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章太炎逝世80周年纪念!
在后儒学时代,应该如何做中国哲学?中国哲学应该有何种样态?日本学者石井刚激活了章太炎哲学中的“齐物”概念,展示了在现时代用中文去进行严肃哲学思考的一种可能姿态。
干春松、丁耘、贺照田联袂推荐!
当我们谈到中国哲学的流变时,时常有这样的刻板印象:清代的学术完成了一次从玄理到考据的范式转换。换言之,清人的学术工作似乎就只是守旧的“文献学”工作——而随着西学对中华的冲击,与之相关的人、物、事也逐渐尘封。但在日本学者石井刚看来,直承清朝学统的章太炎却也同样列于中国近代思想史上对中国与现代性进行哲学思考的第一批人物中。可以说,章太炎所使用的学术话语是传统的,但凭此所思考的问题却是与我们这些现代人息息相关:如何达致真理?什么是启蒙?什么是政治平等?什么是国家?……
所以,石井刚通过这本小书进行了一次有趣的尝试。从此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整个东亚遭遇到西方现代性的冲击时,中国思想界已经从自身传统资源中萌发出了回应的努力;并且,这部作品也向我们提供了,在儒学传统之外的另一种汉语哲学的可能性。因此,本书不只是对章太炎的研究者们开放,任何一位对中国思想文化、现代性问题、乃至哲学感兴趣的读者,都不能够错过这部极具启发性的著作。
内容简介
《齐物的哲学:章太炎与中国现代思想的东亚经验》作者石井刚供职于东京大学综合文化研究科,此书是其近年来对中国思想史、特别是对章太炎思想研究的中文论文合辑。此书由六篇文章组成,材料详实,论证扎实,别具新意地从章太炎《齐物论释》一文的阐释出发,提出了“齐物的哲学”这一核心概念。以这一概念为轴心,作者纵向考察了章太炎与以戴震为代表的清朝学术共同体的复杂关系,横向比较了近代日本若干著名思想家与章太炎之异同,并指出,对章太炎思想资源的重新开掘有助于我们反思整个东亚所面临的、来自西方的现代性挑战。
作者简介
石井刚(Ishii Tsuyoshi),供职于东京大学综合文化研究科,哈佛燕京学社2015-16年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近代中国思想史、中国哲学。
目录
中国版序文
一、“道之生生不息”的两种世界观:章太炎和丸山真男的思想及其困境。
二、“言”和“文”的真理表述:章太炎的语言实践,或者哲学话语方式
三、敢问“天籁”:关于章太炎和刘师培两人哲学的比较
四、超越国家的国家想像:章太炎和高山樗牛
五、《庄子·齐物论》的清学阅读:反思启蒙的别样径路
六、实践的思想,思想的实践:有关个体生存的提问及“我们”的时代
精彩书摘
“中国哲学”学科和“印度哲学”一起始建于日本明治时期的东京大学。除了这两门学科之外,另外设有“哲学”学科。言外之意,“哲学”在本质上只属于欧洲,并且他们的哲学代表着普遍的知识,故用不着冠以“欧洲”这一地域指称来命名之;相形之下,中国和印度均作为文明古国,其文化传统中不乏类似哲学的知识话语,但那些毕竟都是一种地方知识,无法代表普遍性,故加以地域性名词,表示这是针对某种地方特殊话语而言的知识体系。这样一来,前现代的漫长文明历史中,由东亚汉字圈国家和民族一直在分享的汉文话语体系,被缩小到了“中国”国民国家的历史传统。他者性的发现无疑是一个进步表现,在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这种汉字话语的拆散和民族主体性的形成应该是有其合理的历史缘由的。现代化和现代性是立足于后现代条件中生存的我们无法也不应该否定的重要基础。何况我们东亚地区的政治社会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尚未完成现代化转型!但与此同时,将“中国哲学”绑定在现有国民国家框架中,在历史上不正确,在今天的全球化情境下亦是资源的浪费。我们能否在对普遍性的关怀和渴望下将“中国哲学”放到开放的公共知识话语当中?Sinophone Philosophy(华语哲学)是不是能为此提供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基础?为此,从现代国民国家框架的外部介入到用中文进行的哲学思想论域中间去,应该是一个可行的步骤。我所提议的“中文哲学”大概就是出于这种思考的。
我也想对“哲学”一词做个交代。“哲学”作为philosophy的翻译词是在明治年间发明出来的。更早以前,如明末耶稣会士翻译介绍当时西方世界的学科体系,其中“婓录所费亚”,即philosophia被译为“理科”或“理学”;日本明治早期引进西方概念之始也以“理学”来翻译该词。之所以译做“理学”,恐怕还是受到了程朱学术思想体系的很大影响。“理”与“真理”相通,而寻求真理应当是哲学这一学科最重要的目的。所以,将philosophia译为“理学”并无大过。章太炎继承了戴震“由文字以通乎语言,由语言通乎古圣贤之心志”这种以音韵训诂通向“道”的精神,结合小学和诸子学以及佛学建立了独特的哲学体系,而其话语实践之要可以说是:寻求逼近真理的语言表述方式。真理不在语言能够表象的范围中,但是,人只能依靠语言来进行思考,而人的语言永远是“杂糅万变”的,像“万窍怒呺”的地籁喧嚣一样。虽然如此,这种“吹万不同”才是每一个个体讴歌其生命的如实写照,我们在这种多声并存的世界当中,依靠有限的语言,寻求可能的真理表述。这是章太炎的哲学实践,也是他从《庄子?齐物论》中的“天籁”寓言得到的重要观点。在此,“天籁”是指能使每一个生命各自发出不同的声音的作用。也就是说,哲学作为多声共存的语言实践得以成立的基础乃是我们彼此之间互相尊重对待的共生关系,而“天籁”就是这种关系平台。
齐物的哲学:章太炎与中国现代思想的东亚经验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评分
☆☆☆☆☆
好
评分
☆☆☆☆☆
内容不错,装帧也可以
评分
☆☆☆☆☆
刚听完石井刚讲座,这本书来迟了一些没来得及签名,但是很有见地!
评分
☆☆☆☆☆
刚听完石井刚讲座,这本书来迟了一些没来得及签名,但是很有见地!
评分
☆☆☆☆☆
挺好的,最近比较喜欢看哲学的书籍,而且这本很好印刷也不错
评分
☆☆☆☆☆
内容不错,装帧也可以
评分
☆☆☆☆☆
挺好的,最近比较喜欢看哲学的书籍,而且这本很好印刷也不错
评分
☆☆☆☆☆
挺好的,最近比较喜欢看哲学的书籍,而且这本很好印刷也不错
评分
☆☆☆☆☆
日本学者的作品,章太炎真是博大精深,值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