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全人类最早的老师,也是全世界第一个大学的创办者。在《教育六问》一书中,作者鲍鹏山认为在孔子的教育里面,体现了教育的最核心的东西,这些最核心的理念,全世界办得好的学校,办得好的大学,办得好的教育,是与其相通的,一脉相承的,而那些失败的教育,包括我们中国今天很多的教育,恰恰是违背了、放弃了、忘记了孔子的教育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观。面对中国教育的现实问题,作者试图回到事物最初出现的原始状态中,发现它的最核心的价值。希望为教育界工作者、老师和家长提供一种关注教育的视角。
评分 评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误传
评分 评分孝的核心是子女与父母的关系
评分 评分书很好,物流配送也很快!赞!
评分如此看来,“无后”反而排在第三位,并不是什么真正的“为大”。我们可以通过孔、孟儒家思想的发展,看出“不孝”定义的发展。当然,孟子的 《离娄上》也好,孔子的《孝经》也好,其所宣扬的孝道,与当时的政治利用也不无关系。所以现代社会看待孝这个问题,要辩证的看待。
评分启迪人们对传统、对价值、对未来、对教育的思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