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精编了2012年至2016年总计16期“卫生政策上海圆桌会议”的演讲内容,是对我国卫生领域一系列政策创新和实践经验的总结。邀请了国内医疗卫生领域80余位专家和学者,就我国医疗卫生体制存在的问题、“医改”的现状以及“医改”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等,进行交流和对话,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与改革思路。内容覆盖了医疗卫生体系的主要方面,包括医疗服务、医药、医疗保险、医疗信息技术和新的医疗技术发展等。本书可以帮助读者了解不同医疗政策制定的难点和存在的问题,并从不同角度分析趋势,把握“医改”脉搏,是一本不可多得的重要参考书。
蔡江南,教授,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卫生管理与政策中心主任、经济学兼职教授。他在中国和美国的大学、咨询公司、政府部门从事了二十多年的卫生经济和卫生政策的教学、研究和咨询工作,发表了大量有影响的研究成果。他参与了美国一个(麻省)全民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方案的设计、实施和评价,以及中国新医改方案的研究工作。
蔡教授曾是华东理工大学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和商学院的主要创始人之一(1987-1990年),曾担任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公共经济系首任系主任(2006-2009年)。曾获1990年孙冶方经济科学论文奖、2002年美国卫生研究学会杰出文摘奖、2009年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年会优秀论文奖、2013年《中国卫生》杂志十大医改新闻人物提名。他于1982年获得华东师范大学经济学学士、1984年获得复旦大学经济学硕士、1997年获得美国布兰戴斯大学社会政策博士。
第一章家庭医生,如何推进001家庭医生制度下社区健康管理理论与思考 / 002
家庭医生签约率提升,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 / 004
家庭医生尚无法为病人转诊,需政策支持 / 008
积极探索家庭医生制试点工作 / 011
家庭医生制度的探索和实践 / 014
上海全科医生实践中的问题、挑战和对策 / 016
加拿大全科医生的培养和职责 / 019
第二章大病医保,如何建立 025
建立大病医保制度面临的重要选择 / 026
“太仓模式”: 商业医保发挥什么作用 / 032
美国是如何解决大病医疗保障的 / 038
第三章老年护理,谁来提供 047
老龄化社会及其老年护理策略思考 / 048
关于老年护理服务对象需求评估的思考 / 053
居家养老怎样落实——基于护理需要视角的研究 / 057
模式创新与可持续老年护理服务 / 062
第四章振兴中医,路在何方 077
中医药发展的政策思考 / 078
方回春堂中医馆发展的经验分享及政策建议 / 083
甘肃中医改革的经验借鉴 / 087
韩医在韩国的发展 / 090
第五章精神健康,谁来负责 095
中国精神卫生事业的挑战和发展策略 / 096
《精神卫生法》实施后的精神卫生服务: 困境与探索 / 101
积极治疗与防止“被精神病” / 106
如何及时有效帮助心理问题求助者 / 109
精神障碍患者案例讲述 / 111
第六章多元办医,如何推进125
多元化办医的回顾和展望 / 126
宿迁多元化办医的实践探索 / 130
重庆黔江民族医院的发展历程 / 134
台资大陆办医的尝试和经验 / 136
新环境下公立医院的改制与并购 / 138
第七章医生价值,如何回归151
医生价值如何实现 / 152
公立医院体制下如何实现医生价值的探索 / 158
医生可以当得更纯粹 / 162
医生价值的自我实现和认识 / 166
用创业实现医生价值 / 169
自由执业和医生价值 / 172
第八章信息技术,改变医疗179
新形势下的医疗信息化变革 / 180
信息技术改善医疗质量和结果 / 185
医药营销与数字科技 / 187
信息技术与医疗 / 189
医学与信息学理论异曲同工 / 193
公私合作关系: 应对主要医疗卫生问题的中间步骤 / 196
第九章仿药质量,如何保证199
中国如何能够成为仿制药的强国 / 200
对我国如何开展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几点思考 / 205
仿制药质量安全管理贯穿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 / 209
应对仿制药的机遇与挑战 / 215
阳光下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打开药品质量黑匣子 / 219
第十章医保控费,如何实现229
医保支付制度改革的核心问题及障碍 / 230
构建智慧医保,提升监管水平 / 236
医保监管是中国式医疗福利监管的创新 / 239
医疗机构如何看待和应对医保控费 / 244
医保信息化的国际经验 / 246
第十一章远程医疗,如何发展255
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疗 / 256
华西医院远程医疗的探索实践 / 263
远程医疗的实践与思考 / 267
美国远程医疗现状以及对中国的借鉴 / 271
移动医疗与数据安全: 先进国家的经验 / 275
第十二章网上药店,如何起步281
医药电子商务发展及其监管政策的构建 / 282
“互联网+”背景下,网上药店的困局与出路 / 287
上海医药电商的发展策略 / 294
跨国药企对医药电子商务的思考 / 300
第十三章医生诊所,如何成长313
医生创业的机遇和挑战 / 314
全科诊所的未来发展之路 / 319
移得动的诊所 / 326
O2O连锁邻家诊所之机遇与挑战 / 332
第十四章医疗定价,如何改革337
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重要性 / 338
北京医改的探索和思考 / 340
国家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新进展与上海设想 / 344
浙江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的思考 / 351
医药价格改革的目标与实现路径 / 355
第十五章基层医疗,多元办医367
做实平台,助力家庭医生工作室健康发展 / 368
基本医疗与多元办医之宿迁探索 / 373
建立社区居民的健康管理平台 / 378
分级诊疗推进中的投资机会 / 382
基层医疗发展的国际借鉴 / 387
第十六章新药审批,如何加速397
CFDA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及其趋势展望 / 398
变革的发展和趋势 / 403
开放共赢,一致性评价的合作机会 / 407
新药审批改革对跨国企业发展的影响 / 409
《寻路医改:中国卫生政策的创新与实践》这个书名,让我想象到这是一场关于中国医疗体系转型升级的宏大叙事。它不仅仅是对一系列政策条文的梳理,更像是一次对中国医改历程的深度解码。我特别期待它能从宏观的视角切入,为我们勾勒出中国医改的整体脉络和战略方向,比如,不同历史时期医改的重点是什么?核心的驱动力又是什么?而“创新与实践”则意味着这本书不会停留在宏观层面,它会深入到具体的政策执行层面,去解析那些真正具有突破性的改革举措。我希望能够了解到,在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等关键领域,有哪些令人耳目一新的思路和操作方法?在实践过程中,又暴露出哪些深层次的问题,以及如何通过不断的调整和优化来应对这些挑战?这本书或许能为我们揭示中国医改背后的一系列复杂互动,包括政府、医院、医生、患者以及市场等多元主体的角色与博弈,从而提供一个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听起来就很吸引人,《寻路医改:中国卫生政策的创新与实践》。一看到这个书名,我就充满了好奇。要知道,医疗改革一直是咱们国家关注的焦点,涉及到千家万户,太重要了。这本书能深入探讨“寻路”的过程,说明它不仅仅是梳理政策,更是挖掘背后的思考、探索的过程,甚至是那些充满挑战和不确定性的时刻。想象一下,那些决策者是如何在复杂的环境中做出选择,如何平衡各方利益,如何创新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方案,这本身就是一出精彩的大戏。我特别期待能了解一些具体的案例,比如某个地方在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上是如何进行突破的,或者在推进分级诊疗、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时,有哪些成功的经验和值得借鉴的教训。毕竟,理论性的探讨固然重要,但扎根于实践的经验分享更能触及问题的本质,也更能给我们带来启发。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前瞻性的思考,让我们看到中国医改未来的发展方向,也能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实现全民健康的目标,我们还有哪些路要走,需要付出怎样的努力。
评分这本书的名称《寻路医改:中国卫生政策的创新与实践》本身就散发着一种探索未知、勇于尝试的气息。我猜想,它一定是一部能够引导读者深入理解中国医疗改革复杂性的作品。我特别好奇的是,书中会如何描绘“寻路”的过程?这其中包含了哪些关键的转折点?又有哪些决策是具有前瞻性、引领性的?“创新”部分更是激发了我极大的兴趣,我希望能看到具体的创新案例,例如,在解决医疗资源分布不均、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等方面,中国有哪些独特的、富有成效的创新举措?而“实践”的提及,则预示着这本书将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会深入到政策落地的真实场景中,去探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以及如何通过不断的调整和完善来克服这些困难。我期待书中能提供一些具体的、可借鉴的经验,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到,推动中国医疗体系向着更公平、更可及、更高质量的方向发展,我们需要付出怎样的努力,又能够从中学习到些什么。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很巧妙地抓住了“寻路”这一核心意象。医疗改革从来都不是一条笔直坦途,而是充满蜿蜒曲折、甚至是需要披荆斩棘的探索过程。《寻路医改:中国卫生政策的创新与实践》听起来就像是一份详尽的地图,或者是一份经验丰富的向导,它试图为我们描绘出中国在解决医疗健康难题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尝试、摸索以及最终取得的成就。我个人对那些“创新”的部分尤其感兴趣,想要知道在面对一些前所未有的挑战时,中国的卫生政策制定者是如何跳出固有思维,寻求新的解决方案的。是引入了哪些新的技术手段?是借鉴了哪些国际上的先进经验(并如何本土化)?还是创造了哪些全新的管理模式?同时,“实践”二字也意味着这本书会非常接地气,不会是空中楼阁式的理论阐述。我期望能够读到一些生动的案例,看到政策如何在基层落地,如何影响到普通百姓的生活,以及在推行过程中所遭遇的阻力以及如何被克服。这本书或许能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中国医改的复杂性,以及背后蕴含的智慧与艰辛。
评分拿到这本书,第一印象就是它一定是一本厚重的、充满学术深度的著作。书名《寻路医改:中国卫生政策的创新与实践》就透露出一种严谨和全面的风格,仿佛它要带领我们深入中国医疗体系的肌理,一层一层地剥开其中的奥秘。《创新与实践》这几个字更是点睛之笔,预示着这本书不会止步于对现有政策的简单罗列,而是会聚焦于那些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改革举措,以及这些举措在实际落地过程中所遇到的挑战与所取得的成效。我期待能在这本书中看到关于医改深层逻辑的剖析,比如,是什么样的社会经济背景、人口结构变化、技术发展趋势,共同促成了特定时期的医改政策?这些政策的制定,又经历了怎样的博弈与权衡?在实践层面,书中是否会详细介绍一些具体的改革试点项目,例如公立医院改革、药品集中采购、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等,并深入分析其成功要素和不足之处?我希望它能提供一套清晰的分析框架,帮助我们理解不同改革措施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它们对中国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演进所产生的长远影响。
评分好
评分618买的,质量可以,价格实惠。
评分好
评分………………………………………………
评分好
评分好
评分618买的,质量可以,价格实惠。
评分不错!!!!!!!!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