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土手辦基礎教程

粘土手辦基礎教程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抱熊氏 著
圖書標籤:
  • 粘土手辦
  • 手辦製作
  • 粘土
  • 模型
  • 手工
  • DIY
  • 教程
  • 藝術
  • 興趣
  • 動漫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人民郵電齣版社
ISBN:9787115406415
版次:1
商品編碼:11821345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5-12-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68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有沒有想過把繪畫書中的經典人物形象做成一個栩栩如生的人物模型收藏起來?其實一點也不難!翻開這本書吧,跟你徐徐到來如何製作手辦。

  本書共分為6個部分,從認識製作手闆的粘土等工具開始講起,用瞭一章的篇幅引領你進入手辦的世界,裏麵會介紹粘土的種類及特性、粘土的使用技巧、製作手辦的工具的選擇、粘土的配色技巧等;後麵5個部分則圖文並茂地嚮你展示瞭經典的動漫人物形象——銀時、雪初音、利威爾兵長、森係兔女郎和FAIRYTAIL的下午茶的具體製作流程,製作過程的展示很詳細。

  本書講解係統,圖例豐富,適閤初、中級漫畫愛好者作為手辦的自學用書,也適閤相關動漫專業作為培訓教材或教學參考用書。


目錄

005 第1章 粘土手辦製作基礎知識

006 1.1 認識製作手辦的粘土

006 1.1.1 認識超輕粘土

007 1.1.2 各種粘土的種類及特性

011 1.1.3 超輕粘土的使用技巧

012 1.2 工具的選擇

012 1.2.1 粘土常用工具

015 1.2.2 其他輔助工具

016 1.3 色彩基礎知識

016 1.3.1 色彩常識

017 1.3.2 超輕粘土配色技巧

018 1.4 人體結構知識

018 1.4.1 成年人體比例

019 1.4.2 萌係人體比例

022 1.4.3 Q版人體比例

023 第2章 製作銀時

025 2.1 繪製銀時的綫稿

027 2.2 銀時配色步驟

028 2.3 具體製作步驟

028 2.3.1 製作麵部

030 2.3.2 製作頭發

034 2.3.3 製作耳朵

035 2.3.4 製作身體

039 2.3.5 製作棒棒糖

040 2.3.6 製作洞爺湖木刀

040 2.3.7 製作手臂和服飾細節

043 2.3.8 製作尾巴

043 2.3.9 整體組閤

045 第3章 製作雪初音

047 3.1 繪製雪初音的綫稿

049 3.2 雪初音配色步驟

050 3.3 具體製作步驟

050 3.3.1 製作麵部

051 3.3.2 製作頭發

053 3.3.3 製作上身

055 3.3.4 製作靴子

056 3.3.5 製作下身

057 3.3.6 製作領帶

058 3.3.7 製作手臂

060 3.3.8 製作整體細節

061 3.3.9 製作兔子

063 3.3.10 整體組閤

064 3.3.11 製作帽子

067 3.3.12 製作底座

068 第4章 製作利威爾兵長

070 4.1 繪製利威爾兵長綫稿

072 4.2 利威爾兵長配色步驟

073 4.3 具體製作步驟

073 4.3.1 製作麵部

075 4.3.2 製作頭發

077 4.3.3 製作腿部

080 4.3.4 製作身體

084 4.3.5 製作配件

087 4.3.6 製作底座

088 4.3.7 整體組閤

090 第5章 製作森係兔女郎

092 5.1 繪製森係兔女郎綫稿

094 5.2 森係兔女郎配色步驟

059 5.3 具體製作步驟

095 5.3.1 製作頭部

097 5.3.2 製作頭發

099 5.3.3 製作兔耳頭飾

100 5.3.4 製作辮子

102 5.3.5 製作腿部

103 5.3.6 製作靴子

106 5.3.7 製作下身

107 5.3.8 製作身體

111 5.3.9 製作手臂

113 5.3.10 製作蝴蝶結

115 5.3.11 製作花朵

116 5.3.12 製作綠葉

117 5.3.13 製作蘑菇

119 5.3.14 製作底座

121 第6章 FAIRY TAIL的下午茶

123 6.1 繪製FAIRY TAIL的下午茶綫稿

127 6.2 FAIRY TAIL的下午茶配色步驟

128 6.3 露西具體製作步驟

128 6.3.1 製作露西的麵部

129 6.3.2 製作露西的頭發

134 6.3.3 製作露西的腿部

137 6.3.4 製作露西的身體

142 6.3.5 露西的頭和身體組閤

144 6.4 艾露莎具體製作步驟

144 6.4.1 製作艾露莎的麵部

145 6.4.2 製作艾露莎的頭發

149 6.4.3 製作下半身

154 6.4.4 製作艾露莎的茶具

157 6.4.5 製作組閤

158 6.5 配飾具體製作步驟

158 6.5.1 製作普魯

160 6.5.2 製作小蛋糕和蘋果

162 6.5.3 製作底座

163 6.5.4 整體組閤

前言/序言


《光影雕塑的藝術:數字建模與渲染實戰指南》 摘要 本書是一部深入淺齣、麵嚮專業人士和資深愛好者的數字雕塑與三維渲染技術的綜閤教程。我們專注於使用行業主流的數字雕刻軟件(如ZBrush、Blender的雕刻模式)進行高精度模型創建,並輔以先進的渲染引擎(如Keyshot、Marmoset Toolbag)來呈現最終作品的視覺效果。全書結構嚴謹,從數字雕刻的基礎理論、高模拓撲優化,到PBR材質的創建、復雜的布光方案設計,再到最終的後期閤成與輸齣,提供瞭一套完整的、可復用的工作流程。本書旨在幫助讀者突破傳統媒介的限製,掌握將想象力轉化為具有真實物理質感的數字藝術作品的能力。 --- 第一部分:數字雕塑的理論基石與工作流程搭建 (The Foundation) 第一章:數字雕塑環境的初始化與工具集選型 本章首先探討數字雕塑與傳統雕塑在材料學和形變原理上的核心區彆與共通點。我們不會討論粘土或任何物理介質,而是聚焦於軟件界麵、硬件配置(數位闆、圖形卡優化)的專業設置。 1.1 軟件生態分析: 深入對比ZBrush的動態網格(Dynamesh)與細分麯麵(Subdivision Surface)的工作哲學,以及Blender雕刻模式在實時反饋和低模迴拓上的優勢。 1.2 基礎筆刷的動力學研究: 重點分析Move, Clay Buildup, Dam Standard, Trim Dynamic等核心筆刷的參數化控製——特彆是關於“Z強度”、“衰減麯綫”和“硬度”的細微調整對形態塑造的影響。 1.3 場景管理與文件結構: 建立專業的工作流程範式,包括項目文件命名規範、不同精度模型(Low Poly, Mid Poly, High Poly Subtools)的版本管理策略,確保項目迭代的順暢性。 第二章:形態學的數字解構與高模構建 本章完全專注於數字層麵上的“形體構建”,而非材料的塑形。我們將處理從抽象到具象的結構搭建。 2.1 基礎幾何體的布爾運算與分離(Masking & Clipping): 利用遮罩功能快速劃分身體結構,如軀乾、四肢、頭部區域,並討論如何安全地閤並或分離Subtools以避免網格穿插問題。 2.2 解剖學在數字雕刻中的應用: 側重於骨骼結構、肌肉群走嚮(如胸鎖乳突肌、三角肌的起止點)在三維空間中的體積錶達,而非錶麵紋理的添加。 3. 細節的層級構建(Detail Layering): 學習如何通過低頻(大體量)、中頻(肌肉起伏)和高頻(毛孔、細微劃痕)三個層級來分階段雕刻,避免一次性陷入細節泥潭。 --- 第二部分:拓撲優化與模型準備 (Preparation for Production) 第三章:從高模到低模的拓撲學轉型:重拓撲藝術 本章是實現高質量渲染和動畫綁定的關鍵步驟,完全側重於綫框(Wireframe)的藝術。 3.1 拓撲原則與邊緣流設計: 深入解析如何為特定動作(如麵部錶情、關節彎麯)設計最優的四邊麵(Quads)分布,確保在動畫過程中形變自然。 3.2 專業重拓撲工具的使用: 詳述諸如Maya的Quad Draw、3D Coat的拓撲工具箱,以及ZBrush的ZRemesher的高級設置(如適應性密度、邊緣保護)。 3.3 法綫貼圖的烘焙基礎: 講解如何精確地將高模上的幾何細節(法綫信息)無損地投射(Bake)到優化後的低模網格上,為後續的PBR材質做準備。 第四章:UV展開與貼圖坐標係統的標準化 高效的UV是貼圖藝術的基礎,本章將討論如何實現閤理的空間分配。 4.1 UV空間效率最大化: 討論“像素密度一緻性”原則,如何根據模型的重要性區域分配更多的UV空間。 4.2 接縫(Seam)的策略性隱藏: 學習如何將接縫放置在視覺盲區(如腋下、身體背麵)以最小化貼圖接縫的可見性。 4.3 多通道貼圖的準備: 導齣和組織用於後續渲染流程的貼圖集,包括AO(環境光遮蔽)、Curvature(麯率)和Thickness(厚度/次錶麵散射)。 --- 第三部分:PBR材質的構建與光綫追蹤渲染 (Shading & Visualization) 第五章:基於物理的渲染(PBR)材質體係詳解 本章摒棄傳統紋理貼圖的概念,全麵轉嚮基於物理特性的材質參數設置。 5.1 PBR核心參數的深入理解: 詳細解析Metallic(金屬度)、Roughness(粗糙度)和Specular(高光)如何在Substance Painter或Mari中精確模擬現實世界的光學反應。 5.2 程序化紋理的生成與應用: 如何使用噪聲函數(如Perlin, Voronoi)和混閤模式,生成復雜的、非破壞性的錶麵細節,如風化、磨損和侵蝕效果。 5.3 皮膚與非金屬材質的次錶麵散射(SSS): 專門探討如何設置SSS參數,使半透明物體(如蠟質、皮膚)能夠模擬光綫穿透後的柔和效果,這是實現“真實感”的關鍵技術點。 第六章:數字布光與攝影級渲染輸齣 光綫是最終視覺效果的決定性因素。本章聚焦於如何“導演”光綫。 6.1 三點布光法的高級變體: 不僅限於主光、輔光、背光,更深入探討使用“Rim Light”和“Fill Light”的強度與色溫比例來分離主體與背景。 6.2 HDRI環境光的運用: 如何選擇、編輯和利用高動態範圍圖像(HDRI)作為主要光源,並討論其在反射和環境光遮蔽中的作用。 6.3 渲染器的性能優化與輸齣: 針對Keyshot/Arnold等路徑追蹤渲染器,講解降噪(Denoising)技術、迭代次數的平衡,以及如何輸齣RAW/EXR格式以進行更精細的後期調整。 --- 第四部分:後期閤成與最終呈現 (Post-Production Mastery) 第七章:數字暗房:Photoshop與閤成藝術 本章將模型從3D環境中剝離齣來,進行最終的視覺增強。 7.1 通道分離與圖層疊加: 利用渲染器輸齣的多種圖層(如Z-Depth, Cryptomatte, Specular Pass),在Photoshop中重建光影關係。 7.2 色彩分級與LUTs的應用: 探討如何使用色彩平衡、麯綫調整和查找錶(LUTs)來統一作品的視覺風格,實現電影級的色調。 7.3 銳化、鏡頭光暈與顆粒感: 討論如何添加微小的視覺噪點和鏡頭效果(如薄霧、光暈)來“打破”數字渲染的完美感,增加照片的真實感和敘事性。 --- 結語 本書旨在提供一個從零開始構建復雜數字藝術作品的完整技術框架。通過學習這些先進的數字雕塑、拓撲優化、PBR材質創建和專業渲染技術,讀者將能夠自信地駕馭高品質數字藝術品的製作流程,專注於創造具有深刻視覺衝擊力的三維視覺敘事。

用戶評價

评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非常吸引人,色彩搭配大膽而富有活力,那種略帶粗糙卻又不失精緻的質感,一下子就抓住瞭我的眼球。我本來對粘土手辦這個領域隻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但看到這本教程的排版和插圖風格,立刻就覺得它不是那種枯燥的說明書。裏麵的案例展示圖拍得尤其齣色,光影的處理讓那些原本靜態的粘土作品看起來充滿瞭生命力,簡直像藝術品一樣。尤其是關於色彩搭配的那幾頁,作者似乎對顔色的理解非常獨到,即便是最簡單的基礎色塊組閤,也能營造齣非常高級的視覺效果。我甚至花瞭好長時間僅僅是在欣賞那些圖片,這比我看很多純粹的藝術畫冊都要來得過癮。它沒有急著告訴我“該怎麼做”,而是先用視覺語言告訴我“可以做到什麼程度”,這種由淺入深的引導方式,讓我對後續的學習充滿瞭期待和信心。書本的裝幀質量也很好,紙張厚實,翻頁手感順滑,這樣的書放在書架上也是一種享受。

评分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對“氛圍感”的營造技巧的講解。很多人做手辦隻注重形似,但這本書超越瞭“形”,開始探討“神”。它用專門的章節來討論如何通過光澤度的控製來體現角色的材質——比如用啞光處理來錶現布料的粗糙,而用高光清漆來模擬金屬的冰冷和濕潤感。而且,在介紹場景道具的製作時,作者還引入瞭微縮攝影的一些基本概念,教我們如何通過背景的虛化、環境光的模擬,讓完成的作品在照片中呈現齣更強的敘事張力。這讓我意識到,手辦製作不僅僅是手上的功夫,更是對光影、材質和故事錶達的綜閤運用。讀完這一部分,我不再滿足於僅僅“完成”一個作品,而是開始思考如何通過細節處理,讓我的每一個小角色都能“講述”一個完整的故事。

评分

我特彆欣賞作者在講解基礎塑形技巧時所展現齣的那種極度細緻入微的觀察力。比如,在處理人物麵部錶情的細微差彆時,書中不是簡單地告訴你“捏齣一個微笑”,而是用大量的特寫鏡頭和綫條圖,逐一拆解瞭嘴角上揚的角度、眼角細紋的走嚮,甚至是鼻翼兩側肌肉的微小起伏對整體神態的影響。這種對解剖學和動態學的精確把握,遠遠超齣瞭我原本對一本“入門教程”的預期。我記得有一次我在嘗試捏一個側臉時,總是覺得比例不對,非常懊惱。後來翻到書中關於頭部結構黃金比例的那一章,書中用非常直觀的輔助綫和測量方法,瞬間點醒瞭我,原來是我忽略瞭下頜骨與耳垂之間的那個關鍵距離。這種“授人以漁”的教學方法,而不是簡單的“照貓畫虎”,是這本書最寶貴的地方。它教會我的不是如何復製一個作品,而是如何理解一個造型背後的結構邏輯。

评分

關於工具的選擇和材料特性的分析部分,簡直可以作為一本獨立的材料學入門手冊來參考。很多教程隻是簡單羅列瞭需要哪些工具,但這本書卻花瞭大量篇幅去比較不同品牌、不同硬度粘土在適用場景上的差異。它詳細對比瞭聚閤物粘土、樹脂粘土和油泥在可塑性、耐熱性以及後期打磨難度上的區彆,甚至還討論瞭不同品牌色膏在混色後對粘土整體韌性的微弱影響。這種深度的剖析,讓我明白為什麼我之前用A牌粘土捏的細小手指總是容易斷,而換用B牌後情況就有改善——原來是材料本身的分子結構差異導緻的。對於追求作品精細度和持久性的創作者來說,這種對“本源”的探索比單純的技法演示要重要得多,它為我打下瞭堅實的理論基礎,讓我能夠更有信心地去嘗試更復雜的造型。

评分

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親切,讀起來完全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專傢指導感”。作者似乎就是一個在你身邊手把手教你的老朋友,時不時會穿插一些“新手常犯的錯誤”和“小妙招”,這些經驗之談真是太實用瞭。我記得有一段講到粘土在乾燥過程中容易開裂的問題,書中並沒有用復雜的化學術語來解釋,而是用瞭一個非常形象的比喻,說粘土就像皮膚一樣,需要“循序漸進地呼吸水分”,並建議瞭一些非常實用的保濕和慢乾的小工具,很多都是日常生活中隨手可得的物品。這種接地氣的解決思路,讓我這個動手能力比較弱的新手也能很快上手,並且在遇到問題時,知道去哪裏尋找快速有效的補救方法。這種亦師亦友的語氣,極大地緩解瞭學習過程中的挫敗感,讓整個過程變得輕鬆愉快。

評分

哈哈哈哈 炒雞可愛的書 喜歡,喜歡啊

評分

孩子喜歡,買瞭邊學邊做邊玩

評分

書很好,很喜歡,主要是活動纔敢買

評分

很好的書,都快試著做瞭,想做的,就買吧!

評分

滿意的購書經曆,講的比較細,謝謝

評分

非常好。很實用

評分

還可以的書,內容非常詳細。難度上稍微欠缺。

評分

質量還不錯,一下買瞭好多,慢慢看吧。

評分

好好好 小孩很喜歡 東西超棒 下次還買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