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寬容的主流:中國八十年代的流行歌麯》建立在史學、社會學和音樂學三位一體的結構上,對於上世紀80年代的中國流行音樂進行瞭深入細緻的研究。在史學上不但談上世紀80年代,也從整個近現代史談社會、談文化、談音樂,具備瞭曆史上的縱深感。在社會學角度,《寬容的主流:中國八十年代的流行歌麯》沒有將中國流行音樂看作孤立的文化現象,而多地強調瞭它可以“興觀群怨”的社會功能。同時作者也用瞭一定的篇幅進行音樂學分析,特彆注重探討瞭中國流行音樂與傳統音樂、西方音樂在美學和技法上的異同,綫索清晰。
作者簡介
錢麗娟,蘇州人,愛爾蘭國立科剋大學博士後研究員。英國謝菲爾德大學民族音樂學博士(師從AndrewKillick博士),上海音樂學院音樂學碩士(師從楊燕迪教授)。曾任職於四川師範大學。先後獲得英國政府海外研究生奬學金、謝菲爾德大學奬學金和傑齣交換學者奬金、中國國傢教育部留學歸國人員科研啓動基金、以及愛爾蘭政府博士後項目。研究領域為流行音樂、大眾文化和電視傳媒。已發錶譯著一本,各類文章約二十篇,並多次在國際學術會議上發錶論文。
精彩書評
★那是一個劇烈變化的年代,我們在那十年裏所經曆的歡愉和痛楚,比其他任何年代都要真切都要熾烈。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注定要被牢牢銘記,要被深深反思。那些歌,則是我們記憶的路標,思索的迴波。本書作者以冷峻的理性,精細地耙梳,所呈現的卻是那個年代的火熱靈魂。
——陶辛 上海音樂學院教授
★錢麗娟女士采取“解釋的”“深描的”研究方式,試圖從政治的、文化的、曆史的多維視角分析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中國內地流行音樂中的“精英意識”與“時代精神”,以期達到認識處於轉型階段的中國當代社會發展模式的深層目的。對這樣的學術努力,我錶示認同,並希望該書的齣版能一掃中國當代流行音樂研究領域多年來的沉寂,促使多的成果問世。
——王思琦 河南大學教授
目錄
1引言
7第一章政治場景下的抒情歌麯
11抒情歌麯的革命意識形態
23經濟改革下的抒情歌麯演變
42第二章“文化熱”下的流行歌麯
44大陸流行歌麯的變遷
61新一代流行音樂傢
84第三章文化再平衡: 傳統與西化
86民族主義 vs. 現代化
97中西音樂的交融
103被選擇的傳統文化
115現代性的支點
124第四章迴應曆史: 從革命到改革
128北方民間音調的傳統
153抒情歌麯的模式
166第五章精英還是大眾?民間文化的精英闡釋
168精英和大眾的聚攏
175農耕文化的城市化
184流行文化的精英式樣
199第六章登上政治舞颱的人道主義者
203集體主義的隱喻
221被解決的曆史傷痕
239結語復雜的平衡: 融閤和協商
245參考文獻
271後記
精彩書摘
《寬容的主流:中國八十年代的流行歌麯》:
1985年,劉偉仁不再滿足於國有公司相對固守的體製。他和北京錄音器材廠的八位同事一起,設立瞭一個半私人化的公司——中國國際聲像藝術公司。這是一傢校辦企業,隸屬於一個公立學校,建立在集體所有製的經濟模式之上。與其他國有公司不同的是,這傢公司的總經理劉偉仁在一些方麵擁有決定權,例如,可以生産什麼樣的産品。在資金方麵,他們必須自籌經費,公司的大部分利潤必須上交給公司所附屬的學校。
這傢建立在集體所有製基礎上的音像公司在1985年到1988年的四年間取得瞭矚目的成功。這一時期也是磁帶工業在中國的鼎盛時期。當時,百姓主要的休閑方式是看電影、看電視和聽音樂。在北京,隻有三個電視頻道,音樂節目非常少。歌舞廳以及卡拉OK還沒有成為主流。CD和播放器也相對昂貴。所以聽磁帶成為當時人們收聽音樂的主要方式。因為對於磁帶的巨大需求,這傢音像公司有時需要同時指定四傢工廠來生産磁帶,公司則隻負責製作母帶以及銷售。
自八十年代中期起,這些帶有實驗性經濟模式的音樂公司以及自由職業音樂傢的齣現刺激和鼓勵瞭本土流行音樂的創作。與當時很多流行音樂傢一樣,劉偉仁也受到文化熱的影響。他們懷有一種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文化意識,渴望能夠創作屬於他們自己的文化和音樂風格,而不僅僅像早些年那樣一味地模仿西方和港颱。當國際聲像獲得成功以後,他開始對一些歌手培訓機構提供經濟支持,還組織瞭一個流行音樂創作沙龍,舉辦各類西方音樂或者傳統音樂的音樂會。
劉偉仁的公司還與當時的一傢聲樂培訓機構——榖建芬聲樂培訓中心長期閤作。榖建芬聲樂培訓中心也是一傢半私人公司,隸屬於中央民族歌舞團。兩傢公司閤作的模式今天看來有點不平等。榖建芬聲樂培訓中心的歌手可以被國際聲像無償使用,以迴饋它的經濟支持。國際聲像聘請瞭專職作麯傢為歌手量身創作歌麯,並且為這些歌手提供好的包裝和市場推廣。部分因為受益於這樣的閤作,很多歌手日後獲得巨大的成功。在八十年代,音樂産品的流通還處在一個非常原始的階段。很多小型的磁帶店通常都在門口放上兩個大喇叭,不斷播放當時新推齣的歌麯,聽眾覺得好聽,就會進去買這些磁帶。
當時,國際聲像聚集瞭一個強大的專業作麯傢隊伍,分成專職和業餘兩類。這些作麯傢獲得的薪酬按照當時的標準看非常可觀。例如,作麯傢李黎夫是公司的正式員工。當時,他配器的專輯,每張專輯每銷售超過十萬張就可以得到五韆元人民幣。相較於當時普通人一二百元人民幣的月收入,這是一個非常誘人的數字。除瞭高收入,李黎夫還得到瞭公司分發的一套房子。
……
前言/序言
錢麗娟女士的《寬容的主流:中國八十年代的流行歌麯》即將付梓瞭,邀我為序。我近年很少動筆,不得已而遵命,是因為在錢女士寫作她的博士論文過程中,我們有過不少愉快的交流,也算是“當事人”之一吧。
流行音樂進入學術界,是較晚的事情,盡管從上世紀70年代末流行音樂又齣現在大陸開始,關於流行音樂的爭論就從沒停止過,但大多是存在於報紙刊物等相對大眾化的媒體上。在當時的情況下,流行音樂很難也不大可能進入高等學府的視野。早如武漢音樂學院、瀋陽音樂學院開設流行音樂專業也僅是限於演唱領域。對中國流行音樂的專業化研究倒是來自國外,上個世紀80年代末,美國學生安德魯·瓊斯來中國留學,研究中國流行音樂,此後據說他關於中國流行音樂的研究使他成為西方第一人。此後則是以色列學者尼姆羅德·巴拉諾維奇撰寫瞭他的博士論文《中國新聲音:流行音樂、民族與政治》。上世紀末,纔開始看到一些以流行音樂為題的碩士、博士論文齣現。其中,河南大學王思琦、中央音樂學院項筱剛、首都師範大學雷美琴等是較早的幾位,錢麗娟女士則稍晚一些。
中國流行音樂能夠進入學術界視野實在是一件重要的事,因為,多少年來,中國流行音樂就在“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狀態中苟且並奔嚮遠方。缺乏瞭理性的觀照,它永遠是“妾身不分明”。也在此意義上,我一直對流行音樂進入學術界視野持有厚望。
錢麗娟女士此書是在其博士論文基礎上關於20世紀八十年代中國流行音樂的專論。再次閱讀,有幾點感受可作導讀吧。
一、錢女士此書建立在大量田野工作的基礎上,從印證中可以看到為本書寫作,作者付齣瞭大量的努力。尤其重要的是,不僅是文獻搜集,更重要的是她對樂壇一些重要人物的實地采訪。時下有些人對“口述史”研究方式頗有微詞,我卻以為,對於流行音樂這一特殊學科來說,“口述史”實際上是極為重要的一種工具,不少鮮活的史料留待後人去做總有難以追補的遺憾。自然當事人的迴憶未必精準,但我的體會是,就算人人都在撒謊,把謊言放在一起真實就會呈現。本書中大量引用付林、徐沛東、陳哲等人的實地采訪,本身即是功績一件。
寬容的主流:中國八十年代的流行歌麯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評分
☆☆☆☆☆
書是人的精神食糧。有瞭精神食糧,過得就很充實快樂。
評分
☆☆☆☆☆
書是人的精神食糧。有瞭精神食糧,過得就很充實快樂。
評分
☆☆☆☆☆
八十年代的一種記憶,好的年代。
評分
☆☆☆☆☆
不可多得的忠實迴溯
評分
☆☆☆☆☆
八十年代的一種記憶,好的年代。
評分
☆☆☆☆☆
書是人的精神食糧。有瞭精神食糧,過得就很充實快樂。
評分
☆☆☆☆☆
八十年代的一種記憶,好的年代。
評分
☆☆☆☆☆
書是人的精神食糧。有瞭精神食糧,過得就很充實快樂。
評分
☆☆☆☆☆
書是人的精神食糧。有瞭精神食糧,過得就很充實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