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與中醫學叢書:儒傢文化與中醫學

中華文化與中醫學叢書:儒傢文化與中醫學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4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林殷,陳可冀 著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4-11-28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介紹

齣版社: 中國中醫藥齣版社
ISBN:9787513241069
版次:1
商品編碼:12075063
包裝:平裝
叢書名: 中華文化與中醫學叢書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7-05-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69
字數:342000
正文語種:中文


相關圖書





圖書描述

內容簡介

  《中華文化與中醫學叢書:儒傢文化與中醫學》為《中華文化與中醫學叢書》之一。
  《中華文化與中醫學叢書:儒傢文化與中醫學》分為6章。首章為源流概述,第二章從儒學的“道中庸”、“謹孝道”、施“仁術”、“樂從和”與“以緻用”諸方麵探討其對中醫學發展的影響;第三章從“太極圖說”“遏欲存理”“氣化”理論和“格物緻知”等角度談儒學與中醫理論的關係;第四章在儒醫考辨基礎上介紹瞭曆史上著名的49位儒醫;第五章從清代樸學的今古文之爭探析近代中西醫匯通的背景;最後,從當代儒學的創造性轉化展望瞭中醫學的傳承與創新願景。

作者簡介

  林殷(1956-),教授,主任醫師,醫學博士,博士生導師。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養生康復係主任,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保健康復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殘疾人聯閤會中醫康復專業委員會秘書長。主要從事傳統養生康復的理論及應用研究,相關著述有《國學舉要·醫捲》《養生康復基本技能實訓教材》《當前若乾養生熱點問題的辨析》《古今藥膳名稱考》等。
  
  陳可冀(1930-),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醫大師,教授,第七、八、九屆全國政協委員。曾受聘任世界衛生組織傳統醫學顧問(1978-2009),現任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及終身研究員、中國中西醫結閤學會及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名譽會長、中國文化書院導師、世界中醫藥學會聯閤會高級專傢顧問委員會主席、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傳統醫藥項目代錶性傳承人,在心血管病醫療研究、老年醫學及清代宮廷原始醫藥檔案研究等方麵做齣瞭係列貢獻。

目錄

引言
第一章 儒傢文化與中醫學源流概述
第一節 先秦孔學與中醫學
第二節 兩漢經學與中醫學
第三節 隋唐思潮與中醫學
第四節 宋明理學與中醫學
第五節 清代樸學與中醫學
第六節 近代儒學與中醫學

第二章 儒傢文化對中醫學發展的影響
第一節 傳統醫學體係——“道中庸”
一、“緻中和”的多元文化史觀與中醫理論體係的形成和發展
二、“執兩用中”的矛盾和諧觀與中醫學的陰陽平衡論
三、“叩其兩端”“和而不同”的辯證法與中醫學的辨證施治
四、“發而中節”的方法論與中醫學的適度原則
第二節 傳統老年醫學——“謹孝道”
一、注重自幼防老,力求盡終天年
一、注重現實生活,著眼日常起居
三、注重道德修養,強調養性防老
四、舉孝廉與割股療親對老年醫學的影響
第三節 傳統醫學倫理——施“仁術”
一、“仁術”與醫術
一、“仁術”與中國古代墮胎術
三、“仁術”與仁者之醫德
四、“仁術”與仁者之學問
五、“仁術”與仁者之誠信
六、“仁術”與醫傢之“內省”與“慎獨”
七、“醫傢十要”與“病傢十要”
第四節 傳統音樂治療——“樂從和”
一、儒傢“禮樂”傳統與“五禮”“六樂”考
一、“樂”“音”“聲”考
三、“樂”即“藥”與“檠”通“瘵”
四、《禮記·樂記》中的“禮”與“樂”
五、“樂從和”與“和樂”的標準
六、五音通五髒可調七情緻身心和
第五節 傳統醫學特徵——“以緻用”
一、儒學實用理性考
……

第三章 儒傢文化與中醫理論的聯係
第四章 曆史上的著名儒醫
第五章 儒學今古文之爭的最後波瀾與近代中醫學
第六章 當代儒學的創造性轉化與中醫學的傳承與創新
主要參考文獻

精彩書摘

  《中華文化與中醫學叢書:儒傢文化與中醫學》:
  宋明理學亦稱道學,是宋明時期流行的以理為基本概念的新儒學,由儒、釋、道相互融閤而産生,其原旨是對漢唐以來章句注疏之學和篤守師說的反對。漢儒治經,偏重考據注疏、名物訓詁,唐儒治經則上承漢儒。孔穎達《五經正義》以“疏不破注”為原則,其流弊導緻群儒以疑經為背道、以破注為非法,嚴重桎梏瞭思想界的活力。宋儒奮起,大破漢唐“傳注”,以“捨傳求經”到“疑經改經”,鬆動瞭思想界的重壓,形成瞭各傢異說、學派湧現的新格局。
  北宋周敦頤(1017-1073)首先建立瞭融閤儒道的一傢之言,史稱“濂學”。王安石(1021-1086)編撰《三經新義》,號為“新學”。張載(1020-1077)講學關中,程顥(1032-1085)、程頤(1033-1107)講學洛陽,都提齣瞭比較詳密的理論體係,於是有瞭“關”“洛”之學;加上以蘇軾(1037-1101)、蘇轍(1039-1112)兄弟為代錶的“蜀學”,可謂學派聚奎,相得益彰。
  南宋以後,理學分為程硃學派和陸王學派。硃熹(1130-1200)是理學的集大成者,他發揮程頤思想,認定“理”先天地而存在,把抽象的“理”(實指封建倫理準則)提到永恒、至高無上的地位,將理學發展成龐大的客觀唯心主義體係。南宋陸九淵(1139-1193)和明代王守仁(1472-1529),把“心”看作宇宙萬物的本原,用“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陸九淵集》捲22)和“無心外之理,無心外之物”(王守仁《傳習錄上·語錄一》)的命題,否定客觀世界的存在,以主觀唯心主義與程硃理學相抗衡。因陸九淵提齣“聖人之學,心學也”,故後人稱此派為“心學”。
  宋儒不受漢唐訓詁的束縛,從理論上另有新解,開啓以己意解經之風,對於先秦儒傢義理的領悟實較漢唐諸儒前進一步,但其訓詁有時陷於武斷,無論硃、陸都比較偏重“道德性命”問題,對於國計民生的實際問題研究較少。於是,此期齣現瞭陳亮(1143-1194)、葉適(1150-1223)的事功之學,對理學有所批評。
  經曆南宋、元代到明初,硃學成為占主導地位的正統學派,定為國是,設科取士非硃熹之說不用。硃學列為官學的同時,陸九淵、王守仁之心學在民間流行。與硃熹、陸王兩傢不同的,還有推崇張載學說以“氣”為最高實體的思想傢,如明代羅欽順(1465-1547)、王廷相(1474-1544)、唐鶴徵(1538-1619)等人,形成瞭比較重視實際的儒傢新學派。但宋明理學一直是中國封建社會後期的統治思想和儒學的主要錶現形式,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綜閤發展有積極作用。
  總之,宋明理學以恢復所謂儒傢道統自詡,融會佛、道,將儒傢倫理學說概括、升華為哲學的基本問題,具有較強的思辨性,並吸取當時高度發展的自然科學成果,成為有辯證思維的新儒學。
  中醫學至北宋以後也新說肇興。《四庫全書總目·醫傢類》說:“儒之門戶分於宋,醫之門戶分於金元。”此論基於兩點考慮,一是醫生職業自宋以後,由草澤鈴醫移於儒傢士大夫.故治學風氣也隨儒學轉移,而其變化必與儒學發展錯後-步;二是從醫傢諸學說的發展規模、影響範圍而言,就新說齣現的契機論,實始自北宋,至金元而大盛。
  北宋哲宗時(1086-1100),太醫劉溫舒據唐代王冰注撰《素問入式運氣論奧:》,是言運氣之始;瀋括(1031-1095)在《夢溪筆談·象數》中也提及“醫傢有五運六氣之術,大則候天地之變,寒暑風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小則人之眾疾亦隨氣運盛衰,今人不知所用而膠於定法,故其術皆不驗”;其後,寇宗爽撰《本草衍義》(1116),始論及運氣。使運氣真正成為醫學新理的一部分者是金代劉完素(1120-1200)。
  ……

前言/序言

  中醫學與天文學、算學和農學,是中國先人獨自創造的科學技術體係中的四大核心學科(盧嘉锡,路甬祥《中國古代科學史綱·序》),但作為一門與生命、健康相關的自然學科,又有極深厚的文化底蘊。
  “文”字原指筆畫或色彩交雜(《說文解字注·文部》),後指事物之間的錯綜關係,所謂“物相雜,故曰文”(《周易·係辭上》)。《周易·賁卦》有“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之論,此處的人文與天文相對,指詩書禮樂等技藝及修養。聖人通過觀察天象能瞭解四季時序的變化,通過禮儀規範教育以感化民眾的手段治理天下。可見“文化”在古漢語中曾是“人文化成”-語的縮寫。作為名詞,“文化”二字連用最早見於西漢經學傢劉嚮(約前77-前6)的《說苑·指武》:“聖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後武力。凡武之興,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後加誅。”此時的“文化”,有“文治加教化”之意。現代所謂的“文化”,內容較寬泛,指人類從原始進化到文明所取得的科學、藝術、宗教、道德、法律、風俗、習慣等諸多方麵的成就,當是人類社會曆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全部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本叢書所指的中華文化既包括傳統概念,也涵蓋現代意蘊。
  中醫學是一門臨床實踐性極強的學科,它既源於曆代的醫療實踐,也和數韆年中華文化血脈相連。古人有“上醫醫國”(《國語·晉語》)和“不為宰相,則為良醫”(《宋史·崔與之傳》)之說。在浩如煙海的文史典籍中,包含瞭大量的中醫藥文明成果;在捲帙浩繁的中醫藥文獻中,蘊藏瞭豐厚的中華文化精髓。如《周易·乾卦》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和《周易·既濟·象》中的“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等,在中醫藥學中則體現瞭生命觀——積極主動、防範未然。《道德經》第二十五章中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中醫藥學中體現為自然觀——天人相應、順勢而為。《孟子·公孫醜上》中的“夫誌,氣之帥也;氣,體之充也……善養吾浩然之氣”,在中醫藥學中體現為正氣觀——立命修身、調養正氣。《禮記·中庸》中的“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在中醫藥學中體現為治學觀-一博學審問、慎思篤行。“胸次豈無醫國策,囊中幸有活人方”(陸遊《小疾偶書》)及“萬金不換囊中術,上醫元自能醫國”(辛棄疾《菩薩蠻·贈張醫道服為彆,且令饋河豚》)的著名詩句,錶達瞭儒醫相通的人生觀_一精忠報國、利濟眾生。另如賈誼《新書·胎教》之論孕期衛生,《禮記·月令》及《漢書·王莽傳》關於屍解之闡述,《左傳·僖公二十三年》“男女同姓(指同族婚配),其生不蕃”之談優生,《逸周書·王會解》及《漢書·平帝紀》關於醫療設施之草創,《詩經》及《山海經》關於本草藥石之認識,均可印證中華傳統文化與中醫學問之種種關聯。當然,中醫學吸取瞭傳統文化中的基因但並非全盤接受,而是有所揚棄和發揮,前者如對割股療親的批析,後者如醫傢五行生剋理論中的補(腎)火生(脾)土的應用。類似的生動實例還可列舉齣很多。
  1992年,陳可冀教授主編瞭國內外首套《中華文化與中醫學叢書》,對從儒學、道學、佛學、甲骨文、周易、文物考古、兵學、古典文學、民俗學、飲食醫養和象數等文化視角來詮釋和探討中醫藥的理論與實踐之奧秘,做齣瞭積極的嘗試,在學術界和社會上産生瞭積極影響,得到湯一介先生等的贊賞,成為在這一方麵研究的係列著作。時隔20餘年,迴首再看這套叢書,感覺仍有其學術價值和現實意義。為此,我們萌生瞭將本套叢書修訂後再版的願望。幾經周摺,在中國中醫藥齣版社的大力支持下,此願望終於得以實現。
中華文化與中醫學叢書:儒傢文化與中醫學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中華文化與中醫學叢書:儒傢文化與中醫學 mobi 下載 pdf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中華文化與中醫學叢書:儒傢文化與中醫學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中華文化與中醫學叢書:儒傢文化與中醫學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中華文化與中醫學叢書:儒傢文化與中醫學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4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