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宏道散文注评

袁宏道散文注评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明] 袁宏道 著,孙虹,谭学纯 注
图书标签:
  • 袁宏道
  • 散文
  • 明代文学
  • 文学评论
  • 古典文学
  • 注译
  • 散文集
  • 文学史
  • 中国古代文学
  • 思想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ISBN:9787532582723
版次:1
商品编码:12078508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1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36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广大读者
  袁宏道散文的版本,以钱伯城先生《袁宏道集笺校》收罗较富,校勘亦精。本书收入袁宏道散文74篇,以钱本为底本,参考吴郡袁叔度(无涯)书种堂写刻本(即吴郡本)及袁中道编《袁中郎先生全集》(即小修本),选入其中一些明显优于钱本的文章。选文以编年为体例,以游记为主,兼及书札,通过品评、注释等形式,以明论明,或补充相关资料,或分析文旨技巧,借以探讨袁宏道的思想包括哲学观,是一部融学术性与普及性于一体的袁宏道散文读本。

内容简介

  《袁宏道散文注评》论述袁宏道生平仕历、思想倾向、文学观点、文章风格。正文入选袁宏道散文74篇,起于万历二十三年(1595),终于万历三十八年(1610),编年排列。兼及袁宏道不同时期、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作品,重点选择抒情性、记叙性较强的文章,因此游记入选较多,杂著次之,尺牍又次之。入选的每篇散文之后有题解、注释。题解考查写作时间,阐释题中之义,略及版本与背景,论述思想性、艺术性、文学观。注释除正常疏解疑难字词、典故外,兼及职官制度、人名地名等。题解、注释还关注袁宏道以及兄弟友人的相关诗文及评价,兼顾明朝舆地志等。

作者简介

  孙虹,江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在《文学遗产》、《文史》、《红楼梦学刊》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出版《北宋词风嬗变与文学思想》、《清真集校注》、《梦窗词集校笺》等专著多部。先后主持国家社科、教育部人文社科、全国高校古委会、江苏省教育厅课题,曾获第二届全国古籍整理图书二等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夏承焘词学二等奖等。

目录

前言
西洞庭
东洞庭
龚惟长先生
汤义仍
阴澄湖
上方
灵岩
光福
天池
识张幼于箴铭后
识张幼于惠泉诗后
识周生《清秘图》后
游惠山记
惠山后记
西湖一
西湖二
西湖三
西湖四
雨后游六桥记
飞来峰
灵隐
游龙井记
莲花洞
由胜果寺上观排牙石记
湘湖
禹穴
兰亭记
宋六陵记
鉴湖
西施山
吼山
五泄一
五泄二
五泄三
初至天目双清庄记
天目一
天目二
新安江行记
虎丘
叙陈正甫会心集
答王百穀
答梅客生
满井游记
游高梁桥记
游红螺崄记
抱瓮亭记
文漪堂记
拙效传
瓶史(节选)
徐文长传
云峰寺至天池寺记
由舍身岩至文殊、狮子岩记
由天池逾含嶓岭至三峡涧记
开先寺至黄岩寺观瀑记
顾升伯修譔
萧允升庶子
由河洑山至桃源县记
由水溪至水心崖记
识伯修遗墨后
谢于楚《历凷草》引
与李杭州
墨畦(节选一)
墨畦(节选二)
祭周隆之侍御文
游骊山记
华山记
华山别记
嵩游第二
嵩游第四
嵩游第五
游苏门山百泉记
明司城陈君墓石志铭
题冷云册
题陈山人山水卷


溯光而行:明代文学的璀璨星辰——袁宏道散文注评 这是一部深入探寻明代文学瑰宝,聚焦于“公安派”领袖、享有“当代才子”盛誉的袁宏道先生及其散文精粹的学术著作。它不仅仅是一次对古籍文本的复述与梳理,更是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旨在为当代读者打开一扇通往明代文人心灵深处的窗口,理解那个时代独特的思想脉络与审美风尚。 本书的缘起,是基于对明代散文传统特别是“公安派”文学运动的深刻体认。明代中叶,文坛沉溺于“前后七子”所倡导的复古摹古之风,形式僵化,内容空洞,逐渐失去了鲜活的生命力。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以其卓绝的才情和革新的勇气,横空出世,高举“独抒性灵,不泥古”的文学旗帜,犹如一股清新的春风,吹散了笼罩文坛的沉闷阴霾,开启了明代散文创作的新纪元。其中,袁宏道以其更为激进的文学主张和更为丰富多样的散文创作,成为了这场文学革命中最耀眼的核心人物。 本书的焦点,自然落在了袁宏道的散文艺术之上。我们深知,评价一部文学作品,脱离其产生的时代语境,如同孤悬于世的浮萍,难以获得真正的生命力。因此,本书的“注评”二字,绝非简单的字词解释或泛泛而谈的赞美,而是力求在尊重原文的基础上,进行深厚的学理阐释与艺术鉴赏。 “注”的部分,将致力于为读者扫清阅读障碍。我们将细致考辨原文中的生僻字词,解释其在明代语境下的准确含义;梳理文言文中特殊的句式结构,帮助读者理解作者的叙述逻辑;追溯典故的来源,揭示作者引用的背景及其寄寓的情感。我们希望通过严谨的校注,让每一位读者都能毫无阻碍地进入袁宏道的文字世界,感受其字里行间流淌的智慧与情感。这需要我们沉潜于浩如烟海的明代文献之中,借鉴历代学者的研究成果,同时结合我们对袁宏道生平、交游、思想的深入了解,进行更为精准和富有洞见的注解。 “评”的部分,则是本书的灵魂所在。我们并非要扮演一个居高临下的评判者,而是以一个虔诚的探索者的姿态,与袁宏道的文字进行一场平等的对话。我们将深入分析袁宏道散文的艺术特色,从其“独抒性灵”的创作理念出发,探究他如何将个人真挚的情感、鲜活的生活体验,融入到笔端。我们将重点关注其语言风格的创新:是如何摆脱了以往散文晦涩、雕琢的弊病,转而追求自然、流畅、生动、活泼的语言表达;又是如何通过运用大量口语化的词汇、生动形象的比喻,以及富有节奏感的句式,营造出一种亲切、洒脱、充满感染力的文风。 本书还将深入探讨袁宏道散文的内容。他的散文题材广泛,既有对山水景物的描绘,如《游云南山记》、《徐霞客游记》中展现的山河壮丽,也有对市井生活、风俗人情的观察,如《晚游六桥待月记》中对西湖月夜的细腻描摹,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如《与人书》、《送宋学士》中流露出的深情厚谊。我们将分析这些作品中蕴含的时代印记,思考袁宏道作为一名士大夫,在那个动荡变革的时代,是如何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敏锐的洞察力,记录下时代的变迁,反映出社会的百态。 尤为重要的是,本书将着力阐释袁宏道散文的思想价值。他所倡导的“性灵”说,并非是放纵不羁的个人主义,而是强调个体生命价值的发现与尊重,是对当时社会僵化思想的一种有力冲击。我们将分析“性灵”说如何渗透到他的散文创作中,体现在他对自然的热爱、对人情的珍视、对世俗偏见的质疑,以及对个体自由精神的追求。他笔下的山水,不再是枯燥的写景,而是融入了作者的情感与生命体验;他笔下的人物,也更加鲜活立体,充满了人性的光辉与弱点。 本书的另一大亮点,在于对袁宏道散文与时代背景的深度关联。明代社会正经历着由传统向近代的转型,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兴起,以及海外交流的拓展,都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袁宏道身处其中,他的思想和创作,既有对传统的继承,更有对现实的批判与超越。我们将考察他的散文如何折射出明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对官场腐败的讽刺,对科举制度的质疑,对个体价值的肯定,以及对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的欣赏。 在“评”的过程中,我们还将尝试与其他明代散文大家的作品进行比较,如他的兄长袁宗道、袁中道,以及同时代的其他重要作家。通过对比,进一步凸显袁宏道散文的独特性和创新之处,同时也展现出明代散文的多样性与蓬勃生机。 本书的结构设计,将以袁宏道的经典散文作品为基础,每一篇作品都将独立成章,包含原文、详细的校注,以及深入的赏析。这种体例,既保证了文本的完整性,也便于读者逐篇深入理解。我们将精选那些最具代表性、最能体现袁宏道散文艺术特色与思想价值的作品,力求内容的精炼与深刻。 最后,本书不仅仅是为了学术研究而写,更是为了让更多人能够重新认识和欣赏袁宏道的文学成就。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我们希望通过这部著作,为读者提供一种沉静的阅读体验,引导大家重新回归经典,在古人的智慧与情感中,汲取养分,获得启迪。袁宏道的散文,穿越了数百年时光,至今依然闪烁着动人的光芒,它们所蕴含的对生活的热爱,对真善美的追求,以及对个体生命的尊重,对于当下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书的编写,是一场充满挑战与乐趣的学术跋涉。我们怀揣着对袁宏道先生的敬意,以及对中国古典散文的热爱,期望能以最大的诚意和严谨的态度,为读者呈现一部既具学术价值,又富可读性的著作。我们相信,通过这部《袁宏道散文注评》,读者将能够更深刻地理解这位伟大的文学家,他的散文,将如同一束束追溯过往的光芒,照亮我们理解传统、感受文学之美的道路。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体量虽不算庞大,但其内容之精炼、见解之深刻,足以令人回味无穷。我常常会在阅读的间隙,放下书本,独自品味那些精彩的句子,感受袁宏道那份超然物外的洒脱,以及作者细致入微的解读。作者在引用袁宏道的生平事迹时,并非机械地堆砌史料,而是巧妙地将其融入到对散文的分析之中,使得每一个论点都显得有根有据,令人信服。例如,在解读袁宏道对仕途的厌倦时,作者通过对当时官场黑暗的生动描绘,以及袁宏道个人经历的梳理,让我们更能理解他为何会选择“避世”,追求内心的自由。书中的一些评点,更是如醍醐灌顶,让我对许多之前理解模糊的篇章,豁然开朗。作者对于袁宏道“真性情”的推崇,并非是对其放浪形骸的盲目赞扬,而是看到了其背后对真实、对个性的坚持,这在当时那个相对压抑的社会环境中,显得尤为可贵。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了袁宏道,也让我对中国古代散文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评分

对于一个对明代文学怀揣浓厚兴趣的读者来说,《袁宏道散文注评》的出现,无疑是一场及时雨。这本书的编排方式,非常人性化,将原文、注释、评点融为一体,阅读体验流畅而连贯,避免了翻来覆去查找的麻烦。作者在注释部分,对于一些历史背景、社会习俗的补充,恰到好处,让读者在理解文本的同时,也能对当时的社会生活有一个更生动的想象。我尤其赞赏作者对袁宏道一些诗文创作背景的挖掘,那些生动的细节,仿佛把我们带回了袁宏道创作的那个瞬间,让我们更能体会到他内心的情感波澜。书中的评点部分,更是亮点频频。作者并非只是复述前人的观点,而是提出了许多自己独到的见解,尤其是在分析袁宏道一些“狂放不羁”的言论时,作者能够从历史的纵深和人性的复杂性出发,进行深入浅出的剖析,既不回避争议,又能给出令人信服的解读。这种独立思考的精神,让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文学解读,更是一次思想的碰撞。捧在手里,我感受到的是作者对袁宏道深厚的学养和真挚的情感,以及他对文学研究的严谨态度。

评分

这本《袁宏道散文注评》并非我阅读过的第一本古代散文选本,但它无疑是最具温度、最能触动人心的一本。从拿到手的那一刻起,我就被它那朴实无华的封面所吸引,仿佛一位饱经风霜的老友,静静地在那里等待与你分享过往的岁月。翻开书页,一股淡淡的墨香扑鼻而来,瞬间将我拉回到那个遥远的年代。作者的注释,不像生硬的学术考据,更像是一位慈祥的长者,在为你细细地讲述故事的来龙去脉,解释那些或生僻或难懂的词语,让你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中,逐渐理解袁宏道字里行间的深意。我特别喜欢作者在解释一些典故时,所引用的相关诗句,那些诗句如同点点繁星,照亮了袁宏道文字的深邃夜空,也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广阔的文学图景。更难得的是,作者的评点并非一味地赞美,而是有理有据,有褒有贬,让你能更全面地认识袁宏道这位文学巨匠,他既有非凡的才华,也有常人的喜怒哀乐,这种立体化的呈现,让人物更加鲜活,作品也更具生命力。这本书,就像一位知心的伴侣,与你在幽静的午后,共享一段美好的阅读时光。

评分

翻开这本书,仿佛穿越了时光的长河,身临明朝万历年间,与那位才情横溢、个性鲜明的袁宏道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书的装帧典雅,纸张温润,拿在手中便有了一种沉甸甸的质感,似乎承载了比文字本身更厚重的故事。初读目录,便被那些熟悉的、又带着些许陌生的篇名所吸引,《瓶史》、《浮生六记》……这些名字本身就充满了诗意与哲思,让人迫不及待地想深入其中,探寻袁宏道那颗玲珑剔透的心。序言部分,作者并非枯燥地罗列生平,而是以一种娓娓道来的姿态,勾勒出袁宏道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他与兄长袁宗道、袁中道共同构建的“公安派”文学风貌,为读者打开了一扇理解其作品的钥匙。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序言中对“公安派”的解读,既肯定了其突破八股文束缚、倡导“真性情”的文学革命意义,也适时地指出了其可能存在的局限性,这种客观而深入的分析,让我对即将阅读的内容有了更清晰的预期。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解读袁宏道的文本,更是一场文学的盛宴,一场思想的洗礼,让人在字里行间感受那份遗世独立的风骨与洒脱,以及对生命本质的深刻追问。

评分

初次接触《袁宏道散文注评》,我便被它那种扑面而来的清新感所折服。与许多严肃甚至略显枯燥的学术著作不同,这本书在保持学术严谨性的同时,注入了作者浓厚的个人情感和独特的视角。阅读的过程,与其说是在“学习”,不如说是在与一位才华横溢的古人进行一场心灵的交流。书中的注释,如同巧手绣娘的针线,将那些看似散落在字里行间的丝线,一一串联起来,形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生活画卷。作者的语言风格,时而幽默风趣,时而深沉内敛,与袁宏道的文字风格相得益彰,让人在会心一笑或沉思默想中,逐渐领略到袁宏道散文的无穷魅力。我尤其欣赏作者在评点部分,对于袁宏道“放浪形骸”背后的复杂心境的解读,并非简单地贴上“颓废”或“叛逆”的标签,而是深入到当时的社会环境、个人际遇以及他对生命意义的探索。这种 nuanced 的分析,让我对袁宏道这位人物有了更深刻、更立体、更人性的认识。这本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次文学的发现,更是一次对自我生命状态的审视。

评分

袁宏道的经典散文,非常推荐

评分

老袁的散文选,清代散文代表,内容不错,还有注。

评分

早就想买了,这次京东活动收了,感谢京东

评分

和张岱的《陶庵梦忆注评》《西湖梦寻注评》应该是一套,都凑齐了,很素雅的本子,慢慢品读吧!

评分

非常好的集子

评分

非常不错的书

评分

正版 精彩

评分

纸质印刷一般

评分

袁中郎作为公安派的代表人物,其成就是“独抒性灵,不拘一格”的文学主张。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