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1-07
★ 戈斯在自傳中一反隱晦的維多利亞時代傳記風,圍繞父與子之爭建構瞭偏執、狹隘、固執的父親形象,顛覆瞭維多利亞時代父權至上的倫理觀;
★ 戈斯從現代派的角度齣發,構建瞭一個偏激、粗暴的父親形象,一定程度上把英國傳記文學從“理論偏見”的束縛中解脫齣來;
★ 戈斯對父親充滿敬意,所以他的所做所為,既無炫耀示威之意,更無公然對抗之為,他隻不過利用瞭人類的特有權利,開始為自己塑造獨立的精神世界;
★ 新舊兩代人在倫理道德觀上的矛盾日益凸顯,追求自由獨立的年青一代對父權提齣質疑,結果必然決裂。
★【大師館】全係精彩圖書:
海報:
埃德濛·戈斯的自傳《父與子》(Father and Son,1907)是英國傳記文學史上首部現代派傳記,現代主義作品的代錶作之一。它已較為充分地體現瞭查爾斯·波德萊爾(Charles Baudelaire)和M.H.艾布拉姆斯(M.H.Abrams)等人所描述的現代主義的特徵——與傳統相對立,質疑宗教和倫理道德,強調主觀意識。
在《父與子:信仰與偏見》這部自傳中,戈斯以自我錶達為目的,講述瞭自己擺脫父權和宗教壓迫走嚮自由與獨立的經曆,建構瞭一個與維多利亞時代父權觀念背道而馳的挑戰父權和嚴父,從而形成“叛逆成長”的青春期的形象和過程。
《父與子:信仰與偏見》齣版後立即在英美兩國引起強烈的共鳴:被英國大文豪毛姆稱作傳記中的經典作品;美國莎士比亞研究專傢霍華德·富納斯在緻戈斯的信中稱《父與子》是戈斯所有作品中至為齣色的一部,“足以令整個20世紀為之振奮”;亨利·詹姆斯盛贊戈斯在《父與子》中為揭露真相所錶現的勇氣和力量。
埃德濛·戈斯(1849-1928),英國詩人、作傢、文學史傢、文評傢。代錶作有:《父與子》(Father and Son)、《桌上的書》(Books on Table)、《圖書館私語》(GOSSIP IN A LIBRARY)、《十八世紀文學史》(A History of Eighteenth-Century Literature)、《易蔔生傳》(Life of Ibsen)、《傑裏米·泰勒傳》(Life of Jeremy Taylor)、《麵貌和印象》(A spects and Impressions)等。
★ 《父與子》所探討的主題是“維多利亞時代英國社會令人痛心的情形之一。”
——阿爾提剋,美國傳記批評傢
★ 戈斯在英國傳記文學由維多利亞時代的傳統嚮現代主義轉型的過程中發揮瞭關鍵作用,是英國傳記文學發展史上承上啓下的傳記作傢。
——奈德爾,美國傳記理論傢
★ 總的來說,我所知的有趣、能給人持續愉悅的談話者是埃德濛·戈斯。他讀書雖然看上去不精,卻也博覽群書;他的談話尤其充滿纔智。他擁有驚人的記憶力、強烈的幽默感,以及惡毒的辯舌。
——威廉·毛姆,英國作傢、文藝評論傢
★ 戈斯在字裏行間中所錶現齣來的猶疑不決的態度是解讀《父與子》的關鍵所在,戈斯一方麵想要揭示父子鬥爭的真相和父親醜陋的麵目,另一方麵又試圖遵循適度得體的原則,有意淡化與維多利亞時代傳統價值觀念的衝突。這跟戈斯所處的年代有關,考慮到這點,戈斯已經在傳記文學中邁齣瞭變革性的一步。
——彼得·艾比斯,英國詩人、學者
靈魂深處的力量
這本書記錄的是兩種氣質、兩類內心、甚至是兩個時代的鬥爭。鬥爭的結果,不可避免地造成兩者的決裂。這裏講述的兩個人,一人生來就要飛迴起點,而另一人則身不由己地要被帶嚮前方。有時,兩人都無法用同樣的語言溝通;他們從未懷揣共同的希望,當然也不會為共同的渴望所激勵。但至少,即使在最後時刻,沒有一個人對另一方錶現齣怠慢,也未以一種可悲的遷就審視對方,這對生者而言,無疑是種慰藉。兩人之間的情感,不斷受到外部力量的衝擊;相比之下,健康、命運或環境引起的變化,已無足輕重。兩人都能篤守一個信條:血濃於水(緊密的傢庭關係必須得到珍惜和維係),這也算是一種慰藉吧!雖然這種慰藉令人唏噓感嘆,但不管怎樣,終究是一種慰藉。若非如此,本書的故事也就無從談起。
兩人的摩擦發端很早,但顯然不可能在作者的嬰幼年時期。為瞭讓讀者瞭解兩個人的情況(非同尋常)和大緻的氣質(也許天生就是對頭),有必要在開篇時盡己所能進行一番迴憶,以期呈現一個真實而完整的畫麵。另外需要特彆注意的,就是為瞭尊重傢族傳統,作者在講述故事中還做瞭一些必要的解釋。
父母都是清貧、溫厚之人,年事已高,孤獨、敏感,而且清高——雖然他們都未意識到這一點。兩人都屬於所謂的中産階級,有一個共同之處:祖輩都曾在18世紀時大富大貴,隻是後來傢族逐漸沒落衰敗瞭。這兩個傢族,都是在健康方麵先齣瞭問題,纔導緻財富的衰敗。父親的傢族,衰敗的過程緩慢持久;而母親的傢族,衰敗的過程則快速迅捷。外祖父生來富有,19世紀初結婚不久,就在北威爾士的斯諾登峰的山坡上買瞭一小塊土地,過上瞭似乎有些驕奢的生活,養瞭一群獵犬,享受著揮金如土的快樂。他的妻子,對他過這種大手大腳的生活並不反對。他有三個孩子:我母親和兩個弟弟。他聲稱自己是盧梭的信徒,極力督促孩子們接受教育,這也算是他性格中屈指可數的優點瞭。但他自己卻難以篤守《愛彌爾》的教導,在女兒很小的時候,就雇傭瞭傢庭教師教授盧梭一心想要阻止的課程:曆史、文學和外語。
母親是外祖父的掌上明珠,能讓她齣人頭地是他最值得炫耀之事。她學習希臘語、拉丁語,甚至還接觸瞭一點希伯來語。但最重要的是,她學會瞭獨立思考,這也直接導緻瞭在一些關係重大的問題上,總與她那隨和、奢侈和放縱的父母勢不兩立。母親到瞭30歲,在迴顧人生時,她曾私下裏寫過這樣的話:“迴想起來,我從未有過一刻不摯愛宗教。”她的想法與眾不同:“如果必須追溯自己獻身宗教的起端,我最初的願望和嘗試應該開始於嬰幼兒時期。假如要把我的悔改一直推遲下去,直到我不再犯下罪過,那麼,我就永遠都不可能獻身宗教瞭。”當時,如很多年輕人一樣,她的道德意識已然復蘇,因此,她對父母恣意妄為的尋歡作樂深惡痛絕。外祖父因毫無節製且肆無忌憚地揮霍,最終敗光瞭傢業,不得不賣掉地産,過上瞭一貧如洗的生活;母親是傢裏唯一不為這種衰敗而感到懊悔之人。而我,盡管外祖父的所作所為實在有些離譜,可以說罪孽深重,但我想,自己應該還會喜歡他的。可惜他80歲去世時,我纔9個月大。
就宗教信仰而言,父母幾乎是沿著同樣的路徑走到瞭同一地點,這種人生交集,也算冥冥之中的定數吧。母親最初入的是英國國教,而父親則起源於衛斯理宗,兩人都在未徵求對方意見的前提下,在體驗瞭韆奇百怪的神學經曆後,不約而同地對新教的所有教宗取得瞭幾乎截然一緻的態度:於超然孑立和毫無偏見之中,投入自我冥思。父母所認同的那些教宗,應該行走於光明之中。而每個與他們意見相左的宗教,都幾乎確定無疑地滑落到其宗教界限的邊緣,那裏漆黑一片,父母是永遠不會跟隨的。因此,通過不斷的抉擇,兩人完全齣自個人意願,將自己關在瞭任何新教的大門之外,最終,隻與一些與他們持同樣觀點的極端加爾文宗的信徒聚會,他們一緻奉行的是所謂的“摒棄”信念——摒棄牧師,摒棄儀式,摒棄節日,摒棄任何形式的教堂用品。隻有上帝的晚餐和研習《聖經》,纔能令這些古闆苛責的靈魂凝聚成一體。他們互稱“弟兄”,是外界把他們誇大為瞭“普裏茅斯弟兄會”。
正是在這些教友聚會中,父母纔偶然邂逅,並因共同的境遇走到瞭一起。兩個人,每人都寂寞,每人都清苦,每人都執著地尋求精神獨立。結婚時,父親接近38歲,而母親已過瞭40。父親把母親從一個郊區農捨接到奶奶位於倫敦東北部的一所小房子裏就算結婚瞭,他們沒過上一天蜜月。父親是位動物學傢,也寫過一些有關自然史方麵的書。母親是位作傢,寫過兩薄冊的宗教詩集——我猜測,第一本詩集一定小有成功,因為它還齣瞭第二版——此後,她便投筆於時下流行的啓迪類創作瞭。雖然都可以稱為“文人”,但他們的目標,他們的習慣,他們的抱負,卻與當前的“文人”有著天壤之彆,無法用語言描述。兩人對呈現現代文學都漠不關心,他們最近讀過的詩人隻有班揚。他們童年時從未讀過浪漫小說,都隻對一版再版的《維佛理故事集》情有獨鍾。他們認為,形式多樣且富有想象力的科幻作品,隻是提升和獲利的手段,能讓學習者“齣世”,以保持自我,有所作為。真正讓他們獲得喜樂的,隻有上帝的神諭。所以,每天工作一結束,他們就亟不可待地投入到皓首窮經般的《聖經》研讀中。
在這個與眾不同的傢中,孩子並不受歡迎,隻是齣於無奈纔讓他降生。父親是這樣在日記中記錄我的降生的:
“艾米生瞭個兒子。收到瞭一隻牙買加雛燕。”
他的這種記法,讓人忍俊不止,說明他對小鳥和男孩的喜愛彆無二緻。但這不是關鍵,重要的是,這段措辭還充分錶明瞭父親對細節已拘泥到錙銖必較的地步,因為那一天,牙買加雛燕剛好比兒子來得晚瞭一些,他就按先來後到的次序把先到的先記錄下來;對物種的排列順序,父親嚮來一絲不苟。
很久之後,父親纔告訴我,母親在産我時遭瞭不少罪,而我卻始終一聲不發,大傢還以為我不幸夭摺瞭呢。我被孤零零地放在另一個房間裏,所有的焦慮和關注都集中在瞭母親身上。萬幸的是,一位老奶奶碰巧在場,閑著無事時注意到瞭我,就想方設法喚起我身上僅存的星點的生命力。她成功地救活瞭我,連醫生都誇贊她妙手迴春。可父親——當他告訴我這個故事時——卻說什麼都想不起我救命恩人的名字瞭,我經常渴望知道她是誰。無論生活中有多少欣喜若狂,有多少變幻跌宕,充滿瞭多少焦慮期盼,又包含瞭多少變化萬韆的愉悅,甚至不管在生活中飽嘗多少悲傷與摺磨,我都要由衷地祝福和贊頌這位不知名的老奶奶。
六周後,母親纔走齣房間,當時,還為她特意舉行瞭隆重的安産感恩儀式。巴爾弗先生,一位上瞭年紀的本教牧師,專門辦瞭個私人儀式,“把聖水灑給我們的孩子,他會成為主的孩子。”這個儀式揭開瞭我“奉獻上帝”的帷幕,它給我留下終身難忘的印記。在下麵的章節裏,我也會不遺餘力地將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呈現給大傢。在我那柔軟且懵懂的思想周圍,掛滿瞭光彩四溢的織網,它們似薄如蟬翼、卻彈性十足、難以穿透的麵紗,人們希望藉此讓我“永不受外界的玷汙。”
此前,祖母一直住在我們傢裏,幫助打點傢務。現在,她可以放心地離開我們,讓我們獨自生活瞭。毫無疑問,祖母搬齣去住,讓母親如釋重負,因為強壯而豐滿的祖母講究實際,脾氣暴躁,喜歡說一不二,根本沒有可能跟她進行思想交流。她的媳婦,雖為人溫柔,舉止和外錶看起來有些神經質——她的金發和白色的皮膚散發齣的色澤,與祖母粗糙的膚色和黝黑的發色,不可思議地形成瞭鮮明的對比(的確如此)——卻擁有鍛鋼般的意誌。兩人分開住之後,反而成為瞭摯友。祖母住在附近,房間明亮,裏麵擺放著她的守護神和幾件做工精緻的傢具,都是18世紀的,她那些小巧而光燦燦的瓷器,則放在瞭架子上。
留下母親一人打理傢務後,我成瞭母親牽掛的中心。這種牽掛,交織著動物般的本能,維係著每個母親的力量和耐心。她身上也充溢著這些本能——還融閤瞭某種雖罕見但仍存的堅毅。我想,雖然這些本能的輪廓模糊不清,但的確有些虔誠的母親——雖然寥寥無幾——能夠為這些模糊的輪廓填補上堅實的細節。我還要感謝母親的一本日記,它一直上鎖封存著。直到今天,在60年之後,纔有除她之外的人讀到它。我兩個月大時,她是這樣記錄的:
“我們把他奉獻給上帝,我們相信,他長大後必會錶明他是上帝之人;若上帝早日帶他走,我們相信,上帝一定是要把他帶到自己身邊。隻要帶走他能取悅上帝,我就認為,上帝是不想讓我們看見他遭受摺磨,在綿延的疾病和難忍的痛苦中苟延殘喘。在這件事上,如同在其他的萬物一樣,上帝的意願超越我們的選擇。無論孩子的生命得以延續與否,對我們和其他聖徒而言,都是一種賜福,它引領我們更努力地祈禱,直麵各種需求和考驗。”
最後一句話的意思有些模糊,我沒太明白。幼小的我懵懂無知,怎樣纔能成為對“聖徒”的賜福,既讓其他人感到不可思議,也令自己睏惑不解。“聖徒”,習慣上指的是那些經常與父母在祈禱活動中見麵的朋友。他們參加的活動,包括星期天早晨的聖餐儀式,還有在其他時間舉行的祈禱活動和研習《聖經》的活動,再就是在哈剋尼區租來的小禮堂裏進行的禮拜瞭。把我莊重地奉獻給上帝,還在繈褓中時,這句話就在公共場閤不斷地重復著;我猜想,即使在教友看來,這種奉獻行為定有其與眾不同之處。所以,大傢都對這個即將舉行的儀式産生瞭某種好奇和期盼;有人也認為,這是齣於母親的寵愛或偏心。母親一嚮離群索居,現在要照顧孩子,更讓她有瞭藉口,可以更久地遠離大眾,過上默默無聞的生活。與那些在簡陋的小禮拜堂裏遇見的信徒,她既無精神上的共鳴,也無思想上的交融。她記道:
“與哈剋尼區的聖徒交往,我並未認為自己的幸福感增加瞭;於是,我決心把整個鼕天都交給這個孩子,不接受任何邀請,隻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纔去參加星期天早禱,再就是看望媽媽。”
她單調的生活已達極緻,但她似乎很快樂,整天都在忙著在照顧我和調教一個年輕女傭。而父親,則總待在自己的書房裏,寫作、繪圖、解剖。他永遠保持著一動不動的坐姿——對這個姿勢,我後來已習以為常瞭——眼睛死死地盯著顯微鏡,每次都要持續20分鍾。他一周的大部分時間,都是以這種方式度過。周日,他臨時會進行一次布道,有時是兩次。他對工作的付齣,獲得瞭學術界的贊揚,而他對此卻並不在乎,因為他獲得的經濟迴報很低,而他的需求卻很高。婚後3年多,因為支付不起齣行的費用,父母從未離開過倫敦。他們幾乎不接待任何訪客,從未在外用過一次餐,也從未參加過一次社交晚會。夜晚,他們研討神學,互相朗讀《聖經》,再就是把科普小冊子從法文翻譯成德文。錶麵看來,這種生活似乎充滿壓力和艱辛;從物質角度上講,對身體也有害無益。可他們卻感到無比的滿足,而且這種滿足感,根本不摻雜任何虛假的成分。我一歲時,是他們生活最為拮據的時期,這時,我們離開瞭倫敦。對於這件事,母親私下裏是這樣記錄的:
“我們快樂而滿足,擁有所需的且令人愉悅的一切。我們的住處因帶上瞭許多美好的迴憶而變得神聖起來;我們擁有自己的傢,享受著相互間的依賴。如果搬傢,我們就不再獨立瞭;但是,這也許對孩子有好處,因為鄉下更有利於孩子的成長。我希望在此事上無權選擇,因為不知道哪種選擇對我們更好;可上帝卻一清二楚,所以我渴望讓上帝去選擇。如果上帝不願我們搬傢,他會提齣異議並設法阻礙;如果上帝希望如此,他會讓亨利(我父親)立即行動起來。無論結果如何,全由上帝裁決,我們絕不後悔。”
任何通情達理之人,都不會將這種任由上帝評判的態度當成一種胸無大誌的錶現。這不是意誌薄弱,而是一種自我剋製,一種毫無怨言的心甘情願。母親,在其優雅端莊的外錶下,隱藏著一顆堅韌的心,錶現齣的是一種恒久的自我忍耐。每當她萌發瞭某種願望,她的意識就會覺醒,讓她拋棄這個願望,或更準確地說,讓她將願望交給她所信賴的上帝,讓上帝的意誌做齣裁斷。也許我該說,直到她去世的那一刻,她都確切無疑地對父親的意誌和本性施加瞭一道磁力;兩人的磁場都很強,但母親無疑是兩人之間較力的強者。正是來自她的思想磁力,纔逐漸將父親的思想拉到她這邊,讓他明確且堅定瞭自己的立場。雖然她主導著磁場,可她卻總是早早地化解掉磁力;這是他們之間達成的一種恒久不變的默契。因此,盡管我所敘述的是自己與父親之間的長久衝突,但其實在父親身後,永遠屹立著母親的意誌,它總縈繞在父親那若有若無的記憶之中,牽引著他,鞭策著他,支撐著他,讓他堅守她塑造並確定的意誌毫不動搖。當命中注定的決裂時刻來臨時,我心中裝滿淒苦,卻又無法言錶,因為我意識到,自己要與之決裂的,決不是一個人的意誌,而是父母兩人共同的意誌。
母親的清教觀念根深蒂固。我們生活清苦,需要忍耐,她卻從無怨言,日記裏也不會齣現一句抱怨的話。外錶看來,母親意誌堅強,身體健康,而我也是如此。我們三人之中,要是有一個人先行崩潰,那一定是父親。雖然他患的急性神經性消化不良沒有痊愈,可他的收入卻意外地有所增加。我3歲時,我們終於能在德文郡過上瞭10個月的假期。齣離的與世隔絕,一直緊綳的緊張情緒,都一去不復返瞭。返迴倫敦時,再沒有瞭“遺忘瞭世人,又被世人遺忘”的那種感覺,我們有瞭更為寬鬆愜意的環境。但是,這種錶麵上的輕鬆,雖說值得欣慰,可也隻是相對而言,在他們的思想深處,仍有一座底比斯城,任何誘惑都無法讓父母從這古城的洞穴中探身齣來。可喜的是,受環境影響,兩人已或多或少地開始走進一些公共場閤,再也不無視周圍的世界瞭。
在此,我想沒有必要再寫一遍父母的生平瞭。在某種意義上,他們都是名人,即使在今天,也時常齣現在公眾的談論話題之中。而在半個世紀前,在各自的圈中,他們也同樣惹人注目。他們思維活躍,成就突齣;因此,把他們的思想與今天同一階層的人的思想進行比較,兩者間的差異就變得彆有一番情趣瞭。而且我希望,這種差異還有一定的教育意義。但是,對於接受過不止一位傳記作者采訪的公眾人物而言,本書並不是他們的另一部迴憶錄。我的職責是嚴肅的,我必須敢於恪守自己的職責,去講述一個截然不同的故事。
那是展示給世界的一麵,
人們看見瞭他們,就以為認識瞭他們,還發齣聲聲贊揚!
於是,我也站到一旁,對他們稱頌歌唱!
發自我的本心,大膽激昂。
可是,這次審視的角度卻完全不同,它探尋的是:
小說的另一麵,
那淒冷的銀光,還有那從未入夢的黑暗。
本書記錄的是一種靈魂的狀態;曾經一時,這種狀態遍布於新教主導的歐洲;擁有瞭這種狀態,就擁有瞭光明和領袖風範,父母躋身其間,也許也成為瞭它的最後堅守者。
建立在如此信念之上的傢庭生活,對於一個孩子而言,其與眾不同之處顯而易見。但請允許我強調一下。這個傢純潔無暇,堅韌無畏,剋己自製;當然,它也有狹隘、封閉、短視之處;坦率地說,它缺點人情世故。這個傢庭,既謙卑又驕傲,既完全服從於上帝的意誌,又對人類的判斷和觀點極盡推崇。父母將《聖經》奉為圭臬,每一行動,每次錶態,都完全聽從上帝意誌的引導,從禱告中獲得的永遠是終極答案,麵對兩難的睏境時他們會本能的呼喊:“讓上帝做齣裁決吧!”
他們信心滿滿,認為自己完全能對與上帝交流,所以從不尋求任何其他的指引。他們不認可任何精神權威,不聽從任何牧師,對當前任何“宗教信仰”的錶白都不屑一顧。他們生活在自己思想的囹圄之中,為自己建造的圍牆所禁錮,隻在房頂打開一扇窗,去直視世界的本性。
這就是一個幼童栽種心靈的環境,它不同於普通的花盆,也不是經過精心培育的公共花壇。心靈,被栽種在一塊岩脊之上,它從花崗岩般堅硬的山上劈鑿而齣,一麵懸於夜晚與鼕雪之間,另一麵懸於夜晚與迷濛的世界奧秘之間。它的周圍有土壤點綴,但隻能容納下一根龍膽草,準許它嚮上掙紮,破土而齣,頑強地綻開那湛藍如星般的花朵。 父與子:信仰與偏見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父與子:信仰與偏見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父與子:信仰與偏見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父與子:信仰與偏見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