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論叢書:謀略

戰爭論叢書:謀略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古羅馬] 弗龍蒂努斯 著,馬駿 編,魏止戈 譯
圖書標籤:
  • 戰爭史
  • 軍事戰略
  • 謀略
  • 戰爭理論
  • 軍事思想
  • 曆史
  • 兵法
  • 戰略戰術
  • 戰爭藝術
  • 古典軍事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華中科技大學齣版社
ISBN:9787568014175
版次:1
商品編碼:11930422
包裝:軟精裝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6-05-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76
字數:133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師齣有道、運籌帷幄、決不心慌、精準齣擊
  ★等待、引逗、窮追、砍殺,一切都是為瞭獵物
  ★熟讀《謀略》,無論風雲如何變幻莫測,你都會穩坐釣魚颱

內容簡介

  《謀略》又名《謀略例說》,共四捲,第一捲是關於戰爭開始前使用的謀略實例;第二捲是關於戰爭中製服敵人的謀略實例;第三捲是關於圍睏和解除圍睏時的謀略實例;第四捲談論瞭軍人道德。該書是戰爭史例的分類集錦,隱含著豐富的古代軍事哲學思想和用兵之道。比如,不要欺負居民,因為他們是軍人的衣食之源;士兵不是強盜,用仁愛戰勝敵人的威力不亞於武器;戰爭不是對著居民,而是對著武裝起來的敵人;敵人在哪裏據守就嚮哪裏進攻;敵人投降瞭就饒恕他;等等。

作者簡介

  弗龍蒂努斯(35—103),古羅馬國務活動傢、軍事傢。先後擔任過羅馬城執政官、不列顛行省總督、亞細亞行省總督等職,一生著述頗多,主要作品有《兵法》《謀略》《論羅馬城的供水問題》。弗龍蒂努斯非常注重戰爭中的謀略問題,遵從戰略戰術、師齣有道、運籌帷幄等鬥爭原則,其著作中體現齣的用兵之法,與《孫子兵法》《三十六計》等中國古代軍事謀略思想不謀而閤。

目錄

捲 一
隱蔽己方計劃·········· 5
刺探敵方計劃·············· 10
擇定作戰方式············· 12
如何率領軍隊通過受敵威脅的地方········ 14
如何擺脫睏境·········· 18
行軍途中設伏和遭埋伏············ 25
如何掩飾物資匱乏或何以補足············· 27
分散敵人精力············· 28
平息兵變··········· 31
如何遏製不閤時宜的求戰欲望·········· 32
如何激勵軍隊的作戰熱情············ 33
如何消除因不利的先兆在士兵中産生的恐懼心理········ 38
捲 二
選擇交戰時機······· 44
選擇交戰地點············· 48
交戰之兵力部署········ 51
在敵人隊伍中製造混亂········ 58
設伏···················· 62
欲擒故縱,力避齣現睏獸猶鬥之勢········· 76
不露敗績················· 78
傾全力,振士氣············ 81
若戰鬥順利結局,如何瞭結未竟之戰·········· 83
見兔顧犬,亡羊補牢····················· 86
堅定動搖分子的信心············ 86
為將者對自己的部隊失去信心時,為穩住陣腳應做些什麼 88
退卻············ 89
捲 三
齣敵不意············ 96
示假隱真··············· 97
策反用間········· 99
飢敵············· 101
因勢製宜,因情措法············ 102
聲東擊西,調動敵人············ 103
斷河毀水···················105
驚敵··················· 106
攻其無備···················· 107
誘敵入甕·········· 110
徉撤··················· 112
提高警覺················ 113
傳送情報················ 114
調用增援和供應糧秣············ 115
明示充裕之形,暗隱短缺之實··············· 116
反間······················ 117
齣擊·················· 119
臨危鎮定,以虛充實············· 121
捲 四
紀律·············· 126
紀律的作用············· 133
自製···················· 135
正義性············ 137
堅定性·················· 137
善意與機巧················ 142
其他························ 143
後 記················· 153

精彩書摘

  捲一
  我本人對軍事學有著極高的興趣,也曾係統化地整理軍事規則[指他的《兵法》,但該書已經遺失。],雖然在研究軍事方麵我隻是剛剛起步,但是通過辛勤的勞作,我是能夠完成這部著作的。
  我還認為,為瞭完成這項使命,對古代將領那些用謀略一詞所蘊含的機敏訣竅的活動進行簡單的論述,這都是我的職責所在。通過這部書,指揮官們便能夠充分瞭解諸多富含深意和高瞻遠矚的範例,進而有利於培養他們自身運籌帷幄和將謀略付諸實踐的能力。此外,如果一個將軍能夠將自己的謀略和曆經戰爭論證的經驗相對比,那麼他就不用擔心他所創造的計謀的成敗瞭。
  雖然我非常清楚,古人對軍事謀略有過探討,而且許多作傢也論述過曆史上著名的戰例與史例,但是,我依舊認為,我繼續作這方麵的研究能夠給那些忙於工作的人們提供一種更加便捷的服務。
  要知道,要親自埋頭於浩瀚的曆史文獻中去尋找個彆的案例,那可是一件讓人頭疼的事情;而那些擅長編纂戰史的人往往又會將人們帶進一大堆紛繁雜亂的事實之中,讓人們茫然無緒。
  我之所以如此兢兢業業地搞研究,不過是想按照所陳述的命題從實際需要齣發,給讀者提供適宜的史例。為瞭更好地篩選史例,並按照主題進行歸類,我準備把它們分編成三個捲次。在第一捲裏,我將討論交戰前使用謀略的實例;在第二捲裏,我主要論述與交戰有關的以及對徹底剋敵製勝有影響的實例;在第三捲裏,我羅列圍睏和解除圍睏的謀略的實例。在這三捲的基礎上,我又對每捲的實例進行分類組閤。
  我懇求讀者寬容地對待這部著作,因為我的懇求不是毫無根據的。我希望讀者在發現我遺落某些實例時不要對我加以指責,因為誰能夠將流傳至今的用兩種語言[希臘文和拉丁文。]寫成的所有文獻逐一讀遍呢?
  對於浩如煙海的實例,我並沒有逐一編入本書,有些是我故意忽略的。因為,任何一個讀過主筆同類題目的其他作者作品的人想來都是能夠理解的。更何況,對他們來說,將類似的實例填補到每個分類中去實在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我編寫這部書的目的絕對不是像過去的作傢那樣,主要是為瞭沽名釣譽,博取稱道,而是希望它能夠造福民眾。所以,如果有人為這部書進行補充完善,那麼我認為他對我所做的是幫助,而非責難。
  讀完這部書後,如果有人認為這幾捲的內容符閤他的心意,那麼我希望他要注意分清楚“戰略”和“謀略”之間的不同含義,雖然二者的性質極其相似。
  一般而言,在軍事上,指揮官實施的行動是以深謀遠慮、目標明晰、有膽有識、決心果斷為特徵者,都屬於戰略範疇;而有些行動具有此類特徵中的某些獨特的形態,則屬於謀略範疇。
  通常來講,後者的主要特徵是憑藉熟巧和機敏,生效於敵人逃遁或將被摧毀之前。在這個領域中,言辭往往産生一定的效果。所以,我所提供的實例既有行動方麵的範例,也有言辭方麵的範例。
  以下所列涉及戰前行動的各種謀略,於指揮官皆有教益。
  第一,隱蔽己方計劃;
  第二,刺探敵方計劃;
  第三,擇定作戰方式;
  第四,如何率領軍隊通過受敵威脅的地方;
  第五,如何擺脫睏境;
  第六,行軍途中設伏和遭埋伏;
  第七,如何掩飾物資匱乏或何以補足;
  第八,分散敵人精力;
  第九,平息兵變;
  第十,如何遏製不閤時宜的求戰欲望;
  第十一,如何激勵軍隊的作戰熱情;
  第十二,如何消弭因不利的先兆在士兵中産生的恐懼心理。
  隱蔽己方計劃
  1.馬爾庫斯·波爾奇烏斯·加圖[小加圖,羅馬共和國末期的政治傢和演說傢,是斯多葛學派的追隨者。他因為傳奇般的堅忍和固執而聞名(特彆是他與蓋烏斯?尤利烏斯?愷撒長期的不和),他不受賄、誠實、厭惡當時普遍的政治腐敗。]認為,西班牙各城邦雖然臣服於自己,但是這些城邦總有一天會憑藉構築的工事,重新拿起武
  器反抗自己。為瞭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他給每個城邦單獨下瞭一道命令:毀掉工事,如果不立刻執行命令,他將統率大軍徵討。
  下達命令時,他要求傳送命令的士兵一定要在同一天將命令傳達到所有城邦。如此一來,每個城邦都認為這道命令是上級專門下發給自己的。如果說,各個城邦知道所有城邦都收到這樣的命令,那麼他們極有可能串通起來,拒絕執行這道命令。(公元前195年)
  2.迦太基[坐落於非洲北海岸(今突尼斯),與羅馬隔海相望。最後因為在三次布匿戰爭中均被羅馬打敗而滅亡。]將領希米爾科[迦太基航海傢、探險傢,曾由地中海航行到歐洲西北海岸。]希望艦隊突襲西西裏島,但是他對這次航行的目的地不置一詞,他隻讓人給各艦艦長送去一隻密封好的封套,裏麵標明航綫的圖錶和停泊的港口。他還要求,隻要艦船沒有因為遭到暴風雨襲擊而與旗艦離散,任何人都不能拆讀手裏的封套。(公元前396年)
  3.蓋猶斯·拉埃柳斯作為特使,被派往西法剋斯,在隨行隊伍中,有許多打扮成奴隸和侍者的間諜。其中有一個名叫盧奇烏斯·斯塔托留斯的人,他多次來過該地,而敵人似乎也認齣瞭他。為瞭掩蓋盧奇烏斯·斯塔托留斯的真實身份,拉埃柳斯像打奴隸那樣鞭笞他。(公元前203年)
  4.塔剋文[指老塔剋文,即普裏斯庫?塔剋文,這個詞語通常用於他的兒子,即羅馬共和國的最後一位國王。](高傲者)決定殺掉加比的頭目們,但是他又不願意將這個意圖告訴彆人,所以,他對兒子派來請示如何處置加比的頭目們的使者秘而不宣。麵對使者,他隻是不停地在花園裏漫步,有時用小樹條摧摺那些長得最高的罌粟花的莖頭。使者沒有得到任何迴復便轉身離開。迴去後,他將親眼所見的老塔剋文的行為告訴瞭小塔剋文。結果,小塔剋文立即明白如何處理那些挑頭的加比頭目們。
  5.蓋烏斯·愷撒認為埃及人是不可靠的,他決定攻占埃及。為瞭隱蔽自己的意圖,他決定給人一種他早已縱情於酒色的印象。在他前去視察亞曆山大城及其防務時,他又假裝沉迷於當地的女色,讓人們感覺他已經被埃及人的習俗和生活徵服瞭。然而,在裝模作樣的同時,他調來瞭援兵,一舉攻占埃及。(公元前48年)
  6.在文蒂迪烏斯與安息國王帕科盧斯作戰時,一個名叫法爾奈烏斯的塞爾海斯提卡省人來到營地,他自稱是文蒂迪烏斯的盟友,可實際上,他將文蒂迪烏斯軍隊配備的一切情報都告訴瞭安息人。發現情況後,文蒂迪烏斯便將計就計,他假裝對自己最希望發生的事情錶現齣極為恐懼的樣子,而對他害怕齣現的事情卻錶現齣極為渴望的樣子。他非常擔心安息人會駐紮於卡帕多西亞境內托羅斯山脈一側的軍團在未獲增援前就橫渡幼發拉底河。於是,他製造各種假象,讓那個間諜像平時一樣嚮安息人傳遞情報,這個間諜讓安息人在那路程最短、幼發拉底河流入一條很深河床的措格馬附近渡河。他認為,如果安息人果真走這條道路,那麼他就可以利用丘陵地形的有利條件躲過安息人的弓箭手,不過,他擔心安息人會沿著開闊地帶嚮下遊推進。所幸的是,安息人因為情報問題,選擇瞭繞過下遊的路走。為瞭準備渡河材料和架設橋梁,他們整整花費瞭40天的時間。而文蒂迪烏斯則利用這段時間在安息人到達前三天將自己的部隊收攏迴來。然後,他趁著安息人尚未準備就緒發動進攻,最終打敗瞭帕科盧斯,並將其擊斃。(公元前38年)
  7.米特拉達梯[米特拉達梯六世(公元前132年或公元前131年—公元前63年),古代小亞細亞本都王國國王,是羅馬共和國末期地中海地區的重要政治人物,也是羅馬最著名的敵人之一。]遭到龐培[龐培(公元前106年—公元前48年),古代羅馬共和國末期著名的軍事傢和政治傢,勇悍善戰,凶殘嗜殺,於前三頭同盟中勢力最強。]大軍圍睏,他想在第二天撤兵離去。為瞭隱藏自己的作戰意圖,他下令部隊擴大采辦糧秣的範圍,其範圍甚至和龐培部隊部署相接壤的平原地區相距不遠。他還特意做瞭第二天要見許多人的安排,以此來消除敵軍的懷疑。此外,他還要求部隊在營壘中多添加焰火。最後,他在夜間第二班換崗時,率領部隊貼著敵人的營壘撤走瞭。(公元前66年)
  8.愷撒·圖密善·奧古斯都——日耳曼尼庫斯皇帝看到日耳曼人武裝起來後想要派兵鎮壓。但是,他深知,如果日耳曼人事先得知有一位像他那樣的大統帥前去,那麼日耳曼人必定會有所懷疑並做好戰爭準備。為此,他對外宣稱,他離開羅馬進行巡遊的目的是到高盧去做一次調查。結果,他輕而易舉地將戰火燃燒起來,並鎮壓瞭那些剽悍的部落,保障瞭那裏的安寜。(公元83年)
  9.剋勞狄烏斯·尼祿[古羅馬帝國的皇帝,54年—68年在位。]要在哈斯德魯拔與他的兄長漢尼拔會師之前將哈斯德魯拔和他的部隊消滅,這是取勝的關鍵所在。但是,尼祿本人對自己的部隊沒有信心,他很想和他的同事、受命指揮戰役的李維烏斯·薩利納托聯閤起來。為瞭不讓紮營於對麵
  的漢尼拔窺探他的作戰意圖,他便從羅馬大軍中挑選瞭1萬名極為強悍的勇士留下來,並下令留守的臨時統領一定要一如既往地派齣警衛和崗哨,點燃同樣數目的燈火,讓營帳外觀和之前的沒有區彆,以迷惑漢尼拔,讓他不敢輕易攻擊留守的少量部隊。
  在尼祿秘密行軍到翁布裏亞去與李維烏斯會閤時,他不讓士兵們擴展營帳,以免迦太基的統領得知他已經抵達該地的消息。哈斯德魯拔一旦知道羅馬的最高軍事統帥已經率兵抵達該處,他肯定力求避免作戰。結果,尼祿用他增援的軍隊齣其不意地攻擊並消滅敵軍。在漢尼拔得到這一消息之前,尼祿已掉轉槍口對準瞭他。這樣一來,尼祿用同樣的計劃把兩個最足智多謀的迦太基將領擊敗。(公元前207年)
  10.泰米斯托剋利說服部屬將拉西第夢人下令拆毀的城牆盡快地修復。但是,消息走漏,斯巴達[古希臘一城邦,亦稱拉西第夢。]派人前來詢問。對此,他對斯巴達派來查詢此事的使者說,他將親自前往斯巴達解釋清楚。
  他真的來到瞭斯巴達。到達後,他先裝病,拖延時間,在這個計策被看破後,他又宣稱,斯巴達人所聽到的消息都是無中生有,他要求斯巴達派齣若乾知名人士前往查探虛實。與此同時,他背地裏給雅典人寫信,要求他們將前往雅典的知名人士全部扣留起來,直到城牆全部修復為止。
  後來,他就對斯巴達人說,雅典確實已經修復瞭城牆,派去的那批人可以返迴,但是必須讓他自己先安全返迴。對此,斯巴達人毫無計策,隻能同意,因為他們不願意因殺死他一個人而使自己一方許多人被害。(公元前478年)
  11.盧奇烏斯·富留斯率領他的軍隊到瞭一處不利的陣地。他不想暴露自己的緊張,以免引起全軍的恐慌。他不動聲色地調整瞭行軍方嚮,好像他要做一次遠距離迂迴運動,攻打敵人。如此一來,他最終帶領部隊走齣瞭睏境。
  12.梅特盧斯·庇護在西班牙時,有人這樣問他:“你明天準備乾什麼?”他這樣迴答:“要是我的戰袍能告訴你,那我就立刻把它燒掉。”
  13.有人問馬爾庫斯·李锡尼·剋拉蘇:“你準備何時開拔?”他答道:“你是擔心聽不到號聲嗎?”
  刺探敵方計劃
  1.西庇阿·阿非利加努斯藉助往西法剋斯那裏派遣使節的機會,下令保民官[古羅馬時期維護平民利益的一種特殊官職。産生於公元前5世紀初平民第一次分離運動獲勝之後。保民官從平民會議中選齣,最初為2人,後來增加到10人。保民官人身不受侵犯,享有一種特殊權力——否決權。保民官的權力之大甚至可以否決羅馬元老院的決議。除獨裁官外,對其他任何高級長官的決定,隻要違背平民利益,他們均有權予以否決,但其權力隻限於羅馬的城區和近郊。保民官在羅馬共和國時代的平民反對貴族的鬥爭中曾起過一定的作用,但到羅馬帝國時代,它已形同虛設。]一起前往西法剋斯,他們的使命是刺探國王的兵力。為瞭更好地打探消息,他們故意放走一匹駿馬並假裝追那匹馬。為此,他們跑遍瞭大部分敵軍的築壘營地。在他們將打探到的消息匯報後,戰爭很快就爆發瞭,他們以火燒敵軍營壘而勝利。
  2.在羅馬人與伊特魯裏亞人作戰時,羅馬統帥對於偵察工作的各種機敏的方法還不甚瞭解,昆圖斯·費邊·馬剋西穆斯讓懂得伊特魯裏亞語的費邊·西索換上敵人的衣服,深入奇米尼森林打探敵情。在此之前,羅馬軍隊從未到過這個地方。費邊·西索非常謹慎、盡心盡力地完成瞭任務。在穿過整片森林後,他發現卡梅裏的翁布裏亞人對羅馬人並無敵意,於是他勸說他們和羅馬人結盟。(公元前310年)
  3.迦太基人在發現亞曆山大的實力發展過於迅猛,已對阿非利加構成威脅時,他們就派齣一個名叫哈米爾卡爾·羅狄努斯的自由民前去打探情報。此人被“流放”到亞曆山大那裏去,到瞭該地後,此人大力奉承討好國王,並博得瞭國王的信任。得手之後,羅狄努斯立刻將國王的計劃泄露給他的同伴。(公元前331年)
  4.迦太基人長期派遣以使節身份居住在羅馬的人以保衛己方情報的安全。
  5.在西班牙期間,馬爾庫斯·加圖對偵察、掌握敵方的計劃一籌莫展。為瞭獲得敵軍的情報,他抽調300名士兵同時對敵人的駐地發動攻擊,從敵人中抓獲一名俘虜,將其帶迴大本營。經過拷問,俘虜說齣瞭他所知道的全部秘密。(公元前195年)
  6.在和辛布裏人、條頓人交戰期間,羅馬執政官蓋猶斯·馬略想摸清楚高盧人和利古裏亞人的忠誠。他給他們寄去信件,在信中,他要求對方不得在規定時間之前拆封裏麵尚未開封的另一件信套。緊接著,他在預定時間之前,要求對方將原件退迴,結果,他發現所有的密封件都被拆開過。於是,他知道,敵人的反抗行動正在進行。(公元前104年)
  ……

前言/序言

  我們的戰爭觀:不好戰!不畏戰!決戰必勝!
  ——寫在《戰爭論》叢書齣版之際
  馬剋思曾說,戰爭是推動人類文明前行的火車頭。他形象地指齣瞭,戰爭機器如同推土機一般,碾過曆史的血肉之軀,於荊棘中開疆拓土,前行的軌道上沾滿血腥。生命在戰爭麵前是那麼地脆弱。殘忍,是戰爭誕生以來形成的秉性。戰爭同暴力幾乎就是一對同義詞,暴力是戰爭的本質屬性,也是馬剋思主義的戰爭觀。即使進入現代戰爭模式之中,諸如貿易戰、金融戰、外交戰、黑客戰、網絡戰、病毒戰、輿論戰等,其本質仍然是殘酷的,充滿暴力的。所以,我們認為,所謂的“武器仁慈化”、“戰爭非暴力化”、“戰爭泛化”等觀點是不妥當的。因為,當前形勢下,戰爭將無時不在,無處不在。作為國人,必須時刻對各種戰爭形態保持高度警惕,因為戰爭的根本法則,依然是保存自己、消滅敵人!
  正因為戰爭的本質是殘忍的,同時它又是人類曆史發展進程中的常態現象。所以,對於戰爭的看法,自古以來就分為多種復雜的看法。比如,西方軍事理論傢剋勞塞維茨在《戰爭論》寫到:戰爭是強迫敵人服從我們意誌的一種暴力行為。奧地利鐵血宰相俾斯麥認為,這個時代的重大的問題不是靠演說和決議所能解決的,這些問題隻有靠鐵和血纔能解決。戰爭理論傢伯恩哈迪認為,戰爭是人類生活中一種具有頭等重要意義的生物法則,它是人類社會中不可缺少的起調節作用的東西。無疑,這幾位西方軍事大師,對於戰爭都是笑臉相迎的。
  與其相反,是反對戰爭的人們。比如,羅馬時代的軍事傢、曆史學傢李維認為,對那些需要戰爭的人來說,戰爭是正義的;對那些失去一切希望的人來說,戰爭是閤理的。曾經以炮艦政策橫行世界、身經百戰、建立起日不落帝國的英國,卻對於戰爭有著這樣的民間諺語:戰爭一開始,地獄便打開。而作為東方文明古國,中國經曆瞭無數次的烽火狼煙,更加地體會到戰爭的血腥與殘酷。所以,我們的老祖宗諄諄教導中華兒女:“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老子)、“兵猶火也,不戢將自焚”(陳壽)、“皇帝動刀槍,百姓遭瞭殃”。前不久習近平主席在新加坡國立大學堂的演講更是鮮明地指齣,國強必霸並不是曆史的必然規律,中華民族曆來熱愛和平,深知“國雖大,好戰必亡”的道理。
  我們認為,天下雖安忘戰必危,冷戰結束瞭戰爭的硝煙一刻未熄,有備纔能無患,圍繞“戰爭”我們需要明白如下幾個問題:
  戰爭的首要目的是為瞭和平。戰爭隻是一種手段,戰爭的最高境界就是“不戰而屈人之兵”。對於一次戰役(戰鬥)來說,戰爭的目的是消滅敵人、保存自己。而從整體的縱嚮的角度來說,戰爭除瞭在曆史上承擔著王朝更替的催化劑、助産士這類角色之外,符閤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戰爭,歸根結底其目的應該是為瞭和平。正如亞裏士多德所說,戰爭的目的必須是為瞭和平。這樣的戰爭纔是正義的。然而,存在著繁雜利益糾葛的人類社會要想取得和平並不是簡單、無代價的,因為“你想和平,就要準備戰爭”(韋格蒂烏斯)、“隻有勝利者,纔能用戰爭去換取和平”(薩盧斯特)。對於我們中國來說,構建強大的、現代化的軍隊是維護世界和平的重要戰略支撐力量。
  戰爭需要理性對待:不好戰。正由於戰爭是頭洪水猛獸,因此需要高超的駕馭能力。隻有駕馭得好,纔能避免引火自焚。在能夠避免戰爭爆發的情況下,應盡一切努力化解矛盾與糾紛。所謂上兵者伐謀,不戰而屈人之兵。即使在具體的戰場(戰役)指揮中,總司令最重要的品質就是冷靜的頭腦。尤其是在國際風雲變幻莫測的復雜背景下,如何理性地對待戰爭,如何理性地在戰爭與和平之間作齣選擇,考驗著每一個中國人的智慧。總之,當我們被憤怒操縱的時候,當我們希望通過戰爭這一手段,快刀斬亂麻地解決麻煩與糾紛的時候,我們需要對戰爭持有一顆理性、冷靜的心,並記住:叫喊戰爭的人是魔鬼的參謀;狂熱者的腦袋裏沒有理智的地盤。更要懂得著名詩人賀拉斯的一句反戰名言背後的意味:所有的母親都憎恨戰爭!曆史已經反復告訴世界:中國人不好戰!
  戰爭需要一種勇氣:不畏戰。無論是冷兵器時代還是高科技戰爭時代,戰爭都是殘忍的,需要付齣的是生命的代價。因此,戰爭機器不能輕易啓動。不過,不好戰不代錶完全拒絕戰爭、排斥戰爭、畏懼戰爭。在世界叢林的遊戲法則中,一個民族一個國傢,要想生存發展,保持必要的用於自衛的強大武裝力量是必要的,更是必須的。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東西方以炮艦政策強加在中華民族頭上的羞辱與屠殺的曆史教訓告訴我們,隻有自身強大、手握殺手鐧,纔能避免被殺戮、羞辱的命運。民族國傢的尊嚴,是構建在必要的武力基礎上的。尤其是當關係到我們的國傢主權和民族尊嚴、關係到我們的核心利益時,戰爭是必須的。曆史事實已經多次鄭重地告訴世界:中國人不好戰,更不畏戰!
  戰爭需要一種理智:英勇善戰。人們若想取得戰爭的勝利,就必須認識戰爭的客觀規律,將其抽象為戰略戰術,在客觀條件許可範圍內,運用從客觀中抽象齣來的戰爭略戰術指導戰爭,戰爭是智者的搏弈。毛澤東說:“指導戰爭的人們不能超越客觀條件許可的限度,期求戰爭的勝利,然而可以而且必須在客觀條件的限度之內,能動地爭取戰爭的勝利……指揮員在戰爭中的大海中遊泳,他們要不使自己沉沒。而要使自己決定地有步驟地到達彼岸。作為戰爭指導規律的戰略戰術,就是大海中的遊泳術。”
  戰爭需要一種凝聚力:忠於祖國。作戰需要彼此配閤,在戰場上尤其是在特殊的環境下,危險會來自四麵八方。所以,隻有鑄造一種團結一緻、統一對外的團隊精神,纔能幫助每一個作戰中的人贏得防範時刻齣現的危險。無數的事實已經證明,每一個英勇善戰的部隊,每一支特種作戰部隊,要想取得勝利剋敵製勝,必須是鐵闆一塊!法軍統帥拿破侖說過,統一指揮是戰爭的第一要事,也是産生凝聚力不可缺少的要素。那麼,凝聚力來自哪裏?對於中國軍人來說,首先來自於聽黨指揮、忠於祖國、忠於人民這一神聖的最高宗旨,來自於共同的保傢衛國的誓言,來自於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自於不怕苦不怕纍不怕犧牲、做忠誠可靠的人民子弟兵的信念。凝聚力來自於科學閤理、統一規範的軍隊製度化建設,來自於平時官兵一緻、愛兵如子、相親友愛的軍內關係。凝聚力也來自於絕對服從、鐵的紀律。
  戰爭需要一種自信:會打必勝。戰爭是一種你死我活的搏鬥,所以,保存自己、消滅敵人是戰場上的最高法則。對於軍人來說,擁有堅韌的必勝的自信心,是一種高貴的品質。當然,自信不是自負,那種不顧實際情況、盲目草率的軍事行動,隻能歸為冒險盲動主義。堅定的必勝信念來自於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軍人的自信心,既要求軍隊的指揮官養成信賴自己的習慣,即使在最危急的時候,也要相信自己的勇敢與毅力,也要求普通的士兵具備想當將軍的優秀品質。為什麼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因為這樣的士兵沒有必勝的自信心。凡是有決心取得勝利的人,從來不說不可能。
  戰爭需要學習。對於中國軍人來說,無論是古今中外的戰爭實例、戰爭曆史、軍事著作、謀略經典、軍事名傢,還是當代他國的軍隊建設成就、最新武器裝備成果,都需要我們秉持著古為今用、洋為中用、兼容並包、取長補短的謙虛謹慎、認真仔細的態度,去學習其經驗,汲取其教訓,最終在掌握精髓、創造創新中超越,轉化為自己的真實本領。毛主席曾經教導中國軍人,沒有文化的軍隊是愚蠢的。諸如《戰爭論》這套叢書裏的蔣百裏《國防論》、剋勞塞維茨《戰爭論》、馬漢《海權論》《海軍戰略論》、杜黑《製空權》、剋勞塞維茨《戰爭論》、約米尼《戰爭藝術概論》、韋格蒂烏斯《兵法簡述》、米切爾《空中國防論》、魯登道夫《總體戰》,都是我們學習的優秀精神食糧。當然,作為將來要上戰場的軍人,不僅要重視學習軍事理論,更要在平時的摸爬滾打中鑄就高素質的作戰能力。平時流汗,纔能避免戰時流血。因此,西諺有雲,你有一天將遭遇的災禍是你某一段時間疏懶的報應。軍人需要的就是一種學習、學習、再學習,堅持、堅持、再堅持的韌勁。
  戰爭需要研究。戰爭既是一門藝術,也是一門科學。作為藝術,戰爭需要駕馭它的人必須具備高超的領導力與決斷力;作為一門科學,需要我們認真對待,通過去僞存真、去粗取精、由錶及裏、由深入淺地找齣其中蘊含的最簡單、最明晰、最管用的規律來,以指導實際中的軍事行動。通過學習、研究,尤其是打開自己的視野之後,我們會發覺自己的不足之處,從而通過跨越式發展,盡快補足短闆,以提升我們的實際戰鬥力。《戰爭論》這套叢書值得我們花費力氣熟讀一番、好好研究。
  戰爭需要實踐。通過對古今中外軍事著作、戰爭實例、戰爭曆史的學習研究,獲得的隻是理論上的東西。理論知識的作用隻有運用於實踐,纔能知道它的真實價值大小。正如毛主席強調的,一切學習的目的全在於運用。所以,對於軍人來說,除瞭學習研究古今中外的軍事曆史、戰例與理論,更需要通過實戰來檢驗我們手中到底掌握瞭多少的戰爭真理與有用的軍事方法。一切的戰爭規劃與理論,全在於實際的執行力與效力。因此,想得好是聰明,計劃得好更聰明,做得好是最聰明又是最好。而從國傢的角度來說,日常的軍隊國防建設均在於服務於實戰、為實戰做準備。俗話說得好,未雨綢繆,養兵韆日用兵一時。戰爭機器不是擺設,更不能是花架子,必須接受實戰的檢驗。另外,戰爭中蘊含的謀略、道理,也可以作為其他領域決策、管理的參考。
  戰爭需要謀略。偉大的革命導師、蘇聯紅軍統帥列寜曾經鮮明地指齣,沒有不用軍事計謀的戰爭。我國明代文學傢,也是位謀略傢馮夢龍老先生強調,兵在精而不在多,將在謀而不在勇。正因為如此,古今中外誕生瞭大批研習戰爭謀略的大師名傢。可以說,蔣百裏《國防論》、剋勞塞維茨《戰爭論》、杜黑《製空權》、剋勞塞維茨《戰爭論》、約米尼《戰爭藝術概論》、韋格蒂烏斯《兵法簡要》、米切爾《空中國防論》、魯登道夫《總體戰》、馬漢《海權論》《海軍戰略論》等,每一本軍事經典都是戰爭智慧的結晶。作為軍人,一定要時刻銘記:永遠彆以為敵人比你愚蠢!輕視對手的後果是嚴重的。正確的態度就是毛澤東同誌所說的,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拿破侖有句話說得好,世上隻有兩種力量:利劍和思想。從長而論,利劍總是敗在思想手下。
  戰爭需要發展。人類的曆史長河是永遠嚮前發展的。從最初的刀耕火種,到自然的田園農業文明,再到歐洲17、18世紀的工業革命,再到19世紀、20世紀的電氣革命,直到21世紀的信息化革命。每一次的生産力躍升都推動著經濟的巨大發展,而與武器裝備直接相關的生産力的質的進化,更是推動著戰爭形態的驚天變革。所以,軍人必須遠比其他人要更為敏感地關注世界形勢的變化以及湧動齣的最新的社會現象與科技成果,使得自己具備察天觀地、聽聞大地的與時俱進的本領,不落伍於時代,纔能決勝於韆裏之外,纔能履行好保傢衛國的職責。我們認為,與時俱進有兩個標準:一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二是無論時代怎麼發展始終抓住最簡單最管用的精髓。軍事藝術是一種執行命令的藝術,一切復雜的計謀都應當拋棄掉。簡單明瞭,是執行好軍事行動的首要條件。
  戰爭需要實力。戰爭歸根結底是實力的較量,從來都是敵對雙方軍事、政治、經濟、科技、文化、外交等多種因素的綜閤較量,而不單純取決於某一種因素。所以,對於我們的國傢,需要通過“發展”這一硬道理,來全方位提升我們的經濟發展水平和科技質量,全麵地加強我們國傢的綜閤實力,為戰爭提供強大的國傢保障力。對於我們的百姓,需要通過各種措施加強國防意識與國傢安全意識教育,培育國民的軍事素養,建設強大的民兵預備役部隊,要藏兵於民。對於我們的軍人,廣大士兵要通過艱苦的學習、訓練,加強自身的單兵作戰能力與團隊閤作作戰能力、以及軍兵種協同作戰能力。作為指揮官,則需要進一步提升自己的軍事指揮素質。震驚歐洲的拿破侖說過:一頭獅子帶領的一群羊,遠遠勝過一隻羊帶領的一群獅子。我們的軍隊需要培育齣一批批的獅子老虎,纔是名副其實的威武之師!
  談瞭這麼多與戰爭有關的話題,那麼,新時期的中國軍人,還要做些什麼呢?首先就是,牢牢抓住軍隊政治工作這一生命綫。我軍自成立以來即高度重視政治工作。1929年12月28日—29日,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第九次黨代錶大會在福建上杭縣古田村通過的《中國共産黨紅軍第四軍第九次代錶大會決議案》(即著名的古田會議決議案),即明確指齣,紅軍是“一個執行革命的政治任務的武裝集團”,必須服從黨的領導,自覺擔負起宣傳、組織、武裝群眾等任務。古田會議劃清瞭紅軍與舊式軍隊的界限,解決瞭無産階級革命軍隊建設的根本性問題。2014年10月30日,新時期的全軍政治工作會議在福建上杭縣古田召開,習近平主席齣席會議並發錶重要講話,提齣把理想信念、黨性原則、戰鬥力標準、政治工作威信在全軍牢固立起來,抓好鑄牢軍魂、高中級乾部管理、作風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戰鬥精神培育、政治工作創新發展“五方麵”工作,加強軍事文化建設,從難、從嚴、從實戰要求齣發摔打部隊,培養廣大官兵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和英勇頑強的戰鬥作風,著力培養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化的“四有”軍人。中國軍人,任何時候都要牢記“聽黨指揮、忠於祖國與人民”這一最高宗旨,爭當讓黨和人民放心滿意的優秀軍人。
  其次,要積極做好軍事鬥爭準備。西方戰神剋勞塞維茨強調,作戰的基本原理是,切勿完全處於被動地位。對於一支軍隊來說,隻有時刻以與時俱進、未雨綢繆的精神頭抓好軍事鬥爭準備,纔能避免被動、纔能有備而無患。隻有時刻準備好,纔能令齣即行、迅速掌握戰機,避免陷入被動挨打的泥潭。
  再次,緊緊圍繞戰鬥力做文章。衡量一支軍隊的好壞,關鍵就看能否打勝仗。拿破侖曾預言,中國是一頭睡獅,一旦醒來將震憾世界。但是,沒有爪牙利爪的獅子隻能是擺設。能打勝仗是衡量軍隊質量的根本標準。沒有戰鬥力,其他都是空談。
  最後,要進一步加強貫徹落實“科技強軍”“質量建軍”戰略,進一步高度重視兵民結閤的人民戰爭的戰略戰術研究與運用,始終牢記並掌握“軍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這一法寶。
  在新時期,麵對日趨復雜的國內外環境,軍人的天生敏感性告訴我們——這個世界並不太平。因此,作為人民共和國的柱石,中國人民解放軍需要進一步地緊緊抓住中國的特殊國情,做好強軍的一切工作,需要進一步地牢牢抓住決定戰爭勝負的各方麵的關鍵性因素,從要害處著手,全麵加強軍隊的改革與建設。如此,纔能確保我們這支保傢衛國的鋼鐵長城永不倒塌!
  迴首過去,我們對戰爭充滿敬畏。我們不輕言戰爭,我們不懼怕戰爭,我們隻為戰爭做好準備。業績造就偉人,戰功成就軍人。輝煌的中國革命史證明中國人民解放軍是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武裝力量。
  中國軍人的勤奮和榮譽,足以鼓舞韆鞦萬代的中國青年。
  祝願一切熱愛軍事、關心國防、熱愛和平的讀者朋友們,能從囊括古今中外著名軍事經典的這套《戰爭論》叢書中汲取有益的養分,從無到有、由小到大、從弱到強地培育自己的國防軍事素養,形成自己的國防觀、戰爭觀,以求在將來或許會發生的、某個特殊的時刻履行自己“保傢衛國”的神聖職責。
  《戰爭論》叢書編委會
  2015年10月


用戶評價

評分

挺好的,看看,增長知識,一直京東買書

評分

單位統一購買用書,到貨很快,京東書質量很好,活動也多,很劃算。

評分

經典名著,必看。贊一個。

評分

經典好書,對前人的智慧一百分敬佩

評分

書不錯,快遞給力,讀書總是不錯的

評分

戰爭論叢書:兵法簡述+國防+總體戰+戰爭藝術+戰爭+海戰+海權+空防+空權+謀略(套裝共10冊)

評分

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

評分

速度很快,快遞員服務很好,好的讓人陶醉,醉在其中讓人無法逃齣京東的魔掌,掌中的購物寶典,典齣手機京東APP!

評分

為瞭京豆為瞭京豆為瞭京豆為瞭京豆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