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经梧传陈吴太极拳械集(第2版)

李经梧传陈吴太极拳械集(第2版)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5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王大勇,吕德和,梅墨生,李树峻 著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5-01-17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出版社: 当代中国出版社
ISBN:9787515407791
版次:2
商品编码:12089903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32
字数:260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编辑推荐

太极拳大师李经梧的又一力作

集中展示李经梧所传授的陈式吴式太极拳械

收入李经梧入室弟子、再传弟子zui新名录


内容简介

李经梧(1912~1997)为中国20世纪一代武术大师,太极拳家。他在武术上融吴式、陈式、杨式、孙式等四家太极功夫于一体,臻于化境。

本书为《大道显隐——李经梧太极人生》(2007年版)、《李经梧太极内功及所藏秘谱》(2010年版)的续篇,集中收入了李经梧学习并传授的陈式和吴式太极拳械的主要套路。内容有陈式太极拳一路和二路(炮捶),吴式太极拳、剑、刀,太极推手和太极杆,同时也收入了李经梧入室弟子、再传弟子名录。


作者简介

吕德和,1955年生,李经梧先生入室弟子,在河北省总工会北戴河工人疗养院教授太极拳。现为秦皇岛市武术协会副主席、武当山武当拳法研究会顾问,在德国、澳大利亚分别创办“德和国际太极拳学院”,多次在全国、省级太极拳比赛中获奖。出版有《传统陈吴太极拳械》。

王大勇,1942年生,1962年投帖拜从李经梧先生遍习太极拳械。曾出任河北省武术协会委员、秦皇岛市武术协会副主席、秦皇岛市太极拳研究会主席。其弟子多人多次在国际国内重大赛事中夺得金牌,并有多人获评武术段位六段、七段。其业绩载入《中国太极拳大百科》等辞书。

梅墨生,1960年生,李经梧先生入室弟子,道家内丹学者胡海牙先生弟子。现为北京吴式太极拳研究会副会长、武当山武当拳法研究会顾问、武当百杰、国际健身气功联合会科学与养生委员会委员。中国武术七段。著名书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供职于中国国家画院。编著有《大道显隐——李经梧太极人生》《李经梧太极内功及所藏秘谱》,其业绩载入《中国太极拳大百科》等辞书。

李树峻, 1942年生,李经梧先生次子,幼承庭训。现为北京吴式太极拳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武术七段。1958年和1962年曾两次获得北京市武术比赛太极拳冠军。退休前为618厂下属101厂厂长。


精彩书评

陈式、吴式太极拳械套路、内功练习汇宗精选一书的出版,是武术读者的福音。它是一部集内功、技击推手、养生为一体的理想书籍。这部书是经梧兄数十年的研、练、用的积累;是道、武、医的结晶。 ——冯志强

目录

编者前言 / 1

原序一王培生 / 4

原序二冯志强 / 6

原序三门惠丰 / 7

原序四李德印 / 9

原序五李秉慈 / 11


第一章 太极拳基础知识 / 1


练习太极拳要领 / 3

练习太极拳对身体各部位的要求 / 5


第二章 陈式太极拳第一路 / 6

关于动作图解的说明 / 6

陈式太极拳第一路拳目 / 6

陈式太极拳第一路动作解说 / 8


第三章 陈式太极拳第二路(炮捶) / 85

陈式太极拳第二路(炮捶)拳目 / 85

陈式太极拳第二路(炮捶)动作解说 / 86


第四章 吴式太极拳 / 126

吴式太极拳拳目 / 126

吴式太极拳动作解说 / 128


第五章 吴式太极剑 / 179

吴式太极剑简介 / 179

吴式太极剑剑目 / 180

吴式太极剑动作解说 / 181


第六章 吴式太极刀 / 234

太极刀简介 / 234

刀诀 / 235

吴式太极刀动作解说 / 235


第七章 太极推手 / 253

定步推手法 / 254

陈式太极拳推手法 / 257

活步推手大 / 260


第八章 太极杆、太极粘杆 / 266

抱杆势 / 266

单人扎杆法 / 267

单人四杆法 / 268

双人四进四退扎杆法 / 272

要求与要领 / 277


附录一太极先贤轶事梅墨生 / 278

附录二仰之弥高俯之弥深——记秦皇岛市武协

主席李经梧梅墨生王大勇 / 289

附录三李经梧传人名录 / 294


精彩书摘

练习太极拳要领

一、以意导动,不用拙力

人体的任何动作,都是意识支配的。练习太极拳的全部过程,也要求用意识引导动作,把全神贯注到动作中去。首先做到“松静”,即:使中枢神经“静”下来,周身肌肉关节放松下来。在运动中,身体各部位要保持中正安舒,举手投足,均要轻松柔和,不用拙力,不使僵劲,即所谓“用意不用力”,做到“神为主帅”,“神为驱使”,“以静御动”,“动中求静”。经久锻炼,即可收到“外示安逸,内含坚刚”,“意动身随”,手到劲发的锻炼效果。

二、虚实分清,轻灵稳定

太极拳的每一动作,都是在虚实变化中进行的。古人把虚实,用阴阳作代表。太极拳家在总结练拳经验中说:“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串。”只有分清虚实,才能稳定地把握身体重心,求得轻灵。因为每个姿势的变换,都贯穿着身法、步法、手法的虚实变化和身体重心的移动。如果虚实变化不清,进退变换就不灵,就不能达到“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轻灵沉着的境地。初练太极拳首先要弄清两腿的虚实变化,进而明了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处处总有一虚实的深刻道理,只要一动,就分虚实,这也是“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的含义所在。

三、上下相随,动作协调

太极拳是一种使身体得到全面锻炼的体育项目,拳论中说练拳时要“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这些都是对周身协调、手足呼应关系所提的要求。打太极拳时要做到动作协调,上下相随,内外一体,身体各部位紧密配合,离开“以腰为轴”的作用是办不到的。腰为一身之主宰,腰一动周身俱动,否则全身劲力不整,不协调,会出现呆滞散乱的现象。

四、圆活自然,连贯柔和

太极拳架式平稳舒展,动作是以各种圆弧和曲线构成的,练起来灵活自然,衔接合顺,各式节节贯通,一气呵成,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姿式没有忽起忽落的明显变化。在练拳过程中避免“缺陷处”、“凸凹处”、“断续处”和直来直去的现象。通过弧形动作锻炼,有利于体现圆活自然、柔和连贯的特点,使全身各部分得到均匀的发展,所以久练太极拳者,均有“流汗而不气喘”的体会,给人以轻松愉快的感觉。

五、动作呼吸,自然结合

太极拳呼吸深长细匀,通顺自然。初学太极拳的人,首先要注意保持自然呼吸,这就是说,在做动作时,练习者应照自己的习惯和当时的需要进行呼吸,该呼的呼,该吸的吸,动作和呼吸不要互相约束。

随着练功的时间增加,动作熟练,可以根据个人锻炼的体会和需要,在合乎自然的情况下,有意识地引导呼吸,使其更好地适应劲力与动作要求,按照“动之则吸,静之则呼”,“开吸合呼”的规律,使呼吸与动作自然结合,这与我们在生活、劳动以及其他运动中的习惯和生理需要是一致的。以前太极拳家总结出“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气,在气则滞”和“以意行气,非以力使气”的经验。这就是说动作呼吸要力求自然协调配合,不可机械勉强。再就是动作呼吸要因人因势而异,不能强求一律。要保持呼吸的自然顺遂,不能违背呼吸的自然规律和“气以直养而无害”的原则,以免有害身体。

练习太极拳对身体各部位的要求

(一)头:头顶正直,用意虚虚领起,不要前俯后仰,左偏右斜,如悬于半空,术语叫“立顶”、“虚领顶劲”、“顶头悬”。下颌自然内收,口微闭,舌抵上腭与上齿之间,眼神随身体转动,注意前方或随手动。

(二)颈:自然竖立,肌肉不可紧张。

(三)胸:胸要含蓄,不可外挺,也不要过分内缩,应保持自然。含胸则能气沉丹田。

(四)背:背部肌肉自然放松,背要舒展拔抻不可弓背。含胸拔背是互相联系的,如是才能收到“来往气贴于背”、“力由脊发”的锻炼效果。

(五)腰脊:“腰脊为第一之主宰”,是力量之源。无论进退转换都离不开腰的作用,所以练习太极拳要求“松腰”,不可前挺或后弓,要保持“立身中正”,以保持在运动中运转灵活,重心稳定,发力完整。

(六)肩:保持松沉,切忌上耸,也不可后张前扣。

(七)肘:自然松垂,不可外翻或扬起,两臂自然弯曲,保持所谓曲中求直,蓄而后发之意。松肩垂肘两者联系紧密,否则气浮于上。

(八)臀胯:臀要敛收,谓之敛臀或溜臀。胯要松,以保持下盘稳定。


前言/序言

原序一

天下之武术,源自一家,虽门派各异,卒致殊途而同归。盖知凡艺事之途,各有所择,全凭意造有法。譬如形意拳,本五行生克之理,而指挥身形进退和动作之变化,有能力获胜,故称直动;八卦掌系出手交十字、迈步必循圈,与敌搭手,如鱼撞网,犹如万花筒里的小碎块玻璃,一动即变,所谓动则变、变则化、化化无穷,故称之为变动;太极拳忌犯双重之病,一举动,使敌看得见、摸不着,招招落空,故称空动。直、变、空三种不同之动法,其起源系由虚无兆质、两仪固一开根,四象不离二体,八卦本五行,如金、木、水、火、土,五行相克,给人带来危害。若以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之元,则皆成有利之事。五行即五脏之中,脾胃属土,位居中央,其色本黄,上连心,下通肾,左升肝,右降肺,居中央而溉四旁。脾土司运输,对上下为和,济水火之机,左右做平衡金木之轴,是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

《庄子》曰:“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颈鸟伸,为寿而已”,“意乃吹冷呼而吐故,呴暖吸而纳新。如熊攀树而可以自悬,类鸟飞空而伸其脚也”。强体健魄、益寿延年之妙法,在于动静相兼,即“拳禅一如”而促人身三宝(精、气、神)真如,方能永葆青春。

太极同门弟兄李经梧君,为人正直,和蔼可亲,尊师敬长,崇尚武德。于40年代经友人引荐与陈式太极拳宗师陈发科(字福生)相识,后纳为入室弟子。遂经师口传身教,能获陈式拳之精华奥秘者,唯有经梧一人而已。与此同时,又蒙吴式太极拳教育家杨瑞霖(字禹廷)先师纳为入室弟子。

通过勤学苦练,并在数十年教学中,对于太极拳、械、剑、刀及内功等,心得体会,还有太极拳推手之经验,都是扎扎实实、真真切切、一丝不苟、不说虚语之保身法,现总结成书问世,实乃有利于太极拳爱好者进行深入研究。是为序。

王培生王培生,著名太极拳家,时任北京市吴式太极拳研究会会长。

一九九二年三月二十九日

原序二



一代宗师李经梧先生,自幼爱习中华武术,受过很多武林高手的传授,精通太极拳、内功、技击推手,一生从事武术事业,技艺造诣颇深,武德高尚。20世纪50年代初,已成名于京都。他的精湛技艺被同道称赞,传授弟子从不保守,对武术的发展、传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根据国内外武术爱好者的要求,为中华武术推向世界,造福人类,晚年著书立说,这是值得称赞的事情。陈式、吴式太极拳械套路、内功练习汇宗精选一书的出版,是武术读者的福音。它是一部集内功、技击推手、养生为一体的理想书籍。这部书是经梧兄数十年的研、练、用的积累;是道、武、医的结晶。这部杰作的问世,我想定能为人类的健康造福,为弘扬民族的武术文化起到积极的作用。

冯志强冯志强,著名太极拳家,时任北京市陈式太极拳研究会会长。

壬申二月

原序三



《李经梧传陈吴太极拳集》一书问世,实为武术界一大喜事。

原序三

我青年时代,曾观李经梧老师练拳,身躯魁梧,功架浑厚潇洒,气度非凡。偶尔与我讲手,以为与童玩耍,实则口传身授,至今难以忘怀。李老无门户之见,多师博学,集各家之长熔为一炉。李老自幼习武,先学秘宗拳,后拜师于太极拳宗师赵铁庵、杨禹廷、陈发科等,悉心苦学,精通入化,深得太极拳真谛;陈式之刚发,吴式之柔化,杨式之舒展,孙式之灵巧,融各家之精华于一身,集而大成,盘架、推手,功深令人叹服。

李老不仅拳艺精湛,而且武德高尚,一向平易近人,虚怀若谷,不求闻达,一身“浩然正气”,泰然处事。50年代,国家体委派李老和李剑华老师合编《陈式太极拳》一书,本应李老示范拍照,但谦和不肯,推荐陈氏后代陈照奎师弟拍照图示,并亲自指导拳架。陈式太极拳头路书写完稿,因工作调动转交他人再版,只字不提李老名姓,武术界知者为之不平,李老却淡然一笑。这坦荡胸怀至今影响吾辈。

正当中华武术推向世界之际,李老师编著《李经梧传陈吴太极拳集》一书,我喜出望外,实为我中华武术增添异彩,必将丰富太极拳内容,推动太极拳运动的发展。我愿向国内外广大太极拳爱好者推荐此书。

门惠丰门惠丰,时任北京体育学院武术教研室主任、教授。

一九九二年五月七日原序四


德艺双精为人师表


原序四

经梧老师以八十岁高龄,将毕生钻研的太极拳整理成书,启示后者,我闻之十分振奋和钦佩。

经梧老师是我最尊敬的太极拳前辈之一。我第一次见到他的拳技,是1958年从“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简化太极拳》教学影片上拜识的。当时经梧老师已经是闻名全国,深得吴式、陈式太极真传的名家,在1956年全国武术表演大会上,与李文贞、牛春明、濮冰如诸高手荣获“金牌奖”。尽管我以前多次听叔叔(李天骥)介绍过经梧老师的拳艺和人品,但观摩之后仍深深为他那准确、端庄、洒脱的示范而折服。更使我敬佩的是,当时国家体委编写的简化太极拳刚刚推广,广大爱好者学习无门,不少人对太极拳简化心存疑虑,武术界也褒贬不一。经梧老师的教学示范自然对推进这一新生事物具有很大影响。特别是他打破门派偏见,热心于在杨式太极拳基础上改编的简化太极拳的教学,更难免会遇到非议。这种高瞻远瞩、博取广收、从善如流的武德风范,在当时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1959年,经梧老师调到北戴河气功疗养院工作,他又将平生所学太极拳、太极内功、针灸,施用于医疗实践,贡献给人民健康事业。60年代初,我国经济困难时期,我陪父亲(李天驰)拜访他时,亲眼看到他不顾其忧、不改其乐地孜孜不倦地学习,全心全意地教学和工作的感人情景。“十年浩劫”给经梧老师及其热爱的事业带来极大冲击,使他十分痛心。正因如此,他在浩劫过后加倍地忘我工作。1979年,我专程到北戴河向经梧老师学习陈式太极拳。在海边松林中,他对我耐心教导,循循善诱,亲自发力示范,充分体现了一位老武术家对年青一代的关怀与期望。同时,经梧老师又指示他的学生向我认真学新编的“四十八式太极拳”,殷切地对大家说:“我现在学不动了,你们不要错过互相学习的好机会。”

经梧老师不仅在拳艺上精益求精,而且政治上、事业上有高度的责任感。十多年来,我不止一次看到他不顾年迈参加河北省人大会议,带领学生参加全国武术大会。看到他壮心不已地为武术事业笔耕身耘,为一批批疗养员和求学者言传身教。这些都给人们树立了榜样,使他深受人们的爱戴。十一届亚运会期间,广西周树生同志担任了中国武术队教练,当他胜利完成任务后,并没有立即返回半年未回的家乡,而是奔赴北戴河向经梧老师报喜和求教。可见,经梧老师在学生的心目中具有多么大的影响和地位。

值此经梧老师著作出版之际,我谨记数语,以表对老师的祝贺和感激之情,并向读者推荐和致意。

李德印李德印,时任北京市武术协会副主席,中国人民大学武术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一九九二年六月于北京

原序五



李经梧师兄乃当今武术界名宿,太极拳、气功大师。余与经梧师兄五十余年前曾同门习艺,遂成忘年之交。兄自幼酷爱武术,始习秘宗拳十余寒暑,已得精原序五

奥。后辗转来京,得见武林名家荟萃云集,因之眼界大开。30年代曾从王茂斋、吴鉴泉二位宗师共授高徒赵铁庵先生习吴式太极拳,尽得真传。赵师故世后又拜于吴式太极拳名家杨禹廷先生门下,盖慕杨师武德高尚,人品谦和,非唯学艺而已。经梧师兄当时任北平太庙太极拳研究会理事,为弘扬太极拳传统不遗余力,深感太极拳不独拳理精深,技法绝伦,且欲臻极境必以涵养性情化育品德为先。自入杨师之门,师徒相得,从此拳艺、武德一日千里,一时传为武坛佳话。故经梧师兄于而立之年已名满京华。时值陈式太极拳十七代传人陈发科先生在京传艺,经梧师兄又带艺求师,拜在陈发科先生门下,终成入室弟子,同门之中誉为白眉。太极拳推手独步一时,无出其右。

建国后由于国家提倡,太极拳运动风行中华大地,经梧师兄躬逢盛世,为普及太极拳运动不避寒暑,不计名利,竭尽悃诚,深孚众望。北京机关、工厂、企事业单位聘请授拳接踵而至。除亲临各单位授拳外,并在国家体委领导下为全国各省市培养了大量普及太极拳运动的师资。于1956年秋曾代表北京市参加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经梧师兄表演吴式太极拳荣获金牌大奖。自此名扬全国。第一届全国运动会荣任大会武术裁判工作。

经梧师兄于50年代末应河北省北戴河气功疗养院邀请,任该院太极拳师与气功师。三十余年来为疗养员传授太极拳竭尽心力,得到他的传授而战胜疾病恢复健康者数以万计。经梧师兄为祖国医疗事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堪称功德无量。与此同时,他在繁重的工作之余又不知疲倦地培养下一代太极拳传人。入室弟子如今已有七十余人,遍及祖国各地。经梧师兄虽已年逾八旬,退休颐养,但仍诲人不倦,每日桃李盈门,有问必答,唯恐学艺不精,口讲身授不辞辛苦,见者无不钦仰敬佩。经梧师兄毕生致力于太极拳事业,精益求精,研练不辍,故拳艺已臻炉火纯青之境,应物自然,接手即发,所向披靡,可谓“四两拨千斤”。此乃太极拳术之最高境界,如今重见于世,实为稀世奇技。

今值经梧师兄应约出版《李经梧传陈吴太极拳集》之际,余忝列同门深荷荣光,绝技得传大放异彩;不唯武林增辉,亦必造福后世。谨以此序聊表仰止云尔。

同门弟李秉慈李秉慈,著名太极拳家, 时任北京市吴式太极拳研究会副会长。敬识

一九九二年于北京




李经梧传陈吴太极拳械集(第2版)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李经梧传陈吴太极拳械集(第2版)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经梧传陈吴太极拳械集(第2版)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李经梧传陈吴太极拳械集(第2版)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李经梧传陈吴太极拳械集(第2版)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