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名篇美文悦读
同题散文作文范本
“同题散文经典”丛书,由著名学者陈子善、蔡翔主编。从中国现代名家经典作品中攫取的精华篇目。囊括了鲁迅、茅盾、郭沫若、老舍、郁达夫、朱自清、林语堂、梁遇春、冰心、张恨水、汪曾祺、王安忆等诸多现当代散文大家的经典名作。
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中国现代散文名篇进行一次整体的梳理和分类。
面向的人群广泛,适合于一般大众读者,对学习写作者也会有很大的启发
中国素来是一散文大国,古之文章,已传唱千世。而至现代,散文再度勃兴,名篇佳作,不胜枚举。阅读经典散文,亲近母语的魅力,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同题散文经典”丛书对中国现当代的散文名篇进行重新分类,按照不同的主题编选成册,比如山、河、湖、海、春、夏、秋、冬、风、花、雪、月、醉、生、梦、死、衣、食、住、行等。这样的分类编选,将不同名家创作的相同主题的经典散文编选成书,每册的内容相对集中,既方便读者阅读,也可作为学习写作的范本。
本书精选现当代著名作家以“湖”为题的经典散文,有郁达夫的《里西湖的一角落》、徐志摩的《丑西湖》、老舍的《大明湖之春》、汪曾祺的《翠湖心影》、贾平凹的《柳湖》、陈忠实的《盐的湖》等,共收编以湖为题的名家经典散文30多篇。
里西湖的一角落郁达夫1
秋光中的西湖庐隐5
丑西湖徐志摩13
新西湖周瘦鹃18
忆西湖漱石24
湖上春深阮毅成38
雨湖沈扬41
瘦西湖追感刘庆文44
第五个西湖刘湘如47
大明湖之春老舍53
北海纪游朱湘56
什刹荷香金云臻65
镜泊湖臧克家71
盐的湖陈忠实77
柳湖贾平凹79
纵笔纳木错郭保林81
万顷一碧兴凯湖林青88太湖游记钟敬文101
我们的太平洋鲁彦107
遥寄莫愁湖金克木112
湖殇素素115
白马湖之冬叶兆言119
翠湖心影汪曾祺130
昆明湖环行记刘致平136
绿水三千艾雯151
春山顶上探灵湖苏雪林157
游了三个湖叶圣陶160
石湖郑振铎177
四湖记曹聚仁167
在西湖
——抗战结束那一天柯灵
鸳湖烟雨楼记沈剑濡
鉴湖风景如画许钦文
风·花·雪·月话西溪储裕生
天池赋马犁
里西湖的一角落
◎郁达夫
记得是在六七年——也许是十几年了——的前头,当时映霞的外祖父王二南先生还没有去世,我于那一年的秋天,又从上海到了杭州,寄住在里湖一区僧寺的临水的西楼;目的是想去整理一些旧稿,出几部书。
秋后的西湖,自中秋节起,到十月朝的前后,有时候也竟可以一直延长到阴历十一月的初头,我以为世界上更没有一处比西湖再美丽,再沉静,再可爱的地方。
天气渐渐凉了,可是还不至于感到寒冷,蚊蝇自然也减少了数目。环抱在湖西一带的青山,木叶稍稍染一点黄色,看过去仿佛是嫩草的初生。夏季的雨期过后,秋天百日,大抵是晴天多,雨天少。万里的长空,一碧到底,早晨也许在东方有几缕朝霞,晚上在四周或许上一圈红晕,但是皎洁的日中,与深沉的半夜,总是青天浑同碧海,教人举头越看越感到幽深。这中间若再添上几声络纬的微吟和蟋蟀的低唱,以及山间报时刻的鸡鸣与湖中代步行的棹响,那湖上的清秋静境,就可以使你感味到点滴都无余滓的地步。“秋天好,最好在西湖……”我若要唱一阕小令的话,开口就得念这么的两句。西湖的秋日真是一段多么发人深省,迷人骨的时季吓!(写到了此地,我同时也在流滴着口涎。)
是在这一种淡荡的湖月林风里,那一年的秋后,我就在里湖僧寺的那一间临水西楼上睡觉,抽烟,喝酒,读书,拿笔写文章。有时候自然也到山前山后去走走路,里湖外湖去摇摇船,可是白天晚上,总是在楼头坐着的时候多,在路上水上的时候少,为的是想赶着这个秋天,把全集的末一二册稿子,全部整理出来。
但是预定的工作,刚做了一半的时候,有一天午后二南老先生却坐了洋车,从城里出来访我了。上楼坐定之后,他开口就微笑着说:“好诗!好诗!”原来前几天我寄给城里住着的一位朋友的短札,被他老先生看见了;短札上写的,是东倒西歪的这么的几行小字:“逋窜禅房日闭关,夜窗灯火照孤山,此间事不为人道,君但能来与往还。”被他老先生一称赞,我就也忘记了本来的面目,马上就教厨子们热酒,煮鱼,摘菜,做点心。两人喝着酒,高谈着诗,先从西泠十子谈起,波及了杭郡诗辑,两浙轩的正录续录,又转到扬州八怪,明末诸贤的时候,他老先生才忽然想起,从袋里拿出了一张信来说:
“这是北翔昨天从哈尔滨寄来的信,要我为他去拓三十张杨云友的墓碣来,你既住近在这里,就请你去代办一办。我今天的来此,目的就为了这件事情。”
从这一天起,我的编书的工作就被打断了,重新缠绕着我,使我时时刻刻,老发生着幻想的,就是杨云友的那一个小小的坟亭。亭是在葛岭的山脚,正当上山路口东面的一堆荒草中间的。四面的空地,已经被豪家侵占得尺寸无余了,而这一个小小的破烂亭子,还幸而未被拆毁。我当老先生走后的第二天带了拓碑的工匠,上这一条路去寻觅的时候,身上先钩惹了一身的草子与带刺的荆棘。到得亭下,将荒草割了一割,为探寻那一方墓碣又费了许多工夫。直到最后,扫去了坟周围的几堆垃圾牛溲,捏紧鼻头,绕到了坟的后面,跪下去一摸一看,才发见了那一方以青石刻成的张北翔所写的明女士杨云友的碑铭。这时候太阳已经打斜了,从山顶上又吹下了一天西北风来。我跪伏在污臭的烂泥地上,从头将这墓碣读了一遍,觉得立不起身来了;一种无名的伤感,直从丹田涌起,冲到了心,冲上了头。等那位工匠走近身边,叫了我几声不应,使了全身的气力,将我扶起的时候,他看了我一面,也突然间骇了一大跳。因为我的青黄的面上,流满了一脸的眼泪,眼色也似乎是满带了邪气。他以为我白日里着了鬼迷了,不问皂白,就将我背贴背的背到了石牌坊的道上,叫集了许多住在近边的乡人,抬送我到了寺里。
过了几天,他把三十张碑碣拓好送来了;进寺门之后,在楼下我就听见他在轻轻的问小和尚说:
“楼上的那位先生,以后该没有发疯罢!”
小和尚骂了他几声“胡说!”就跑上楼来问我要不要会他一面,我摇了摇头只给了他些过分的工钱。
这一个秋天,虽则为了这一件事情而打断了我的预定的工作,但在第二年春天出版的我的一册薄薄的集子里。竟添上了一篇叫作《十三夜》的小说。小说虽则不长,由别人看起来,或许也不见得有什么好处,但在我自己,却总因为它是一个难产的孩子,所以格外的觉得爱惜。
过了几年,是杭州大旱的那一年,夏天絜妻带子,我在青岛北戴河各处避了两个月暑,回来路过北平,偶尔又在东安市场的剧园里看了一次荀慧生扮演的《杨云友三嫁董其昌》的戏。荀慧生的扮相并不坏,唱做更是恰到好处,当众挥毫的几笔淡墨山水,也很可观,不过不晓得为什么,我却觉得杨云友总不是那一副相儿。
又是几年过去了,一九三六年的春天,忽而发了醉兴,跑上了福州。福州的西城角上,也有一个西湖。每当夏天的午后,或冬日的侵晨,有时候因为没地方走,老跑到这小西湖的边上去散步。一边走着,一边也爱念着“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的两句成语,以慰乡思。翻翻福州的《西湖志》,才晓得宛在堂的东面,斜坡草地的西北方,旧有一座强小姐的古墓,是很著灵异的。强小姐的出身世系,我也莫名其妙,但是宋朝有一位姓强的余杭人,曾经著过许多很好的诗词,我仿佛还有点儿记得。这一个强小姐墓,当然是清朝的墓,而福州土著的人,或者也许有姓强的,但当我走过西湖,走过这强小姐的墓时,却总要想起“钱塘苏小是乡亲”的一句诗,想起里湖一角落里那一座杨云友的坟亭;这仅仅是联想作用的反射么,或者是骸骨迷恋者的一种疯狂的症候?我可说不出来。
一九三七年三月四日在福州
……
这本《同题散文经典:游了三个湖 大明湖之春》的书名本身就充满了诗意和画面感。作为一名热爱古典文学和自然景色的读者,我一直对那些能够将个人情感、历史底蕴与山水风光巧妙融合的作品情有独钟。仅仅是“大明湖之春”这几个字,便足以勾起我无限的遐想:那是怎样一番生机勃勃、色彩斑斓的景象?作者笔下的春天,会是如何的细腻动人?是济南古城悠久历史的回响,还是泉水叮咚的灵动乐章?我期待在字里行间捕捉到那份遗世独立的雅致,感受那份穿越千年的风雅。书中“游了三个湖”的设定,也预示着一场别开生面的旅程,或许是关于三个风格迥异的湖泊,又或者是关于人生中三个不同的阶段,以湖泊为载体,承载着作者的感悟与沉思。散文的魅力在于它的自由与灵动,我希望这本经典之作能够带给我一场心灵的洗礼,让我得以在喧嚣的尘世中寻得一片宁静之地,与作者一同领略那份属于大明湖春日的独特韵味,品味文字中蕴藏的深厚情感和人生哲理。
评分对于《同题散文经典:游了三个湖 大明湖之春》这本书,我首先被它的标题深深吸引。“同题散文”这几个字,就透露出一种不同于寻常散文的严谨和深刻,似乎每一篇都在围绕着一个核心主题展开,但又呈现出多角度的观察和思考。而“游了三个湖”,则立刻给我一种空间上的延展感,仿佛是一次跨越不同地域或不同心境的旅程。我脑海中不由自主地开始想象,这三个湖分别代表着什么?是地理上的三个著名湖泊,还是作者内心深处三个不同层面的体验?“大明湖之春”更是精准地锁定了一个季节和地点,瞬间唤醒了我对古典诗词中描绘的江南春景的记忆。我期待作者能够运用其独特的笔触,将这些元素融汇贯通,以散文的意境,写出既有历史厚重感又不失个人情感的篇章。我希望能在字里行间找到对生命、对自然的深刻体悟,以及那些隐藏在山水之间的哲思,来一次精神上的远足。
评分拿到这本《同题散文经典:游了三个湖 大明湖之春》时,我心中涌起的是一种久违的期待。我向来认为,优秀的散文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作者心灵的投射,是他们对生活、对世界的独特理解。从书名来看,“同题”二字暗示着某种内在的关联和主题的探讨,而“游了三个湖”又赋予了作品一种空间和时间的维度,仿佛一场精心策划的旅行,带着读者走过不同的风景,经历不同的心境。“大明湖之春”更是直接点燃了我对自然美景的向往,我脑海中浮现出的是绿柳如丝、荷风送香的画面,以及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在此留下的诗篇。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作者将如何以散文的形式,描绘出这春日大明湖的万种风情,又将如何借由游湖的经历,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慨。我尤其期待作者的笔触能否细腻入微,将那些转瞬即逝的美好捕捉下来,让我仿佛身临其境,一同感受那份生机盎然与宁静致远。
评分《同题散文经典:游了三个湖 大明湖之春》这个书名,在我看来,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标题,它更像是一幅精心勾勒的画卷,邀请我去探索其中蕴含的丰富意蕴。“同题”二字,让我预感到这不仅仅是一系列独立的散文,而是在一个共同的命题下,作者的多元化思考和表达。而“游了三个湖”的设定,则更加具象化了作品的结构,仿佛是一次有目的的旅行,带着读者穿越不同的时空或心境。尤其是“大明湖之春”这四个字,瞬间唤醒了我对古典文化和自然美景的联想。我脑海中浮现出的是泉城济南那如诗如画的春日景象,以及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的墨迹。我期待作者能够用细腻的笔触,将这些意象进行升华,赋予它们新的生命和内涵。我希望这本书能带给我一场心灵的净化,让我在阅读中感受到文字的温度,体会作者对生活、对自然的独特感悟,以及那份穿越时空的古韵。
评分读到《同题散文经典:游了三个湖 大明湖之春》这个书名,我立刻被一种文艺而深邃的气息所吸引。标题中的“同题”二字,预示着作品内部可能存在一种内在的逻辑和主题的贯穿,并非简单的文字集合,而是作者对某一命题的深入挖掘与多维度呈现。“游了三个湖”更是为作品增添了一层旅途的意味,仿佛是一次精心规划的行程,带着读者经历不同的风景和心境的变迁。“大明湖之春”则精准地锁定了一个富有诗意的季节和地点,瞬间唤醒了我对古典意象和自然之美的憧憬。我脑海中勾勒出一幅画面:春风拂过,大明湖畔柳丝轻摆,碧波荡漾,而作者的笔触,则会是如何细腻地捕捉这份生机勃勃,又如何巧妙地融入历史的回声与个人的感悟?我期待这是一场充满想象力的文字之旅,能够让我沉浸其中,感受文字的韵律,体会作者对生活、对自然的独特见解,并从中获得精神上的共鸣和启迪。
评分同题散文经典:游了三个湖 大明湖之春
评分还不错
评分同题散文经典:游了三个湖 大明湖之春
评分同题散文经典:游了三个湖 大明湖之春
评分哈哈哈还好还好
评分很好 有空慢慢看起来
评分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的这套散文集,非常不错,当工具书用了。
评分质量还不错
评分好好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