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法律人的職業倫理底綫:法律職業倫理影響性案件評析》是一本關於法律職業倫理影響性案件評析的著作。由於其注重案例的應用性以及評析的理論性,因而有彆於一般的案例匯編或案例教程。
《法律人的職業倫理底綫:法律職業倫理影響性案件評析》分為法官職業倫理、律師職業倫理和檢察官職業倫理三個部分,具體涵蓋法官的司**理規範、業外倫理規範以及廉潔自律規範,律師的執業行為規範、律師與當事人的倫理關係規範、律師與其他法律職業者之間的職業關係規範,檢察官的業務行為規範、業外行為規範和廉潔自律規範,既可以為法律實務人士閱讀和參考,也可以用於法學本科生、法學研究生或法律碩士生的法律職業倫理教學。
作者簡介
程滔,女,1967年10月生於北京。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教授,中國法律文書研究會曆史。1990年、1998年、2005年分彆在中國政法大學取得學士、碩士、博士學位。2008年至2010年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做博士後研究。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美利堅大學華盛頓法學院訪問學者。齣版個人專著《辯護律師的訴訟權利研究》、《刑事被害人的權利及其救濟》,並在《政法論壇》等雜誌發錶論文數篇,主持教育部、司法部、北京市律師協會等多項課題。
劉曉兵,中國政法大學訴訟法學博士,澳門大學國際法學博士後,美國太平洋大學麥剋喬治法學院法學碩士(LL.M.)、訪問學者,現任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法律職業倫理教研室主任。主要研究領域:訴訟法、律師製度、法律職業倫理、國際或區際法律衝突、法庭論辯製度與法庭論辯技能。
目錄
前言
第一部分 法官職業倫理底綫
第一章 法官不應違背程序公正損害當事人閤法權益——永州法官“奪妻占財”案中的法律職業倫理
第二章 法官不應在司法判決中忽視或違背社會主流價值——南京彭宇案中的法律職業倫理
第三章 法官不應在業外活動中成為負麵的道德示範——上海法官集體嫖娼事件中的法律職業倫理
第四章 法官不應破壞法律職業共同體正常關係——雲南法官拷押律師事件中的法律職業倫理
第二部分 律師職業倫理底綫
第五章 律師不應背叛當事人——桑蘭案中的律師職業倫理
第六章 律師不應違背勤勉盡責義務損害客戶利益——從一樁遺囑無效案論律師的職業倫理
第七章 律師不應泄漏當事人的保密信息——從律師披露案件信息等秘密論律師的職業倫理
第八章 律師不應違背利益衝突規則進行執業——一樁執業利益衝突案件中的法律職業倫理
第九章 律師不應在法庭外隨意發錶言論——律師庭外言論的法律職業倫理
第十章 律師不應違反規定發布廣告與宣傳——WY律師事務所不當宣傳案中的律師職業倫理
第十一章 律師不應違反規定收費——從趙律師私自收費案論律師的職業倫理
第十二章 律師應當公平競爭——因轉走案源詆毀律師論律師職業倫理
第三部分 檢察官職業倫理底綫
第十三章 檢察官不應在司法活動中徇私枉法——一起檢察官徇私枉法案中的法律職業倫理
第十四章 檢察官不應違背廉潔自律的法律規範——張東陽貪汙受賄案中的法律職業倫理
第十五章 檢察官不應在業外活動中自毀形象——南京檢察官毆打護士案中的法律職業倫理
後記
精彩書摘
《法律人的職業倫理底綫:法律職業倫理影響性案件評析》:
(四)案例分析所需的相關理論
對本案例的分析主要需要以下幾個方麵的相關理論:
1.價值和社會價值理論
價值的界定既不能單純從主體方麵去尋找根據,也不能單純從客體方麵去尋找根據,它至少應全麵地考慮到價值構成的主客體要素,否則都是有失偏頗的。事實上,把價值看作是主客體之間的關係,在主客體之間的互動中找尋價值的本質,正是當前哲學價值理論界的主流觀點。正如著名價值學者李德順所指齣的:“所謂價值,是指主客體關係的一種內容,這種內容就是:客體是否滿足主體的需要,是否同主體一緻,為主體服務。”[1)在這種觀點看來,價值存在於主體與客體之間的相互關係之中,隻有主客體之間在需要與滿足這兩個方麵達成一緻,纔能在主體與客體之間産生一定的價值關係。由於這種觀點把價值抽象地定位於主客體之間的關係,因而又被稱為“關係說”。推而導之,作為一般哲學價值在社會學領域的具體錶現,社會價值亦應是主客體之間的一種互動關係。相應地,在研究社會價值的時候,也應該著重考察三個方麵的內容:一是作為主體的“人”的需要;二是作為客體的社會事物的內在屬性;三是“人”與社會事物之間的一種需求與滿足的關係。尤其需要指齣的是,存在於“人”與社會事物之間的這種需求與滿足的關係是社會價值的本質所在,無視這一本質關係就無法確切地解釋社會價值。
2.舉證責任分配理論
舉證責任,又稱證明責任,是指當事人對自己提齣的主張有收集或提供證據的義務,並有運用該證據證明主張的案件事實成立或有利於自己的主張的責任,否則將承擔其主張不能成立的危險。舉證責任分配,是指法院將事實真僞不明的風險,指定雙方當事人按照一定標準分彆承擔,使原告負擔一部分事實真僞不明的風險,被告負擔另一部分事實真僞不明的風險。如果舉證責任在雙方當事人之間不能閤理分配,就會導緻當事人在訴訟地位上不平等,使當事人心理産生陰影,進而導緻當事人對我國法律製度的公正性産生質疑。為瞭使民事訴訟公平有序地進行,需要確定分配舉證責任的原則,按照一定的標準預先在雙方當事人之間分配舉證責任,這就是舉證責任分配理論。
根據舉證責任分配理論,舉證責任可以分為一般舉證責任和特殊舉證責任。按照現行《民事訴訟法》第64條第1款的規定:“當事人對自己提齣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就是通常所說的“誰主張,誰舉證”,是我國民事訴訟舉證責任分配的一般原則。2001年12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通過的《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乾規定》第2條:“當事人對自己提齣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加以證明。沒有證據或證據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後果。”為瞭進一步完善舉證責任的分配原則,《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乾規定》第5、6條又分彆對閤同糾紛案件和勞動爭議案件中的舉證責任分配問題作瞭詳細的規定,例如,第5條第1款規定:“在閤同糾紛案件中,主張閤同關係成立並生效的一方當事人對閤同訂立和生效的事實承擔舉證責任;主張閤同關係變更、解除、終止、撤銷的一方當事人對引起閤同關係變動的事實承擔舉證責任。”
……
前言/序言
在對法律職業倫理進行解釋的時候,學界往往把它與法律職業道德混為一談。的確,法律職業倫理與法律職業道德具有許多共性,二者都蘊含一定的價值觀念,都反映一定的社會關係並錶現為一定的法律職業行為規範。但是,法律職業倫理和法律職業道德畢竟屬於兩個不同的概念,從詞義上來說也有很大的不同。法律職業倫理是一般倫理的具體錶現形式。按照《說文解字》的解釋,倫理在本質上是對人在特定社會關係中的角色及其閤理行為予以規範的基本準則。法律職業倫理應被界定為法律職業者在從事法律職業過程中為瞭維護相互之間的正常職業關係而應遵從的行為準則。法律職業道德是一般道德的具體錶現形式。按照《說文解字》的解釋,道德在本質上是為人處事的品行修養,是人們對善惡進行判斷的內心標準。法律職業道德應被界定為人們關於法律職業者在從事法律職業過程中應當如何行為處事(包括如何處理自身與其他法律職業者之間的職業關係)的善惡標準。顯然,在規範的範圍上,法律職業道德對法律職業倫理有所涵蓋,但前者的主觀性較強,後者的客觀性較強,這一點在西方語境中並無二緻。根據黑格爾的法哲學觀點,法律職業道德屬於主觀法則,法律職業倫理屬於客觀法則,“前者以人的主觀性為轉移,它是人的主觀意誌的規定性;後者以理性為原則,是理性的法。”
除此之外,法律職業倫理與法律職業道德還有以下幾個方麵的區彆:其一,雖然法律職業倫理和法律職業道德都蘊含一定的價值觀念,但前者的價值觀念體現在法律職業行為的具體操作,而後者的價值觀念體現在法律職業行為的應當境界。法律職業行為的應當境界往往采用較高的評判標準,並且無論多高都不為過。法律職業行為的具體操作采用較低層麵的評判標準,這種標準往往具體地規定在一定的規範性文件中。其二,雖然法律職業倫理和法律職業道德都反映一定的社會關係,但前者反映的社會關係相較於後者反映的社會關係更為具體,更為明確。也就是說,在討論法律職業倫理時,必須將其與特定的法律職業倫理關係聯係起來,但法律職業道德則不必。
法律人的職業倫理底綫:法律職業倫理影響性案件評析 [Lawyers' Bottom Line of Legal Ethics:Analysis on Impact Cases Related to L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法律人的職業倫理底綫:法律職業倫理影響性案件評析 [Lawyers' Bottom Line of Legal Ethics:Analysis on Impact Cases Related to L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法律人的職業倫理底綫:法律職業倫理影響性案件評析 [Lawyers' Bottom Line of Legal Ethics:Analysis on Impact Cases Related to L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