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中国史 分裂的帝国 南北朝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哈佛中国史 分裂的帝国 南北朝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5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美] 陆威仪(Mark Edward Lewis) 著,[加] 卜正民 编,李磊 译,周媛 校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5-01-02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 中信出版集团
ISBN:9787508664354
版次:1
商品编码:11973443
品牌:中信出版
包装:精装
丛书名: 哈佛中国史
外文名称: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6-10-01
用纸:纯质纸
页数:384
正文语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西方著名汉学家写给大家的南北朝新史】美国著名中国古代史专家陆威仪教授凭一己之力、专门为大众读者撰写的南北朝史新作,国内首次出版;代表50年来世界中国史全新研究成果,数十所世界一流高校中国史指定教材,英语世界南北朝史必读;简洁清晰,通俗易懂,为大众读者阅读南北朝史首要选择!南北朝史专家楼劲、罗新倾情推荐!

  ―――――――――

  【全球史视野,跨学科跨领域的全新南北朝史】陆威仪教授立足世界看中国,从全球史的崭新视角真正做到跨学科跨领域解读南北朝历史,涵括天文学、地理学、人类学、社会学、城市史、环境史、女性史、民族史等多个学科领域,同时对南北朝时期传世文献、出土文献、碑刻资料信手拈来,运用得当,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地展现了南北朝对中国的重大影响。

  ―――――――――

  【南北朝不是只有分裂,而是开创性的重要时代】陆威仪教授一举打破“南北朝是一个大分裂时代”的传统模式,主张南北朝更是一个开创性的、有着划时代特殊意义的重要朝代。书中既有宏观视野,又有微观细节,从地理、军事、城市、与外族关系、宗教、宗族、文学等多重视角考察,重新解读南北朝在历史长河中被忽略的重要价值。

  ―――――――――

  【专题叙事,编排有序,新颖独特】全书分为地理、世家大族的兴起、军事王朝、宗族、宗教等10个专题,历史、宗教、科技、文学和考古等相继展开,史实编排有序得当,极具说服力,加上大量生动的历史实例,以及简洁的文风、生动的语言和极强的故事性和启发性,堪称一部新颖独特、妙趣横生的史学佳作!

  ―――――――――

  【关于套书】六卷本"哈佛中国史"丛书

  《哈佛中国史》六卷本丛书,由国际著名汉学家卜正民教授领衔主编,集结罗威廉、陆威仪和迪特·库恩三位知名汉学家,萃集半个世纪以来西方全新的中国史研究成果,以全球史视野、多学科学识颠覆传统中国史叙述模式,倾十年之功写就,是继《剑桥中国史》之后能代表西方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史研究全新成果和水准的多卷本中国通史。

  《哈佛中国史》丛书站在风起云涌的21世纪,从全球史角度重写"世界中国史",引导世界重新思考当下中国。丛书上自公元前221年秦朝一统天下,下至20世纪初清朝终结,分为六个帝国时代--秦汉古典时代、南北朝大分裂、世界性帝国唐朝、宋朝的社会转型、气候变迁影响下元明帝国的兴衰,以及成就斐然、盛况空前的大清王朝,进而串起2000年中华文明跌宕起伏的荣辱命运。

  《哈佛中国史》丛书专为普通读者而作,语言生动活泼,文风简明精悍,结构精致合理,极富故事性和启发性,是一套给大众读者简洁、清晰、独特的全新中国通史。

  《哈佛中国史》丛书出版后获得很多赞誉,被称为"多卷本中国史的黄金标准",堪称哈佛大学出版社的典范之作,已被芝加哥大学、康奈尔大学、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数十所世界知名大学指定为中国史课程教材。


内容简介

  《哈佛中国史 02 分裂的帝国:南北朝》是“哈佛中国史”丛书的第二卷。作者陆威仪认为,“南北朝”这一名称尽管反映了这个时期政治分裂的事实,但它同样表明中华文化领域的扩张和多样化,并将其视为帝制中国历史上极具开创性的、划时代的时期。中国地理的重新定义,新的社会精英出现,采用世袭制的军事人口和新的军事组织的出现,朝廷在军事力量的支撑下逐步与社会民众隔离开来,以及因主要宗教的兴起而不再严格地按社会与政治来划分人群等五个多样化特征,无一不在证明:在汉代与唐朝之间被忽略的这几个世纪——南北朝——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

  哈佛中国史(全六卷)

  [加]卜正民(Timothy Brook)主编

  01 早期中华帝国:秦与汉

  [美]陆威仪(Mark Edward Lewis)著 王兴亮 译

  02 分裂的帝国:南北朝

  [美]陆威仪(Mark Edward Lewis)著 李磊 译 周媛 校

  03 世界性的帝国:唐朝

  [美]陆威仪(Mark Edward Lewis)著 张晓东 冯世明 译 方宇 校

  04 儒家统治的时代:宋的转型

  [德] 迪特·库恩(Dieter Kuhn)著 李文锋 译 邵君安 校

  05 挣扎的帝国:元与明

  [加]卜正民(Timothy Brook)著 潘玮琳 译

  06 最后的中华帝国:大清

  [美]罗威廉(William T. Rowe)著 李仁渊 张远 译


作者简介

  陆威仪(Mark Edward Lewis),1954年生,师从何炳棣,毕业于芝加哥大学。美国著名中国古代史专家,斯坦福大学李国鼎中华文化讲座教授。他的研究关注中国文明的不同方面,尤其擅长从政治和社会层面考察中国问题。著有“哈佛中国史”丛书中前3卷《早期中华帝国:秦与汉》、《分裂的帝国:南北朝》《世界性的帝国:唐朝》,以及《早期中国的写作与quan威》《早期中国的空间构造》等。


  译者简介

  李磊,历史学博士。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魏晋南北朝史。


精彩书评

  ★我希望我们抱着生命经验之复杂的想法,而不是退回到“历史事件之所以发生就是因为它该发生”那一套统一的、早已建构出的历史叙述中。我们应该从自己所写时代的内部而非外部来呈现那些岁月,但同时,我们的写作也需要囊括该时期内中国所征服的地区,这就要求我们不仅从内部来观察,还要具备全局眼光,将影响该地区历史进程的非汉人形象更加具体。这套书仍保留的一个传统是按照朝代来划分中国历史。之所以这么做,部分是因为朝代变更往往意味着正式统治者的改变,由此人民的生活组织方式也改变了;更重要的是因为朝代的确提供了时间定位,方便人们明白自己在历史的何处徜徉。所以,读者会在这一套书中见证朝代兴衰,但也能更多地了解某个时代的经济、社会、文化,以及人民的日常生活,而不是像在故事书中那样只看到皇帝和大将军们的传奇故事。

  --主编卜正民,“哈佛中国史”中文版总序

  ★透过海外中国学家对“中国/历史”的叙述,我们不仅能看到“异域之眼”中的“中国史”,而且能看到塑造“中国史”背后的理论变化,也能看到重写“中国史”背后的世界/全球史背景。其实,当他们用流行于西方的历史观念和叙述方法来重新撰写中国史的时候,另一个“世界中的中国史”就产生了。

  --葛兆光,著名历史学家、复旦大学教授,“哈佛中国史”推荐序

  ★不似“剑桥中国史”皇皇十余卷深奥厚重,作者甚众,而是继“剑桥中国史”之后*能反映世界汉学全新研究成果、代表世界汉学*高水准,每个断代仅由一人一气呵成,专为普通读者走近、思考和理解中国而作。

  --包弼德,美国历史学家、哈佛大学教授

  ★详尽的六卷本“哈佛中国史”丛书一直被奉为多卷本中国史的黄金标准。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这套六卷本中国史以一种新鲜、紧凑、易读的方式涵盖了公元前2世纪到20世纪初期中国古代王朝兴起、发展和衰亡的历史进程。

  --独立学者查尔斯· W.海福特

  ★这一精彩的由著名汉学家卜正民教授主编的“哈佛中国史”丛书,为哈佛大学出版社带来了至高的荣誉。它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中国。

  --历史学家乔纳森·米尔斯基

  ★《分裂的帝国:南北朝》讲述汉朝崩溃到隋朝统一之间四百年的历史,与中国和日本常见的通史型著作不同的是,政治史所占篇幅有限,而且这有限的篇幅也重在讲述引起政治变动的结构性因素的发展,历史解释的思想性因素被放在优先位置。作者陆威仪教授*深的关怀是人和人的精神世界,通过描述社会与文化如何、为何发生深刻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如何塑造那个时代的生活环境,一扫陈陈相因的旧说所型塑的刻板印象,从多个角度展示该时代独有的魅力。

  --罗新,南北朝史专家、北京大学教授

  ★《分裂的帝国:南北朝》一书对魏晋南北朝史的重写有相当坚实的理据,具备了“成一家之言”的基本条件。从历史空间的拓展,到士族、军将等历史要角的崛起和影响,再到芸芸众生的物质生产和精神活动态势,以及中外关系、社会体制、宗教形态和文化生活等领域所示特色的递嬗,陆威仪教授力图以此凸显当时一系列历史转折的内涵及其对此后中国史发展的意义。且其展现于读者面前的具体样态,又堪称精神饱满而文史贯通,加之其通篇娓娓而谈、见微知著又要言不繁,遂能令人读之甚快而又会心深思。

  --楼劲,南北朝史专家、中国南北朝史学会会长、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一本新颖、实用、及时的历史佳作!《分裂的帝国:南北朝》大概是第yi本写给普通读者的、综合处理公元220年至公元589年这段中国历史的著作。陆威仪教授论述清晰,极具说服力,史实编排甚为有序得当--历史、宗教、科技、文学和考古相继展开。南北朝这一时期的情况尤为复杂,这是一项令人瞩目的成就。

  --罗泰(Lothar von Falkenhausen),汉学家、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

  ★《分裂的帝国:南北朝》涉及领域十分广泛,陆威仪教授观点新颖独特,读来妙趣横生。

  --熊存瑞(V. C. Xiong),汉学家、美国西密歇根大学教授

  ?


  


目录

推荐序/葛兆光

中文版总序/卜正民

导言

第1章 南北中国的地理

农业与治水

山脉与移民

书写边缘

画家、隐士和圣地

精英地域意识的诞生

第2章 世家大族的兴起

世家大族对地位的追逐

汉朝的崩溃与三国的兴起

人性识鉴及如何获取官职

精英的清谈与隐逸

世家大族的黄金时代

第3章 军事王朝

军事王朝的起源

南方军事王朝的统治

北方的军事王朝体制

第4章 城市

地方城市与风俗

城市景观、别墅和园林

作为半公共空间的佛寺

城市经济

第5章 乡村生活

新型农作物和农业技术

南北方家庭的社会结构

国有土地

关于乡村生活的作品

第6章 外部世界

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

定居的邻邦

贸易与佛教

在中国的外国人

第7章 重新定义的亲属关系

墓地与节日

书写血统7

亲戚关系与佛教

女性的新角色

第8章 佛教与道教

制度化的道教

制度化的佛教

道教与佛教之间的叠加与借用

驯服荒野

探索神秘

第9章 书写

抒情诗

文学理论

书法

叙述文

结语

致谢

统治者年表

注释

参考文献

索引


精彩书摘

  第7章 重新定义亲属关系

  南北朝时期,家庭组织的基本结构没有改变,但是出现了一些重要的新元素。尽管较大的宗族可能仍有数百个乃至数千个家庭生活在一起,但是在各个社会层面,最基本的家庭单位仍然是一个独立的直系家庭,并在所有儿子之间分配财产。东汉时期也有一些富裕的家庭三代人都生活在一起,但这种家庭并不常见。无论如何,新的实践允许这些家庭与其他亲属联合起来,重新建立家庭的结构。

  家族墓葬群的存在与新兴的节日使更多的远亲能够聚在一起,寻求合作与互相帮助。新的写作形式或者旧形式的延伸使用,改变了大家族中的宗亲对他们自己成员身份的看法。制度化宗教的兴起为妇女们提供了一个离开家庭的途径,使之能够扮演一个更加积极的公共角色,甚至能成为一名作者。最后,佛教通过提供一系列确保人们轮回后能够拥有更好生活的宗教仪式,改变了生者与死者之间的关系。有些改变还重新强调了母子之间的关系,使得父子关系不再是谱系结构的唯一纽带。

  墓地与节日

  在汉朝末年与唐朝之间的时代里,家庭与祖先之间的关系发生了两个重要的变化:一是家族墓地群的建立,一是分散至各地的同宗家族成员在清明节,即寒食节时,会在墓前进行定期的聚会。这两方面的发展都很重要,因为它们把更多人当作亲属联系在一起。

  在墓地系统化的构造中,同一家族的不同家庭成员埋在此处,这一习俗可以追溯到汉朝统治的最后一个世纪。[2] 在西汉,宗祠是与个人墓葬相结合的,因此被当作个人纪念堂。然而,到了东汉时期,人们开始在多墓穴的家庭墓葬前建立祠堂。这些祠堂最开始的时候仍然是用来纪念个人的,但是随着后来亲属被埋入其他的墓室,祠堂变成家庭或家族的纪念场所,在那里,后代们向共同的祖先及其他埋葬在一起的前辈们祭献。从汉代的例子来看,这种祠堂纪念的祖先一般不超过四代,也没有将同一代的所有成员都包括在内。

  除了为一个家庭建立的多墓穴墓葬,汉代的中国人还更进一步,将在世时没有住在同一屋檐之下的亲属埋在同一墓园里。统一安排墓葬模式始于西汉皇帝的“山陵”。东汉皇帝不再埋在人造假山中,但是他们的陵园却被安置在都城洛阳城墙以外的指定区域内。在东汉晚期,安排亲戚埋在同一个墓地的做法在精英家庭中更为普遍。陕西潼关附近发现了弘农杨氏的墓葬,有七个家庭的独立墓葬从东往西依次排列。墓志确定了六个人的身份以及四个墓的埋葬日期。最东边的墓属于杨震,他于126 年下葬;倒数第二个墓穴里的是下葬于173 年的杨震的一位孙子;最后一个墓可能葬的是他的一位曾孙。因为杨震的五个儿子中只有两个埋在这里,可见墓地的其他墓穴是为辈分较高的直系亲属,而非旁系血亲准备的。

  另外一点,取代汉室的曹氏家族的墓地也反映出这种松散的结构。郦道元作于6 世纪早期、全面描绘中国文化地理分布的《水经注》中描述了这个2 世纪晚期的墓地。他描述了四个墓。其中三个,属于父亲与两个儿子的墓葬,组成一团,另一个墓属于不同分支的家族成员,在同一地点被单独安葬。开始于1974 年的考古发掘发现了五个大型的多室墓,分布在方圆1.25 公里的区域内,唯一紧靠在一起的两个墓穴属于一个父亲与他的儿子。在这个大区域内还有一些小一点的墓葬群或大墓丘,当地人通常称之为“曹氏山”。这个家族墓地的墓葬有的有祠堂与其他石碑,有的则没有,差异很大,而这种松散的安置关系可能反映了这个家族在现世生活中就非常分散与疏远。

  从铭文中我们知道,在现代山东省发掘的武氏家族墓地包含三代人的至少五座墓葬。由石柱搭起的拱门与石头雕像标志着墓地的入口,墓葬分散为几个单元。这些墓葬都没有被发掘,但是由于在这一地区的精英中流行把不止一代家庭成员葬在同一墓室中的多个墓穴中——曹氏家族墓地离此并不远——武氏家族很有可能也是效仿此行。有两座像这样的墓被发现,但是它们与武氏家族的关系并不清楚。铭文表明家族中不只有一个分支被埋葬在这个墓地中,这显示出此地的旁系比西边的杨氏家族更为广泛。妇女们可能也被埋在墓地中。

  在南北朝时期,多个地区开始出现家族墓地。在南方,考古学家发掘了宜兴周氏家族的墓地,墓葬的时间是在3 世纪晚期和4 世纪早期,有六座墓葬聚在一起,这个地方被称为“周墓墩”。埋葬在这里的人们属于南方的一个名门望族,他们给予吴国以及随后的西晋重要的支持,但是在4 世纪早期,因起兵反抗北方来的移民而最终遭到摧毁。这六座墓沿南北轴纵列,进入墓穴的通道面向东—东南方向。

  在4 世纪前半期统治东晋朝廷的王氏家族,他们的墓地建在建康城的北郊,现在已经被发掘,共三代人七座墓。这些单室的拱形墓,全部都面朝南方,排成两行。墓葬中没有任何用以重建死者在阴间生活的房屋模型或俑像。家族崇高地位的唯一标志是进口的高级琉璃杯、一枚钻石戒指、一个贝壳制成的容器、珍珠、琥珀和绿松石珠。

  汉代中国人的家族墓地也存在于沿西北边境一带,在嘉峪关、酒泉、敦煌都有所发现。以石环或土城墙区分出属于同一谱系的墓葬群。环内的墓穴按照亲属的辈分关系进行排列。许多墓葬在坟墓入口处的围墙上绘有壁画,这象征着个体家庭的边界。典型的汉墓,除了夫妻合葬之外,有的时候也会把下一代葬于同一处,这或许表明这一时期已婚子女与父母同居的现象增多。

  南北朝时期,家族墓地也出现在诗歌中。潘岳(247— 300)在《怀旧赋》中描写了在洛阳城南五十里地探访岳父及其二子的墓地:

  东武讬焉,建茔启畴。

  岩岩双表,列列行楸。

  望彼楸矣,感于予思。

  既兴慕于戴侯,亦悼元而哀嗣。

  坟垒垒而接垄,柏森森以攒植。

  几十年后,陶渊明描述了在周氏家族墓地翠柏成行的树荫下的野游,此处的周氏家族墓和上文提到的应该是同一处地方。至此,家族墓地已经成为精英生活的标准特征,只有这些精英才能创造并享有这样的生活。

  这一时期的人们还发明了“功德寺”,将一块土地正式捐给佛教寺庙,并以此作为家族墓地。作为寺庙财产,它是免税的、永久归主人所有的,但是在实践中,它只用来满足捐献者家庭的需求。这些家族为“他们的”墓地指定寺庙主持,并一再捐献,使自己能够掌控寺庙,把这里当作自己经济与文化活动的场所。这与传统的家族墓地不同,从前,只有两三个亲属参加由僧侣们在墓边举办的法会。在唐朝以前,没有证据表明在家族居住场所之外会集体进行祖先崇拜。儿童向父母或祖父母的墓地献祭,但是隔了更多辈的子孙后代绝不会为其高祖组织类似的集体祭祀,而这种祭祀活动通常将参加成员视作一个充满含义的社会团体。无论如何,到7 世纪末或者8 世纪初,亲属们开始到四代或五代之前的祖先的坟地扫墓并举行献祭。这些献祭发生在清明节,即在冬至日之后再过105 天左右,也就是在农历二月末或三月的时候。清明节的出现意味着通过共同祭祀遥远的祖先,远亲们逐渐形成自我意识,并成为有组织的父系家族中的成员。

  这一节日以前的历史预示了这一新的发展。在汉朝时期,既有在宗庙的献祭,也有在墓前的献祭,但是没有记录表明在某个特定的节日所有的亲属都会在墓前献祭。《四民月令》写成于东汉,其鼓励在四季的每个季节都进行祭祀。春季祭祀是在农历二月,与当地的社稷祭祀结合起来。一些东汉的文献提到这期间有几天不能动火,有一份文献提到要禁火两个月,在此期间只能吃冷食。最早的文献提到这一禁忌是在隆冬实行,是为了纪念公元前7 世纪的一位官员介子推。

  介子推不言禄,隐于山,晋文公为了迫使他出仕,放火烧山,但介子推却被烧死。为了纪念他,他的老家太原附近形成了专门的祭献活动。汉代政府曾经试图禁止这种对身体健康有害的寒食做法。206 年的时候,曹操也颁布法令禁止它,指出应该在冬至过后105 天,也就是说在清明节举行祭献活动。几十年后,太原当地人也将这一日期记录下来。

  还有几次禁止寒食的尝试没有获得成功,分别是由石勒在317年、北魏在474 年和476 年做出的。两部6 世纪中期的文献描述了冬至后105 天全国范围内举行的节庆。《齐民要术》解释说这都是为了纪念介子推。《荆楚岁时记》援引《周礼》(成书于战国晚期或西汉早期)说明,在春季的第二个月,使者会振着“木铎”宣布在该国都城禁止用火。保存在一些战国晚期与西汉早期文献中的统治者年历,记录了敲响木铎来禁止性行为和禁止放火烧山的行为,因为正是这种焚烧山林的行为害死了介子推。对火或性行为的禁令也在夏至颁布。这些文献明确地将这种对历史事件的纪念与一个更广泛的禁火令联系起来,认为这是辞旧迎新仪式的一部分。每年一次,通过禁火来熄灭旧年的火,重燃一把新火,这种仪式可能推动了隋唐时代扫墓习俗的出现。

  在唐朝早期,寒食节为家族成员重聚提供了机会,那一天,他们齐聚在祖先墓前,扫墓、献祭,并且享受盛宴。与墓前献祭相关的逸事最早出现在7 世纪60 年代的文献中,即发生在隋朝时期。到了8 世纪,这一活动变 哈佛中国史 分裂的帝国 南北朝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哈佛中国史 分裂的帝国 南北朝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哈佛中国史 分裂的帝国 南北朝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哈佛中国史 分裂的帝国 南北朝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哈佛大学出版社典范之作,数十所世界一流高校中国史课程指定教材】 

评分

  《哈佛中国史》丛书出版后获得很多赞誉,被称为“多卷本中国史的黄金标准”,堪称哈佛大学出版社的典范之作,已被芝加哥大学、康奈尔大学、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数十所世界知名大学指定为中国史课程教材。

评分

  哈佛大学出版社先后于2009—2013年出版六卷本《哈佛中国史》丛书,面向大中学生和普通读者,汲取50年来世界中国史全新研究成果,谱写21世纪全新中国通史。 

评分

我认为作者不易,或许是出版商找来一帮大咖作序和推广,其实大可不必,好书是需要时间验证的,再好的商业推广也经历不住时间的冲刷,起码本书我认为可以历经时间的打磨。

评分

另辟蹊径的综合角度阐述了波澜壮阔的中华文明,如果说《剑桥中国史》是国外大学给硕士研究生读的,那么《哈佛中国史》就是国外大学给本科生读的。当然对于我们普通的读者来说是了解中国历史的又一个综合角度。

评分

另辟蹊径的综合角度阐述了波澜壮阔的中华文明,如果说《剑桥中国史》是国外大学给硕士研究生读的,那么《哈佛中国史》就是国外大学给本科生读的。当然对于我们普通的读者来说是了解中国历史的又一个综合角度。

评分

  哈佛大学出版社先后于2009—2013年出版六卷本《哈佛中国史》丛书,面向大中学生和普通读者,汲取50年来世界中国史全新研究成果,谱写21世纪全新中国通史。

评分

  第一章 堕落天使:49岁时的罗素“我的脑子现在不如从前。我已经过了最佳年龄,因此现在自然受人赞美了。”接近50岁生日那段时间,这是罗素常常挂在嘴上的那种诙谐的自谦之辞。1921年12月3日,他出席了在剑桥大学求学时认识的老友(这时已是事业有成的富裕律师)查尔斯·桑格在切尔西举行的宴会,对坐在身旁的弗吉尼亚·伍尔夫说了上面这一番话。置身于这样的朋友中间,罗素不禁深刻地意识到这个事实:30年前,他和桑格一起学习数学;与那时相比,他已经变了许多。弗吉尼亚·伍尔夫语气温和,一直在旁边催促(伍尔夫当天夜里在日记中写道,“伯迪是热情的自我主义者,这一点起到积极作用”),于是他开始反思出现在他身上的这些变化。他告诉她,他依然认《罗素传:疯狂的幽灵(1921—1970)》:

评分

塑封,很重,快递很快,应该是正版。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哈佛中国史 分裂的帝国 南北朝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