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2-22
生死之事属于每个人独有,但每个人却又完全地无从把握。生之前,我们无知无识。而死之前,我们却体味太多。
这本书的阅读状态应该是这样的:孤寂,雨夜,灯豆,微醺,落寞,独睡,一二章,足矣,阖卷,呡茶,起思,颌首,心有戚戚焉。
将100多个中国名人的死亡故事复述一遍,集成一本书,意义究竟何在?
且让我们以“死”为纲,重读一遍中国历史。掩卷之后,答案会否呼之欲出?
本书的编撰缘起,来自作者至亲的身染重病至死及好友的车祸亡命。某天,当生命即将消弭,我们该如何寻找托辞?如何自我清算?如何自欺欺人?生活如此平凡,在我们的姓氏、血缘、物理的物质即将在死亡面前分崩解析时,中国人又是如何面对这道难题的呢?我们是否有一些很中国式的死亡方式和理念?
本书所录,即是一次关于死亡的搜寻。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死法,由死,可以推算出他们的活法。重要时刻,浓缩着人生的精华所在。有些死,死得其所,死得惨烈,死得诗情画意,死得余音袅袅,当然,有些则死得滑稽,死得可怜,死无葬身之地,死得如轻飘过泰山之巅的一羽鸿毛。面对这一幕幕目不暇接的死亡高潮场景,我们不得不产生战栗、悸动、悲抑、痛彻、焦灼等等心绪。了解我们的死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活着。死,是解读历史一个独特的视角。
上下五千年,浩瀚的史籍,精彩的人生,本书收录100位中国历史人物临终画像,虽仅给予每位名人区区数百至数千文字叙述其死亡故事,却有微言大义蕴于其中。当这些死亡事件铺陈在读者面前,中国人生命的生理和文化长城的剪影也就有了解释的可能。
曹秉燊,本名曹秉,1963年7月出生。上海人。毕业于市北中学、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曾任教于普陀区业余大学,后任职于《上海电视》。2001年始就职于《新闻晚报》《新闻晨报》至今。
自序/001
稽首/007
一 壮士/011
二 女师/047
三 子师/069
四 武将/107
五 重臣/137
六 帝王/165
七 异禀/203
八 畸者/247
九 虚拟/293
作结/311
附录一/313
附录二/318
后记/325
稽首,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跪拜礼,为“九拜”之一。行礼时,施礼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掌心向内),拱手于地,头也缓缓至于地。头至地须停留一段时间,手在膝前,头在手后。这是九拜中最隆重的拜礼,常为臣子拜见君王时所用。后来,子拜父,拜天拜神,新婚夫妇拜天地父母,拜祖拜庙,拜师,拜墓等,也都用此大礼。
本书以此为首,表拜天、拜地、拜神、拜师、拜墓之崇敬。
另外也有赔罪之意。
而将太史公放在首位,谅无冤魂鸣屈。噫!
太史公/生命在46岁后阒然而止
司马迁(B.C. 145或B.C. 135-B.C. 91),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人,是中国最伟大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之一。其撰写的《史记》被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因此后世尊称他称为史迁、太史公。
司马迁的先祖是颛顼(音专须)时期的天官。司马迁的父亲则是西汉武帝时期太史令司马谈。汉武帝元封元年(B.C. 110),司马谈去世。三年之后,司马迁承袭父职,任太史令,同时也继承父亲遗志(司马谈临终曾对司马迁说:“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准备撰写一部通史。
汉武帝天汉四年(B.C. 97),名将“飞将军”李广的孙子李陵主动请缨出击匈奴,兵败被俘,汉武帝震怒。满朝文武都认为李陵叛降,全家当诛。而在这时,身为太史令的司马迁却挺身而出,为李陵辩护。他认为,李陵兵败投降是因为“矢尽道穷,救兵不至”,并且认为李陵是希望“欲得其当(想用适当的方式)而报汉”。李陵虽然兵败,但是他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其所摧败,攻(功劳)亦足以暴(传播)于天下”。司马迁这番表述没有得到汉武帝理解。汉武帝认为他是在借李陵之功,诋毁这场战争的主帅李广利(汉武帝宠姬李夫人的哥哥),进而批评自己用人不当,造成军事失利。因而大怒,将司马迁投入牢狱,以“诬罔”的罪名判处死刑。当时的死刑有两种方式可以充抵,一种是“令死罪入赎钱五十万减死一等”。另一种是按照汉景帝所颁布的法律,“死罪欲腐(阉割)者,许之”。司马迁家贫,没有足够的金钱可以赎身,只得屈辱地接受腐刑。对此他曾表示过“祸莫(超过)于欲利,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于辱先(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诟(耻辱)莫大于宫刑。刑余之人无所比数(受刑之人的社会地位无法跟别人相比)非一世也”(《报任少卿书》),意味深长。出狱后,司马迁改任中书令,发愤撰写史书,欲“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完成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史记》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史记》最初没有书名,司马迁将书稿给东方朔看过,东方朔佩服不已,将其命名为《太史公书》,后世称《太史公书》为《史记》。司马迁完成《史记》后,知道该书不被当世所容,故预先将副本(一共刻了两副,每副约一万二千五百枚竹简)存之名山,流传后世。司马迁之死,史无详载,只记载隐没山林,没有提到死亡。清朝文人陈写说《汉载》时,定论为隐藏后便即病逝,卒年为公元前86年。但真正的卒年还有待调查。
李长之在《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一书中,对司马迁之死提出了另一种极具见地的看法。他认为,李广利兵败而降是《史记》中所记最晚的可以确信为出自司马迁手笔的事件,司马迁可能就是在这一年死去的,他只活了46岁。《史记·自序》(可能作于征和三年,公元前90年)文末叙:“余述历皇帝以来,至太初而讫,百三十篇。”大有书稿写成后,搁笔而踌躇满志的愉快在。46岁以后的司马迁如何,我们却一点也不晓得。他是自杀还是病死?我们也没有丝毫记录。以他的倔强,自杀也有可能。他觉得任务已了,或者就不必苟活了吧。
46岁的司马迁已完成千秋功业,自此隐没山林,不知其终,亦毋需让后人尽知其终。无论平静也罢,颠簸也罢,心戚戚兮欣欣兮也罢,司马迁已活出他的最大愿景,死得其所也。
生理之死何其悲矣,然其躯虽逝,其癔永在,岂不更使人常思。
阒然,本义为形容寂静无声的样子。笔者望文生义说,关门后即使发臭,也无关后人何事。寂寂然,不是最高境界么。今天,太史公不但没发臭,更成为中国历史最悠远最芬芳的一缕梅骨兰香。
一个记录历史的人,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却没有人来记录。
他的无迹可寻,也说明隐遁是很彻底的,不是那种别人随时随地就可以找到的做做姿态的终南捷径。
中国人将司马迁敬为太史公,说明史笔可敬可畏。历史与历史书,常常南辕北辙,幸有良心良知执笔。于是,将太史公列为稽首,宁有争乎!
死给你看:100中国历史人物临终实录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死给你看:100中国历史人物临终实录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好
评分还可以,没事看看,挺有意思的
评分是网上购物里非常满意的一次购物!
评分是网上购物里非常满意的一次购物!
评分好
评分好
评分这本书还可以吧,还没有看完,不知道!
评分还可以,没事看看,挺有意思的
评分这本书还可以吧,还没有看完,不知道!
死给你看:100中国历史人物临终实录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