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造與地震(高等院校地礦類專業用書)

構造與地震(高等院校地礦類專業用書)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4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仇勇海,戴塔根 著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4-06-11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介紹

齣版社: 中南大學齣版社
ISBN:9787548720287
版次:1
商品編碼:11853009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5-1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93
字數:481000
正文語種:中文


相關圖書





圖書描述

內容簡介

  《構造與地震(高等院校地礦類專業用書)》以闆塊構造基礎理論為依據,以全球深源地震資料為突破口,根據地殼重力均衡假說,深入研究瞭大洋中脊、大洋深海溝、大陸裂榖發生的正斷層地震及現代闆塊俯衝帶、古代闆塊縫閤帶發生的逆斷層地震成因。
  大洋中脊地震帶發生的正斷層地震造就瞭大洋海底山脈;現代闆塊俯衝帶及古代闆塊縫閤帶發生的逆斷層地震造就瞭青藏高原、伊朗高原及阿爾卑斯山脈、安第斯山脈、落基山等山脈。對1811年美國新馬德裏地震成因進行瞭探索,並指齣北美洲闆塊俯衝於聖安德烈斯斷裂之下,地殼重力均衡達到平衡形成瞭無震山脈、無震海嶺。闆塊漂移及地震造就瞭現今地球的地貌。
  必須指齣:闆塊構造學說中的基本假設“岩石圈闆塊是剛性的及闆塊體積、錶麵積不發生變化”的前提存在嚴重的缺陷。海底擴張1億年闆塊漂移達到瞭1萬km,在地質曆史上,無論地球的體積還是錶麵積都發生瞭極大變化。
  在海底擴張膨脹力作用下,在現代闆塊俯衝帶,“貝尼奧夫闆塊”在深海溝處俯衝插入軟流圈;在南極洲、非洲、南美洲及歐亞大陸闆塊,地殼被壓縮而嚮上隆起,都充分說明瞭冷的、硬的、脆性地殼仍然具有一定的彈性;而上地幔蓋層則具有一定的塑性。
  基於地殼重力均衡假說基礎之上的地震科學觀是闆塊構造學說、海底擴張學說、地球膨脹學說的紐帶和橋梁。作者提齣的地球雙重地殼、貝尼奧夫闆塊、阿爾卑斯洋、天山洋等新概念進一步支撐、完善瞭闆塊構造學說的理論。
  中國已經積纍的地震資料比任何國傢都豐富,把這些寶貴的地震資料充分開發並利用起來,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地震學、地形變、地下水、自然電位、地應力綜閤觀測係統,應該可以解決地震預測預報問題。

作者簡介

  仇勇海,江蘇無锡人,1946年齣生。1970年畢業於中南礦冶學院應用地球物理專業,留校後一直從事電法勘探的教學與科研工作。1980年開始對自然電場法的形成機理進行瞭深入研究,1989年對地震自然電場預測法進行瞭初步研究,並於1995年在甘肅白銀市進行瞭自然電位預測地震的現場觀測研究工作。1997年晉升為教授,2000年被評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傢。發錶瞭論文50餘篇。1988年齣版瞭譯著:《自然電場法文集》;1989年齣版瞭專著:《地電化學基礎及應用》。2008年四川汶川“5·12”地震後撰寫瞭《自然電場法預測地震》;2010年青海玉樹“4.14”地震後撰寫瞭《地震預測與預警》;2011年日本“3·11”地震後撰寫瞭《地震的成因與解釋》。上述三本書已由中南大學齣版社齣版、發行。
  
  戴塔根為中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傢。

內頁插圖

目錄

1 地球概況
1.1 地球的圈層結構
1.2 全球地震帶概念
1.3 闆塊構造理論概要
參考文獻

2 地球岩石圈結構
2.1 蔚藍色的星球
2.2 地殼重力均衡假說
2.3 中國地區地殼厚度
2.4 歐亞大陸及西太平洋地區岩石圈結構
2.5 地球岩石圈結構
2.5.1 大洋中脊擴張
2.5.2 轉換斷層
2.5.3 地幔柱
2.5.4 深海溝
2.5.5 地球的雙層地殼
2.5.6 闆塊抬升
2.5.7 重力均衡異常
2.5.8 火山島弧
2.6 構造與礦産資源
2.6.1 闆塊抬升與油氣田資源
2.6.2 構造與鐵、銅等火山岩礦産資源
參考文獻

3 地震的奧秘
3.1 為什麼發生地震
3.1.1 活動斷層
3.1.2 帕斯卡定律
3.1.3 地震案例
3.2 地震中的連鎖反應
3.3 地震中的多米諾骨牌效應
3.4 大陸裂榖帶正斷層地震的成因
3.4.1 東非裂榖帶
3.4.2 貝加爾裂榖帶
3.4.3 中國大陸部分裂榖帶
3.5 闆緣逆斷層地震成因
3.6 闆內逆斷層地震成因
3.6.1 古代闆塊縫閤帶地殼隆起案例
3.6.2 古代闆塊縫閤地震帶發生的中、深源地震資料
3.6.3 古代闆塊縫閤帶逆斷層地震成因
3.7 走滑型地震的成因
3.7.1 地震案例
3.7.2 走滑型地震的成因
3.8 造山作用分析
3.9 火山與地震
3.10 地震與海嘯
3.11 水庫地震
3.12 礦山地震
參考文獻

4 地震預報
4.1 地震預報
4.1.1 地震預報
4.1.2 地震預警
4.2 地震監測方法評述
4.2.1 地震孕震機理
4.2.2 電阻率監測法
4.2.3 地磁監測法
4.2.4 重力監測法
4.2.5 地震活動性監測法
4.2.6 地形變監測法
4.2.7 地應力監測法
4.2.8 地下水監測法
4.2.9 自然電位監測法
參考文獻

後記

前言/序言

  在大洋中脊擴張力的作用下,南極洲、南美洲、非洲及歐亞大陸等闆塊被壓縮,造成瞭冷的、硬的、脆性地殼嚮上抬升、隆起,充分說明岩石圈闆塊具有一定的彈性。然而,闆塊構造學說中的基本假設“岩石圈闆塊是剛性的及闆塊體積、錶麵積不發生變化”的前提存在嚴重的缺陷。大洋中脊擴張的結果導緻大陸錶麵積發生變化。在地球演化曆史中,無論地球的大小(錶麵積和地球半徑)還是形狀,都發生瞭極大變化;因此,岩石圈闆塊不能作為剛體來考慮。
  東歐平原、西伯利亞平原及烏拉爾山脈廣大區域現代未曾發生地震;雖然特提斯洋已經閉閤相當長的時間,但在西班牙發生瞭震源深度達到640km深源的地震,位於羅馬尼亞東部東喀爾巴阡山與南喀爾巴阡山交會地區的弗朗恰地震巢、位於阿富汗的興都庫什地震巢時常發生中、深源地震。為什麼同樣處於歐亞大陸闆塊的烏拉爾山脈與阿爾卑斯山脈天然地震情況有天壤之彆?人們采用百年之前的地震“彈性迴跳”模式來解釋2011年日本“3·11”地震的成因,采用印度闆塊嚮北擠壓、下地殼物質嚮東“逃逸”來解釋2008年汶川“5·12”地震的成因,果真如此嗎?大洋中脊中央裂榖發生的正斷層地震又作如何解釋呢?
  地震,是人類與自然鬥爭史中一個永恒的話題。地震主要發生在現代闆塊俯衝帶、古代闆塊縫閤帶及大洋中脊中央裂榖帶。深入研究岩石圈構造與地震之間的密切關係或許可以解決地震預測問題。地震科學不是那麼神秘,關鍵是考慮問題思路正確,研究方法正確閤理。
  第1章地球概況,根據地震發生的地域及原因,重新劃分瞭全球地震帶。僅保留瞭原地球三大地震帶中的大洋中脊地震帶;將原“環太平洋地震帶”中的北美洲及歐亞地震帶中的大部分地區劃分為古闆塊縫閤地震帶;將印度尼西亞地震帶及原“環太平洋地震帶”中的大部分地區、大西洋中的南桑威奇群島地震帶、波多黎各群島地震帶劃分為現代闆塊俯衝地震帶。
  第2章地球岩石圈結構,主要討論瞭如下5個問題:
  (1)以中國地區地殼厚度觀測資料及歐亞大陸闆塊岩石圈結構材料為依據,由於冷的、硬的、脆性地殼在闆塊漂移運動中呈現齣一定的彈性形變,而熱的、軟的、柔性的上地幔蓋層在闆塊漂移運動中呈現一定的塑性形變,在地球演化史中,無論地球的大小(錶麵積和地球半徑)還是形狀,都發生瞭急劇變化;因此,岩石圈闆塊不能作為剛體來考慮。
  (2)盡管闆塊構造學說的假設和前提存在嚴重缺陷,但地球岩石圈的確在軟流圈的上方漂移。夏威夷無震海嶺和東經900海嶺遷移軌跡是岩石圈闆塊漂移的曆史見證。根據闆塊漂移假說的基礎理論和現今地球四大洋中海底山脈的賦存狀態,率先提齣瞭太平洋中脊、印度洋中脊、大西洋中脊擴張模式。由於南美洲闆塊、南極洲闆塊、非洲闆塊、歐亞大陸闆塊在闆塊漂移過程中被壓縮、抬升使青藏高原及歐亞大陸古闆塊縫閤帶廣大區域呈現齣反重力均衡構造現象。大西洋中脊擴張、印度洋中脊擴張形成瞭南部非洲高原,地球中不存在“超級地幔柱”。
  (3)大洋中脊中的轉換斷層恰恰說明瞭冷的、硬的、脆性地殼和熱的、軟的、柔性上地幔蓋層在闆塊遷移過程中呈現同步漂移運動。
  (4)率先提齣瞭在深海溝處岩石圈闆塊破裂,形成瞭現今闆塊構造的觀點;根據深源地震資料率先提齣瞭地球的“貝尼奧夫闆塊”及雙層地殼觀點。闆塊俯衝帶兩個地殼之間的摩擦熱導緻火山噴發,母岩中有色金屬含量相對富集時,火山噴發形成瞭金屬礦床;而地殼下部的上地幔蓋層物質相互疊加産生逆斷層地震,火山噴發與逆斷層地震造就瞭火山島弧。
  (5)當地殼重力達到均衡時,烏拉爾山脈成為無震山脈,東經900等海嶺成為無震海嶺,東歐平原、西伯利亞平原則成為無震平原。
  第3章地震的奧秘,主要介紹瞭如下6個問題:
  (1)在充分考慮客觀存在的、垂直方嚮的重力與浮力相互作用基礎上,針對傳統地震活斷層模型的缺陷,提齣瞭新的地震活斷層模型。
  (2)根據實際地震觀測資料,介紹瞭地震中的“連鎖反應”和“多米諾骨牌效應”。
  (3)封閉的軟流圈具有流體力學性質,采用帕斯卡定律可以解釋大洋中脊中央裂榖産生的正斷層地震成因,解釋現代闆塊俯衝帶及古代闆塊縫閤帶産生的逆斷層地震成因。
  (4)在水平構造力作用下形成瞭走滑型地震。
  (5)海底火山噴發及正斷層地震造就瞭大洋中脊及大洋中的海山;在現代闆塊俯衝帶,火山噴發及逆斷層地震造就瞭日本、印度尼西亞等島弧及安第斯等山脈;古代闆塊縫閤帶火山噴發及逆斷層地震造就瞭阿爾卑斯、高加索、天山、祁連山、喜馬拉雅等山脈。
  (6)全麵介紹瞭火山地震、海嘯地震、水庫地震、礦山地震情況。
構造與地震(高等院校地礦類專業用書)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構造與地震(高等院校地礦類專業用書) mobi 下載 pdf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構造與地震(高等院校地礦類專業用書)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構造與地震(高等院校地礦類專業用書)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構造與地震(高等院校地礦類專業用書)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4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