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立刻迴答道:“這是什麼話!這是什麼話!當父母有不義的地方,就要設法婉轉的去勸阻他們,這樣纔能使他們不會陷入不義之中。如果一味的順從,使父母陷入不義之中,這樣又怎麼能夠稱為孝呢?”
評分孝的核心是子女與父母的關係
評分孔子的弟子曾參問孔子:“冒昧的問您下,子女順從父母就可以說是孝嗎?”
評分 評分孝順孝順
評分挺好
評分雖然孔孟是一道,但是孟子時代的儒傢思想,已經較孔子時代的有一些進步瞭。從儒傢學者趙歧所說的不孝的第一條,即最不孝——“阿諛麯從,陷親不義”就可以看齣一味順從,見父母有過錯而不勸說,使他們陷入不義之中,這是第一種不孝。而在孔子時代,孝和忠的錶現,就是哪怕明知道長輩有錯,也要認可,不能指齣。不管父母說的對與錯,都要全盤接受,不得反抗。由此可見,孔子思想對人倫(人權)的壓製。從現代的眼光看,儒傢對孔子的修正、補充是一種進步。
評分 評分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