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今解

老子今解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陳高傭 著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5-01-04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介紹

齣版社: 商務印書館
ISBN:9787100122627
版次:1
商品編碼:11991580
品牌:商務印書館(The Commercial Press)
包裝:平裝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6-06-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23
正文語種:中文


相關圖書





圖書描述

內容簡介

  《老子今解》根據陳高傭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的研究手稿整理而成。陳先生從辯證唯物主義基本觀點齣發,逐章闡釋瞭《老子》全書,具有當時那個時代鮮明的理論特色,文中也不乏精彩和給人啓迪的見解、論述。全書設有《凡例》,後附《老子音韻》,正文分七十七章,約十六萬字。每章有《老子》原文、歧義考異(章句異同)、字句解說(注解)、綜閤解說、評論。

作者簡介

  陳高傭(1902—1976),已故著名曆史學者。1927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1928年赴日本留學,1930年迴國,任教於上海勞動大學,1933年任上海國立暨南大學(現華東師範大學)文學院史地係教授,並兼任復旦大學、大夏大學、上海政法學院、滬江大學等校教授,1951年任西北大學教授,1954年調西安師範學院曆史係任教授,1960年任陝西師範大學教授。“wen革”期間,陳高傭遭政治迫害,受到極不公平的待遇。但在惡劣的環境中,陳高傭先後完成瞭《墨辯今解》、《老子今解》、《論語譯注批》和《鹽鐵論評注》等近百萬字的著作。“wen革”後,在中央統戰部的關心和重視下,陳高傭先生的冤案得以平反。陳高傭在學術上造詣頗深,在我國史學界享有聲譽。


目錄

凡例…………1

上篇…………3

下篇…………137

老子音韻…………294

關於《老子》劄記…………318

整理後記…………319

精彩書摘

  八 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

  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惟

  不爭,故無尤。

  【解】 幾—《釋文》:“近也”。

  道—老子的主義。

  淵—深,吳澄雲:“淵謂靜深”,此處引伸作忠厚的意思。

  與—《說文》卄部:“與,黨與也。”此“與”即《論語·微子》“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的“與”,即交與、交結的意思。吳澄雲:“與謂伴侶”。

  正—同“政”。景龍碑及《永樂大典》本作“政”。

  善是有等級的,上等的善如同水,水善於利萬物而和任何事物都無所爭,它處的地位卑下汙濁,是人們都討厭的地方,因此水是近於道的。人們一般所謂的善都不是“上善”,如居處善是因為地方好,心思善是因為忠厚,交遊善是因為仁愛,言語善是因為信實,政事善是因為治理得好,工作善是因為有纔能,行動善是因為適時。這些善都不能沒有過錯,惟有“不爭”,纔能沒有過錯,所以“不爭”纔是“上善”。

  此章承上兩章,由謙虛,不自私,進一步言不爭的意義。講謙虛以榖神為喻,講不自私以天地為喻,講不爭以水為喻。

  “居善地”以下七善,前人多解為水有此七善,不對。吳澄說:“七者之善皆擇取眾人之所好者為善,可謂之善而非上善也。夫唯有道者之上善,不爭處上而甘於處下,有似於水,故人無尤之者。尤,謂怨咎。眾人惡處下而好處上,欲上人者有爭心,有爭則有尤矣。”吳說是。

  “心善淵”句難解,前人所解皆未確,我作此解,敬希高明指正。

  ……

前言/序言

  張豈之序

  已故著名曆史學者陳高傭先生(1902—1976)的學術文集將要齣版瞭,這是學術界的一件幸事。

  陳高傭先生與我的老師侯外廬先生是摯友,在當年白色恐怖的環境中,陳先生長期掩護侯外廬等進步文化學術工作者。新中國建立後,1951年陳先生應時任西北大學校長侯外廬先生的邀請,赴西安西北大學任教,當時在教育係。兩位先生有機會就中國思想文化史等學術問題交換意見。1952年,西北大學教育係並入陝西師範大學,陳先生隨之到瞭該校,後擔任曆史係教授。但是,他與侯外廬先生還經常見麵,探討學術問題。有幾次,我陪外廬先生去陝西師範大學看望陳先生,至今還有清晰的記憶。

  陳先生閱曆豐富,治學謹嚴,在曆史學與中國文化典籍的研究上作齣瞭重要貢獻。早在解放前,陳先生先後在商務印書館齣版瞭《中國曆代天災人禍錶》(十冊)、《論理學》、《名理通論》、《邏輯學概論》等著作,曾得到周榖城、鄭振鐸、周予同等先生的鼓勵和支持。由於曆史的原因,陳先生晚境淒涼,但是在艱難的條件下,他振奮精神,日夜伏案寫作,完成瞭《墨辯今解》、《老子今解》、《論語譯注批》、《鄧析子今解》、《鄧析子譯注》、《晏子春鞦今解》、《鹽鐵論評注》等約百萬字的著作,為我國史學研究留下瞭一筆寶貴的文化遺産。但這些遺稿多數塵封已久,在陳先生子女和陝西師範大學的共同努力下,逐步整理核對,爭取早日齣版,以饗學界。

  陳先生晚年主要選取先秦諸子及秦漢典籍加以研究,是獨具學術慧眼的。因為我國古代學術有一種“和而不同”的學術傳統,在先秦諸子著作和漢代某些典籍(如《鹽鐵論》等)中錶現得尤為典型。這些典籍所承載的中華文化和民族精神,主要是圍繞著天道與人道相互關係而展開的。孔子開創瞭儒傢學派,他在道德倫理思想上有巨大貢獻,提齣並仔細論證瞭一個新觀念“仁”(仁愛),並以此為基礎建立瞭長期影響中國曆史文化的價值觀。老子是道傢學派的創始者,他關於“天道”與“人道”的論述,展示齣中國古代辯證思維的豐富內容,其中充滿智慧和洞察力,對中華民族的理論思維産生過重大影響。在我國,文化的價值觀念,形成多種理論體係,是在春鞦(前770年至前476年)、戰國(前475年至前222年)五百多年裏。其觀點之繁富,辯論之激烈,反映齣當時思想活躍的狀況。學派約有十傢,“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馳說,取捨諸侯。其言雖殊,闢(譬)猶水火,相滅亦相生也”(《漢書·藝文誌》)。百傢爭鳴,相反相成,唯其如此,纔有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這是“百傢之學”,並非一傢獨鳴,其學術精神在今天依然具有現實意義。

  陳高傭先生在研究古代文化典籍時注意到這種思想融閤的特徵。例如《鄧析子譯注》,他在注釋、今譯的基礎上所做的扼要評論,就揭示瞭今本《鄧析子》雜糅儒傢、道傢、法傢與名傢的理論特色,“人君要用法治主義,不能用人治主義,能用法治就能無為而無不為。但描寫無為而無不為的情況,太神秘瞭,近於文字遊戲。最後講名實的關係與所謂形名的相閤與相成,是名傢的主要理論”。陳先生從文本自身齣發,認為今本《鄧析子》中多談黃老之道,絕不是春鞦晚年鄧析本人所著,但是含有鄧析的思想,這是很有見地的。關於先秦至秦漢間思想的融閤,陳先生認為:“循名責實,原為名法兩傢的主張,韓非以後,黃老名法混為一體瞭。漢朝初年蕭何、曹參的作風,文帝、景帝的政治就是以黃老名法的思想為基礎的。”這種論斷也是切閤曆史實際的。

  此外,陳先生遺稿所采取的形式值得仔細體味。譯注或今譯類著作,並不簡單和通俗、平庸相等。在中國思想文化史研究中,有不少以譯注形式流傳的著作,至今依然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如楊伯峻先生的《論語譯注》、《孟子譯注》等。陳先生遺稿中除過一些專題論文,如《荀子論性》、《荀況的政治思想》、《荀子論禮》、《荀況論樂》等,大多采用譯注、評注、今解的形式,但是與某些譯注類作品不同的是,這些著作中都有精要的校勘和注解,即使今譯的文字,也要言不繁,典雅流暢,耐人尋味。作者對版本有深厚的功底和修養,作品一般都列舉有曆代的部分研究資料,代錶性的版本,如《鄧析子》,就列舉瞭明嘉靖本、子彙本、指海本、四部叢刊本、涵芬樓影印本、四部備要本等;《公孫龍子今解》也運用瞭子彙本、傅山本、宋山閱本、經史本等;解《老子》雖然沒有遇上帛書本與楚簡本發現和公布的良機,缺乏簡帛本的地下新史料,但也盡可能地搜集瞭王弼本、河上本、吳澄本、傅奕本、魏源本等,參核各種版本,吸納已有研究成果,對《老子》一書的內容進行章句校勘及訓釋。這些版本也方便讀者使用和參考。此外還有一些抄錄劄記,如《老子音韻》等,也可作為讀者研讀時的參考。其他如《墨辯今解》、《晏子春鞦今解》、《尹文子今解》等都是在校勘和訓詁的基礎上,加以闡釋和評論。這種方法既可以避免遊談無根的弊端,又能彰顯典籍的時代性和生命力。今譯也極通俗明暢,如“目貴明,耳貴聰,心貴公。以天下之目視,則無不見。以天下之耳聽,則無不聞。以天下之知慮,則無不知。得此三術,則存於不為也”(《鄧析子·轉辭》),譯為“眼睛要能看明,耳朵要能聽清,心思要能公正。用天下眾人的眼睛看,就沒有看不見的。用天下眾人的耳朵聽,就沒有聽不清的。用天下眾人的心思想,就沒有不知道的。人要得到這三個方術,則在於無為”,簡明扼要,符閤原意。

  因此,這些作品具有學術研究和文化普及的雙重意義,這也是陳先生文稿承載方式的優長吧。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普及工作,早已受到學人們的關注;在學術研究基礎上的普及,已經齣版瞭一些讀物。但是為數還不能算很多,這個園地也需要更加具有紮實學術基礎的繁榮和推廣。

  我自己也有這樣的體會,寫有高質量的普及讀物並不容易,要下很大的功夫,力求做到忠實於原著,恰如其分地加以說明、解釋,並且將其中的精神加以提煉,使今人有所理解,從中得到一定的啓示和精神享受。從而使中華文化的傳統性和時代性、民族性和現代性更好地結閤起來。在準確地理解和把握我國古代人文經典精神實質的基礎上,弘揚民族優秀文化傳統,這是我們建設和諧文化、鞏固和諧的思想道德基礎中的一項重要工作。陳高傭先生的研究成果為我們提供瞭把握中國文化經典的又一橋梁,無疑在今天繼承民族精神和優秀傳統文化、實現民族振興的事業中具有重要的意義。

  當然,這些遺稿完成於特定的曆史時代,免不瞭或多或少打有曆史的某些烙印。從事思想文化史研究,不可能脫離研究對象的曆史背景,也不可能完全脫離研究者所處的社會現實,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瞭人文學科的研究規律。所以,對待前人的著作,不能過分采用苛責的方法,以免一葉障目。

  陳先生文稿經陝西師範大學曆史文化學院臧振教授仔細整理,並查對原文,加以校正,以及商務印書館的支持,纔得以公開齣版。臧振教授寫有《整理例言》和《後記》,對陳高傭先生文稿做瞭仔細的質量評估,因此,我的序言就不必在這方麵多用筆墨瞭。

  陳先生的女兒就陳先生遺稿的整理齣版,多次徵求我的意見,並誠懇地約請我寫序言。我將自己的一些感受寫下來,供讀者朋友們在閱讀先生文稿時參考。

  是為序。

  張豈之

  2008年2月12日

  於西北大學中國思想文化研究所

  整理例言

  一、陝西師範大學曆史係教授陳高傭先生(1902—1976)留下手稿一百餘萬字,其主要內容是對於先秦諸子的解讀評說。著述寫作時間大體分為兩段,即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1962年7月到1966年“文革”開始,基本完成瞭《老子今解》(約15萬字)、《墨辯今解》(約23萬字)、《公孫龍子今解》(約5萬字)、《尹文子今解》(約4萬字)、《鄧析子今解》(約3萬字)。1962年1月開始的《學晏劄記》,不久更名為《晏子春鞦今譯》,到當年7月中止(改讀《老子》)。1967年5月,重新開始研讀《晏子春鞦》,再更名為《晏子春鞦譯解評》,斷續寫作至11月份接近完成(共約17萬字)。70年代則主要是1975年5月完成的《論語譯注評》(約15萬字)和1976 年6 月接近完成的《鹽鐵論評注》(約17 萬字)。此外還有關於《莊子》、《荀子》、佛學和邏輯學的一些劄記片段。本次擬先行齣版“文革”前完成的五部《今解》,即老子、鄧析子、尹文子、公孫龍子和墨辯的《今解》,而以“先秦哲學捲”概括之。其排列順序參考王啓湘《周秦名傢三子校詮》(古籍齣版社1957 年版),以學術界大體認可的成書先後為序。

  二、陳高傭先生從大學二年級開始沉浸於科學的思維方式的探求,這種探求可謂伴其終身。1925年完成的《名理通論》(1930年開明書店齣版),論述邏輯學與哲學方法。1938年齣版的《論理學》,由商務印書館特約撰寫,是當時教育部頒布的師範院校邏輯學教科書。此外,在抗日戰爭開始前四五年間,陳高傭先生在各種雜誌上發錶論文多篇,1937年6月由商務印書館匯集齣版,署題為《中國文化問題研究》。該書由社會民生問題而及文化問題,由文化而及思想方法,涉及到當時學術界有關“邏輯與辯證法”的論爭。陳高傭先生認為,辯證法與邏輯“在作用上是相互為用的”,“若就運動過程的某一階段而研究認識,我們勢不得不就這一階段各種事實加以演繹及歸納,分析與綜閤,統計與比較……然後纔能確實明瞭。根本不瞭解辯證法固然不能明瞭一切的運動與發展;不運用邏輯方法,亦難得係統知識”。(見《民國叢書》第四編39,上海書店1992年版,第149—150 頁)由此可知,陳先生肯定邏輯學是哲學的組成部分。先秦時期的中國不僅有涉及本體論、認識論的著述如老子《道德經》,也有涉及邏輯學的《鄧析子》、《尹文子》、《公孫龍子》,以及《墨子》中的《經上 下》、《經說上 下》、《大取》、《小取》(閤稱《墨辯》)。《漢書·藝文誌》將鄧析、尹文、公孫龍三子歸入“名傢”學派。名傢之學即“名學”,近人用西哲音譯為“邏輯學”。至於《墨辯》,齣於墨傢後學,在與名傢的論辯中深入到古代形式邏輯諸多範疇,成為先秦邏輯學之明珠。

  三、手稿書寫於20世紀六七十年代,原件文字為20世紀三四十年代學者所習用之字體,行書、草書隨手混用,繁體和未規範簡體字交錯齣現。因本捲研究對象為先秦古籍,我們將手稿文字全部統一為繁體。由簡體返迴繁體是一件復雜細緻的工作,目前網絡軟件尚不能避免差錯,我們隻能一字一句審讀。盡管我們力爭無誤,難免可能仍有遺漏,在此謹嚮讀者緻歉。

  四、陳先生當年工作條件十分艱難,因此手稿原文多處留白,意在得便時查證補充。對於這些空白,有的地方為便於讀者閱讀而內容確切者(大多為引文齣處),我們徑替先生做瞭補充,放在黑方括號【 】內以示區彆;而大多數仍存留白原樣(或加【 】標明),我們不敢貿然徑補,以示尊重作者,亦尊重讀者。此外,在整理過程中,為便於讀者閱讀,我們還加瞭一些必要的按語、解說詞,都放在【 】中,以便與原稿文字相區彆。

  五、原稿中作者已明確決定刪去(劃框又劃叉)的內容,一律不録。原稿中欲刪未刪(劃框未劃叉)的內容,與原稿一樣,用方框標示。例如:

  “雞三足”說本是詭辯,各傢解說更成為詭辯(的詭辯)。

  不過是他們自己的詭辯,非公孫龍的詭辯。

  作者行文之外在字裏行間所加的內容,用單括號[ ]標示。例如:

  武王死,成王立,年幼,周公攝政,管叔、蔡叔等和殷人散布流言說周公彆有用心,將來一定對成王不利。他們因此發生叛亂。周公東徵平叛,把管叔、蔡叔殺死。[此段查《史記》重寫。]

  又如:

  [各書徵引字句稍有齣入,而於大義無關者,隻將引句舉齣作為考異。]

  作者眉批或加於邊欄空白處,可以看齣是其後補充的內容,用{ }或{{ }} 標示。例如:

  { 毛主席說:“在階級存在的條件之下,有多少階級就有多少主義,甚至一個階級的各集團中還各有各的主義。”(《新民主主義論》,《毛澤東選集》第二捲,人民齣版社1966年版,第648頁)}

  又如:

  {{ 侯外廬等雲:“‘知’的要素是以客觀作標凖,客觀即此派所講的‘平’字,故說‘平,知無欲惡也。’”(《中國思想通史》第一捲,人民齣版社1957 年版,第490頁)}}

  六、老子《道德經》,三國魏王弼注本為八十一章,曆代學者依據自己研究多有更動。少者如元吳澄撰《道德真經注》四捲,並為六十八章。陳高傭先生《老子今解》定為七十七章,每章下列有“章句異同”可資研究。讀者若引用《老子》章句,應注意版本。另,陳先生寫有《老子今解》的《例言》十一條,實為寫作前的自我要求,此次齣版,難以完全遵循,如第二條“前人解說有可供參考的録在解說之後,用比解說較小的字印齣”。又,《老子今解》後附有《老子音韻》,陳先生標明“此稿是抄録劄記”,並非自己研究所得。

  七、《鄧析子今解》後附録有西漢劉歆整理《鄧析子》後呈上的《序》(標題《原序》)和清《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的《鄧析子提要》。《原序》中劉歆總結《鄧析子》內容:“其論無厚者,言之異同,與公孫龍同類。”《漢書·藝文誌》亦將《鄧析子》歸入“名傢”。清《提要》因鄧析曾“作竹刑,鄭國用之”(見《列子·力命篇》),又因其內容“大旨則主於勢統於尊,事核於實,於法傢為近”,將《鄧析子》歸入“子部法傢類”。實則今存《鄧析子》文與春鞦時鄭國“竹刑”無關,其主旨側重於言談辯說緻勝之術,在循名責實的過程中提倡注意轉換視角、拓寬思路,故應將《鄧析子》歸入名傢。實際上,《鄧析子》為戰國“名辯”之嚆矢,中國古代邏輯思想之正宗。

  八、《尹文子今解》後録有魏黃初末年山陽仲長氏《舊序》。《舊序》作者因《莊子·天下篇》言尹文嚮往“願天下之安寜,以活民命”,遂不同意劉嚮將此書歸於“刑名傢”(“刑名”即“形名”,“形”已由實物抽象齣來成為“名傢”的概念)。《舊序》作者坦承自己“未能究其詳”,實未讀懂《尹文子》。《舊序》又謂尹文子“學於公孫龍”。按:尹文早於公孫龍,長沙王啓湘考證甚詳,見《尹文子校詮敘》(《周秦名傢三子校詮》,古籍齣版社1957年版,第20—21 頁)。另,《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將《尹文子》歸入“子部雜傢類”也是不妥的。

  九、先秦典籍之最難讀者,莫過於《公孫龍子》與《墨辯》。人謂《尚書》難讀,因其來自遠古,“佶屈聱牙”,然《尚書》所涉為政治生活,常理之中尚能揣摩,邏輯學所討論,全在抽象概念之間爭辯是非,若無專門基礎,則如墮五裏霧中,此即司馬談論六傢之要指所謂“名傢苛察繳繞,使人不得反其意”。陳先生精通邏輯學,因此其《今解》能在前人基礎上更進一步,多有發明。如《公孫龍子》六篇之順序,前人多以《跡府》為第一,隨後依次是《白馬論》、《指物論》、《通變論》、《堅白論》、《名實論》。陳先生指齣:《跡府》為後人所纂輯,應置最後;《名實論》是公孫龍“正名實”的根本理論和方法,即公孫龍的認識論,是《公孫龍子》的總論,應列為首篇;《指物論》是正名實的原則,即公孫龍的世界觀,置第二;其餘《白馬論》、《堅白論》、《通變論》三篇,都是假物取譬,即都是用一件或一些具體事實說明正名實的道理。陳先生在每篇前撰有解題,每節後加有說明,這些是讀懂《公孫龍子》的鑰匙,也是陳先生分析批評《公孫龍子》的精華所在。

  十、我們在整理的過程中,由鄧析子、尹文子到公孫龍子,有一種漸入佳境的快意。然《公孫龍子》仍是先民認識世界、探討名實關係過程中一個尚未成熟的階段,由老子的道,經儒墨的名,到公孫龍的“離堅白”、“白馬非馬”,走嚮瞭詭辯。(參見《墨辯今解》,《經上 經說上》第67 條“堅白”解)詭辯亦是中國人理論思維能力提高過程的一個環節。經名、墨辯論,到《墨辯》成書,中國先秦邏輯學大體成熟。讀《墨辯今解》,建議讀者在讀過《序》、《〈墨辯〉的作者和成書年代問題》之後,先讀《大取》篇目下的解,接著讀《小取》篇,再讀《大取》篇,再讀《經上 經說上》、《經下 經說下》,這是先易後難的辦法。晚清大儒孫詒讓著《墨子閑詁》,指齣:“此書最難讀者莫如《經》、《經說》四篇”,誠然。孫詒讓又雲:“竊謂先秦古子,誼恉深遠,如登嶽觀海,莫能窮其涯涘……此書甫成,已有鏇覺其誤者……疏陋之咎,無可自掩,且以睎望於後之能校讀是書者。”陳高傭先生,庶幾乎能校讀是書者也。

  臧 振

  2013 年10 月6 日


老子今解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老子今解 mobi 下載 pdf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老子今解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老子今解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內容還未看,不過品相和服務都不錯。

評分

很好………………………………………………………………

評分

商品十分價廉物美,服務周到,我很喜歡,不錯不錯!

評分

絕對是好書,價格也便宜,很值得一讀。

評分

內容還未看,不過品相和服務都不錯。

評分

書是好書,是這個領域為數不多的一流的專業書。

評分

很好………………………………………………………………

評分

書本差強人意,包裝略可!

評分

書本差強人意,包裝略可!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老子今解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