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三十年的研究,他找到瞭一個讓中醫以科學語言和大眾溝通的方法,讓不懂中國傳統文化思維的對象,也能夠理解中醫,理解“氣”、“經絡”、“陰陽五行”之於人體的意義。
內容簡介
中醫與人體的和諧之舞
氣與經絡的科學解釋
氣血共振的奧秘
水腫與老化的關係
健康飲食的全新觀點
西醫是治你不死的學問,中醫是讓人活得快樂的學問。
作者王唯工先生研究中醫三十餘年,通過以中醫經典為指導,用科學方法做驗證,用現代語言和概念闡述瞭氣與經絡的原理,水腫與老化的關係,氣血共振的奧秘,並進一步揭示瞭健康飲食的全新觀點。全書使中醫與人體、氣血與經脈共起和諧之舞,使人體、科學、古今中醫藥,齊唱未病先治之歌,通過全麵而嚴謹的分析論證,結閤實驗數據,給瞭中醫的現代化以充分和紮實的科學理論基礎。
作者簡介
王唯工,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生物物理學博士,颱灣大學物理係學士,颱灣清華大學物理研究所碩士。1969年因為對中醫感到興趣,放棄瞭斯坦福大學及耶魯大學,而選擇瞭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生物物理係,主攻神經科學。1973年獲博士學位。曾任中山大學物理係創係主任、陽明大學醫工所所長,並在颱大電機係醫工組、中國醫藥學院中醫所任職授課。1988年首次製成脈診儀,在颱大、榮總、中國醫藥學院等多所大醫院與西醫會診,並與黃維三、林昭庚、張步桃、張傢訓、潘念宗、鬍秀卿、鍾傑、崔玖等多位中西醫名傢進行閤作研究。在醫學工程領域多次獲傑齣貢獻奬,且因脈診之相關發明獲發明奬。其發明上的貢獻連續收錄於Marquis世界名人錄。現從事漢唐醫學之研究,及各種非侵入性醫療器材之開發。
精彩書評
王教授以雄辯的膽識,講述對中醫的心得,氣概非凡。加以王教授不是科班的流體力學學者,思考上反而自由得多。中醫確實需要科學化,本書是應時而生。
——美國國傢科學院、工程學院、醫學院院士 馮元楨
王教授的理論不論是從數學、物理及生理的諧波的角度看,都非常閤理且無懈可擊。他把血液循環的理論重新推導,改寫瞭近代西方醫學對血循環的瞭解,也替數韆年的中醫開始建立瞭科學的基礎。他的貢獻以我的判斷是“beyond the Nobel Prize”。
——中國颱灣大學校長 李嗣涔
目錄
(上冊)
自序 / 1
前言 現代生物醫學的盲點 / 3
第一部
氣的樂章:氣與經絡的科學解釋
第一章 氣——迴到未來的年代 / 3
西醫未解的循環難題 / 5
氣纔是解決現代病的重點 / 16
第二章 共振——中醫的現代科學解釋 / 43
氣即共振:血液循環的原動力 / 45
經絡、穴道、器官形成共振網路 / 74
第三章 脈診——未來醫理的基礎知識 / 93
傾聽身體的共振鏇律 / 95
脈診指標、中藥與安慰劑的運用 / 127
疾病的根源與五行相生相剋的原理 / 150
第四章 健康與養生之道 / 185
日常養生的脈診運用 / 187
小結 迴顧與展望 / 207
第二部
氣的大閤唱:深度剖析診斷、辨證、論治方劑的根本原理
第一章 共振與氣 / 237
水與濕 / 239
中醫之特色 / 241
三焦經與全身之氣 / 245
由三、六、九共振頻看《傷寒論》 / 247
三焦經之特性 / 249
三焦係統 / 250
營衛係統與三焦係統 / 252
衛氣與外氣 / 253
膽經為兩組和弦之共同頻率 / 255
隻有二組和弦的大樂器 / 256
第二章 中西醫的比較 / 259
中醫與西醫之比較 / 261
中醫之現況 / 263
中醫的望、聞、問、切 / 264
二十八脈 / 266
脈診現代化的研究 / 269
八綱辨證 / 270
病因與治法 / 273
病因 / 276
治法 / 284
第三章 中醫藥的特色 / 287
中藥之藥理 / 289
為什麼要找尋中醫之特色? / 291
我們如何選擇研究中醫的方嚮 / 294
設計實驗 / 297
意外的發現 / 301
由氣看藥性 / 307
歸經的研究 / 310
方劑之結構 / 314
身體之防禦是如何齣錯的? / 317
這個漏洞要怎麼偵測呢? / 319
這個漏洞要怎麼補救呢? / 321
物理治療有什麼好處? / 324
方劑是什麼? / 325
溫病的方劑 / 328
安宮牛黃丸 / 331
搶救劉海若 / 337
身外之物與身內之務 / 343
第四章 總結 / 347
小心地求證 / 349
中西醫結閤!? / 352
中醫的發展與發揚光大 / 354
前言/序言
unll
看懂經氣脈絡(套裝上下冊)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評分
☆☆☆☆☆
京東通信
評分
☆☆☆☆☆
取消訂單
評分
☆☆☆☆☆
內容祥實豐富,中醫從業人質必看
評分
☆☆☆☆☆
配送服務查詢
評分
☆☆☆☆☆
聽完課後來買這套書的。獨特的研究和認識視角。
評分
☆☆☆☆☆
返修/退換貨
評分
☆☆☆☆☆
王唯工,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生物物理學博士,颱灣大學物理係學士,颱灣清華大學物理研究所碩士。1969年因為對中醫感到興趣,放棄瞭斯坦福大學及耶魯大學,而選擇瞭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生物物理係,主攻神經科學。1973年獲博士學位。曾任中山大學物理係創係主任、陽明大學醫工所所長,並在颱大電機係醫工組、中國醫藥學院中醫所任職授課。1988年首次製成脈診儀,在颱大、榮總、中國醫藥學院等多所大醫院與西醫會診,並與黃維三、林昭庚、張步桃、張傢訓、潘念宗、鬍秀卿、鍾傑、崔玖等多位中西醫名傢進行閤作研究。在醫學工程領域多次獲傑齣貢獻奬,且因脈診之相關發明獲發明奬。其發明上的貢獻連續收錄於Marquis世界名人錄。現從事漢唐醫學之研究,及各種非侵入性醫療器材之開發。
評分
☆☆☆☆☆
書正版
評分
☆☆☆☆☆
認真閱讀學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