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传奇
她可以坐在巴黎秀场的*排,正对着总统夫人和世界级明星;她受邀飞往全球各地,看遍绝世珍藏;她和举世闻名的设计师喝咖啡,和商业巨贾探讨事业与人生智慧……她也踩着十厘米高跟鞋疾走如飞,坚持工作数周无休,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为达成所愿,亲力亲为……
从底层助理到如今的时尚集团总裁,她被外界称为“中国版穿Prada的女魔头”,她的传奇经历,在固有的观念里是一种挑战,带着神秘莫测的味道,用一个又一个惊人的结果,改变着这个时代对女性的认知,以及女性自身的可能性。
无论是零下20度或是零上40度,她永远鲜衣亮裙、珠宝叮当;她坚信成大事者不纠结、不服输的人不会输人生;从《时尚芭莎》的创立与繁荣,到规模与影响力空前的BAZAAR明星慈善夜,在她心里,没有做不到,只有不敢想。
她爱恨分明
她看似不经意的言行举止常能刮起强烈风暴,而在呼风唤雨的背后,是爱和恨的明晰,价值与资源的以心相抵,前进和思考始终并行,她爱什么,便要什么,所以再多坎坷的奋斗,都是快乐的历练。
她强调每个人的自我选择,鼓励女性找到热爱的事情,并分享如何在事业与家庭中寻得平衡,
她是苏芒,中国时尚掌门ren,万千女性的理想标杆,正能量鸡血女王。
她撼动权力网络的能力,和应对艰难的决策力,让她成为这个时代的奇迹。
她,只为热爱而活。
《为热爱而活》是中国时尚界旗帜人物、“中国版穿Prada的女魔头”苏芒时隔5年的全新作品集。作为时尚掌门ren,在呼风唤雨的背后,有太多人好奇她为什么要这么忙?怎么能又忙又美丽?“为热爱而活”即是回答。
在《为热爱而活》中,苏芒将过往20年在自身成长、爱情婚姻、职场经验、处事为人方面的所得倾囊相告。
【选择】站得高一点,放得低一点→做了再说,是年轻人的大智慧
从知道自己要什么到最终实现它,无论事业或爱情,别害怕改变、未知、失控、急转弯、被挑战……每个人都有机会理性分析、完美推断,也都可能浮冰筑楼、随时坍塌,与其焦虑地讨论成功,不如迈出第一步,做年轻赌徒,与世界来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对赌。
【伴侣】爱情是一场豪赌→可以错爱,不可不爱
人是爱情的天敌,要求和指令着别人或自己,而爱情是自然的产物,它只能按照自然的规律生生不息。任何人为行动,都是损伤。从爱情到婚姻,爱,一直是那份牵肠挂肚、心醉神迷,而不是一个男人。
【智美】女人的优势就是美→美是一种欢乐,不是一种需求
智美双全,向前一步,当名与利是男人的长效春药时,女人所有的野心不过就是追求完美。在克服客观社会对女性身份的各种限制后,令女人走出厨房、盘起长发,在嘈杂的格子间里安身立命的,不是赚取金钱的吸引力,而是创造美的渴望。
【热爱】建个自己的梦想国→为热爱而活
每一个看过城市灰蒙蒙日出的人,十年后都搬进了看得见CBD全景的corner office(高级办公室)。那些天性冒险的创造者,宁愿呼吸着糟糕的空气、挤在东三环的人海、因几百条微信几小时电话而失声,也不愿离开人声鼎沸的灯火。只有热爱,会帮你从一无所有到驰骋一生,从默默无闻变成被记住的名字。
苏芒,时尚集团总裁 《时尚芭莎》总编辑
一个为了追求完美可以忍受一切不完美的人;
一个情绪化,脾气和理想一样大的人;
一个有能力掌控全部,却对美食束手就擒的人;
一个时尚耕耘者,工作昼夜不分,对人爱恨分明;
不服输,不放弃,只愿为热爱而活。
1994年,加入时尚杂志社;2000年,创办《时尚健康》杂志,成为时尚集团第yi任执行出版人;2001年,与国际时装杂志《Harper’s BAZAAR》合作,创办《时尚芭莎》;2003年,发起“芭莎明星慈善夜”活动,开创明星、时尚、慈善、媒体4重影响力的大型慈善拍卖晚会的模式,助力慈善事业;2005年起,她开始进行杂志品牌化发展,创办男士杂志《芭莎男士》;2013年,获颁中华慈善奖“zui具爱心慈善楷模”奖;2014年,升任时尚集团总裁。2015年,加盟《燃烧吧少年》。
苏芒做了23年时尚杂志,比阿里巴巴成立至今的年数还要长6年。我对时尚没有太多的发言权,但对苏芒的坚持由衷佩服。不管是今天还是未来,这种坚持将一直因其难得而愈显珍贵。我真的希望坚持的精神和时尚一样流行。
——马云 企业家、慈善家
朋友有很多种,苏芒是那种只要她欣赏你,在她的眼中你的优点就会被无限放大,而你的缺点则通通可以忽略不计的人。能够包容朋友的缺点,绝不仅仅是天性善良那么简单,这往往是源于自信和内心世界的足够强大,苏芒是做大事的人。
——冯小刚 著名导演
序一马云:时尚战士
序二冯小刚:中国时尚的花农
第一章怎么能又忙又美丽
不吃饭会饿瘦的,不读书呢
小时候妈妈对我说
自知比自信更重要
没有答案,只有真相
女人的优势就是美
相同任务不同结果
怎么能又忙又美丽
忘记自己,重新来过
站得高一点,放得低一点
美丽的逃逸
第二章爱上你不是我的错
爱上你不是我的错
千万不要爱上我
谁是上天最好的安排
君子与侠客
变成自己想嫁的男人不好吗
男人这东西
爱情是我们最后的奢侈品吗
能让爱来做主吗
恋爱是一场盛大的自我催眠
爱情是一场豪赌
第三章没有物欲就没有创造力
一次改变命运的旅行
美是一种欢乐,不是一种需求
为什么我要这么忙
门童的故事
长腿姑娘有什么了不起
你累故你在
高级实用主义
奢侈品不是罪恶
了不起的同志们
没有物欲就没有创造力
第四章成大事者不纠结
做了再说,是年轻人的大智慧
每一个自己都是你
选择坚持,胜过坚强
善解人意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福气
人生,重在选择
生命只有一次,你的快乐你决定
让自己幸福的方式
为什么好女人总受伤
爱情需要策略吗
成大事者不纠结
第五章不服输的人不会输人生
在城市中才能风情万种
可以错爱,不可不爱
改变世界的不实用
建个自己的梦想国
舍得,不是得舍
人们只会注意你的成就,没人会在意你的感受
与男人无关的真爱
不服输的人不会输人生
当专注变成一件难事,你该怎么办
卖梦想的人
第六章为热爱而活
我们的梦想
你有权选择更有价值的人生
无虐不青春
赢不了一个时代,也要赢得尊重
所有的幸福不会同时来临
为什么是我
我们都曾历经风雨
生命只需好,不需长
心有多大,世界就会有多大
为热爱而活
爱上你不是我的错
风雷交加的雨夜,我独自站在车流拥塞的长安街上,美丽的闪电划过长街,一刹那幻彩银光撕裂茫茫黑夜。
在这充满未来感和英雄主义色彩的城市中,疲惫的我,正两手紧抱装满稿件的牛皮纸袋,脚上是新买的细跟Dior(迪奥)凉鞋,雨就这样无情地浇下来。车河里千百盏灯闪闪而过,千百辆车各去各的地方,没有一辆车为我停下来,没有一个人看见我的焦急和狼狈。雨滴滑到脸上,我站在街上,一个普普通通的加班晚上,突然感伤袭来。
多年前同样的一个夜晚,我站在建国门桥上,看到都市里万家灯火明亮,发现那么多灯里,竟没有一盏灯为我而亮。就是那一天,我决定结婚了,转瞬已10年。匆匆忙忙中,十年过去,我找到爱了,又忙别的去了,抓些实的总比虚着好,可是钢筋水泥的城市里,再充实的女人有时也会显得飘摇。
“爱上你不是我的错。”
“我需要爱你,就像我需要呼吸。”
我们的生活里,越来越多节目。一个很棒的晚上,我们会说去“粉酷”吃饭吧,再去“苏丝黄”的床上喝一杯,去KISS跳舞吧,去钱柜唱到天亮。就算是银锭桥下月夜泛舟,数码相机嘻嘻哈哈,小曲琵琶咖啡红茶,到哪里还找得到四目相投的另一双眼睛?找到了,还是干脆忘记他?
“我们真的需要爱一个人吗?”
“我们真的需要节目忘记孤独吗?”
安静的城市在另外一边,那里的夜很黑,从你踏进小区大门开始,夜就变得更黑了。你的身上带着很多味道,耳朵里塞满声响,钥匙掏出来,躺在黑暗的床上,另一双眼睛飞过来,似梦似真,这感觉真好,不需要面对。
像《欲望都市》里的逃婚者凯莉,我身边的女孩们也纷纷寻找着自己的感情问题,好像一经谈婚论嫁爱情就变得很无趣似的。另一些则忙着解脱,以寻求真爱的名义,纷纷解约婚姻。我可不想加入这样的讨论,因为我既不睿智也不理性,有时还会一不留神站在街上发呆。棉棉只有一个“Message”(短信)恋人,张曼玉挽着梁朝伟,强忍泪水……不错,我们人人都需要爱情,就像是空气,就像是呼吸。
干吗还有那么多问题呢?“这爱情经得住考验吗?”“我对他的爱是真的吗?”“结婚真有必要吗?”“我们之间还有爱吗?”世界上很多事情都无须论证,你不试怎么知道呢?我倒觉得如果像计算公式那样,得出必胜结果再去结婚,那才叫索然无味呢。能够爱上一个人,已经难能可贵,为他哭为他笑,为一条短信心跳几秒,你还要什么呢?那一刻你说我们结婚吧,可能在床上,也可能在路边,没有Tiffany(蒂凡尼)的钻戒,只有强烈的在一起生活的愿望,不够浪漫吗?刻骨铭心的爱情你一定要抓住,再痛也好,两难也罢,人生看似很长,机会看似很多,其实那一刻的忘情,往往终生再也遇不见。
“爱上你不是我的错。”
“我知道,爱上你也不是我的错。”
两个人都知道,却又默默地走开,这才是人生的悲哀。
不吃饭会饿瘦的,不读书呢
艾菲尔铁塔从日出到日落,华灯初上,美丽万千,这一切让人流连忘返。我疯狂地看毕加索美术馆,参观巴黎国际当代艺术博览会,与朋友们相聚,享受美食……这一切让我看上去好像有很多时间逗留在这个令人心醉的城市,可事实上来回北京与巴黎只有48小时,每一秒钟都珍贵到我必须与时间赛跑。所以我学会了在飞机上编辑微信短信,等待落地的那一分钟按下发送键;精简每一个电话,分流一类二类三类重要的文件;在前往参加宴会的车里,简单涂上口红和整理头发的空隙,时间刚刚够喝上一口水润润因为说太多话而嘶哑的喉咙;紧接着嘱咐我“90后”的助理应该如何修改刚刚传来的PPT,甚至在落地前写下了这篇文章。而这一切都不能阻止我体会随时随地翻开一本书的快乐。
世上万事,不过是一懒二拖三不读书。我把时间分割成无数个抽屉,一些用来投身于我可以为之奋不顾身的事业,一些给予那些还没有实现的梦想,一些留给我最最亲爱的朋友们,一些留给家人和爱人。而有一个小小的角落,是留给书的,如饥似渴,吸收养分。
15岁时,我从济南考到北京的中国音乐学院。宿舍里有一张上下铺,下面的小床是我小小的家。晚上,拉上床边布帘,打开小台灯,鹅黄的光就会填满我的小世界。枕边的墙上,钉着我从济南家里带来的唯一的一件装饰品:姐姐送我的布艺小画框,里面镶着一个在看书的苗族小姑娘。在书的地方姐姐写了这样一句话:“芒芒,不吃饭会饿瘦的,不读书呢?”它,一直挂在我的床头,晨昏相守。
那时,我的学校在恭王府的院子里,有参天的大树和各种破旧不堪的宫殿。深深的侧院里,还有中国艺术研究院。春天,会有布谷鸟没完没了地鸣唱,一直唱到夏天。院子里,永远丝竹乱耳,我呢,会在琴房里、宿舍里,偷懒地捧着一本本从艺术研究院图书馆借来的书,不停地看。看着看着,就开始忍不住伏在钢琴盖子上,自己写起来。在食堂认识的艺研所的研究生大哥哥,会轮流看我写的小东西,告诉我这很像谁的散文、谁的小说,然后他们再推荐我去读读谁的书……
我从来不是一个好学生,因为是15岁跳级考上的大学,很多地方都跟不上,常常面红耳赤地被老师批评。小小的下铺、琴房以及后院的回廊,成了书与我相伴又避世的地方。
小时候我暗下决心,每个月要读够四本书,勉强算是个小读书人。现在却只能见缝插针地读书、碎片化地读书,即使在短短15分钟的路途中,也要打开我的阅读器翻上几页。读书连接着我的日常生活,连接着我心中的疑问,甚至连接着超越自身而存在于某处神秘空间的非常深奥的东西。也许我们不能简单地做读书人,却必须有一颗读书心。
王石先生曾说:学习是一生的事。他每天都在看书,我问他,你哪里还有时间呢?他说把读书培养成习惯,每天就算再晚,不读书就睡不着。
读书改变着你的思维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你的谈吐,让你变得与众不同。我眼中真正的时尚人,不只是衣香鬓影,不只奔赴于参加不完的“大趴”,而是一群会讲故事的人,而会讲故事的人就一定要有一颗读书心。他会认真地专注于一个细小的图注,标出一双红底鞋的价格,用最切实的语句告诉你穿上这双鞋你会变得更美;他也会把自己的经验分享在每一瓶精华的试用报告里,不动声色地让你记住参加今晚的派对时刷上防水睫毛膏……
事业给了我们最狂的风,读书给了我们最静的海。不能放弃我们热爱的事业,又必须读书,不妨用一点小智慧。想一下,你优雅地从大衣口袋或随身包包里掏出一本书或一个阅读器,真是风雅性感得很。而当你进入阅读状态,便一定能够体会,用手指划过几页书那一刻的满足。
做了再说,是年轻人的大智慧
周而复始活在时尚圈的人,早就习惯了走着走着就掉进时差的窟窿里,从北京到巴黎,从上海到米兰。但有一种时差,很要命,我把它叫作视野的时差。
有一天,你突然想去爬山,看着山高似乎不过几百米,爬个来回不过两小时,打算用山泉洗个脸,山腰小铺逛逛,买个冰激凌上山顶教堂拍照,然后在太阳晒过头顶前下山。
但是,假设只是假设,你根本无法预知你会看到什么样的景色、偶遇什么样的陌生人,就连山顶有没有教堂也不是你说了算。所以,你的纠结、选择和打算,只是空想。
人们总说成功是选择大于努力。可是,对年轻人来说,更糟糕的恰是过度选择。在你看不到全貌时,别靠臆断拼凑,对自己设下所谓重大的选择,好像只有这样的形式感才算对自己负责任。
其实,30岁之前,只要你聪明努力人品好,并愿意专注10年只做一件事,选什么,你都会成功的。年轻的你,还远远没成熟到有资本做选择。
很多优秀的“90后”,问我关于职场选择的困扰:“到底要不要放弃安稳的工作,从零开始做我喜欢的职业?会不会一无所有?”“我该如何才能成为你们这样的女人?”“到底该先结婚还是先创业?是不是应该在创业之前把婚结了、孩子生了?可是我还没有男朋友。”
我只想说:孩子,是你想太多。什么都别想,做了再说。
如今的年轻人所面临的时代,价值多元化,机会多到乱花入眼,看起来好像做对了决定就像押对了宝,能瞬间改变命运。其实,正是在这个看起来遍地是黄金的时代,做才比想更重要。
你太年轻,别着急做决定,你连自己到底想要什么都不知道,谈何纵观全局、权衡利弊?你根本看不到全局,以你的经验值,你连半局都看不到。
以你当前的智慧和眼界,看不见楼上的风景,看不见更大一局棋,更看不到偶然,看不到意外,看不到机遇和风险同在。你住在20岁的身体里,却非要想象自己以超前成熟的头脑,设定在35岁走上人生巅峰,从而推测出未来15年的每一天都该如何精准投资。
你所谓的理性分析、完美推断以及无懈可击的人生计划,都是筑于浮冰上的楼,随时可能轰塌。你永远拼不出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万全计划,如果有,那一定是个死于中庸的伪战略。
别害怕改变、失去、未知、失控、放弃、急转弯、被挑战,甚至……不知道自己在害怕什么的害怕。这些害怕,都来自于你对成功的渴望、安全感的缺失以及壮志未酬的焦虑。
人心老了,才会害怕失控,患得患失,固步自封。而你,正年轻貌美,像个口袋里叮当作响、荷尔蒙气息扑面而来的年轻赌徒,无论输赢,都敢与世界来一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对赌。
你只有先做,先迈出一步,才能看得到再上一级台阶的风景;听得见更大的江河,才知道下一步要怎么走。
别想那么多,没用。
你得做,花一分钟迈出第一步,而不是花一年、两年去计算得失风险。
年轻的时候,你没有什么输不起的。怎么输,你都赚了。你一无所有,世界会给你所有。
想要从世界手中得到所有,先从脚下一步一步做起。
做了再说,是年轻人的大智慧。
如果说,30岁之前,有一定要做的选择,那么只有:
每一个十字路口,都follow your heart(跟随你的心)。
听内心的声音,你绝不会后悔。
在城市中才能风情万种
“有这样一群女人,她们个个事业有成,既有钱又漂亮,永不疲倦地追求理想的两性关系。”
“她们漂亮、练达、百炼成钢,永远拿着一支烟,悠然自得地打量着身边的男人。”
“她们因为一直以来对配偶、对生活的高标准、严要求而单身至今。”
这是电视剧《欲望都市》中所描写的都市女人。
它仿佛对都市女性进行了重新定义:她们不再像男人一样主动优越,而是比男人更主动、更优越。她们每个人都是如此地了解自己、了解人性,知道自己的目标是怎样的男人,知道适合自己的是怎样的爱情,但是那爱情总是令人烦恼,找到了又怎样?你愿意重复父母的生活吗?你不是总以为,自己的爱情能够与众不同吗?我们虽然不像她们那样狂热于性爱,但不也是孜孜不倦地寻求爱情,希望为自己的生命寻找更多的东西?
生活在大城市里的女性,几乎人人都是华灯街头的风景,闪亮地美丽着、闪亮地竞技着、闪亮地寂寞着……她们性感的身影成为城市的标志,正是因为女人,这个城市才有了灵魂,不是吗?那些穿行在城中充满诱惑的女人,让我们断定哪个城市是浪漫多情的,哪个城市是纸醉金迷的,哪个城市是保守的,哪个城市是率性的。
我就是一个如此热爱着城市的女人,很是认同某个美女作家的话—如果没有城市她将不知如何生活。我甚至觉得,人类文明最伟大的成就,就是城市的出现。这是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地方,你永远不能满足、不会满足。什么都可以更好、更美:事业、生活、男人,包括你自己。这令你充满了欲望和动力,正是那欲望又令你充满了性感的魅力。当你纤细的鞋跟“当当当”地踏过大理石走廊,当你用红唇传达着自己的声音,当你用时装展现自我个性的时候,整个城市都成了你的舞台,那风,那阳光,和郊野的不同,整个城市似乎充满了音乐的律动,每个脚步、车影和高楼顶上的青天白云,都是动感的,人和人擦身而过,都是光影重叠的、后现代的。只有在这种背景下,女人才能够是风情万种的。
城市的美丽我们都无法忘记。有一次入夜时分,当我坐的飞机盘旋在纽约上空时,看见整个城市刹那间亮起来,千万座高楼镂空似的闪闪发光,光芒万丈的自由女神不可思议地在海中央,不计其数的灯火,如同万千钻石在海陆上闪耀,而那光芒的周围则是一层深似一层、无尽的黑。这场景在我的脑海里强烈地存留着,充满了象征的意味,分不清到底是谁诱惑了谁。
总而言之,如果最早城市的魅力等同于权利的魅力、金钱的魅力的话,如今城市的魅力正像是女人的魅力,性感的、诱惑的、艳光四射的。你问我,能说城市性感吗?怎么不能?你告诉我,为什么我们全都如此爱她?
爱上你不是我的错
风雷交加的雨夜,我独自站在车流拥塞的长安街上,美丽的闪电划过长街,一刹那幻彩银光撕裂茫茫黑夜。
在这充满未来感和英雄主义色彩的城市中,疲惫的我,正两手紧抱装满稿件的牛皮纸袋,脚上是新买的细跟Dior(迪奥)凉鞋,雨就这样无情地浇下来。车河里千百盏灯闪闪而过,千百辆车各去各的地方,没有一辆车为我停下来,没有一个人看见我的焦急和狼狈。雨滴滑到脸上,我站在街上,一个普普通通的加班晚上,突然感伤袭来。
多年前同样的一个夜晚,我站在建国门桥上,看到都市里万家灯火明亮,发现那么多灯里,竟没有一盏灯为我而亮。就是那一天,我决定结婚了,转瞬已10年。匆匆忙忙中,十年过去,我找到爱了,又忙别的去了,抓些实的总比虚着好,可是钢筋水泥的城市里,再充实的女人有时也会显得飘摇。
“爱上你不是我的错。”
“我需要爱你,就像我需要呼吸。”
我们的生活里,越来越多节目。一个很棒的晚上,我们会说去“粉酷”吃饭吧,再去“苏丝黄”的床上喝一杯,去KISS跳舞吧,去钱柜唱到天亮。就算是银锭桥下月夜泛舟,数码相机嘻嘻哈哈,小曲琵琶咖啡红茶,到哪里还找得到四目相投的另一双眼睛?找到了,还是干脆忘记他?
“我们真的需要爱一个人吗?”
“我们真的需要节目忘记孤独吗?”
安静的城市在另外一边,那里的夜很黑,从你踏进小区大门开始,夜就变得更黑了。你的身上带着很多味道,耳朵里塞满声响,钥匙掏出来,躺在黑暗的床上,另一双眼睛飞过来,似梦似真,这感觉真好,不需要面对。
像《欲望都市》里的逃婚者凯莉,我身边的女孩们也纷纷寻找着自己的感情问题,好像一经谈婚论嫁爱情就变得很无趣似的。另一些则忙着解脱,以寻求真爱的名义,纷纷解约婚姻。我可不想加入这样的讨论,因为我既不睿智也不理性,有时还会一不留神站在街上发呆。棉棉只有一个“Message”(短信)恋人,张曼玉挽着梁朝伟,强忍泪水……不错,我们人人都需要爱情,就像是空气,就像是呼吸。
干吗还有那么多问题呢?“这爱情经得住考验吗?”“我对他的爱是真的吗?”“结婚真有必要吗?”“我们之间还有爱吗?”世界上很多事情都无须论证,你不试怎么知道呢?我倒觉得如果像计算公式那样,得出必胜结果再去结婚,那才叫索然无味呢。能够爱上一个人,已经难能可贵,为他哭为他笑,为一条短信心跳几秒,你还要什么呢?那一刻你说我们结婚吧,可能在床上,也可能在路边,没有Tiffany(蒂凡尼)的钻戒,只有强烈的在一起生活的愿望,不够浪漫吗?刻骨铭心的爱情你一定要抓住,再痛也好,两难也罢,人生看似很长,机会看似很多,其实那一刻的忘情,往往终生再也遇不见。
“爱上你不是我的错。”
“我知道,爱上你也不是我的错。”
两个人都知道,却又默默地走开,这才是人生的悲哀。
不吃饭会饿瘦的,不读书呢
艾菲尔铁塔从日出到日落,华灯初上,美丽万千,这一切让人流连忘返。我疯狂地看毕加索美术馆,参观巴黎国际当代艺术博览会,与朋友们相聚,享受美食……这一切让我看上去好像有很多时间逗留在这个令人心醉的城市,可事实上来回北京与巴黎只有48小时,每一秒钟都珍贵到我必须与时间赛跑。所以我学会了在飞机上编辑微信短信,等待落地的那一分钟按下发送键;精简每一个电话,分流一类二类三类重要的文件;在前往参加宴会的车里,简单涂上口红和整理头发的空隙,时间刚刚够喝上一口水润润因为说太多话而嘶哑的喉咙;紧接着嘱咐我“90后”的助理应该如何修改刚刚传来的PPT,甚至在落地前写下了这篇文章。而这一切都不能阻止我体会随时随地翻开一本书的快乐。
世上万事,不过是一懒二拖三不读书。我把时间分割成无数个抽屉,一些用来投身于我可以为之奋不顾身的事业,一些给予那些还没有实现的梦想,一些留给我最最亲爱的朋友们,一些留给家人和爱人。而有一个小小的角落,是留给书的,如饥似渴,吸收养分。
15岁时,我从济南考到北京的中国音乐学院。宿舍里有一张上下铺,下面的小床是我小小的家。晚上,拉上床边布帘,打开小台灯,鹅黄的光就会填满我的小世界。枕边的墙上,钉着我从济南家里带来的唯一的一件装饰品:姐姐送我的布艺小画框,里面镶着一个在看书的苗族小姑娘。在书的地方姐姐写了这样一句话:“芒芒,不吃饭会饿瘦的,不读书呢?”它,一直挂在我的床头,晨昏相守。
那时,我的学校在恭王府的院子里,有参天的大树和各种破旧不堪的宫殿。深深的侧院里,还有中国艺术研究院。春天,会有布谷鸟没完没了地鸣唱,一直唱到夏天。院子里,永远丝竹乱耳,我呢,会在琴房里、宿舍里,偷懒地捧着一本本从艺术研究院图书馆借来的书,不停地看。看着看着,就开始忍不住伏在钢琴盖子上,自己写起来。在食堂认识的艺研所的研究生大哥哥,会轮流看我写的小东西,告诉我这很像谁的散文、谁的小说,然后他们再推荐我去读读谁的书……
我从来不是一个好学生,因为是15岁跳级考上的大学,很多地方都跟不上,常常面红耳赤地被老师批评。小小的下铺、琴房以及后院的回廊,成了书与我相伴又避世的地方。
小时候我暗下决心,每个月要读够四本书,勉强算是个小读书人。现在却只能见缝插针地读书、碎片化地读书,即使在短短15分钟的路途中,也要打开我的阅读器翻上几页。读书连接着我的日常生活,连接着我心中的疑问,甚至连接着超越自身而存在于某处神秘空间的非常深奥的东西。也许我们不能简单地做读书人,却必须有一颗读书心。
王石先生曾说:学习是一生的事。他每天都在看书,我问他,你哪里还有时间呢?他说把读书培养成习惯,每天就算再晚,不读书就睡不着。
读书改变着你的思维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你的谈吐,让你变得与众不同。我眼中真正的时尚人,不只是衣香鬓影,不只奔赴于参加不完的“大趴”,而是一群会讲故事的人,而会讲故事的人就一定要有一颗读书心。他会认真地专注于一个细小的图注,标出一双红底鞋的价格,用最切实的语句告诉你穿上这双鞋你会变得更美;他也会把自己的经验分享在每一瓶精华的试用报告里,不动声色地让你记住参加今晚的派对时刷上防水睫毛膏……
事业给了我们最狂的风,读书给了我们最静的海。不能放弃我们热爱的事业,又必须读书,不妨用一点小智慧。想一下,你优雅地从大衣口袋或随身包包里掏出一本书或一个阅读器,真是风雅性感得很。而当你进入阅读状态,便一定能够体会,用手指划过几页书那一刻的满足。
做了再说,是年轻人的大智慧
周而复始活在时尚圈的人,早就习惯了走着走着就掉进时差的窟窿里,从北京到巴黎,从上海到米兰。但有一种时差,很要命,我把它叫作视野的时差。
有一天,你突然想去爬山,看着山高似乎不过几百米,爬个来回不过两小时,打算用山泉洗个脸,山腰小铺逛逛,买个冰激凌上山顶教堂拍照,然后在太阳晒过头顶前下山。
但是,假设只是假设,你根本无法预知你会看到什么样的景色、偶遇什么样的陌生人,就连山顶有没有教堂也不是你说了算。所以,你的纠结、选择和打算,只是空想。
人们总说成功是选择大于努力。可是,对年轻人来说,更糟糕的恰是过度选择。在你看不到全貌时,别靠臆断拼凑,对自己设下所谓重大的选择,好像只有这样的形式感才算对自己负责任。
其实,30岁之前,只要你聪明努力人品好,并愿意专注10年只做一件事,选什么,你都会成功的。年轻的你,还远远没成熟到有资本做选择。
很多优秀的“90后”,问我关于职场选择的困扰:“到底要不要放弃安稳的工作,从零开始做我喜欢的职业?会不会一无所有?”“我该如何才能成为你们这样的女人?”“到底该先结婚还是先创业?是不是应该在创业之前把婚结了、孩子生了?可是我还没有男朋友。”
我只想说:孩子,是你想太多。什么都别想,做了再说。
如今的年轻人所面临的时代,价值多元化,机会多到乱花入眼,看起来好像做对了决定就像押对了宝,能瞬间改变命运。其实,正是在这个看起来遍地是黄金的时代,做才比想更重要。
你太年轻,别着急做决定,你连自己到底想要什么都不知道,谈何纵观全局、权衡利弊?你根本看不到全局,以你的经验值,你连半局都看不到。
……
(苏芒写于2013年7月,原题《致我们永不逝去的青春》)
15岁我走出北京的站台
短发绿裙
你问我
什么是将来
我笑我怎么知道
没有到死我怎么能知道
你问我
事业是几十年的长路
用短跑的速度
怎么跑长跑
我说我怎么知道
我就要用尽全力
哪怕跑到死也要
你问我
如同卵子
爱就这么多
慢慢用好不好久一点好不好
我说我就要
我就要使尽力气
把爱全给你
哪怕明天死去或者
不再爱你
我的爱也全部给的都是你
你问我
女人青春短
休息好不好让桃花常开在你的脸颊
我说我不愿意
总有一天我会永远地睡去
我只有今天
可以再多做一点多见一面
再多活一个钟点
我用尽一生
反对你
哪怕你是爱你是规律你是真理
15岁我走出北京的站台
从来就没打算回去
你我都知道
那出生之处
谁都回不去
我活着
用必死的决心
用我全部的勇气
反对你
只有今天这样活着
我才没有死去
不得不说,苏芒老师的新作《为热爱而活》封面设计真的太戳我了!那种简约而不失力量的设计风格,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我一直以来都非常欣赏苏芒老师身上那种独立、坚韧、并且充满生命力的气质。她的人生经历本身就是一本精彩的书,我相信这次的作品也一定不会让人失望。我最近一直在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常常感到迷茫,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这本书的名字,就像一剂强心针,直接点明了我内心深处的渴望——那就是找到并活出自己的热爱。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获得一些关于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发掘内心真正渴望的指引。也许,这本书会分享一些关于如何克服恐惧、如何勇敢尝试、如何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不平凡的热情的故事。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在苏芒老师的笔下,究竟会描绘出怎样一幅“为热爱而活”的壮丽画卷。这本书对我来说,可能不仅仅是一次阅读,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启迪。
评分说实话,当我看到《为热爱而活》这本书时,就有一种莫名的冲动想立刻拥有它。苏芒的名字,总是能勾起我对她独立、自信、充满魅力的形象的联想。我一直觉得,一个人如果能为自己的热爱而活,那将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这本书的标题就直接击中了我的心。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从中获得一些关于如何识别和追寻自己真正热爱的事物的灵感。我经常会陷入一种“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状态,感觉生活缺少了点什么,也许就是那份纯粹的热爱。我猜想,苏芒老师会在书中分享一些她自己的人生经验,或许会讲到她是如何在工作和生活中找到平衡,如何保持对生活的热情,如何不畏惧困难,坚持自己的选择。我渴望从中汲取力量,也希望能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为热爱而活”的道路。这本书对我而言,就像是一次与智者的对话,一次关于生命意义的探索,我非常期待它能给我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评分我最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点燃我内心火焰的书,而《为热爱而活》恰好出现在我的视野里。苏芒这个名字,在我心中代表着一种不懈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情。我记得她曾经说过很多令人振奋的话语,所以我对她的新作品充满了期待。虽然我还没有开始细读,但仅仅从书名来看,我就觉得它一定会给我带来很多启发。我相信,在这个充满各种声音和选择的世界里,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东西,并为之倾注心力,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情。我希望这本书能引导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发现那些被忽略的激情所在。也许,这本书会包含一些关于如何平衡现实与理想,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保持对生活的热情,如何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不迷失自己的方法。我期待着能从中学到一些实用的建议,让我的生活不再只是日复一日的重复,而是充满活力和意义的绽放。这本书对我来说,一定是一次关于自我发现和重塑的旅程。
评分这本书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封面设计就很有吸引力,苏芒的名字更是让我期待值拉满。我一直很关注她,觉得她是一个非常有力量和智慧的女性。读她的书,我总能从中汲取到很多能量和启发。这本书虽然我还没开始细读,但光是看目录和一些零星的介绍,就能感受到那种扑面而来的“热爱”的力量。我觉得,在当下这个快节奏、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能够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东西,并为之努力奋斗,本身就是一种了不起的能力。这本书我想一定会带给我很多关于如何发现和坚持自己热爱的思考。我特别好奇她会在书中分享哪些具体的经历和感悟,是关于事业上的坚持,还是生活中的点滴美好?我很期待这本书能成为我生活中的一盏明灯,指引我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束光,不再随波逐流,而是活出自己真正的色彩。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学习到如何平衡生活与工作,如何在追求梦想的同时,不失去内心的平静和快乐。我准备找个安静的周末,泡一杯咖啡,慢慢地品味这本书,让苏芒的智慧和热情渗透到我的生活里。
评分刚收到这本书,迫不及待地翻开了。首先,它的印刷质量和纸张手感都非常棒,拿在手里就有一种沉甸甸的质感,让人感觉很舒服。我是一个很注重阅读体验的人,这本书无疑在这方面给了我很大的惊喜。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阅读,但仅从排版和文字的呈现方式来看,就能感受到编辑团队的用心。苏芒老师的名字,对我而言,就像一个品质的保证,每次看到她的作品,总会有一种亲切感和信任感。我一直觉得,真正的“热爱”不是凭空而来的,它需要时间和经历的沉淀,也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尝试。这本书的名字《为热爱而活》恰恰触动了我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我相信,苏芒老师一定会在书中分享她那些独特的人生感悟和宝贵经验,这些经验或许能帮助我打破一些固有的思维模式,发现新的可能性。我尤其期待她能分享一些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如何保持初心,坚持热爱的方法。我想,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位智者的分享,一段温暖的鼓励,会陪我一起,勇敢地去追寻那些闪闪发光的东西。
评分这本书还没看,但是书的质感真是太好了,柔软而细腻,爱不释手。
评分已经看完了!
评分东西不错的 很好的 正品,,加油不错的物流 京东棒棒哒
评分不错挺好的。
评分感觉棒极了 感动 震撼 美丽 很愉快的购物 阅读完后再次年轻十岁 秒变鸡血、、看官自行脑补。
评分一天就看完了
评分当天收到,还没看呢,有点小激动~~^o^^o^
评分看了三分之一了,有启发,冲着苏芒买的,喜欢欣赏她的生活态度和理念,希望自己也能越来越优秀
评分很快,书还可以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