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1-11
★知名思想型作傢熊培雲獨特的文學心路——不似作者以往那些齣色的社會學著作或時事評析,這是一部關於追尋故鄉的圖文集。照片均為作者所攝,或是鄉村的一草一木,或是長長柏林牆的獨特一段,一張一張,仿佛記憶索引,定格下生命中那些“沉重的時刻”。
★現代世界與古典情懷的碰撞——故鄉好似作者心中的“瓦爾登湖”,作者仿佛一位行走於二十一世紀的約翰·剋利斯朵夫。作者自稱是“追故鄉的人”,又說自己是“故鄉的囚徒”。如何結束內心這曠日持久的掙紮?
★始終如一的關懷——鄉村,城市。本土,世界。過去,未來。無論在哪裏,作者都說:“我的故鄉,就是我走過的道路,以及我所持久關注的人與世界之命運。未來的歲月裏,無論在故鄉,還是在天涯,我願意平等地對待萬物。”
本書是一部關於故鄉的圖文集。百幅照片,均為作者所攝,呈現鄉村的日常生活,記錄對逝水年華的追憶,更是對*為本質的故鄉的追尋。一片草坡,一截石碑,一處天井,一個石磨,艾菲爾鐵塔,柏林牆塗鴉,都寄托瞭作者的鄉愁、摺射瞭作者的探尋。“我是一個追故鄉的人,有時候追迴故鄉,有時候追到天邊,有時候追入文字,更多的時候是追進夢裏。”一張一張照片,仿若記憶和心路的索引,觸發一篇篇思緒,定格下生命中那些“沉重的時刻”。
關鍵詞: 故鄉 鄉村 巴黎 柏林 紐約 信仰 自由 攝影 散文 文學
熊培雲,1973年生於江西永修。畢業於南開大學、巴黎大學,主修曆史學、法學與傳播學。思想國網站創始人。與寫作相關的職業主要有《南風窗》雜誌駐歐洲記者、《新京報》首席評論員、《南方周末》等知名華文媒體專欄作傢、社論作者及特約撰稿人。現執教於南開大學。
作品有《思想國》《重新發現社會》《自由在高處》《一個村莊裏的中國》《這個社會會好嗎》《西風東土——兩個世界的挫摺》《中國新革命——〈重新發現社會〉海外版》《我是即將來到的日子》等。
其文字溝通理性與心靈,自由、明辨、慈悲、溫暖,多次獲評國傢圖書館、《亞洲周刊》、《新周刊》等機構媒體頒布的年度圖書奬。
自序 故鄉的囚徒?10
暈眩?21
山坡?25
土地?29
荒野?33
池塘之底?37
鄉村公路?41
萬物有靈?45
殺雞?49
柔軟的心?53
大自然的兒女?57
磨難?63
無辜的風車?67
上大學的樹?71
喇叭?75
水壁屋?79
屋托邦?85
蓋房?89
說謊者茂鬥?93
天井?97
沉船?101
塵世屋頂?105
榮枯有時?109
兩棵梧桐?113
賣糧食的人?117
看風吹過山岡?122
移山?127
樹葉沒怎麼動?131
野果的滋味?137
糯米軍團?141
半生菜園?145
偷柴?149
人力車?153
城市的幻象?157
幾傢燈火?161
姑娘你去哪兒瞭?165
外麵的世界?169
何處是巴黎?173
鋼鐵怪物?177
産權與記憶?181
風雪夜?185
原來的你?189
雙重抵抗?193
隨風而逝?197
隔水問樵夫?201
波茨坦磨坊?205
必須贊美?209
知音?213
月光?215
花兒與少年?221
方尖碑下?225
古老的微笑?229
食人間煙火的自由女神?234
魔鬼島?239
良知仍在沉睡?241
沉重的時刻?245
追故鄉的人?249
彎麯的蘆葦?255
綠雪?259
意義的巢穴?261
沉湖?265
花獄?269
行走的樹?273
最後的貴族?275
參差?277
世界的影子?279
素描?283
霧霾節?287
明月韆裏?291
人網恢恢?295
麵包星球?299
買房?301
How long is now?305
皆大歡喜?309
讀書人的八字?313
尋書?317
尋找嚮日葵?321
神跡?325
上帝保佑?331
老村長?335
小天堂?339
一個老兵?343
赤腳醫師?347
希望?353
草澤?357
村葬?361
墓碑?367
該上岸瞭?371
兩個小沙彌?375
虛雲老和尚?380
不負?385
捷徑?389
天高地厚?393
割捨?397
附錄 把真理關進籠子
——有關本書的問答?396
後記 我們來自虛空,卻又身處無窮?412
自序
……
二
這些年,我寫瞭太多的長篇大論。有時候,我也渴望對自己的文字做一些減法。所以在此我要感謝這些照片,是它們幫我實現瞭夢想。
相較於現實世界的紛繁復雜,藝術尊崇的原則是盡一切可能做減法。攝影尤其是一門做減法的藝術。我們瞄準、聚焦時,焦點之外的事物就被模糊或者省略掉瞭。寫這本書也是如此。當我凝視一張照片,周圍不知不覺寂靜下來,而我也很快感受到瞭在寫作上做減法的妙處。
我的文字開始變得輕盈而節製。我喜歡節製之美,這是我一直在尋找的感覺。我甚至開始陶醉於這種書寫風格。
2016年初的二十多天裏,我完成瞭這部書稿的大部分寫作。久違的一氣嗬成。雖有些許疲憊,卻感受瞭從未有過的愉悅。這一切,當然同時感謝我曾經生活過的故鄉,若非它的厚重,我不會如此纔思泉湧。感謝上蒼,讓我生於窮鄉僻壤,可以遠離浮華,接近生活的本質。
……
四
如今很多朋友都在慨嘆故鄉的淪陷,故鄉正在變成一個迴不去的地方。對我而言,故鄉是雙重枷鎖,它既是一個迴不去的地方,也是一個走不齣的地方。而這恰恰是我的痛苦所在。
近十年前,我曾經為故鄉一棵古樹的消失痛徹心肺。即便如此,對於故鄉我總是有著說不盡的眷念。我在城裏已經生活瞭二十多年,幾乎沒有做過一個關於城市的夢。我總是夢見故鄉的青山碧水,夢見村子裏蓋起瞭新的房子。無論過去寫《一個村莊裏的中國》,還是現在寫《追故鄉的人》,從本質上說,它們都反映瞭我內心曠日持久的掙紮。
我是故鄉的囚徒,我越來越意識到這一點。我想在文字裏安頓自己,以便讓我能夠早日從沉重的故鄉情結中走齣來。而我能想到的重獲自由的辦法無外乎兩種:
第一種是像鬍適先生所自嘲的那樣,情願不自由,也就自由瞭。這些年我之所以不知疲倦地迴到故鄉,不是因為我不自由,而是因為我情願不自由。而我內心知道,這種心甘情願,很多時候並不是選擇,更像是逃避。因為人不能選擇自己的齣生地,所以對於每個人來說,故鄉近乎一種先驗式的存在。贊美故鄉,仿佛是贊美一種神秘主義。
第二種是以更寬闊的世界為故鄉。比如人生天地間,以天地和自然為故鄉;人是思維的存在,以思維為故鄉。如果從時間上考慮,我所追尋的故鄉不隻在過去,還可以在將來。
我經常在這兩種解脫方式間搖擺,時常兼而有之。但我認為第二種情況似乎更符閤我的本性。追故鄉,也是在追理想中的自己,它不受時間地域之限。否則,我將無法解釋當年我第一次走進巴黎大學和紐約中央公園時的怦然心動。
無論如何,我都要和我的故鄉做一個瞭斷。我愛這個地理與人情上的存在,但我希望自己不再因為日夜思念它而忘記豐富的世界。我希望將故鄉拓展為我所熱愛的一切。甚至相信,我就是故鄉,我走到哪裏,故鄉就在哪裏。
我知道,無論將故鄉拓展得多麼廣闊,我永遠是故鄉的囚徒。既然我是一個追故鄉的人,我的天命注定是更好地迴到故鄉,或者與故鄉在某一個時空點相遇與重逢。
土 地
我的父母失算瞭。
當年他們希望我能考上大學,洗去腳上的泥巴。可當我真正考上瞭大學,“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他們發現我不僅洗去瞭腳上的泥巴,而且失去瞭原本屬於自己的土地。如今我是城市戶口,理論上已經與農村的土地絕緣。
這些年每當我返迴傢鄉,總會到田間地頭拍幾張照片。尤其是在夏日,看樹影婆娑,風吹稻浪,心裏竟有一種說不齣的惆悵。有故鄉而無自己的土地,世界上沒有比這更荒誕的事情瞭。
照片中的這塊地,我曾在這裏插秧、耘禾、割禾、打榖、挑擔。尤其是割禾,由於傢裏田多,雙搶的時候父母忙不過來,就要我去幫他們。
一大清早齣門,看著滿田的稻株,真覺得這不是人能做完的事。起初會非常厭倦,但是真的等到割完一塊地,內心總是有說不齣的喜悅。我很感謝這種磨練,我關於生活的很多耐心,就是從田裏鍛煉齣來的。
因為在這裏聽過崔健的《一無所有》和張雨生的《我的未來不是夢》,我對這塊土地尤其有感情。少年時候的磨礪讓我知道瞭什麼是“在太陽下低頭,流著汗水默默辛苦地工作”。
這是我傢離村口最近的一塊地。又纍又熱的時候,我會和父母坐在稻田邊的古樹根上休息。那棵古樹俊秀挺拔,枝繁葉茂。十年前被樹販子挖走後,我的傷心至今仍未平復。那是祖母過世以後,我最難承受的一次生離死彆。當古樹帶著它的過去消失後,我一度覺得自己在這個故鄉已經沒有瞭未來。
當我和故鄉都離開瞭那片土地,我們將以何種方式相逢?
何處是巴黎
十多年前,一次偶然的機會,我來到瞭位於巴黎聖米歇爾大道邊上的索邦大學。大學裏麵有個小廣場,它像是一個巨大的天井,又像是一片心靈的沼澤,我剛走進去就陷在瞭裏麵。
一個異鄉人,穿越時空,迴到瞭未來的故鄉。多麼神奇的感覺。那個下午,我徜徉其中,流連不已。就在這時,天紛紛揚揚下起瞭大雪。
後來,我給巴黎大學的導師寫信說,那天我被這所大學幽遠的曆史與豐富的現實徹底徵服瞭。冥冥中自有天意,我不僅要到這裏來讀書,還想親吻地上每一塊古老的石頭。
幾個月後,我如願以償,我成為巴黎大學的學生,並有機會在這個院子裏拍一些照片,無論陰晴雨雪,春夏鞦鼕。如果你愛一個地方,就要在那裏陪它走過四季。
我忘瞭是什麼時候拍的這張照片,那時候我總是不厭其煩地拍雨果像和索邦的屋頂。我把這些照片放在一個叫“屋頂上的陽光”的文件夾裏。我經常在索邦圖書館裏讀書,纍瞭就下到院子裏,冥想、徜徉,或者喂鴿子、與各國學生交談、看漫天浮雲舒捲……那一刻,我感覺此生受過的苦,都煙消雲散瞭。
我現在生活的城市,既不在故鄉,也不在巴黎。隨著年齡的增長,激情的消退,我越來越覺得故鄉不是一種物質的存在,而是一種精神的存在。記得海明威說過,一個人年輕的時候如果在巴黎生活過,此後一生他去瞭哪裏,哪裏就是巴黎。
其實不隻巴黎,故鄉亦如是。我不隻是我,我是我所熱愛的一切。
有首法語歌是這樣唱的 :“ J'ai deux amours, mon pays et Paris.”意思是我有兩份愛,傢鄉和巴黎。
我曾經說過,我當年去巴黎讀書的最大收獲是在地理上遠離瞭中國,在時間上找迴瞭自己。
如今,我離開巴黎已經很多年。那個曾經是未來的故鄉,也停留在瞭過去。然而我的靈魂並沒有衰老,我希望我能繼續活在時間裏——我有兩個故鄉,一個在過去,一個在將來。
追故鄉的人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追故鄉的人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125.60傅斯年文集(共5冊)組套裝
評分這個書籍不錯的啊。
評分傅斯年文集(共5冊)組套裝
評分理想國的書,熊培雲的著作,頂起!
評分京東快遞小哥就是快!
評分老師推薦,好看,有思想
評分文字很一般,立意也比較平談。
評分一直在京東買書,非常滿意,活動力度大,優惠券也很多。希望不要黑號瞭。一如既往地支持京東!
評分當下稀缺的人文主義者,社會沉思者,推薦書友們讀一下!
追故鄉的人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