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不曾亏欠每一个奋斗的人

世界不曾亏欠每一个奋斗的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周礼 著
图书标签:
  • 励志
  • 成长
  • 奋斗
  • 人生
  • 正能量
  • 自我提升
  • 励志故事
  • 个人成长
  • 梦想
  • 成功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辽宁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5087258
版次:1
商品编码:12043730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6-10-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59
字数:189000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内容简介

成功需要时间积累,需要不断地努力和坚持。只要你熬过艰难与困苦、熬过寂寞与等待、熬过打击与迷茫,痛苦最终会转化为营养,成功便会如同三月的花香迎面扑来。
本书通过丰富且真实生动的案例以及一针见血的有力评述,告诉读者在努力奋斗的旅途中,每当我们遭遇到苦难或是失败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化解苦难、怎样走出失败的阴影,寻找到自己人生中那条正确的成功之路。

作者简介

周礼,著名随笔作家,优秀教师。《百花园》、《启迪与智慧》、《湖南文艺出版社》等签约作家,曾在多家报刊开设专栏,至今已在《读者》、《意林》、《青年文摘》、《小小说月刊》、《人民日报》、《工人日报》、《大公报》、《澳门日报》等报刊杂志发表作品两千余篇。已出版著作:《家是一盏温馨的灯》、《宰相与船夫》……

目录

目 录
第一辑:你不努力奋斗,别人就会走到你前面
命运就握在你的掌心 / 003
做了才会知道结果 / 005
成功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 / 008
从最容易实现的目标做起 / 011
除了种瓜,还可以种豆 / 013
不止一种出路 / 015
别为一块面包祈祷 / 018
父亲的种地哲学 / 020
一粒豆子的用途 / 023
人生是一场万里长跑 / 026
你不展翅,没人能让你高飞 / 028
祈求土地的农夫 / 031
改变人生的两小时 / 034
父亲的秘诀 / 037
不与他人争,只跟自己比 / 040
小贩的成功秘诀 / 043
眉毛上的汗和眉毛下的泪 / 046
不为退缩找借口 / 049
最初的决定 / 051

第二辑:再长的黑夜也挡不住黎明的到来
不经苦痛,怎能化茧成蝶 / 057
没什么能阻挡你成功 / 060
别被想象的困难吓倒 / 063
杀死沙丁鱼的是惰性 / 066
一半是水,一半是火 / 069
借别人的力量实现自己的梦想 / 072
成功就在高墙后 / 074
别人的美餐可能是你的毒药 / 076
如果你从事着自己不喜欢的职业 / 079
良好心态是成功的保证 / 081
给自己找个对手 / 084
一棵树的成长 / 087
爱因斯坦成功的秘诀 / 090
成功就是顺便摘一个苹果 / 093
成功源于走自己的路 / 096
当机遇摆在面前时 / 099
摸得着的理想 / 101
奇迹就是在坚持中创造的 / 104
撞好自己的钟 / 107

第三辑:雨后的彩虹最美丽
不要为打碎的花瓶哭泣 / 113
鹰曾是被抛弃的弱者 / 116
黄雀与鸿鹄 / 118
一朵花儿的芬芳 / 120
只看拥有的 / 122
学会取舍 / 124
吃亏是一种智慧 / 127
短视与远见 / 130
不让世界改变自己 / 133
唤山不如走过去 / 136
一张报纸的价值 / 139
推门的勇气 / 142
适时示弱是种智慧 / 145
生活是一道模糊的数学题 / 147
大舍大得 / 150
高锟的胸怀 / 153
一个货郎的遗言 / 156
澳大利亚的苍蝇 / 159
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 / 161
感悟生命的真谛 / 164
居里夫人的两把椅子 / 166
理想与现实 / 169

第四辑:奋斗让梦想开花
破烂点亮人生 / 175
“捡”来的世界首富 / 178
比别人多看一步 / 181
决定改变人生 / 184
用耳朵聆听财富的声音 / 187
吃苦是积攒资本 / 190
从家庭主妇到家政女皇 / 193
瞄准就开火 / 196
丁志忠:我有一个梦想 / 199
上帝打开的另一扇门 / 202
成功就是做好一件事 / 205
成功就是要找准方向 / 207
放低自己的姿态 / 210
没有永远的厄运 / 213
抬头就是一片蓝天 / 216
那个追梦的老男孩 / 219
十分钟创下“百万美元” / 222

第五辑:幸福属于奋斗和有悟性的人
忙,并快乐着 / 227
恬淡如荷 / 229
每一粒粮食都流淌着别人的汗水 / 231
接受也是一种快乐 / 234
简单的快乐 / 236
微笑的种子 / 239
另一只眼看幸福 / 241
幸福可以提升 / 244
把快乐传递给别人 / 247
给自己一片晴朗的天空 / 249
人生中的等不及 / 251
生活,有时不妨阿Q一点 / 253
学学孩子解烦恼 / 255
幸福其实很简单 / 257

精彩书摘

第一辑
你不努力奋斗,别人就会走到你前面

很多时候,人之所以庸庸碌碌,不是因为我们没有才华、没有能力,而是因为我们根本没有展翅高飞的信心、雄心和恒心。
如果一个人有了高远的目标,哪怕他是一只不起眼的黄雀,也能自由自在地翱翔于天空。

一粒豆子的用途
从前,有一个农夫种了一片豆子,等到成熟后,他将收获的豆子拿到市场上去卖。他原以为可以卖一个好价钱,谁知,那年豆子普遍丰收,卖豆的人犹如赶集一般,尽管价格已经压到了最低,但依然不容易脱手,无奈之下,农夫只好将豆子挑回了家。
望着一粒粒金灿灿的豆子,农夫犯愁了,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些豆子发霉烂掉吧。后来,农夫想了一个办法,他将这些豆子加了水,放进一个容器里,然后在上面盖上一层纱布,没过几天,里面就长出了一团团又肥又嫩的豆芽。于是,他摇身一变,成了卖豆芽的小贩,整日穿梭于大街小巷。
刚开始,他的豆芽生意还不错,每天都能卖出好几桶,但没过几天,其他农户纷纷效仿,他的生意一落千丈。眼见豆芽的生意做不成了,聪明的农夫又想出一个办法,他将豆苗移栽到花盆里,然后做成植物盆景卖给城里的有钱人,让他们身居高楼也能体会一把做农夫的感觉。果然,他的这个创意受到了不少人的青睐,他的豆苗盆景卖得十分火爆。就这样,农夫不仅处理掉了那些卖不出去的豆子,还狠狠地赚了一笔。
第二年,农夫又种了一片豆子,同样获得了丰收,可是这一年豆子的行情依然不景气,很多豆农血本无归,发誓再也不种豆子。望着仓库里堆积如山的豆子,农夫陷入了绝望,他想,今年的豆子恐怕很难卖出去了。
这天早上,农夫来到一家路边摊吃早饭,他要了两根油条和一碗豆浆。油条的味道还不错,香喷喷的,松脆而有韧劲,但豆浆却不敢恭维,分明就是勾兑的,一点豆香都没有。于是,农夫灵机一动,何不将那些豆子做成豆浆,卖给城里的那些早餐店呢?说干就干,农夫将家里那座荒废了很多年的石磨搬了出来,他要让大家吃到最好、最香的手磨豆浆。然而,让农夫失望的是,早餐店都不愿订他的豆浆,原因是他的豆浆价格比勾兑的贵了好几倍,再加上现在喜欢喝豆浆的人越来越少了,鲜豆浆根本没有多大的市场。
怎么办呢?难不成将那些磨好的豆浆白白地倒掉,农夫再次陷入了绝望。没办法,最后农夫只好将那些豆浆做成豆腐,期望能减少些损失。让农夫做梦也没想到的是,由于他的豆腐是手磨的,口感比机器做的好了许多,再加上分量足,价格公道,顾客络绎不绝,一锅豆腐往往刚刚出炉,就被大家抢购一空。就这样,农夫不仅从中小赚了一笔,还学会了如何做生意。
从那以后,不管遇到什么状况,农夫都是乐呵呵的,他从不担心自己的豆子卖不出去,因为他知道,一粒豆子有很多种用途。当豆子卖不出去时,就做成豆浆;当豆浆卖不出去时,就做成豆腐;当豆腐卖不出去时,就做成豆腐干;当豆腐干卖不出去时,就做成豆腐乳;当豆腐乳卖不出去时,就做成豆芽;当豆芽卖不出去时,就卖豆苗;当豆苗卖不出去时,就种到地里,来年又会收获一大仓的豆子。
卖豆如此,做人亦是如此。无论我们遭遇到多大的挫折和不幸,都不要轻言放弃,也不要轻易地否定自己,此路不通,那就换一条道。人除了下地种菜,还可以当街吆喝;除了搬砖头,还可以扛钢筋;除了做诗人,还可以搞设计;除了给别人打工,还可以自主创业……每个人都有许多种用途,都有无数条出路,那我们又何必为一时的不如意而灰心丧气呢?

改变人生的两小时
在一次同学聚会上,有一位同学特别引人注目,因为他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在大家的印象中,这位同学不是一位优秀的人,成绩平平,各方面的能力也很一般。然而,谁也没想到短短十余年时间,他就超过了班上所有的人。于是,大家纷纷向他投去羡慕的目光。
饭后,大家不约而同地问起了他成功的秘诀,他听后耸了耸肩,淡淡地说:“其实也没什么,只不过我把大量的时间用在了做同一件事上。”
原来,大学毕业后,这位同学给自己定下了一个长远的奋斗目标,无论每天工作有多忙,他都尽量挤出两个小时的时间,坚持学习市场营销和企业管理。几年后,他辞职下海,自己开起了公司。由于掌握了丰富的营销知识和管理经验,他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很快就成了远近闻名的企业家。
听了他的故事之后,大家都感到十分后悔,因为他们拥有同样多的业余时间,但基本上都浪费在了无聊的网络游戏和牌桌上。此时,他们才深刻地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不在于文凭的高低,也不在于能力的强弱,而在于是否将零散的业余时间用于学习,是否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做某件事。平庸与卓越,往往只在人的一念之间,抑或消极与积极的生活方式之中。
除了工作之外,每个人都有大把的业余时间。在这里,我们不妨算一笔时间账,假如每天中午十二点下班,下午两点上班,中间有整整两个小时,除却做饭和吃饭的时间,至少能够剩下半小时。假如每天下午五点半下班,每天晚上十点钟睡觉,中间有整整四个半小时,除却料理家务和教育孩子,至少能够剩下一个半小时,也就是说每天至少有两个小时左右的学习时间,这还不包括双休日和节假日。
你可别小看这两个小时的时间,如果坚持下去,常常能创造奇迹。以一本十万字的书为例,如果你每天阅读两小时,大约能看两万字,而五天左右就能读完一本书,一个月就能读完六本这样的书,而一年就能读完七十二本这样的书,是不是觉得很惊人啊?而事实上,只要下定决心,你也同样能够做到。
每天两小时,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都算不了什么,不过是少看一会儿电视,少玩一会儿电脑,少打一会儿麻将,但这两小时所积累的正能量却是无法估量的,所创造的经济价值也是无法想象的。居里夫人利用零散的业余时间,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奠定了现代放射化学的基础;马里奥利用零散的业余时间,创作了长篇小说《教父》,成为美国文学的一个转折点;奥斯勒利用零散的业余时间,研究出了第三种血细胞,为人类医学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其实,成功就是一个不断积累和沉淀的过程,如果你也想干一番事业,那就不要犹豫,赶紧从现在做起,利用零散的业余时间,每天坚持做一件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你也会成为一位了不起的大人物。

不与他人争,只跟自己比
可能有些人有这样一种体会:交通越来越方便了,而人们的交往却越来越少了;房子越来越宽敞了,而人们的心胸却越来越狭窄了;兜里的钱越来越多了,而人们脸上的笑容却越来越少了;生活越来越好了,而人们的快乐却越来越少了;娱乐越来越丰富了,而人们的精神却越来越空虚了;医学越来越发达了,而人们的健康却越来越差了……究其原因,这跟人们的心态有很大的关系。
我们生活在一个快节奏的时代,职业竞争与日俱增,为了生存,人们不得不努力地工作,拼命地奋斗。竞争本来是一件好事,它既能推动社会的进步,也能提高个人的能力,但事事计较,逢人必争,是不利于他人和自己的。当良性竞争变成恶性竞争时,带来的就是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不择手段地排挤和打压对手,其结果往往弄得头破血流,身心俱疲。
不知道为什么,人总是喜欢与别人争,与别人比。为了一个职称,同事之间可以兵戎相见;为了一笔家产,兄弟之间可以你死我活;为了一句话,夫妻之间可以反目成仇。当看见别人买了一件品牌衣服时,不管自己是否有那个经济实力,也要勒紧裤带买上一件;当看见别人升迁时,不管自身条件如何,也想要弄个一官半职;当看见别人大把大把地花钱时,不管自己是否有这个能力,总想与别人比上一比。
与别人争和比,往往会争出烦恼,比出自卑。因为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你不是每时每刻都争得过别人,比得过别人。争不到,自然就会徒增烦恼;而比不赢,自然就会灰心丧气。
其实,一个人完全没有必要与别人争一时之长短。法国哲学家笛卡儿曾说:“除了征服自己,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并无其他使命。”人生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不管你的理想是什么,奋斗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让家人过上幸福的生活。所以,我们要学会跟自己比,今天与昨天比,明天与今天比,那样才能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我,使自己一天比一天进步,一天比一天强大。
《庄子?外物》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任国有一位公子,他心怀理想,想要钓一条大鱼,于是,他用一个大钩,一条粗绳,做了一副巨型鱼竿,还用五十头牛做诱饵,然后将钓钩抛入东海,蹲在会稽山上,等待着鱼儿上钩。可是,他足足等了一年,也没有钓到一条鱼,而那些在河沟里钓鱼的人,几乎每天都有所收获。对于这种情况,任国公子总是付之一笑,毫不气馁,认真地总结着经验和教训。终于有一天,一条超大的鱼上钩了。任国公子将这条鱼杀了,腌制成干鱼肉送给沿海的居民,大家都饱食了一顿鱼肉大餐。试想,如果任国公子与人争一时之长短,那么他也只能在小沟小溪里钓点小鱼小虾了。
一个时期的不如意,只能代表一个时期。同样,一个时期的辉煌,也只能代表一个时期。不要看别人现在比你强,比你成功,比你有钱,比你过得好,抑或现在你比别人强,比别人成功,比别人有钱,比别人过得好,因为数年、数十年后,情况又会怎样,恐怕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楚。万事万物,总是在不断地变化,不断地发展,与其和别人争,不如跟自己比。

前言/序言

成功是每个人的梦想,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只有少数人做到了,这是什么原因呢?除却一些先天的因素外,其实失败的根源在于自己。
成功最大的敌人不是失败,而是甘于平淡,安于现状,得过且过。一方面,人们渴望过上美满幸福的生活,而另一方面又害怕改变。人总是习惯于现有的生活状态,而不愿意做出新的尝试,结果一辈子被困在原地,只能望洋兴叹。其实,改变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困难,只需要付出一丁点儿的勇气而已。
真正改变命运的,不是机遇和才华,而是一个人的态度。你以怎样的态度面对生活,生活就以怎样的结果回报于你。人生最大的悲哀不是失去肢体,而是失去生活的信念和目标,有了坚定的目标,一切皆有可能。
马丁?路德?金曾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够使你倒下,如果你自己的信念还站立的话。”成功需要时间积累,需要不断地努力和坚持。熬过艰难与困苦,熬过寂寞与等待,熬过打击与迷茫,痛苦最终会转化为营养,成功如三月的花香迎面扑来。


《微光中的远征》 故事始于一个寻常的山村,主人公阿星,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少年。他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父母终日劳作,却也只能勉强维持生计。村子不大,生活轨迹似乎一眼就能望到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周而复始。然而,阿星的心中却藏着一团火,那是对未知世界的好奇,是对生命更深层次意义的探寻。 他从小就喜欢爬到村子最高的山坡上,眺望着远方的地平线。在那里,他常常能看到来往的商旅,他们身上带着远方的气息,讲述着他从未听闻过的故事。这些故事,如同种子一般,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悄然生根发芽。他渴望离开这片熟悉又局促的土地,去看看山外的世界,去体验那些书本上描绘的波澜壮阔。 村里的学堂是他为数不多的慰藉。老先生教导的不仅仅是识文断字,更是关于人生的道理。先生常常说:“天涯海角,亦有归处;心中有志,便能抵达。”这句话,阿星一直铭记在心。他勤奋好学,常常在夜深人静时,借着微弱的油灯光,贪婪地阅读先生藏书中的每一本书,从历史的烟尘中窥见先贤的智慧,从诗歌的韵律中感受人间的悲欢。 一天,一场突如其来的天灾席卷了村庄,洪水无情地吞噬了许多家园,阿星的家也未能幸免。在经历了巨大的痛苦和失落后,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离开家乡,去闯荡属于自己的未来。他带上家里仅剩的几件衣物,一颗沉甸甸的、装着家书的布袋,以及那份对世界的憧憬,踏上了未知的旅程。 他的第一站是最近的县城。繁华的街道、熙攘的人群、琳琅满目的商品,这一切都让阿星眼花缭乱。他像一只初生的雏鸟,小心翼翼地探索着这个全新的世界。为了生存,他做过最卑微的工作,在码头搬运货物,在酒馆端茶倒水,甚至捡拾被人丢弃的纸张来学习。生活的艰辛磨砺了他的意志,却也让他看到了人性的百态。有冷漠与欺骗,也有善良与互助。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老木匠李叔。李叔为人正直,手艺精湛,是县城里小有名气的匠人。李叔看中了阿星的勤恳和好学,收他为徒,传授他木工的手艺。在李叔的悉心教导下,阿星不仅学会了精巧的雕刻技艺,更重要的是,他学到了认真、耐心和坚持。他明白了,每一件精美的作品,都源于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和无数次的反复打磨。 然而,阿星的心从未停止过对远方的渴望。他利用闲暇时间,继续学习,了解外面的世界。他听说,在遥远的南方,有一个叫做“海城”的繁华都市,那里是商贾云集的乐园,是知识汇聚的中心。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去那里闯一番事业。 经过几年的努力,阿星攒够了去海城的盘缠。他向李叔道别,带着学到的手艺和一颗更加成熟的心,再次踏上了征途。海城比他想象的还要宏伟和壮丽,高耸的楼宇,繁忙的港口,来往的各国商船,一切都充满着机遇与挑战。 初到海城,阿星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工匠。他租住在一个简陋的阁楼里,每天起早贪黑,用自己的双手雕刻着一件件木器,并拿到集市上去售卖。虽然收入微薄,但他从未放弃过学习和观察。他留意着市场上的最新动态,研究着不同风格的设计,甚至偷偷旁听商人们的谈话,学习他们的商业策略。 他的作品渐渐以其独特的创意和精湛的工艺,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位对传统工艺颇有研究的富商注意到了他的作品,并主动找到他,提出了合作的意向。这次合作,成为了阿星人生的重要转折点。 富商看重他的才华和潜力,为他提供了更好的平台和资源。阿星开始设计更加复杂和精美的家具、雕塑,甚至参与到一些大型建筑的装饰设计中。他的名声逐渐在海城传开,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客户。 在事业蒸蒸日上的同时,阿星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商业竞争的残酷、人心的复杂、技术的瓶颈,都在考验着他。他曾因为一次失败的设计而陷入低谷,也曾因为遭遇合作伙伴的背叛而感到心灰意冷。然而,每当他想起家乡的山坡、李叔的教诲,以及内心深处那份不灭的渴望,他总能重新振作起来。 他开始组建自己的团队,吸引了更多有才华的年轻工匠。他不再仅仅是技术的执行者,更成为了一位能够引领潮流的设计师和管理者。他主张创新,鼓励团队成员大胆尝试,同时又注重传统的精髓。他深知,真正的价值,在于将古老的技艺与现代的审美相结合,创造出既有生命力又符合时代需求的作品。 在海城的这些年,阿星经历了无数次的跌倒与爬起。他学会了如何与人打交道,如何处理商业上的纠纷,如何在压力下保持冷静。他见过形形色色的人,也经历过大起大落。他明白,生活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每一个看似光鲜的背后,都藏着不为人知的汗水与泪水。 故事的最后,阿星并没有成为一个富可敌国的巨贾,也没有成为一个名传万古的英雄。他依然保持着一颗朴实的心,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着属于他的美好。他建起了一座自己的工坊,不仅为当地提供了就业机会,也成为了传承和发扬传统工艺的基地。他常常回到家乡,用自己赚来的钱,帮助村里改善生活,让那些曾经和他一样的少年,也有机会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他的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奇遇,没有命运注定的馈赠,只有最普通却也最动人的奋斗。从一个贫穷的山村少年,到一个受人尊敬的手艺人,他的每一步,都踩着坚实的泥土,流淌着辛勤的汗水。他的经历,证明了即使起点卑微,只要拥有不屈的意志和持续的努力,微弱的生命之光,也能汇聚成照亮前路的熊熊烈火,最终抵达那片属于自己的远方。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最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如何才能真正实现自我价值?《世界不曾亏欠每一个奋斗的人》这本书,给了我一个全新的视角。它并没有提供一个标准答案,而是通过一个个真实而鲜活的故事,向我展示了“奋斗”的多重含义。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赋能他人”的那一部分。作者描绘了那些在自己的领域取得成就后,不忘回馈社会,帮助他人成长的人物。比如,一位成功的企业家,在自己事业有成后,创立了公益基金,帮助贫困地区的学生接受教育;或者一位经验丰富的医生,无私地将自己的医术传授给年轻一代。作者在讲述这些故事时,并没有那种刻意的拔高,而是展现了他们内心的善良和责任感。它让我明白,真正的奋斗,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成功,更是为了能够用自己的力量,去影响和改变周围的世界。这种“为他人创造价值”的奋斗方式,让我觉得非常有意义,也让我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有了更深的思考。它让我觉得,当我不仅仅关注自己的成长,而是能够为他人带来积极影响时,我才真正感受到了“不被亏欠”。

评分

我拿到《世界不曾亏欠每一个奋斗的人》这本书时,心情是有些复杂的。一方面,我对“奋斗”这个词抱有天然的敬意,另一方面,我又常常陷入一种“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的迷思。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在进行一场心灵的对话。它没有提供速成的秘诀,也没有描绘虚无缥缈的梦想,而是把焦点放在了“选择”和“坚持”上。作者用了很多篇幅,讲述了那些在人生岔路口,做出艰难选择的人们。比如,一位在稳定但枯燥的工作和充满风险的创业之间犹豫不决的年轻人,最终选择了后者,虽然过程异常艰难,但他从中获得的成长和自我认知,是任何安逸都无法比拟的。作者并没有美化创业的艰辛,反而把其中的困境写得相当真实,让人感同身受。他强调的是,人生的价值,不在于你选择了哪条路,而在于你是否用心地去走了这条路,并且从中汲取了养分。这种“不负选择”的态度,让我受益匪浅。它让我明白,很多时候,我们觉得自己“不被亏欠”,并不是因为结果有多么完美,而是因为我们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并且在过程中尽了最大的努力。这种成熟的视角,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过去和未来,不再轻易抱怨,而是更加专注于眼前的行动。

评分

老实说,我一开始对这种名字带着“人生哲理”的书有点抵触,总觉得会说一些陈词滥调,让人听了就犯困。但《世界不曾亏欠每一个奋斗的人》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它的内容,怎么说呢,更像是那些默默无闻的英雄们写给生活的一封封情书,充满了生活的气息,一点也不矫揉造作。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微小胜利”的那部分。作者没有把目光仅仅聚焦在那些轰轰烈烈的成就上,而是深入挖掘了那些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容易忽略的,但却至关重要的“小确幸”和“小进步”。比如,坚持每天早起一小时,虽然看着微不足道,但日积月累,就能让你拥有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去做那些想做却没时间做的事情。再比如,每一次克服内心的懒惰,完成了一项本想拖延的任务,这本身就是一种胜利。作者用了很多鲜活的例子,讲述了普通人如何在生活的细枝末节中,为自己赢得一点点空间,积累一点点自信,然后将这份力量放大。这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觉得“不被亏欠”,并不是因为我们有多么惊天动地的成就,而是因为我们懂得珍惜和放大那些点滴的进步,并且把它们看作是自己努力的回报。这种视角,非常独特,也极其治愈。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生活,发现原来我并不需要达到多么高的标准,才能觉得自己是被世界温柔以待的。

评分

初读《世界不曾亏欠每一个奋斗的人》,我的脑海里闪过的是那些经典励志故事,以为会是熟悉的套路。然而,它并没有让我失望,反而是以一种非常出人意料的方式,触动了我。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在于它对“时间和耐心”的深刻剖析。作者并没有鼓吹“一夜暴富”或者“捷径成功”,而是反复强调了时间的力量,以及耐心在实现目标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他举例讲述了一位花了几十年时间,才研究出一项突破性技术的科学家。这期间,他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被同行嘲笑,被家人质疑,但他从未放弃。作者在描述这些细节时,并没有夸大他的痛苦,而是呈现了他那种宁静的专注和对科学的执着。这种“慢下来,沉下去”的奋斗方式,让我眼前一亮。它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会觉得“不被亏欠”,是因为我们太急于看到结果,而忽略了过程本身需要时间和耐心的积累。这本书,就像一剂镇静剂,让我放慢了脚步,重新思考自己的目标和实现路径。它告诉我,真正的奋斗,是一种长跑,需要的是耐力,而不是短跑的冲刺。

评分

《世界不曾亏欠每一个奋斗的人》这本书,它最让我触动的地方,是作者对“坚持”的解读。它不是那种让你咬牙切齿、孤注一掷式的坚持,而是一种更具韧性、更可持续的坚持。书中有一个章节,讲述了一位年过半百的农民,一直在坚持种植一种濒临消失的传统作物,即使经济效益不高,甚至时常亏本。作者没有把他塑造成一个悲情的英雄,而是描绘了他眼神中的热爱,他与土地对话时的平静,以及他对这份事业的责任感。这种坚持,源于内心的热爱,而非外界的压力。它让我意识到,真正的奋斗,很多时候是一种和内心的对话,是与自己所热爱的事物相处的过程。作者通过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叙述方式,让我看到了坚持的另一种可能性,它不需要惊天动地的口号,也不需要旁人的喝彩,只需要一颗愿意投入的心,和一份对未来的信念。它让我明白,所谓的“亏欠”,很多时候是我们自己对“回报”的定义过于狭隘。当我们开始关注坚持本身带来的内在充实和精神满足时,我们就会发现,世界早已在以另一种方式回馈我们。这本书,真的,让我对“奋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

这本书,哦,说实话,刚开始拿到手的时候,名字就挺有分量的,《世界不曾亏欠每一个奋斗的人》,感觉像是那种会让人热血沸腾,然后突然间就觉得人生充满了无限可能,恨不得立马就去征服世界的那种。翻开第一页,我就被作者那种直击人心的文字给吸引住了。不是那种空泛的励志口号,而是带着一股子真实劲儿,仿佛作者亲身经历过,或者就坐在你旁边,低声跟你讲述那些关于坚持、关于汗水、关于不甘平庸的故事。我记得其中有一个章节,讲的是一位创业者,从一个只有几平米的出租屋,到最后拥有自己的公司,中间经历了多少次的濒临破产,多少个不眠之夜,多少次被质疑、被嘲笑。作者没有回避那些黑暗的日子,反而把它们写得格外生动,让你能感受到主人公那种咬牙坚持的韧劲,以及在绝望边缘挣扎时,心中依然燃起的希望火苗。读到那个地方,我突然就想起了自己曾经为了某个目标,付出的那些不为人知的努力,那些深夜里伏案疾首的时刻,那些一次次跌倒又爬起来的经历。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过去的影子,也点亮了我未来的路。它没有给我提供一个现成的成功秘诀,但它教会了我,成功从来都不是偶然,而是无数个“不曾亏欠”的瞬间累积而成。它让我明白,所谓的“亏欠”,很多时候是我们自己给自己的借口。这本书,真的,太有力量了。

评分

读完《世界不曾亏欠每一个奋斗的人》,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并没有给我灌输什么“鸡汤”,而是用一种非常朴实、甚至是有些粗粝的笔触,描绘了现实生活中的种种挑战和挣扎。它让我看到的,不是那些光鲜亮丽的成功案例,而是那些在平凡岗位上,默默付出,日复一日地打拼,即使没有惊天动地的成就,也依然在努力生活的普通人。我特别记得其中一个关于“延迟满足”的故事,作者没有把它写成一种艰苦卓绝的牺牲,而是将其描绘成一种聪明的生活方式。他举了一个例子,一个年轻人放弃了眼前的享乐,选择把时间和金钱投入到学习和技能提升上,多年后,他获得了更好的职业发展和更高的收入。作者在讲述这个故事时,并没有那种居高临下的说教感,而是充满了理解和共情。他强调的是,这种“延迟满足”并不是一种痛苦的压抑,而是一种对未来更美好生活的投资,是一种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而且,他并没有回避这种选择背后可能面临的孤独和不被理解,而是通过这些真实的描绘,反而让我觉得这种坚持更加可贵。这本书,它让我看到了奋斗的另一面,不是一味地向前冲,而是懂得在合适的时候,停下来,为未来打好基础。它给我了一种脚踏实地的力量,让我觉得,只要我肯付出努力,即使结果不尽如人意,我也不会觉得自己被世界辜负了。

评分

我一直觉得,励志类的书籍很容易写得空洞,但是《世界不曾亏欠每一个奋斗的人》这本书,却给我带来了完全不同的感受。它并没有给我灌输一种“只要努力就能成功”的简单逻辑,而是通过非常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奋斗”背后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接受不完美”的那部分。作者用了很多篇幅,讲述了那些曾经犯过错误,走过弯路,但最终依然能够走出困境的人们。他并没有回避他们的失败,反而把这些“不完美”之处,视为他们成长的一部分。比如,一位曾经因为冲动而犯下错误,导致事业受挫的年轻人,在经历了一段自我反省和学习之后,重新振作起来,并且用更成熟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作者的叙述,充满了理解和同情,他让我感受到,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面对自己的错误,并且停止前进。这种“拥抱不完美”的态度,让我觉得这本书非常接地气。它让我明白,所谓的“不亏欠”,并不是说你必须做到完美无缺,而是你有没有在每一次跌倒之后,依然选择站起来,并且从中吸取教训。这种真实而温暖的力量,真的非常治愈。

评分

拿到《世界不曾亏欠每一个奋斗的人》这本书,我本以为会读到一些陈词滥调的励志语录,但出乎意料的是,它带给我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真实感和力量。书中没有空洞的口号,而是用一种非常朴实、甚至有些粗粝的笔触,描绘了普通人在生活中的挣扎与坚持。我特别被其中关于“应对不确定性”的部分所打动。作者用了很多篇幅,讲述了那些在充满变数和挑战的环境中,依然能够保持积极心态,并且不断调整策略的人们。比如,一位在疫情期间,事业遭受重创的企业主,他并没有选择怨天尤人,而是积极寻求转型,利用新的技术和模式,重新找到了发展的方向。作者在描述这些细节时,并没有过度渲染悲情,而是展现了他那种冷静的分析能力和灵活的应变能力。这种“拥抱不确定性”的态度,让我觉得非常受用。它让我明白,所谓的“不亏欠”,并不是说生活一定会按照我们预设的轨道前进,而是我们有没有能力在风雨中保持前行,并且从中找到新的可能性。这本书,让我对未来的挑战不再感到畏惧,而是多了一份从容和勇气。

评分

我最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会觉得生活不公平?感觉自己付出了很多,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似乎是被世界给“亏欠”了。偶然间看到了《世界不曾亏欠每一个奋斗的人》这本书,带着一丝怀疑和好奇点开了。结果,它并没有给我一个简单的答案,而是像一位睿智的长者,循循善诱地引导我去看待“付出”与“收获”的关系。书中有一个观点让我印象深刻,那就是“付出本身就是一种收获”。它描绘了那些为了理想而默默耕耘的人们,即使最终的结果不尽如人意,但他们在追逐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成长和内心的充实,却是任何人都无法剥夺的。作者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比如一位失意的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找到了生命的意义,即使他的作品并未被广泛认可;或者一位坚韧不拔的科研人员,尽管实验屡屡失败,但每一次的探索都让他离真理更近一步。这些故事并没有强调最终的成功,而是聚焦于那个“奋斗”的过程本身。它告诉我,不要过分纠结于最终的结果是否达到了别人的期望,更重要的是,要看到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的投入和成长。它让我明白,世界的“亏欠”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自己如何定义“收获”。当我们把奋斗的过程本身视为一种价值,那么,世界又怎么会亏欠我们呢?这本书,给我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释然。

评分

还不错吧,挺好看的666666

评分

料理机11按摩xxl扣扣

评分

书的纸质很好

评分

很喜欢这本书,纸张不错哦,内容更值。。。。。。。。

评分

凑单买的,但是价格很合理,而且物流快,非常满意

评分

东西很好,快递态度很好,值得购买。

评分

天道酬勤,每一份努力都是一份收获

评分

你努力的最坏结果也不过是大器晚成

评分

京东的商品很好,一直相信正品。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