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一百個人的十年》
這一次,馮驥纔講述自己的“文ge”十年
曆史不是他者,它已是你生命深處的一部分
內容簡介
盡管這一切都已時過境遷,物去人非,連那個時代種種標誌物都成瞭收藏品,但它在社會生活裏和我的心裏卻還時隱時現,並使我不得安寜。
馮驥纔先生的《俗世奇人》足本自今年2月齣版以來,備受廣大讀者歡迎,現已纍計發行近20萬冊,取得瞭很好的社會影響和市場效益。
作者簡介
馮驥纔,浙江寜波人,1942年生於天津,中國當代作傢、畫傢。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民間文藝傢協會主席。其文學作品題材廣泛,形式多樣,已齣版各種作品(集)五十餘種,其中《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神鞭》《三寸金蓮》《珍珠鳥》等均獲全國文學奬。作品被譯成英、法、德、意、日、俄等十餘種文字,齣版各種譯本三十餘種。
目錄
自序:五十年並不遙遠
一、抄傢全過程
二、結婚紀念日
三、牆縫裏的文學
四、業務推銷員
五、死神擦肩而過
六、藝術傢生活圓舞麯
七、老鼠搬傢
八、被扭麯的寫作
九、逃亡
十、最後一擊
精彩書摘
1966年夏天,空氣裏有種硝的氣味並日漸濃烈,社會變得異樣瞭;首先報紙成瞭戰場,不時會一個大人物被拉齣來,立刻被種種凶烈的言辭打得人仰馬翻。那時最齣風頭的一個筆杆子是姚文元,他是何人此前沒聽說過。我之所以看他的文章,是他的文筆特彆,偶爾會用一點文學語言,還有一種能夠決人生死的“權威”,這些彆人都沒有,僅此而已;我那時隻是一個癡迷於繪畫與文學的年輕人,更關注的是曆史的經典,與現實政治距離很遠,對批判的人物是誰都不很清楚,甚至完全不知道。比如“三傢村”,隻略知吳晗,對鄧拓和廖沫沙就聞所未聞瞭。開始時隻覺得社會這些異樣的變化與個人關係不大,7月底還在勸業場二樓的舊書店買到一部心儀已久的羅曼·羅蘭的《約翰·剋利斯朵夫》,天天捧在手裏。可是8月初的一天,勸業場九路汽車對麵大牆貼瞭一份大字報,一連十來張,把一座四層樓的大牆都糊滿瞭,擠瞭很多人看,題目很新奇——《血統論》,據說是北京那邊來人貼的。一看到裏邊那兩句紮眼的“老子英雄兒好漢,老子反動兒混蛋”,這纔感到一種陰冷的殺氣吹到瞭我的身上。
高中畢業,我報考中央美院初試通過,但復試被拒絕,理由是我的齣身不好。由此我知道齣身不好是我天生的“硬傷”,可是一直並沒感到它對我有什麼妨害,現在它找到我的頭上來瞭。
著名的“8·18”後,社會空氣突然緊張起來,好像馬上要發生什麼嚴重的事。23日晚飯後,我去女朋友顧同昭傢。一進門就感覺她傢氣氛異樣,不等我問,她母親便說今天下午忽然湧進一群孩子,闖進各間房屋,跳到桌上和床上,撒歡兒一般亂蹦亂跳,狂喊狂叫,亂扔屋裏的東西,還把她父親硬塞進一個空木箱裏鎖上,然後一哄而去。
她母親披散著花白的頭發,說話時眼睛瞪得圓圓的,露齣黑眼珠四邊的眼白,顯然下午的驚恐還在她心頭。
我說:“你們沒去派齣所報案嗎?他們怎麼能隨便闖進人傢呢!”
她傢沒人吭聲。她傢是個很本分的老實人傢,沒經過事,何況是這種不可思議的變故突然降臨,完全不知道怎麼招架。她父親聽說,五大道這邊彆的人傢也闖進學生瞭,她傢對麵的兩位名醫金顯宅和林崧傢都被破門而入,有的亂翻亂砸,有的說要搜查“變天賬”。什麼是變天賬?我一時沒想明白,卻感到有些不安,安慰一下她父母,便趕忙告辭迴傢。這時天已黑瞭,但街上似乎比平時要亂一些,遠處有擴音器發齣的咬牙切齒的宣講聲,在黑夜裏聽得很清晰。待到瞭大理道新忠厚裏臨街的一傢門口,亂哄哄聚著一群人,樓上樓下所有燈都亮著,窗戶裏有急匆匆晃動的人影,還有叫喊聲、喝斥聲,砸玻璃、摔東西的聲音和猛烈的撞擊聲;沒等我看明白,隻聽有人說:“紅衛兵抄傢瞭!”這是我第一次聽到“抄傢”兩個字。
我自知齣身不好,不敢多看,趕緊騎車迴傢。快到傢時,幾個年輕人坐在邊道沿子上,可能是街坊傢的孩子們,一個衝我說:“神氣什麼,到傢門口看看去吧。”我沒答話,往傢裏騎,很快就看到夜色中的傢門口白花花一片,是大字報!我立刻緊張起來。
到近處看,大字報氣勢洶洶,寫著要堅決揪齣父親的大字標題,還有一連幾張聲稱要打倒我這個狗崽子。怎麼還會有我?我心慌成一團,字也看不成行,大概是說我醉心於“封資修”的畫,還賣畫——走資本主義道路。那時是全民所有製的公有經濟,我所在的書畫社是計件工資的集體所有製單位,現在上綱上綫就是走資本主義道路。我驚愕的是,貼這張大字報的竟是我的一個親戚。
我已經無法把這張大字報全看下來,趕緊進瞭傢,跑到父母的房間一看,父母各坐在茶幾兩邊帶扶手的椅子上一動不動,兩張臉帶著同一種錶情,都在鮮明地告訴我:要大難臨頭瞭。
我還發現屋中有些異樣,光禿禿的,原來桌上擺放的東西都沒有瞭。這時母親叫我把屋子收拾一下,怕摔的瓷器全放進櫃裏,桌上的玻璃闆放在桌子下邊,好像是“堅壁清野”,防備即將到來的抄傢,可是抄傢是什麼樣的?誰都沒經過,隻是在《紅樓夢》裏看過。我們僅僅靠著藏一藏怕摔怕砸的東西就能應付這種不得而知的抄傢嗎?如今看來我們對那場即將到來的社會災難與時代瘋狂太缺乏想象力瞭。
……
前言/序言
自序:五十年並不遙遠
如果一個人要寫他半個世紀前的生活,你一定認為那生活已經像曆史一樣遙遠與模糊,多半已經看不清瞭。不不不,你肯定沒有那樣的經曆。那經曆一直像“昨天”那樣緊隨著我,甩也甩不掉。是什麼樣的感受叫人無法把它推去、推遠?是由於自己說過那句話——“沒有答案的曆史不會結束,沒有答案的曆史不能放下”嗎?
這答案不僅僅是思想的、社會體製的,還是曆史的、文化的、人性的、民族性的,以及文學的。
一條大河浪濤激湧地流過去,你的目光隨著它愈望愈遠,直到天際,似乎消失在一片迷離的光綫與煙霧裏;然而你低下頭來,看看自己雙腳駐立的地方,竟是濕漉漉的,原來大半的河水並未流去,而是滲進它所經過的土地裏。它的形態去瞭,但它那又苦又辣又奇特的因子已經侵入我們的生活深處和生命深處。這決不僅僅是昨天的結果,更是今天某些生活看不見的疾患的原由。
“文革”不是他者,不管你願不願意,它都已是你的一部分,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盡管這一切都已時過境遷,物去人非,連那個時代種種標誌物都成瞭收藏品,但它在社會生活裏和我的心裏卻還時隱時現,並使我不得安寜。
筆是聽命於心的。可是這一次,我所寫的不是彆人,而是我自己。我是主人公。我將把自己的昨天拿到今天來“示眾”。從文本的性質來說,這更像一部自我的口述史,即訪問者和口述者都是我自己,或者這更像一種心靈的自述與自白。這種寫作的意義和目的是用個人的命運來見證社會的曆史。個人的命運或許是一種生活的偶然,但無數偶然彼此印證,便是一種曆史的必然。
這裏所說的命運,不是指遭遇,而是精神的曆程。
口述史最難被確定的是口述者口述的真實性,但我對自己的口述則最不擔心這種真實。如果不真實,寫作何義?
我計劃要寫的這一套書有五本,先後是《無路可逃》(1966-1976)、《淩汛》(1978-1979)、《激流中》(1979-1989)、《擱淺》(1989-1994)、《漩渦》(1995-2015)。五本書連起來是我五十年精神的曆史。我已經提前把第二本《淩汛》寫齣來齣版瞭。現在寫《淩汛》前的十年《無路可逃》。這本書很重要,沒有這冰封般無路可逃的絕境,就沒有後來排山倒海的淩汛。
好瞭,曆史在我身上開始瞭。
馮驥纔:無路可逃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評分
☆☆☆☆☆
不錯不錯不錯吧
評分
☆☆☆☆☆
孩子親點要買的,我還沒怎麼看,給我最大的感覺是書內頁的風格很獨特,邊緣做深色過渡處理,馬上有一種懷舊感瞭,感覺印製挺精美的。
評分
☆☆☆☆☆
文革是我們民族近代最大的災難!要認真反思,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浩劫?罪魁禍首是誰?!
評分
☆☆☆☆☆
非常不錯的一本書!!!超級喜歡???
評分
☆☆☆☆☆
給孩子看的,小故事吧。
評分
☆☆☆☆☆
這次共買兩部口述史,爭取買全。
評分
☆☆☆☆☆
讀的最快的一本書,那個歲月雖然沒有親身經曆,但通過作者的描述也似身臨其境,令人心情沉重。人啊,不管環境怎樣無路可逃,卻要始終保持精神的豐富和高貴!
評分
☆☆☆☆☆
我想,任何一個真實的文明人都會自覺不自覺地在心理上過著多種年齡相重疊的生活,沒有這種重疊,生命就會失去彈性,很容易風於和脆摺。但是,不同的年齡經常會在心頭打架,有時還會把自己弄得挺苦惱。例如連續幾個月埋首於磚塊般的典籍中之後,從小就習慣於在山路上奔跑的雙腳便會默默地反抗,隨之而來,滿心滿眼滿耳都會突湧起嚮長天大地釋放自己的渴念。
評分
☆☆☆☆☆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