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名家主编,形式便利,版本精良,高清放大,印刷精美,绝不反光。
1.折页形式,可伸可缩。既可以单面临摹,也可以展开整体欣赏,充分考虑读者需要,极为便利。
2.内容全面,版本优良。全套一共70种,囊括了历代书法精品,是很好的书法学习资料。
3.特选不反光纸张,四色高清印刷,适当放大,锋芒墨色纤毫毕现,可谓“下真迹一等”。
内容简介
本系列丛书精选历代常用碑帖范字加以放大,并配以折页的形式,有别于市面上的其他书法类图书,是本社黑白版《中国历代法书名碑原版放大折页》(常销,畅销)的彩色升级版。既可用于学校、书法培训中心,也可为书法爱好者自学使用。
作者简介
古铁,原名胡紫桂,系中国书协第四届书法发展委员会委员、第五届新闻出版委员会委员、文化部青联中国书法篆刻艺术委员会委员、全国“七十年代书家”艺委会委员、湖南省书协副主席。
内页插图
精彩书摘
欧阳通及其《道因法师碑》
冯勇
欧阳通,字通师,欧阳询之子。生年不详,卒于武周天授二年(691)。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唐高宗仪凤年间(676—679)官中书舍人。武后垂拱年间(685—688)官至殿中监,晋爵为渤海县子。天授元年(690)任夏官尚书。天授二年(691)任司礼卿、判纳言事,加宰相之列。与其父仕途坎坷不同,欧阳通受天子宠信,仕途一帆风顺,位极人臣。故窦臮《述书赋》称:“父掌邦礼,子居庙堂。随运变化,为龙为光。”欧阳通居宰相之位仅月余,因反对立武承嗣为皇太子,开罪武氏一族,被人以谋反罪诬告,旋斩于市。唐中宗时,获平反,追复官爵,以礼改葬。欧阳通在欧阳询八旬左右出生,其父辞世时,通尚年幼,由母徐氏抚养长大。其为人至孝,在母亲去世后,朝廷不许其服丧的情况下,悲痛不已,“入朝徒跣,非公事不语,还家辄号恸,居庐四年不释服,冬月,家人以毡絮潜置席下,通觉即撤去”(《湖广通志》)。欧阳通在官场一路亨通,但仍以“识量凡浅,志业空废,乏刀笔之吏能,无俎豆之经术,徒以积劳为忝,久宦成资”为由,连让夏官尚书、司礼卿之位,足见其谨慎谦恭之德。《旧唐书》称“自武德已来,起复后而能哀戚合礼者,无与通比”。欧阳通忠孝两全,武周朝能获五次升迁亦不足为奇。
欧阳通幼年丧父,书法上未能得其父亲炙,其母徐氏督其师法父书,还令其买来父亲遗迹,刻意临仿。欧阳通因此承继了其父书法风格,并与父亲齐名,人称“大小欧阳”。武周年间,欧阳通书法擅名一时;晚年则过自矜重,写字“必以象角牙、犀角为管,狸尾为心,覆以秋毫,松烟为墨,以麝香,纸必须坚白紧滑者,乃书之”。(《墨池编》)
由于欧阳通颇惜笔墨,很少为人作字,所以作品传世者甚少。《宣和书谱》记载其善行书,与虞世南、欧阳询、陆柬之、李邕等诸大家并列。《历代名画记》《六艺之一录》也有其行书流传的记录,惜今多不传。相反,楷书《道因法师碑》却成为后世公认的欧阳通的代表作。
《道因法师碑》立于龙朔三年(663),全称《大唐故翻经大德益州多宝寺道因法师碑文并序》,李俨撰文。碑额书写楷书“故大德因法师碑”七字。碑高320厘米,宽140厘米,计三十四行,每行七十三字。今藏西安碑林。道因法师,濮阳(今河南)人,俗姓侯,七岁丧父,悲痛不已,从此悟到人生之无常,遂断凡念出家。后避隋末之乱而居益州(今成都)多宝寺,僧道闻其名,咸来依附。贞观十九年(645)奉召往长安,协助玄奘翻译天竺佛经。显庆三年(658)圆寂于慧日寺,年七十二。五年后,其弟子玄凝等立此碑以为纪念。时欧阳通官奉议郎,行兰台郎、渤海县开国男、骑都尉,年仅二十余岁,正是意气风发之时。
此碑以欧阳询体为基调,但不全类同。其横画起笔斜切,收笔或重顿,或挑出,有隶书遗意。竖画起笔亦斜切。转折处或提笔重按,或如北朝楷书般顺势转折。捺画重按斜出,动作迅疾。结构紧凑,有险峻之态,可想见书时信笔挥洒之神态。
后人喜将欧阳通书法与其父做比较,而对欧阳通及其《道因法师碑》褒贬不一。如梁巘《评书帖》云:“一较大欧,丑态百出,并无稳适处。”《来斋金石刻考略》云:“正书较信本(欧阳询)流丽有余而严敬不足。”《墨池编》谓欧阳通“痩怯于父”。《佩文斋书画谱》云:“书法出家学,矩矱森严,意度飘逸,但少含蓄之趣耳。”也不乏推扬的,如《书画跋跋》称:“评者谓欧阳兰台瘦怯于父,而险峻过之。此碑如病维摩,高格贫士,虽不饶乐,而眉宇间有风霜之气,可重也。”何绍基跋《道因法师碑》:“都尉此书逼真家法,握拳透掌,模之有棱,其险劲横轶处,往往突过乃翁。”
众所周知,唐朝楷书多趋整饬。初唐欧阳询把隋代的楷书稍加规范,之后颜真卿、柳公权又把楷书的规整推向极致。欧、颜、柳成为后世学楷之典范,后代楷书也多以此数家之中正规范、平和肃穆为尚。以此来权衡,欧阳通楷书或有些许另类。其字锋芒毕露,不甚规整,时有隶意,多六朝墓志的方切用笔,与审美主旋律不合,被目为“少含蓄之趣”。
《道因法师碑》系欧阳通二十余岁所书,其时风格尚未成型,属于“不成熟”阶段的产物。但成熟与否无关乎美丑,“严敬不足”的《道因法师碑》反而因其不成熟,更富有活泼飞动意味。对于此碑,赵宧光在《寒山帚谈》中认为:“《道因碑》泛观欲废,详玩则结构森然,可谓不堕严训者也。其棱角峭厉,智者见之益其智,愚者见之增其愚,须具只眼,而后辨此。”赵氏此论,似更妥帖!
……
前言/序言
原色中国历代法书名碑原版放大折页:欧阳通道因法师碑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