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概論/高等學校環境類教材

環境保護概論/高等學校環境類教材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張文藝,趙興青,毛林強,歐紅香,尹勇 著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5-01-04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介紹

齣版社: 清華大學齣版社
ISBN:9787302467458
版次:1
商品編碼:12065199
包裝:平裝
叢書名: 高等學校環境類教材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03-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88
字數:236000
正文語種:中文


相關圖書





圖書描述

編輯推薦

  本書可作為高等學校各專業環境保護通識課教材。本書介紹瞭環境問題的由來、環境學科的發展及可持續發展戰略,我國現行環境管理體製及環境標準體係,建設項目環境保護基礎知識,輕工紡織、化工醫藥、冶金機電等行業生産過程中的産汙環節、“三廢”處置方法及典型工藝,企業清潔生産、環境風險評估及應急預案的編製方法。本教材立足於“工程教育認證”要求,滿足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協會機械類、化工類、電氣信息類、計算機類、水利類、交通運輸類、環境類、食品類、礦業類、安全類、材料類、測繪類、儀器類、地質類、土木類、建築類等18個類認證專業必需開設環境保護通識課程的要求。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環境問題的由來、環境科學的發展及可持續發展戰略,我國現行環境管理製度與環境標準體係,建設項目環境保護基礎知識,工程建設項目産汙環節、處理處置方法與典型工程案例,清潔生産與可持續發展,企業清潔生産、環境風險評估與應急預案編製方法。
  本書針對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協會提齣的“工程教育認證”需求,可滿足機械類、化工類、電氣信息類、計算機類、水利類、交通運輸類、環境類、食品類、礦業類、安全類、材料類、測繪類、儀器類、地質類、土木類、建築類等18個認證專業必須開設的通識課程“環境保護概論”的要求;也可作為環境專業學生的專業入門教材,對環保技術和環保管理人員也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目錄

第1章環境問題與可持續發展
1.1環境的基本概念及特性
1.1.1環境的概念
1.1.2環境的分類
1.1.3環境的特性
1.2環境問題
1.2.1環境問題及其分類
1.2.2環境問題的由來與發展
1.2.3環境問題的實質
1.3環境科學
1.3.1環境科學的齣現
1.3.2環境科學的研究對象
1.3.3環境科學的分支
1.3.4環境科學的發展與未來
1.4可持續發展
1.4.1可持續發展思想的由來
1.4.2可持續發展的內涵和基本原則
思考與練習
參考文獻
第2章我國現行環境管理製度與環境標準體係
2.1我國現行環境管理體製
2.2現行環境管理體製的基本特點
2.3我國政府環保部門架構與環境保護法律法規體係
2.3.1我國政府環保部門的職責及其官方網址
2.3.2我國的環境保護法律法規體係
2.4環境標準
2.4.1環境標準的定義
2.4.2環境標準的作用
2.4.3環境標準的特性
2.4.4環境標準工作的曆史沿革
2.5環境標準體係
2.5.1環境標準體係定義
2.5.2環境標準體係結構
2.5.3環境標準之間的關係
2.5.4環境質量標準與環境功能區之間的關係
2.5.5汙染物排放標準與環境功能區之間的關係
思考與練習
參考文獻
第3章建設項目環境保護基礎知識
3.1大氣環境
3.1.1大氣汙染及其質量標準
3.1.2大氣汙染治理技術及典型工藝
3.1.3室內空氣汙染簡介
3.2地錶水
3.2.1地錶水汙染及其質量標準
3.2.2給水處理技術及典型工藝
3.2.3汙水處理技術及典型工藝
3.2.4水體生態修復技術及典型工藝
3.3地下水
3.3.1地下水及其環境質量標準
3.3.2地下水環境保護措施與對策
3.3.3地下水修復技術
3.4噪聲汙染、電磁輻射、放射性汙染及其他汙染
3.4.1噪聲汙染
3.4.2電磁輻射
3.4.3放射性汙染
3.4.4光汙染
3.4.5熱汙染
3.5生態環境
3.5.1生態學基礎
3.5.2生態影響的防護、恢復、補償措施及替代方案
3.5.3減少生態影響的工程措施
3.5.4重要生態保護措施
3.5.5生態監測
3.6固體廢物
3.6.1固體廢物的特徵與分類
3.6.2固體廢物的管理
3.6.3固體廢物中汙染物進入環境的方式及危害
3.6.4固體廢物的處理與處置
3.6.5危險廢物的處理與處置
3.6.6生活垃圾、醫療垃圾等一般固廢處理與處置典型工藝
3.7環境監測
3.7.1環境監測的分類
3.7.2環境監測方案的基本內容
思考與練習
參考文獻
第4章工程建設項目産汙環節、處理處置方法與典型工程案例
4.1輕工紡織化縴
4.1.1輕工業汙染特點
4.1.2廢氣防治
4.1.3廢水處理
4.1.4固廢處理、處置
4.1.5×××紙業有限公司環境保護工程案例
4.2化工石化醫藥
4.2.1化工汙染的特點
4.2.2廢氣防治
4.2.3廢水處理
4.2.4固廢處理及處置
4.2.5×××化工公司環境保護工程案例
4.3冶金機電
4.3.1冶金機電行業汙染特點
4.3.2廢氣防治
4.3.3廢水處理
4.3.4固廢處理、處置
4.3.5×××車輛製造公司環境保護工程案例
4.4建材火電
4.4.1建材及火電行業汙染特點
4.4.2廢氣防治
4.4.3廢水處理
4.4.4固廢處理、處置
4.4.5×××生活垃圾焚燒發電BOT項目環境保護工程案例
4.5交通運輸
4.5.1工程分析
4.5.2主要環境影響
4.5.3環境影響減緩及防治措施
4.5.4交通運輸環境保護工程案例(京滬高鐵項目)
4.6社會區域
4.6.1社會區域範疇
4.6.2廢氣防治
4.6.3廢水處理
4.6.4固廢處理、處置
4.6.5噪聲防治
4.6.6社會區域環境保護工程案例(某汙水處理廠項目)
思考與練習
參考文獻
第5章企業清潔生産、環境風險評估與應急預案編製
5.1清潔生産的産生與發展
5.1.1清潔生産的産生
5.1.2清潔生産的發展
5.2清潔生産的原則和主要內容
5.2.1清潔生産的原則
5.2.2清潔生産的主要內容
5.3清潔生産推行和實施的原則
5.3.1清潔生産推行的原則
5.3.2企業實施清潔生産的原則
5.4清潔生産實施的主要方法與途徑
5.5企業突發環境事件風險評估方法
5.6企業環境應急預案及其編製方法

精彩書摘

  第1章環境問題與可持續發展
  當今社會、經濟與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世界各國普遍關注和亟待解決的重大命題。人類社會發展到今天,社會生産力的水平已經大大提高,物質財富空前繁榮,但這並不能說明全球絕大多數人類比以往任何一個時期都生活得更加安全和健康。工業化過程追求的是集聚和積纍人工資本,而不關注人類文明賴以生存的基礎——自然資本。自然資本不僅包括人類生産生活所利用的資源,還包括草原、平原、沼澤、港灣、河岸、珊瑚礁、苔原和森林在內的環境係統,這些復雜係統構成的地球使生命成為可能,並嚮人類及其他生命提供無償的服務。這些服務至今沒有替代物,也無法準確估算它的價值。
  1991—1993年間,耗資2億美元的生物圈2號
  生物圈2號是美國建於亞利桑那州圖森市大沙漠中的一座微型人工生態循環係統,為瞭與生物圈1號(地球本身)區分而得此名,是愛德華·P.巴斯與其他人員主持建造的人造封閉生態係統,占地12000m2,耗資2億美元,曆時8年。
  無法維持8名參加試驗的科學傢所需的氧氣,而生物圈1號——地球卻每天為60多億人免費供應足夠的氧氣。粗略地估計,自然界直接流入社會的生物服務價值每年至少36萬億美元,這一數字接近全世界每年的生産總值39萬億美元,如果加上間接的價值和“效益”,全世界自然界的生態係統服務的價值大約在400萬億~500萬億美元之間。長期以來,人類認為自然環境的一切是沒有價值的,理所當然地享受著這“免費的大餐”,對自然貪婪地索取,肆意地破壞,導緻的嚴重後果是人與自然陷入日益尖銳的矛盾之中,人類不斷遭到大自然無情的報復,被帶到瞭災難的邊緣,由此引發一係列全球性環境問題——全球氣候變暖、臭氧層破壞、物種滅絕、生物多樣性減少、有毒有害化學物質汙染加劇、土地沙化……同時,傳統的工業化並沒有使人類普遍地富裕起來。據世界銀行統計,全球近1/4人口還處於極端貧睏之中,區域性環境惡化嚴重影響著人類的生存和健康。西方工業化發展模式和解決環境問題的方法與手段並不完全適用於其他國傢,特彆是中國,解決環境問題的*選擇是探索與區域生態環境、社會與經濟特徵相適應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21世紀,人類麵對這一睏境必須自覺地改變價值觀和構架新的發展戰略,並且不能僅僅停留在聯閤國及各國頒布的文件上,生態環境保護、環境汙染控製和環境規劃與管理等係統工程的實施,需要政府的正確決策、企業的環境管理行為以及每個地球公民的參與; 更需要在不同國傢和不同文化背景下,通過各種實踐活動去開創、發展和完善環境科學理論與方法,這也是當今世界環境科學迅猛發展的原因所在。
  1.1環境的基本概念及特性
  1.1.1環境的概念
  1. 環境的定義
  一般來說,“環境”是相對某一中心事物而言的,即圍繞某一中心事物的外部空間、條件和狀況,以及對中心事物可能産生影響的各種因素。環境科學所研究的環境是以人類為主體的外部世界的總體。
  根據《環境科學大辭典》,環境是指“以人類為主體的外部世界,主要是地球錶麵與人類發生相互作用的自然要素及其總體。它是人類生態和發展的基礎,也是人類開發利用的對象”。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環境是指“影響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各種天然的和經過人工改選的自然因素的總和,包括大氣、水、海洋、礦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遺跡、人文遺跡、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城市和鄉村等”。
  2. 環境要素
  環境要素是指構成人類環境整體的各個相對獨立的、性質不同而又服從整體演化規律的基本物質組分,也稱環境基質。環境要素分為自然環境要素和社會環境要素,但通常是指自然環境要素。自然環境要素又包括非生物環境要素(如水、大氣、陽光、岩石、土壤等)以及生物環境要素(如動物、植物、微生物等)。各環境要素之間相互聯係、相互依賴和相互製約。不同的環境要素組成環境的結構單元,環境結構單元又組成環境整體或稱環境係統。例如,由多樣性的生物體組成生物群落,所有的生物群落構成生物圈。
  3. 環境質量
  環境質量是環境素質好壞的錶徵,是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對具體的環境要素所處的狀態的描述。環境質量好壞的界定隻有參照環境質量標準,通過環境質量評價的結果來實現。環境質量對人類的生存與發展影響重大,隨著社會的進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環境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4. 環境容量
  環境容量是在人類生存和自然生態係統不緻受害的前提下,某一環境所能容納的汙染物的*大負荷量。或一個生態係統在維持生命機體的再生能力、適應能力和更新能力的前提下,承受有機體數量的*大限度。環境容量是一種重要的環境資源。某區域內的大氣、水、土地等都有承受汙染物的*高限值,這一限值的大小與該區域本身的組成、結構及其功能有關,如果汙染物存在的數量超過*大容納量,這一區域環境的生態平衡和正常功能就會遭到破壞。環境容量是一個變量,通過人為地調節控製環境的物理、化學及生物學過程,改變物質的循環轉化方式,可以提高環境容量,改善環境的汙染情況。環境容量按環境要素可細分為大氣環境容量、水環境容量、土壤環境容量等,此外還有人口環境容量和城市環境容量等。
  5. 環境汙染
  環境汙染是指人類活動産生的有害物質或因子進入環境,引起環境係統的結構與功能發生變化,危害人體健康和生物的生命活動的現象。這些有害因子包括化學物質、放射性物質、病原體、噪聲、廢熱等,當其大環境中的數量和濃度達到一定程度時,可危害人類健康,影響生物正常生長和生態平衡。環境汙染是各種汙染因素本身及其相互作用的結果。同時,環境汙染還受社會評價的影響而具有社會性。它的特點可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麵。
  1) 時間分布性
  汙染物的排放量和汙染因素的強度隨時間而變化。例如,工廠排放汙染物的種類和濃度往往隨時間而變化。由於河流的潮汛和豐水期、枯水期的交替,都會使汙染物濃度隨時間而變化。隨著氣象條件的改變會造成同一汙染物在同一地點的不同時間內汙染濃度相差高達數十倍。交通噪聲的強度隨不同時間內車流量的變化而變化。
  2) 空間分布性
  汙染物和汙染因素進入環境後,隨著水和空氣的流動而被稀釋擴散。不同汙染物的穩定性和擴散速度與汙染物性質有關。因此,不同空間位置上汙染物的濃度和強度分布是不同的。因此,為瞭正確地錶述一個地區的環境質量,單靠某一點的監測結果是無法說明的。必須根據汙染物的時間、空間分布特點,科學地製訂監測計劃(包括網點設置、監測項目、采樣頻率等),然後對監測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纔能得到較全麵而客觀的評價。
  3) 汙染物含量的復雜性
  不同的汙染物其毒理效應不同,同一種汙染物在不同的條件下其毒性也存在一定差異。有害物質引起毒害的量與其無害的自然本底值之間存在一界限(放射性和噪聲的強度也有同樣情況)。所以,汙染因素對環境的危害有一閾值。對閾值的研究,是判斷環境汙染及汙染強度的重要依據,也是製定環境標準的科學依據。
  4) 汙染因素作用的綜閤性
  從傳統毒理學觀點來看,多種汙染物同時存在對人或生物體的影響有以下幾種情況。
  (1) 單獨作用。即當機體中某些器官隻是由於混閤物中某一組分發生危害,沒有因汙染物的共同作用而加深危害的,稱為汙染物的單獨作用。
  (2) 相加作用。混閤汙染物各組分對機體的同一器官的毒害作用彼此相似,且偏嚮同一方嚮,當這種作用等於各汙染物毒害作用的總和時,稱為汙染的相加作用。如大氣中的二氧化硫和硫酸氣溶膠之間、氯和氯化氫之間,當它們在低濃度時,其聯閤毒害作用即為相加作用,而在高濃度時則不具備相加作用。
  (3) 相乘作用。當混閤汙染物各組分對機體的毒害作用超過個彆毒害作用的總和時,稱為相乘作用。如二氧化硫和顆粒物之間、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之間,就存在相乘作用。
  (4) 拮抗作用。當兩種或兩種以上汙染物對機體的毒害作用彼此抵消一部分或大部分時,稱為拮抗作用。如動物試驗錶明,當食物中含有30×10-6(質量分數)甲基汞,同時又存在12.5×10-6(質量分數)硒時,就可能抑製甲基汞的毒性。
  1.1.2環境的分類
  環境類型的劃分尚無一緻的標準,根據不同的原則類型劃分也不同。人類環境由若乾個規模大小不同、復雜程度有彆、等級高低有序、彼此交錯重疊、彼此互相轉化變換的子係統組成,是一個具有程序性和層次結構的網絡。過去一般被劃分為自然環境和人工環境兩種類型。近年來,環境科學傢以環境要素的差異、人類對環境的作用、環境的功能、空間範圍的大小等為依據,對環境作齣瞭新的分類。
  人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或以不同的原則,按照人類環境的組成和結構關係將它進行不同的分類。通常的分類原則是: 環境範圍的大小、環境的主體、環境的要素、人類對環境的作用以及環境的功能等。按環境的範圍,由近及遠可分為以下幾種。
  (1) 聚落環境。聚落是人類聚居的地方與活動的中心。它可分為院落環境、村落環境和城市環境。
  (2) 地理環境。地理環境是圍繞人類的自然現象及人文現象的總體,分自然地理環境和人文地理環境。
  自然地理環境位於地球的錶層,即由岩石圈、水圈、土壤圈、大氣圈和生物圈組成的相互製約、相互滲透、相互轉化的交錯帶,其厚度約10~30km。人文地理環境是指人類的社會、文化、生産、生活活動的地域組閤,包括人口、民族、聚落、政治、社團、經濟、交通、軍事、社會行為等許多成分。它們在地球錶麵構成的圈層,稱為人文圈或社會圈、智慧圈、技術圈。自然地理環境是自然地理物質發展的産物,人文地理環境是人類在前者的基礎上進行社會、文化和生産活動的結果。因此,從大的範圍來說,地理環境,特彆是自然地理環境是環境科學的重點研究對象。
  (3) 地質環境。簡單地說,它是指自然地理環境中除生物圈以外的部分。它能為人類提供豐富的礦物資源。
  (4) 宇宙環境。環境科學中宇宙環境是指地球大氣圈以外的環境,又稱星際環境。不過,此處所指的宇宙環境僅限於人類進入太空活動以後,人和飛行器(人造衛星、探測器、航天飛機等)在太陽係內飛行觸及的環境。
  毫無疑問,任何一個層次的環境係統都由低一級層次的各個子係統組成,而它自身又是更高級環境係統的組成部分。
  1.1.3環境的特性
  環境係統是一個復雜的係統,各部分之間存在著緊密的聯係和製約關係,同時也是具有時、空、量和序變化的動態係統和開放係統。環境中的各種變化不是孤立的,往往是集多種因素於一體的綜閤反映。由於人類活動與環境係統存在物質、能量和信息的相互流動,因此具有不容忽視的特性。
  1. 環境的整體性
  環境是以人為中心的,對人可能産生影響的各種因素組成的整體。這些因素是相互聯係、相互影響、相互製約的。如環境中的大氣變化對水環境、土壤環境及生物環境都會帶來相應的影響,可以說是牽一發而動全身。例如,人類燃燒的礦物質能源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進而導緻溫室效應加劇,相繼引起全球變暖、海平麵上升等一係列環境問題。因此環境保護是全球性問題,隻有人類攜起手來,共同行動,人類的棲息地——地球纔能得到保護。
  2. 環境的區域性(變化性或差異性)
  不同地區的環境呈現明顯的地域差異,形成不同的地域單元,稱為環境的區域性,也是由於環境中物質和能量的地域分異規律而形成的。
  (1) 太陽輻射因地球形態和運動軌跡的特點在地錶的輻射能量按緯度呈條帶狀分布,導緻瞭具有不同能量水平的環境體係按緯度方嚮伸展。
  (2) 由於地錶組成物質的不均勻性,特彆是海洋、陸地兩大物質體係的存在,使地錶的能量和水分進行再分配,引起環境按經綫方嚮由海洋嚮內陸有規律的變化(濕潤、半濕潤、半乾旱、乾旱氣候),從而使具有不同物質、能量水平按經綫方嚮伸展的環境類型,疊加於按緯綫方嚮伸展的環境體係之上(沿海、內陸的差異)。
  (3) 地貌部位不同,往往會有不同的物質能量水平,相應地有不同的大氣、水文和生物狀況(高山、平原),使環境類型更加復雜多樣。
  (4) 人類由於科學技術水平不同,生産方式不同,對自然的開發和利用性質、程度都顯示齣極大的差彆。由於自然演化和人類乾預的原因,使人類生存環境明顯地具有地區差異,形成不同的地域單元,錶現齣強烈的區域性。
  3. 環境的綜閤性
  環境的綜閤性錶現在兩個方麵。一是任何一個環境問題的産生,都是環境係統內多因素綜閤作用的結果,其中既有自然因素如溫度、濕度及風速的作用,更有人為因素如汙染物的排放等作用,而且這些因素之間相互影響、相互製約。二是解決環境問題需要多學科的綜閤。在實際工作中,為瞭解決某一環境問題,往往需要綜閤所涉及的各個領域的學科,在一個總體目標或方案的構架之下,有針對性地將所涉及的各學科問題逐一解決。例如,為解決一條河流的汙染問題,在調查汙染物種類、性質時,要依靠環境化學、環境物理學、微生物學等學科方麵的理論和知識; 弄清汙染危害的程度和範圍以及河流本身的自淨能力,需藉助該河流的水文、地質資料以及生態學、土壤學、醫學等方麵的知識; 製訂治理方案,要考慮國傢、地方的現行有關政策、法規和對經濟發展的影響,資金籌措等經濟、財政方麵的因素; 另外要運用係統工程學方法製訂一個現實條件下的*佳方案; 實施治理時還要涉及各種工程技術科學。這些都需要在進行深入研究和係統分析之後,纔能作齣綜閤的科學決策。
  4. 環境的有限性
  自然環境中蘊藏著大量的物質與能量,這些資源都是有限的。另外環境對汙染物的容納量即環境容量也是有限的。環境的有限性提醒人類必須改變傳統的生産方式與生活方式,提高資源的利用率,盡可能少地嚮環境排放廢物,改善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構建和諧的人居環境,這樣人類纔能夠持續地發展下去。
  5. 環境的相對穩定性
  在一定的時空條件下,環境具有相對穩定性。即環境具有一定的抗乾擾能力和自我調節能力,隻要乾擾強度不超過環境所能承受的界限,環境係統的結構與功能就能逐漸得以恢復,錶現齣一定的穩定性。這就要求人類的活動必須在環境的承載力範圍內。
  6. 環境變化的滯後性
  自然環境受到外界影響後,其變化及影響往往是滯後的 環境保護概論/高等學校環境類教材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環境保護概論/高等學校環境類教材 mobi 下載 pdf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環境保護概論/高等學校環境類教材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環境保護概論/高等學校環境類教材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環境保護概論/高等學校環境類教材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