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黄道周(1585-1646),字幼玄(或幼平),又字螭若,螭平,号石斋,汉族,明代福建漳浦铜山(现东山县)人,明末学者、书画家、文学家、儒学大师。
天启二年(1622)进士,深得考官袁可立赏识,历官翰林院修撰、詹事府少詹事。南明隆武时,任吏部尚书兼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首辅)。因抗清失败被俘。隆武二年(1646)壮烈殉国,隆武帝赐谥“忠烈”,追赠文明伯。清乾隆年间改谥“忠端”。道光四年(1824),从祀孔庙。
黄道周《孝经》纸本,凡11.5页(23面,其正文10.5页,21面,款跋1页2面)半页23.4×12.7厘米。署款:“崇祯辛巳之冬黄道周颂并书于白云之库。”并跋云:“是作《颂》之初本,起草未定,有更易十余句,及改定数十字者,要其大概,尽在初编,时已凝寒笔硬,而是编细书未甚潦草,不忍弃置,后之览者,或有谅其草创,略其迂疏,因后本以参定,或并为之扬汰,无以涂跣贻惭修士,固所愿也,十月初七日道周再顿首识。”黄道周小楷,初以钟繇、王羲之为宗,得力于《宣示表》《荐季直表》之法,他深谙隶法,通古融今,将古文字和金文的笔法稍作变化,融人其中,打破了传统书法四平八稳的结字方法,在笔画的搭配上造成险峻峭拔之势,拓宽横向,缩短纵向,结合得相当自然,质朴古雅,给人以新的视觉享受。
用笔与结构:
一、点画厚实、缓涩苍茫。
黄道周小楷书法用笔厚实,点和竖画起笔多采用横折切入法,下笔的速度较为缓慢,书法线条苍茫朴厚,自然产生生拙之感。力求做到用笔果断,切、折、转、顿有机结合,尽量适应黄氏那种积极强调紧迫的用笔习惯,力争点画厚实,质朴古雅。
二、大小各异、流畅活泼。
黄道周小楷在结体上横向取势较多,故字形偏扁,而且左收右放,左高右低,捺画长而舒展,重心向右倾斜,形成一种错落感,达到歪中求正之感。纵向结构的字多以上宽下窄,重心上移,形成倒三角结构。包围结构的字,通常外框收紧,内部笔画或部件紧凑,但又不失疏朗,游刃有余。黄道周写字多不循规蹈矩,注重化解离合、奇正矛盾,斜中取正,求得整体结构的平稳。他的书法既有晋人书法的古朴雅致,又有魏碑奇逸雄脉,方圆兼备,不流世俗,自成风貌。
内页插图
经典碑帖还原放大集萃:黄道周 孝经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