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伏首拜阳明(典藏修订版 阳明门徒必读经典)

一生伏首拜阳明(典藏修订版 阳明门徒必读经典)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4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陈正侠 著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12-21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出版社: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ISBN:9787505737242
版次:1
商品编码:11944892
包装:精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72
字数:210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历史爱好者,王阳明粉丝、研究者
  

  ◆ 《一生伏首拜阳明》,市场首部王阳明通俗大传,阳明门徒必读经典。

  本书作为国内第一部通俗且系统讲述王阳明传奇一生的传记,曾创下销量百万的纪录,更引发全国王阳明热潮的奇迹,被万千读者誉为“读懂王阳明,此一本足矣”。

  ◆ 本书是同类王阳明传记作品中非常好读的一部!经作者五年修订,典藏再版上市。

  作者陈正侠对王阳明钻研多年,深得其中三昧,五年修订,客观尊重史诗,力求以通俗、精彩的语言讲述了王阳明的传奇一生,着重讲述了王阳明的文韬、武略、徳范,是王阳明传记中非常好读的一本。

  ◆ 精装烫金典藏版,一流工艺,值得团购收藏,超值附赠“阳明心学”解读宝典《但用此心》

  王阳明热的今天,《一生伏首拜阳明》在同类书中内容优异,装帧品质好,采用双封精装,封面烫金工艺,且定价合理,适合广大读者团购收藏,随书附赠阳明心学”解读宝典《但用此心》,是对王阳明经典作品《传习录》的理解心得,使本书价值更高。

海报:

内容简介

  

  《一生伏首拜阳明》,国内首部王阳明通俗大传,阳明门徒必读经典。

  本书用通俗、精彩的语言讲述了王阳明的传奇一生:出身书香世家,天赋异禀,却曾是叛逆少年;批判程朱理学,踏足仕途,得罪大太监刘瑾锒铛入狱;流放他乡,被人追杀,竟一夜龙场悟道,洞彻世事人心;一介书生,缘何能披甲用兵,平乱安邦,救大明朝于水火之中;命途多舛,目睹民生疾苦,集儒释道三家之大成,创立阳明心学……

  本书上市后,畅销百万册,被万千读者誉为“读懂王阳明,此一本足够”。经作者五年修订,典藏再版上市,采用双封精装,烫金等优质工艺。随书附赠“阳明心学”解读宝典《但用此心》。

作者简介

  陈正侠,曾用笔名鹤阑珊。通俗写史作家、经管类畅销书作家,以弘扬文以载道精神和传播传统文化为己任,宣扬国学正能量,创作三不朽作品为追求。

  作者文笔清新脱俗,哲理深刻,对阳明学钻研多年,深得其中三昧,主张阳明学以事上练为灵魂,由此抵达良知境界。

精彩书评

  

  王阳明,文韬、武略、徳范的一代奇人,一位足以改变当代世界的儒学大师。

  大明王朝三百年,只出阳明一人。立德、立言、立功皆居冠顶,千古无出其右者。

  ◆我对王阳明有兴趣。他讲的是心学。这几年我能抽空坚持读书,不容易。我脑海里浮现王阳明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两句话。

  

  ◆王阳明矫正旧风气,开出新风气,功不在禹下。

  ——曾国藩

  ◆王学绝非独善其身之学。而救时良药,未有切于是者。

  ——梁启超

  ◆明之中叶王阳明出,中兴陆学,而思想界之气象又一新焉。

  ——蔡元培

  ◆五百年来,儒家的源头活水就在王阳明。21世纪将是王阳明的世纪。

  ——杜维明

目录

序言│此心光明

第一章 贵人语迟

002?出生必须奇异

003?祖上实在有点人

006?不是不开,时辰未到

008?金山轮回

012?何为第一等事

018?不是好丈夫

021?还是该科举

025?两次落第

029?纸上谈兵

033?终于考中了

第二章 阳明释厄

040?王阳明审案

043?九华山上都是神

050?阳明子

054?上船之前的热身

059?异常聪明的皇帝

064?“刘瑾强震”

070?狱中

073?在路上

第三章 龙场之音

084?长夜漫漫

093?顿悟

099?“知行合一”

101?庐陵六月谈

106?“余震”消失

110?朱陆异同

115?又在路上

第四章 破山中贼易

第五章 破王爷更易

第六章 归去来

……


精彩书摘

  此心光明

  吏部尚书方献夫正准备奉命南下广西,犒劳平定田、思二州的有功将士,想不到被人拎到了中央会议室。广西来了捷报,断藤峡、八寨匪患已平。

  这是好事啊,方献夫想不明白,朝廷怎么突然取消了这次犒劳呢?

  很简单,王阳明剿平这两处匪患时根本没有请示朝廷。这简直就是居功自傲、擅权,时间一久,必然是尾大不掉。

  桂萼说这几句话时,胡子生硬,眼睛发红。当初,王阳明到广西时,皇上就说过,王阳明可以“便宜从事”,也就是见到毒草可以拔除,见到秧苗立即扶持。桂萼不是紧张王阳明,而是气愤他不采纳自己的建议去攻打交趾。

  方献夫拿过王阳明捷报的折子,仔细看完,哈哈一笑,他说:“抚招田、思二州,不动官军一兵一卒;平定断藤峡,不费官库一文钱。有功如此,反而严惩,你们就不怕天下人耻笑?”随后盯准了桂萼:“老大人,这桩公案,不用说日后,就是今天的史官将如何评说?”

  桂萼的眼睛血红,张了张嘴,最后说道:“即使不罚,也不该赏。”

  不赏才是主要的。

  王阳明的病的确很厉害,当初在南赣剿贼时经常出入山谷,所以中了热毒,常常咳嗽,而且还拉痢疾。虽然跑到老家养了五年,但始终不见好。入广西后,广西的气候让他的病越发严重。所以,他只好离开广西,当时他已经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只想让自己死在老家。至于那些所谓的功劳和皇帝的命令,跟他似乎已经关系不大了。

  王阳明到达乌蛮滩时,船家指着岸说:“上面有一座伏波庙。”王阳明咬着牙到上面去拜谒了。到达广东增城,一来是他老友湛甘泉的故居,二来有他六世祖王纲的祀庙,于是又咬着牙上去祭奠题诗。我们依稀还记得,王纲曾经参加过平苗族的叛乱,想不到却死于此地,而中央政府待之甚薄。王阳明的五世祖就把老爹的尸体背回,发誓不再为皇家卖命。

  王阳明非要在这里祭奠一番,恐怕也是感同身受。但就是这次,王阳明的病情开始变得更加严重,居然不能站立,王阳明知道这下要完蛋了。他知道自己永远都到不了老家了,他最后的希望就是想和自己的“阳明洞”再来一次亲密接触。到达梅岭时,他对自己的学生、广东省的二把手王大用说:“你知道孔明托付姜维的故事吗?”

  王大用哽咽,含泪点头,王大用知道,老师是想把两广的事托付给他,但他知道自己不配。他也知道,该准备后事了。他立即找来木匠做棺材,棺材板其实早已经准备好,只是觉得不吉祥,他没有让人做。现在,吉祥就在前方,他领着亲兵日夜赶制,棺材做好了。

  到了南安,王阳明硬撑着离船、上轿。他的弟子周积和张思聪闻讯赶来迎候王老师。他们进船来给王老师请安。王阳明勉强坐起,但已经咳嗽成一团,脸色发青,一句话都说不出。

  好不容易可以说话了,王阳明第一句话就是:“近来进学如何?”两位门生作了简略回答,立即问老师身体如何。王阳明苦笑:“所以还没有离开你们,只是一口元气在。”

  学生们几乎要失声痛哭。

  王阳明继续前行,而老天爷在看着。

  忽然一日,王阳明问:“到哪里了?”

  侍者回答:“青龙铺。”

  王阳明沉默不语,然后是剧烈的咳嗽,恨不得把肺咳出来。

  嘉靖七年(1528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辰时,王阳明让人叫周积进船舱来。周积躬身侍立。许久,王阳明睁开眼睛,微微一笑,说了三个字:“我走了。”周积泣不成声:“老师,有何遗言?”

  王阳明微微一笑,八个字:“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说完,闭上眼,离开了人间。

  张思聪等人在南野驿站的中堂装殓了王阳明。老天爷看着王阳明的肉身继续向前。十二月四日,棺材上船,奔南昌。凡是知道这一消息的人全都来相送,哭声震天,老天爷为之动容。路过南赣时,百姓挡着棺船,拦路大哭,他们现在的好日子全是棺材里的这位给的,不哭他哭谁?!进了南昌城,官府提议等明年再走,王阳明的棺材再也没有消停过,一直到嘉靖八年正月初一,起棺离开南昌。

  每天来祭奠的人从早到晚络绎不绝。

  二月,棺材到山阴,仍然热闹。诸多王老师的学生日夜不停地在洪溪修墓。洪溪离越城三十里,入兰亭五里,王阳明生前就为自己选好了这块地方。

  嘉靖八年(1529年)十一月十一日,门生千余人,披麻戴孝,扶柩而哭。

  王阳明在天上,看着。灵魂很复杂,他不知道自己当初该不该到人间走这么一遭!

  ……

前言/序言

  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伟大人物,也是有明一代最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哲学家。清人赵翼说,明朝只有一位皇帝,就是朱元璋;明朝只有一位宰相,就是张居正。他应该再加上一句:明朝只有一位牛人,就是王阳明。

  有人说,王阳明的一生跌宕起伏,历尽千难万险,与天地斗,与乱臣贼子斗,与小人斗,最终完胜。作为出色的军事家,他用最微小的代价换取了最大的军事成果;作为思想家,他开创了儒学新天地,成为一代“心学”宗师。

  未有王阳明之前,很多伟大人物也懂得凭良心做事,倒是百姓日用而不知。有了王阳明提出的“致良知”之后,大家开始有意识地凭良心做事。看似没有区别,但其实正如西方人说的那样,不懂得消化学也能吃饱,但懂了消化学之后,你会更好地吸收营养。

  现在王阳明很火。为什么火,原因很多。有人认为,当今天下,世道浇漓,人心不古,众人都迫切希望拯救世道人心,而王阳明的良知学说恰好是一剂良药。其实,自有人类以来,世道一直浇漓,人心总是不古。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人心骚动,最难琢磨和最易变坏的就是人心。

  中国古人认为人性本善,结果他们大失所望,因为人性实在太恶了。王阳明也不例外,他看到这点,却没有像他人那样满是抱怨和失落,而是奋袂而起,创建心学,目的就是拯救人心。

  王阳明心学主要包括三部分,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何谓心即理,王阳明是从格物开始解释的:格物者,格其心之物也,格其意之物也,知者,致其物之知也。此岂有内外彼此之分?在他看来,格物没有内外彼此之分,因此格物是格心之物,是去其心之不正,以本体之正。

  如此一来,王阳明的格物就和朱熹的即物穷理的求知方法不同了,他只在心上求取真理,因为真理不在心外而在心内,这就是心即理。

  何谓知行合一,知行问题是中国哲学中一个古老的问题。但知与行的先后及难易问题则是中国哲学家从未很好解决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王阳明的基本主张是二者合一,也就是知行合一。其大致意思是,知行是同一个功夫,知行合一并进不可分离等等。

  具体说来就是,真知则必行,不行不足谓之知;真知则必行,不行终非真知;知不限于思想,行不限于行动,知行同是心的两个方面,即知即行。至于其提知行合一的目的,王阳明说,一是为救弊而发,一是为了论证知行本体本来如此。也就是说,知行合一说的核心内容是知行本体合一,重点在于强调行。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最后一方面就是致良知。良知的说法来源于《孟子》,其含义是指一种“不虑而知”的天赋道德观念。王阳明对此加以发挥,并引进《大学》中的“致”字,《大学》说:“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据此,王阳明提出致良知的主张,以为良知即是天理,从而进一步要求人们首先认识和恢复内心所固有的天理,并由此推及自己的良知于事事物物,那么事事物物皆得其天理矣。

  王阳明自创建心学后,就从未消停过。先是去南赣剿匪,然后是平定朱宸濠的叛乱,最后是到广西剿匪。整个后半生,他的心学都在战场上发挥着巨大作用,让他创建了夺目的军功。

  或许有人说,也许他的心学只适用于战场,这是鄙陋之见。本来,王阳明创建心学就是为拯救人心的。人心强大了,你做任何事都能顺风顺水。这也是后来阳明学有那么多粉丝的原因。

  抛开那些伟大人物,王阳明的心学思想也很适用于我们普通人。在今天,很多人都过于追求外在的东西,金钱、地位和名利,很多人在追求这一切的时候失去了心灵的导航,心理压力极大。王阳明则告诉我们,放松你的心,使你充盈的“天理”立刻就会出现在眼前。而“知行合一”的思想可以使我们自我调适的能力大大加强,使自我修养的过程大大缩短,使现代人在“知行合一”中得到解脱、安慰和生长人生智慧。

  现代社会庞大的压力让很多人无法承受,但王阳明比我们要辛苦得多。他一生都身处逆境、困境、险境、绝境,却从来不气馁,更不放弃。他的精神正是激励我们走向成功的最好范本和正能量。

  或许,这正是像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所断言的那样:21世纪是王阳明的世纪。

  本书再版之际,仍是从前的话头:这虽然是王阳明传记,却不仅仅是王阳明一生流水线的简单陈述,我们希望每个人在解读了王阳明的传奇人生后,都可以领略心学之精妙,关注自己的心灵,从而修炼强大的内心,在浮躁的社会中独享一份宁静,“此心不动,随机而动”,获得内心的充实与幸福。用王阳明的话来讲就是:此心光明。



一生伏首拜阳明(典藏修订版 阳明门徒必读经典)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一生伏首拜阳明(典藏修订版 阳明门徒必读经典)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一生伏首拜阳明(典藏修订版 阳明门徒必读经典)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一生伏首拜阳明(典藏修订版 阳明门徒必读经典)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希望多了解,得多读书。挺好的。

评分

不错!

评分

挺好的

评分

这本书通俗易懂,用生动形象的语言阐述了王阳明这一生的经历,让我们更加感受到了这个心学大师的魅力,以及心学这项独有文化独特的魅力。

评分

挺好的,很满意的一次购物!

评分

值得一看。

评分

用的还可以

评分

多买了几套不同作者的阳明书籍,希望能对自己的学习有帮助

评分

非常之好,高端大气上档次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一生伏首拜阳明(典藏修订版 阳明门徒必读经典)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