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敦煌·报恩父母经典故事(精装版)

解读敦煌·报恩父母经典故事(精装版)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5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殷光明 著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5-01-05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7546981
版次:1
商品编码:11919167
包装:精装
丛书名: 解读敦煌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00
字数:122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敦煌研究普知型读物,学术大咖奉献给大众读者的传世经典。
敦煌的全方位呈现,再现千年文明。

内容简介

为什么佛教宣扬报恩思想?
为什么佛教融合儒家思想?
为什么报恩同时在为己修福田?
为什么绘制劳度叉斗圣变?
为什么佛教经典为政治服务?
为什么制定戒律约束僧徒信众?
《解读敦煌·报恩父母经典故事》详细介绍敦煌经卷中的报恩经画卷,文字浅明易懂,深入浅出,配以精美的图片,是敦煌研究的上乘之作,可供敦煌研究者参考。

作者简介

敦煌研究院:敦煌学研究的科研单位,也是保护敦煌石窟(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和其它文物的文博单位。
樊锦诗:原敦煌研究院院长,现为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自1963年自北京大学毕业后已在敦煌研究所坚持工作40余年,被誉为“敦煌女儿”。主要致力石窟考古、石窟科学保护和管理。
殷光明,敦煌研究院考古所副研究员,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兼职副教授。主要从事石窟考古、佛教艺术研究。著有《北凉石塔研究》、《敦煌石窟全集?报恩经画卷》、《敦煌壁画艺术与疑伪经》等,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

目录

前言 反映中国传统伦理的八大经变
第一章 报恩经变
1.宣传报恩思想的《报恩经》 19
2.《报恩经》为何流行于中国? 23
3.佛陀为何宣讲报恩经? 25
4.《孝养品》故事 27
5.《论议品》故事 31
6.《恶友品》故事 36
7.报恩经变为何在敦煌出现? 42
8.中唐报恩经变 45
9.晚唐报恩经变 50
10.五代、宋报恩经变 54
第二章 父母恩重经变
1.《父母恩重经》为何流行? 61
2.敦煌父母恩重经变 64
3.大足宝顶山父母恩重经变 67
第三章 目连变相
1.目连救母故事 71
2.目连变文 74
3.目连变相 76
4.目连故事如何世俗化? 79
第四章 福田经变
1.佛经中所称的福田何解? 83
2.中、印福田思想有何不同? 86
3.福田思想为什么在中国流行? 88
4.《福田经》如何宣扬福田思想? 91
5.现知仅有的两铺福田经变 93
6.为什么绘制福田经变? 95
第五章 劳度叉斗圣变
1.劳度叉为什么与舍利弗斗法? 99
2.劳度叉斗圣变文和变相如何相互影响? 107
3.劳度叉斗圣变出现于何时? 112
4.劳度叉斗圣变成熟于何时? 116
5.晚唐劳度叉斗圣变如何布局? 120
6.晚唐劳度叉斗圣变有什么特点? 126
7.五代、宋劳度叉斗圣变 132
8.为什么出现劳度叉斗圣变? 139
第六章 宝雨经变
1.内容庞杂的《宝雨经》 145
2.唐代为什么再译《宝雨经》? 148
3.宝雨经变如何图解经文? 151
4.宝雨经变如何反映初唐气势? 158
第七章 戒律变和梵网经变
1.名目繁多的戒律 163
2.宣扬大乘戒律的《梵网经》 167
3.敦煌戒律画如何发展? 172
4.为什么出现梵网经变? 177
5.梵网经变绘了哪些内容? 183
6.梵网经变为什么是敦煌画院的杰作? 188
附录 敦煌大事记

精彩书摘

主编寄语
众所周知,中国的佛教与儒家和道教曾经对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产生过重大的影响。中国佛教美术艺术与佛教相生相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中国佛教美术艺术应佛教需要而成长,应佛教发展而发展,对弘扬佛教教义和佛教思想起过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佛教美术艺术也是中国古代美术艺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了中国古代美术的发展。
中国佛教美术留下了无数的遗迹、遗存和遗物,但历史上诸多古刹名寺因战火、天灾、人祸而灰飞烟灭,寺庙建筑中的佛教艺术也随之消失殆尽。唯开凿于山崖的佛教石窟寺虽历经沧桑,仍大多得以保存。敦煌曾经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交通枢纽,商业贸易的集散之地,是世界上四大文化、六大宗教、十余个民族文化的融汇之处,在敦煌适宜的土壤上,辉煌的敦煌莫高窟及其佛教艺术应运而生。敦煌莫高窟迄今保存了735个洞窟、45000平方米壁画、2000多身彩塑、5座唐宋窟檐。敦煌莫高窟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佛教石窟寺遗址,是世界上历史延续最悠久、保存最完整、内容最丰富、艺术最精美的佛教艺术遗存,代表了公元3至14世纪中国佛教美术艺术的高度成就。
然而,敦煌莫高窟这处千年佛教圣地,由于历史原因,公元16世纪以后,竟成为被历史遗忘的角落,它的丰富内涵和珍贵价值长期鲜为人知。
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发现的藏经洞,出土了公元4至10世纪的文书、刺绣、绢画、纸画等文物5万余件。其中文书,大部分是汉文写本,少量为刻印本。汉文写本中佛教经典占90%以上,还有传统的经史子集和具有珍贵史料价值的“官私文书”等。除汉文外,还有古藏文、范文、回鹘文、粟特文、于阗文、龟兹文等多种少数民族文字。
藏经洞及其文物的发现,引起了学界的震惊,中外学者以藏经洞文献研究为发端,开始关注敦煌莫高窟,从而引发了对敦煌莫高窟和敦煌地区石窟佛教艺术研究的热潮。在这个敦煌研究的热潮中,1944年,一个保管和研究敦煌石窟(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东千佛洞、肃北五个庙石窟)的机构——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在大漠戈壁的敦煌莫高窟中诞生了。
六十多年来,一批又一批有志青年离开了繁华的都市,来到了西部边陲的敦煌莫高窟安家创业。他们住土房、喝咸水、点油灯,严寒酷暑,大漠风沙,孤独寂寞,磨灭不了他们心中神圣的追求,为了保护敦煌石窟,为了研究和解读敦煌石窟艺术,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敦煌人”默默地奉献着青春、智慧、家庭,乃至人生。
经过几代敦煌学者对敦煌石窟长期深入细致的调查、整理、考证、研究,敦煌石窟壁画的尊像画(指大彻大悟、大智大勇的佛、慈悲为怀、普度众生的菩萨,虔诚修行、以求自我解脱的弟子、威武勇猛、守护佛法的天王、力士,轻歌曼舞的伎乐飞天等等佛教众神),释迦牟尼故事画(指佛教教主释迦牟尼生前救度众生的种种善行故事,今生诞生宫廷、犬马声色的太子生活、出家修行、降魔成道、教化众生的传奇故事)、经变画(指隋唐时期中国艺术家根据大乘佛教经典创作绘制的大幅壁画)、佛教东传故事画(指宣扬佛教东传、佛法威力、佛迹灵验等等神奇故事)、神怪画(指佛教接纳的中原汉地流行的传统神话和神怪形象)、供养人画像(指为祈福禳灾而出资开窟造像的功德主及其眷属的礼佛画像)、图案纹样(指装饰各洞窟建筑、彩塑和壁画的图案纹样)等七类专题性如同天书般的内容逐渐得以认识、揭示和解读。
通过研究,学者们不仅解读了作为敦煌石窟主体的佛教的题材内容、思想、教义及其演变发展,而且还揭示出壁画表现的人间所没有的佛教众神和他们所居住的佛国世界,其素材无不取自于现实人间世界。揭开佛教教义的神秘面纱后,可以看到,敦煌壁画中名目繁多的佛国世界是现实世界的反射。展示在人们眼前的不只是虚幻的佛国世界,而且是 一千年敦煌和河西的形象历史,是一千年丰富多彩的古代社会生活,是一千年内涵博大的文化,是一千年壁画和彩塑艺术的发展史。因此,敦煌石窟被誉为“佛教艺术宝库”和“中世纪的百科全书”。今天,当历史图像资料已经成为凤毛麟角的时候,通过博大精深的敦煌壁画认识中国古代历史和社会,显得尤为重要。
此次出版的“解读敦煌”系列丛书,是由敦煌研究院的资深专家和摄影师共同完成的一套内容详备、体例新颖、面向广大读者的通俗读物。本系列丛书具有三大优势:
一、全面涵括了敦煌石窟的建筑、壁画、彩塑以及出土文书的内容,体系浩大、内涵丰富;
二、由敦煌研究院资深专家组成的作者队伍,将他们数十年的研究成果,以佛教、艺术、社会三大类多专题的形式,深入浅出地向读者解析敦煌石窟的奥秘;
三、由敦煌研究院资深摄影师拍摄的两千副精美照片,向读者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多姿多彩的敦煌石窟艺术。
本丛书将向全世界展示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创造的杰出艺术成就和东方古代文化的辉煌,向全世界讲述历史留在敦煌的繁华和一个个悠远的故事。
最好,我们通过出版“解读敦煌”系列丛书,以纪念藏经洞发现110周年,敦煌研究院建院66周年,敦煌莫高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4周年。
樊锦诗
2010年6月20日

前言/序言

前言 反映中国传统伦理的八大经变
中华民族是一个感恩的民族,从古至今流传下了许多感人的报恩故事,如“点滴之恩,当涌泉相报”、“投之以李,报之以桃”、“衔环结草,以报恩德”、“士为知己者死”等。在传统的报恩思想中,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是非常重要的。这种报恩行为反映了中华民族重孝的美德。《礼记》曰:“孝子事亲也,有三道焉:生则养,没则丧,丧毕则祭;养则观其顺也,丧则观其哀也,祭则观其敬而时也。尽此三道者,孝子之行也。”提出了衡量孝子的基本准则。古语云:“乌鸦反哺,羔羊跪乳。”既是通过成年后的乌鸦喂养年老的母亲,羔羊跪着吃奶,寓意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
传自印度的佛教要求僧尼出家须剃发,须舍弃父母妻儿,出家后不能嫁娶生子,这与中国儒教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观念相悖。因此佛教初传中国时,曾被认为是反孝的宗教而受到儒家学者的非难。其实印度佛教的报恩思想与中国传统孝道有相近之处。
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不断融合汉地儒家伦理道德思想,并结合印度佛教福田功德、因果报应等思想,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报恩思想,即融通儒家伦理道德思想,以孝道为核心。这可以说是中国佛教报恩思想区别于印度佛教报恩思想的根本特征。但佛教认为父母的恩重是永远无法报答的,对父母的报恩行为也不局限于中国传统观念里的侍奉及满足父母,修福田、造功德、使父母能去恶行善、皈依三宝、奉持五戒、寿终之后生于天上,成为最大的报恩行为。
佛经中的《报恩经》、《父母恩重经》、《福田经》、《盂兰盆经》以及由《佛说盂兰盆经》演绎而来的《目连变文》都是宣传忠孝、报恩思想的,并揭示了佛教与中国伦理道德的关系,而依据这些佛经绘制的经变将报恩思想表现得更为生动。
《报恩经》宣传的报恩思想是上报三宝(佛、法、僧)恩,中报君亲恩,下报众生恩。报恩经变根据历史条件的需要,选绘了以忠孝、报恩思想为内容的经品画。《佛说盂兰盆经》、《父母恩重经》讲孝道中的报恩之行,能使父母敬信三宝,奉持五戒,并在七月十五日,以盂兰盆施佛及僧,能报父母恩。父母恩重经变描绘了父母的养育恩德和报恩之行。目连变描绘了地狱的种种恐怖,目连为报母亲的哺育之恩,下地狱寻母,使传统的孝道战胜了佛教的轮回报应。《福田经》翻译时,中国思想领域正在争论神灭和神不灭、因果报应和反因果报应。东晋慧远将佛教因果报应思想与传统的福罪报应、神明不灭思想结合,力图完善道德架构。在佛法中“报恩福田”为三福田之一,即酬报三宝、父母、国王等的恩德,即可得福德、功德。佛为大福田,父母为最胜福田。礼敬三宝,饮食众僧,造像写经,广施众生,既是报恩之行,也是为己修福田。敦煌北周、隋代绘制的福田经变,就是这种因果报应、功德思想的反映。
本卷除收录以上提及的报恩经变、父母恩重经变、目连变、福田经变,还收录了劳度叉斗圣变、宝雨经变、戒律变、梵网经变。这八大经变分布于敦煌石窟中的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和五个庙石窟,涉及这些洞窟中的5l个窟,64铺壁画。数量不一,多者几十铺,少者一二铺,其中福田、宝雨、梵网等几铺经变是中国石窟寺中罕见的。面积大小不同,或为整壁通绘,或为一边一角。据以绘画的文献不同,有经文,也有变文,有些经文是具有明显传统文化内容的疑伪经,或以这些经文改编、演绎的变文。
八大经变反映的不全是报恩思想,有的讲佛弟子与外道斗法,有的宣传佛教戒律,但它们的出现或是一定时期佛教思潮的反映,或与当时政治、思想领域的斗争有关,或是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产物,揭示了不同时期佛教传播的情况,与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均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收录于一卷,以飨读者。
0-1 报恩经变
报恩经变多选择以忠孝、报恩为内容的几品绘画。本图画《报恩经》三品,分布在说法图上下及屏风中。说法图上部是《论议品》的鹿母夫人故事,下部中心画《序品》的阿难乞食路遇婆罗门子。《恶友品》的善友太子故事在说法图下部及下面两扇屏风中。
晚唐 莫高窟144窟 北壁
0-2 刺目夺宝、牛王舔刺
图绘《报恩经?恶友品》中恶友刺瞎善友眼睛,夺宝而去,善友流落民间,得牛王舔刺帮助的情节。左上方恶友骑在善友的身上,右手高举向善友的双目刺下,善友双腿微弓似在用力挣扎。右面的牛正在给善友舔刺,后面一头小黑牛在看。
五代 莫高窟108窟 南壁
0-3 外道照镜
劳度叉斗圣变中,舍利弗战胜劳度叉,六师外道皈依佛教。此外道剃度后,初换袈裟,对镜而视,看着自己的形象,手摸光头,感到非常可笑。
晚唐 莫高窟196窟 西壁
0-4 陷于混乱的劳度叉及徒众
劳度叉斗圣变中,舍利弗放神风吹来,大树拔根,鼓架被吹倒,外道女难以自持,宝帐倾危;徒众惊恐万状,奋力撑持,有的缘梯抢修帐顶,有的攀上帐柱,有的拽绳,有的打桩一片恐慌。
五代 莫高窟146窟 西壁南部
0-5 拒食百味净食
《梵网经》曰:“复作是愿宁以百千刃刀割断其舌,终不以破戒之心食人百味净食。”图绘僧人举刀自截其舌。
五代 榆林窟32窟 西壁
解读敦煌·报恩父母经典故事(精装版)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解读敦煌·报恩父母经典故事(精装版)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解读敦煌·报恩父母经典故事(精装版)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解读敦煌·报恩父母经典故事(精装版)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解读敦煌·报恩父母经典故事(精装版)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