赞叹学生;学生一旦“动”起来,学生会不断地认识自己的教师、钦仰教师、走向教师。“动”态的课堂是师生难忘的时光,是生命的欢歌,是生命的大畅行,是精神的大自由与大愉悦。笔者甚至觉得,这亦是人下生依旧想为“人”的重要原因。当然,这亦是教育最美、最感人的境界。
一位教师一旦在课堂上“贯注”如此,下课铃虽响,“精神”却并不能很快退回到自己的躯体里,它将继续在体外畅行,他的心依然悬浮于课堂的“境”中,并且久久“难以自拔”。他咂摸自己的语言、动作、教学环节与教学设计,他咂摸学生一个美好而会心的笑、一双晶亮的眸、一时机变、一种慷慨、一道灵感,他咂摸课堂的每一个细节;在这样的咂摸里,几多遗憾,几多兴奋;在这样的咂摸里,生命细腻、丰沛、美好;在这样的咂摸里,成就着一位教师的教艺,也丰润着一位教师的生命。
一位教师一旦在课堂上“贯注”如此,学生便会在丰沛情感、深化认识、体验生命的过程中,将自己的教师深深“印”在心里。课堂上的所感所得,将构成他们此后生命中的一些基本理念与原则。在他们今后的人生履痕中,还不时将课堂的气质播散出来,这样的“播散”,就是为官为商为人弥足珍贵的“书生气”。
语文课Ⅱ:师生共同步入葱茏草色与万丈原野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语文课Ⅱ:师生共同步入葱茏草色与万丈原野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买了学习中,看了以后好想重新回到学校学习
评分hao
评分很好很好的一本书,推荐班主任了
评分正版,经典原著,给孩子看的。
评分大家之书,内容充实,包装完好,没有损折,物有所值。
评分印刷非常的好
评分值得学习
评分网上推荐的,买回来看看,还不错。
评分给力!不错!
语文课Ⅱ:师生共同步入葱茏草色与万丈原野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