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4-11-24
本書選齣的20項研究涵蓋瞭兒童的認知發展、知覺發展、語言發展、社會性發展以及傢庭教養和臨床問題等多個方麵。對於每一項研究,作者都先從現實場景齣發,用生活化的描繪,引齣研究的主旨,使得讀者對那些原本看起來十分縹緲的理論問題,有瞭具體、切實的理解。隨後是對研究方法的介紹。作者根據不同研究的不同情況,對研究的對象、材料、程序,做齣瞭生動的解釋和說明。讓讀者對那些看似古怪、復雜的研究設計背後隱含的邏輯,有瞭清晰、直觀的印象。接下來,對研究結果的闡述和討論,又幫助讀者將對兒童心理的認識,前前後後貫通起來。可以說,雖然本書選取的20項研究彼此獨立,但通過作者幽默犀利、深入淺齣的解說,它們成功地結成瞭一張兒童心理學的彩色知識地圖,其中每一項研究,都是地圖上的一座關鍵城市。跟隨作者,展開本書,讀者不僅會看清兒童懵懂混沌的外在錶現,還會一窺深邃奧妙的人類心理世界。
認真地解讀孩子們,不僅會常常體驗到發現奇跡的驚喜,有時還會顛覆我們的“三觀”:關於學科建構的世界觀,關於父母職責的人生觀,關於早期教育的價值觀……無論是研究兒童心理學的我們,還是尚在辛苦養育孩子的你們,以及實踐心理發展教育的他們,這20個代錶性研究都值得咱們好好地閱讀和學習。
——蘇彥捷教授
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
本書在浩若煙海的兒童心理研究中,仔細篩選齣*重要的20項加以介紹。在書中,作者既介紹瞭教科書中時常相見的早期“經典”研究的來龍去脈,也不忘涵蓋那些相對新近、但已經展露齣重大理論影響的“當代”研究工作。更令人欣喜的是,本書的內容以一種對讀者十分友好的方式組織起來:作者將精心挑選的研究按照發展心理學*重要的主題領域(如認知發展、人格和社會性發展等)加以分劃。於是,讀者完全能夠通過閱讀本書,領略百年來兒童發展心理學的全景圖捲。無論對於心理學專業師生,還是具有高等教育背景的心理學愛好者,本書都算得上案邊良伴。
——郭秀艷教授
華東師範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
第1章 引言
第一部分 改變認知發展的四項研究
第2章 從軟體動物到淘氣小兵
生物學原則與心理學理念
第3章 思維開端
遊戲,夢和模仿
第4章 心理學中的馬剋思主義革命
社會中的心理:高級心理過程的發展
第5章 吊橋研究
五個月大嬰兒眼中的客體恒存性
第6章 混亂中的孩子
隱藏的技能:在生命的第一年,跑步機踏步行為的動力係統分析
第二部分 改變知覺與語言發展的五項研究
第7章 你能承受什麼?
視覺懸崖
第8章 目之所及
形狀知覺的起源
第9章 從幼貓大腦獲得的發展經驗
貓的感受野、雙眼交互以及視覺皮層的功能性結構
第10章 是因為我說過什麼嗎?
跨語言的言語知覺:生命第一年知覺重組的證據
第11章 歡迎來到機器的世界
8個月大嬰兒的統計學習
第三部分 改變社會性發展的四項研究
第12章 有樣學樣
模仿攻擊型榜樣導緻攻擊性傳播
第13章 舌頭引發瞭1000項研究
新生兒對麵部錶情與手部姿勢的模仿
第14章 政府、小學和雜貨店——影響的多層級
嚮人類發展的實驗生態學邁進
第15章 遲來的糖果會更甜
兒童的延遲滿足
第四部分 改變傢長教養方式與兒童臨床心理學的七項研究
第16章 她愛我,可她不愛我
情感係統
第17章 隱形的蹦極繩
依戀與失落
第18章 一個多麼陌生的情境
依戀的類型
第19章 “如果是你先齣生,我就不會再要孩子瞭”
兒童的氣質與行為障礙
第20章 “這樣傷你之深將遠勝於傷我”
當前的父母權威模式
第21章 另一位母親的聲音
感情紐帶:新生兒更喜歡自己母親的聲音
第22章 心勝於物
自閉癥患兒有“心理理論”嗎?
參考文獻
第21章 另一位母親的聲音感情紐帶:新生兒更喜歡自己母親的聲音
DeCasper, A.J., & Fifer, W.P. (1980). Science,208,1174-1176.(排名17)
[XC21-1.TIF]
上大學時,我有一位教授,專門研究嬰兒心理學。我上過至少三門他的課,同時也在他的指導下做過幾項“獨立研究”。一開始,我在他的實驗室做本科研究助理,後來因為他很賞識我,所以將我收入門下。曾經有一段時間,我還做過他的本科實驗室協調員。我對Bob Haaf教授印象最深的便是他的可靠瞭。同樣的話題會在他的課程中反復齣現。在他課程的初期總會有同樣的故事,同樣的內容,甚至是同樣的笑話。我記得我曾經想過不去上他前三周的課。即便如此,我也不會錯過任何考試會涉及的內容,因為那些故事、文章和笑話我已經聽過很多遍瞭。
但幽默的是,在我著手開始寫這一章的時候,當讀到DeCasper和 Fifer的文章摘要時,Haaf教授的兩句經典引述突然進入瞭我的腦海。這兩句引述都是他非常喜歡的,通常會在課程的第一天就提到。它們分彆是:
一個人在一生中會扮演很多角色,其錶演可以分為七個階段。最開始是嬰兒,在乳母的懷抱中低聲哭泣,流著口水。
——莎士比亞《皆大歡喜》(As You Like It)
嬰兒,在眼睛、耳朵、鼻子、皮膚和五髒六腑的控製下,感知著世間萬物給他們帶來的奇妙而又紛雜的睏惑。
——威廉·詹姆斯《心理學原理》(Principle of Psychology,1890)
這兩句引述給我帶來的畫麵感,使得它們至少在我的腦海中栩栩如生。那段莎士比亞的引述使我仿佛麵對一個嬰兒,髒髒亂亂的,帶著嬰兒特有的味道,也許照顧他的人的圍裙上還殘留著他的尿跡和口水。這幅畫麵充分說明瞭嬰兒是完全無法控製自己身體功能的。他們需要依靠他人的照顧纔能健康成長。那段詹姆斯的引述使我開始思考在知覺組織原則完全缺失的情況下,去感知世界將是何等復雜的體驗。視覺、聽覺、嗅覺和觸覺,這些感受雜亂地混閤在一起,其中任何一種對嬰兒來說都缺乏清晰的含義。當Haaf教授使用這些引述時,我經常想起迷幻音樂傢Todd Rungren式的視覺風格,Pink Floyd��樂隊的音樂,以及那種提取自迷幻蘑菇的裸蓋菇素(psilocybin)(那正是放縱的20世紀70年代)。
我相信Haaf教授的目標是盡可能清楚地將這些畫麵展示給他的學生,這樣他們纔能認真對待嬰兒心理發展領域中擺在所有人麵前的難題。在接下來幾周的課程中,通過評估其他研究者為瞭剋服嬰兒研究的局限性而創造齣來的新的方法論,Haaf教授將會對各傢眾說紛紜的嬰兒心理學理論觀點加以評述與整閤。其中一種獨具創新性的方法論便是,作為DeCasper和 Fifer的革命性研究的一大特色的非營養性吮吸技術(nonnutritive sucking technique)。
一點背景信息
正如我之前所說,研究嬰兒的心理世界和研究大齡兒童以及成人的心理世界是完全不同的。大齡兒童和成人具備讀和寫的技能(至少在工業社會中是這樣的),所以對他們進行研究時可以使用調查法、日記法、問捲法以及自我評估等方法。但是嬰兒不具備這些能力。他們還不會說話,就更不用說閱讀瞭。基本上,在嬰兒身上唯一可以使用的科學測量依據就是生理反應瞭。比如給嬰兒一幅圖,他們會去看。如果在嬰兒身邊突然發齣很大的聲音,他們會嚇一跳。還有,如果給他們接種疫苗,他們會哭。
正是齣於這個原因,嬰兒心理學研究纔被忽視瞭如此長的一段時間。直到近期(大概60年前),兒童心理學傢纔逐漸剋服瞭這個難題。現在,研究人員隻需要學會如何用嬰兒能聽得懂的方法來問它們問題。在這本書中,其他革命性的研究主要使用的都是嬰兒的視覺反應。比如Fantz(第8章)和Baillargeon(第5章)的研究都提到瞭給嬰兒展示不同形式的圖片,然後記錄下他們看這些圖片時的行為反應。
DeCasper和 Fifer的研究卻有些不同,他們采用瞭完全不同的研究方式。因為他們研究的是剛剛齣生的嬰兒,所以不能過多依靠嬰兒的視覺反應。新生嬰兒的視敏度非常差。同樣的視力水平如果齣現在成年人身上,將被美國全部50個州和聯邦社會保障總署法定為失明。因此,DeCasper和 Fifer使用瞭一種發展遠遠好於視覺的新生兒感知係統:聽覺。
DeCASPER和FIFER (1980)DeCasper和 Fifer在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瞭他們的革命性研究,並且於1980年將其成果發錶在《科學》(Science)雜誌上。錶麵上他們是在研究嬰兒與母親的感情紐帶,但實際上,我覺得他們是在研究其他的一些東西:母嬰關係僅僅是他們在研究新生兒感知靈敏度時的一個引子。20世紀70年代是母嬰關係研究的重要時期。在美國心理學界,母嬰關係的研究緊隨行為學傢主導地位的沒落之後被三大巨頭Harlow、Bowlby以及Ainsworth (見第16、17、18章)的革命性研究所驅動和激發,大傢似乎都在討論親子關係在推動兒童健康發展過程中的地位。比如Harlow,他發現瞭肢體接觸對促進母嬰關係的重要影響。另外兩位飽受爭議的兒科醫師John Kennell和Marshall Klaus甚至更加激進地斷言如果新生兒在剛齣生的幾分鍾(或幾個小時)裏缺少與母親的肌膚接觸,母嬰關係的發展將會受阻,並會永久性不可逆地影響兒童的健康成長(這個理論之後被駁斥瞭)。
但是,DeCasper和Fifer卻並沒有從肌膚之親這個角度研究母嬰關係。相反,他們另闢蹊徑,研究嬰兒的語音識彆能力。因為他們把新生兒的感知分辨能力作為重點,所以我有些懷疑他們到底是不是真的對母嬰關係感興趣。他們認為嬰兒更加偏好自己母親的聲音,這能為長久、親密且連貫的親子關係打下基礎。基於這個邏輯,他們將嬰兒的語音識彆能力和母嬰關係聯係在瞭一起。
在研究中,DeCasper和Fifer的目標是發現嬰兒在剛齣生時,是否會錶現齣對自己母親而不是彆人母親聲音的偏好。為瞭達到這個目的,DeCasper和Fifer必須驗證兩件事:第一,嬰兒可以區分自己母親和彆人母親的聲音;第二,在第一點的基礎上,嬰兒能夠錶現齣他們更偏好且更喜歡自己母親的聲音。或許還有第三個實驗先決條件,那就是他們需要驗證嬰兒在剛齣生的時候是否具備這些能力。如果嬰兒在剛齣生時沒有語音分辨力和傾嚮性,那麼對母親聲音的偏好又如何在母嬰關係促進中起作用呢?
這就是DeCasper和Fifer的方法論以及科學獨創性的切入點。正如我之前所說,嬰兒並不具備完全的、廣泛的迴應技能。他們隻能對環境刺激産生反應,而這種反應主要來源於他們的條件反射。因此,DeCasper和Fifer將他們的實驗重點轉嚮瞭嬰兒最基本的生存技能:吮吸。嬰兒吮吸的意義是什麼?思考這個問題的人並不多,但DeCasper和Fifer卻關注到這個問題。這就是為什麼他們開展並發錶瞭自1960年以來最具革命性的兒童心理學研究之一。
引言
DeCasper和Fifer並沒有提供給我們太多的實驗背景信息。事實上,他們僅用瞭一個自然段來描述他們的研究背景。DeCasper和Fifer指齣,胎兒在孕期的第九個月便可以對聲音産生迴應,並且這種産前迴應“可能”會促進母嬰關係的發展。但如我之前所說,為瞭證明這種迴應可以促進母嬰關係,嬰兒首先要證明他們有分辨和偏好自己母親聲音的能力。其他一些實驗已經驗證瞭大一點的嬰兒具備這兩種能力,並且這些嬰兒已經和母親建立起瞭感情聯結,但是還沒有任何人研究過新生兒的這兩種能力。因此DeCasper和Fifer可以說是“第一人”。
實驗1
方法
被試
10個新生兒(5個為女嬰),白人,實驗開展的時間是嬰兒齣生後24小時內。
材料
母親朗讀Seuss博士圖書《桑樹街漫遊記》(And to Think That I Saw it on Mulberry Street)的錄音。
程序
在生産後不久,母親會朗讀Seuss博士的圖書並被錄音。每一位母親的錄音都會被整理編輯為時長25分鍾的音頻文件。參與實驗的嬰兒被躺放在搖籃中,戴上耳機,口中放入“非營養”性的安撫奶嘴。奶嘴會被實驗助理維持在特定位置,但這些實驗助理對實驗條件完全不知情,他們聽不到錄音,嬰兒也看不到他們。安撫奶嘴內裝有壓力傳感器,嬰兒每吮吸一次,傳感器都會將信號傳輸到電腦。
在2分鍾的時間裏,嬰兒不會從耳機中聽到任何聲音。在這段時間裏,嬰兒會學習適應這種對他們來說新異的實驗設置。然後在接下來的5分鍾裏,嬰兒的每一次吮吸都會被記錄下來,以此確定每一個嬰兒的吮吸基綫速率。電腦將吮吸基綫速率匯總統計,以備與之後的實驗數據進行對比。DeCasper和Fifer發現,在測量基綫速率的這段時間裏,新生兒並沒有連續吮吸,也沒有規律吮吸。相反,他們隻是偶爾吮吸。比如,新生兒可能快速連續吮吸6次,然後停下4秒,再快速連續吮吸5次,隨後停下3秒。DeCasper和Fifer用“中斷間隔”來描述兩次吮吸動作之間的停頓時間。他們規定,中斷間隔應當至少在2秒以上,否則將被視為連續吮吸。
接下來是實驗階段,這一階段的主要目的是,觀察嬰兒是否會為瞭聽到自己想要聽到的聲音而改變自己的吮吸速率。DeCasper和Fifer認為,如果新生兒可以檢測到他們的吮吸速率和聲音之間的關係,那麼他們就會改變自己的吮吸速率從而加大聽到喜歡的聲音的概率。這個過程非常簡明直率。首先,新生兒會被隨機分配到不同的兩組之中,這兩組的吮吸速率和聲音種類搭配不同。第一組,當新生兒的中斷間隔時間小於吸吮基綫值時,他們會聽到自己母親的聲音;當他們的中斷間隔時間大於吸吮基綫值時,他們會聽到另一位母親的聲音。第二組搭配則相反。這個實驗要探究的就是,新生兒是否會延長或縮短他們的吮吸中斷間隔時間,以此來增加聽到自己母親聲音的概率和時長。第一組新生兒是否會為瞭聽到自己母親的聲音而吮吸得更頻繁?第二組新生兒是否會為瞭聽到自己母親的聲音而降低吮吸的速率?
為瞭使這段簡短的實驗描述變得更容易理解,我們可以說得再詳細一些。假設一個新生兒被分到瞭第一組。那麼這個新生兒可以靠增加吮吸速率,使吸吮的中斷間隔時間小於基綫值,來獲得更多聽到自己母親聲音的機會。假設這個新生兒的中斷間隔基準值為14秒,也就是說,平均每14秒吮吸一次。那麼在實驗過程中,當這個新生兒吮吸一次,10秒後,又吮吸一次。因為中斷間隔隻有10秒,少於基綫值,那麼他就會聽到自己母親的聲音。但是如果他第三次吮吸發生在第二次吮吸後的18秒。那麼這一次,自己母親的聲音就會被另外一位母親的聲音替代。
結果
在這個實驗中,DeCasper和Fifer希望驗證新生兒是否更偏好自己母親的聲音。第一組新生兒的中斷間隔時間在實驗過程中有所減少,而第二組新生兒的中斷間隔時間增加——這正是他們期待的最終結果。在10個新生兒中,有8個按照實驗設計改變瞭自己的吮吸速率,以此來獲得自己母親的聲音。第一組新生兒不斷縮短自己的中斷間隔,第二組新生兒不斷延長自己的中斷間隔。兩組數據之間的差異是顯著的。剩下兩個沒有按照實驗設計方嚮改變吮吸速率的新生兒,其中一個改變瞭自己的吮吸速率以獲得更多陌生母親的聲音,而另一個始終沒有改變吮吸速率。
這個實驗本身足以證實新生兒可以分辨自己母親與其他母親的聲音,並且他們更傾嚮於聽到自己母親的聲音。但是DeCasper和Fifer開始思考,如果他們改變實驗條件,實驗結果將會如何?如果實驗反應被設定成相反的模式,那麼新生兒是否會改變吮吸頻率以獲得更多自己母親的聲音呢?為瞭檢驗這個假設,他們在24小時之後,再一次對其中4個新生兒進行瞭實驗。這一次他們隻顛倒瞭獲取母親聲音的吮吸速率要求。結果發現,4個新生兒都根據新的要求改變瞭自己的吮吸速率,以此獲得更多自己母親的聲音,即與一天前他們的吮吸速率改變方嚮相反。
我從來不認為自己在兒童心理學領域掌握瞭任何特殊的知識。我隻是蕓蕓眾生之中的一個普通人,一個以研究兒童心理學作為職業賴以謀生的人,這一點和其他兒童心理學傢並無二緻。對於兒童心理學傢來說,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閱讀其他兒童心理學傢的研究報告。在過去三十年左右的時間裏,我也閱讀瞭大量的研究報告,形成瞭自己雖然不太成熟卻也相對係統的想法,對兒童心理學有著自己的分類方式:哪些是我認為最重要的研究主題,誰是最有影響力的兒童心理學傢,哪些研究是在本領域內最具革命性的科學發現。我在閱讀其他兒童心理學傢的論文時會按照自己的方式加以分類,並且我在看論文時要做的第二項工作就是去看一看論文的參考文獻部分(看論文時我做的第一項工作是閱讀標題和摘要部分)。在看過標題和摘要之後我會即刻轉嚮參考文獻,這是因為我希望對這篇論文的基調、目的以及結果形成一個大緻的印象,通過對文章引用文獻的瞭解,我就能迅速達到上述目的。
然而,當我最初著手寫作本書的第一版時,我開始好奇:其他兒童心理學傢是否也和我一樣會有自己的主觀分類係統,他們的分類係統是否和我的分類係統具有相似之處。例如,我認為Robert Fantz和Renee Baillargeon的研究工作是具有革命性意義的,而其他兒童心理學傢是否也與我持有同樣的看法。於是,在2000年夏天,我開始瞭一項自己的研究,我想瞭解在20世紀的第二個50年裏,在已發錶的兒童心理學研究論文中,有哪些能夠被稱為是具有重大意義的研究項目。我在整個兒童心理學領域發起瞭一場“運動”,希望所有的兒童心理學傢都能指齣自己心目中“最重要”“最有革命性意義”“最有爭議”以及“最令人著迷”的研究,並且能夠為這些研究投上一票。在本書的第一版裏,我收錄的20項研究就是這場“運動”的結果:我們選齣的“最具有革命性意義”的研究。
現在,十多年過去瞭(具體數字取決於你的計算方式),我覺得再迴頭看一看這個領域內的研究工作會是一件很有趣味的事情,因為時過境遷,很多事情已經發生瞭改變。隨著技術的發展,研究人員能夠開展更大規模且綜閤性更強的研究瞭,其中包括瞭加入到更大規模的研究社群或機構當中,以及藉助調查猴子(Survey Monkey)① ① 調查猴子:美國著名的在綫調查係統服務網站,功能強大,界麵便於操作。——譯者注, 萬韆心理·改變兒童心理學的20項研究(第二版) [Twenty Studies That Revolutionized Child Psycholog]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萬韆心理·改變兒童心理學的20項研究(第二版) [Twenty Studies That Revolutionized Child Psycholog]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萬韆心理·改變兒童心理學的20項研究(第二版) [Twenty Studies That Revolutionized Child Psycholog]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東西挺好的,還是比較滿意的!到的也比較快
評分書籍還不錯·············
評分書架*,值得一看。
評分性價比很高,老婆很喜歡
評分準備好好看這本學習學習~應該很有意思~
評分一直在關注,價格閤適,物流快。
評分很有趣。
評分正版,包裝好,物流快,能刷卡
評分書架*,值得一看。
萬韆心理·改變兒童心理學的20項研究(第二版) [Twenty Studies That Revolutionized Child Psycholog]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