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1-16
我们 你们 他们
群体认同在人类的社会行为中
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甚至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
为什么人人都需要“我们”,人人都会依恋自己所属的群体?
为什么有些适合“我们”的,对“他们”会变成不公平的?
为什么一个群体会歧视另外一个群体,尤其当群体之间在地位和权力上存在明显差距时,处于支配地位的一方歧视会更加强烈?
情绪如何引发了愤怒和攻击行为,进而影响到群体或个人的社会互动?
如何减少群体内和群体之间的冲突和竞争,提高合作?
什么情况下国际冲突有可能爆发战争?
很多时候我们的行为表现并不仅仅只代表个人,而是只有在被理解成所在群体身份的表达时才讲得通。本书讨论了群体中的个人认同究竟源于什么,不同群体之间的区别到底因为什么而产生,怎样才能减少群体间的冲突,同时维护群体内部的忠诚等问题,提供了社会心理学这一关键领域的宝贵资源。很明显,群体认同在人类的社会行为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甚至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从代表小群体内部利益的英勇行动,到针对群体外成员的可怕暴行,莫不如是。
新修订的第2版以相关的社会心理学视角,反映了诸如“9·11事件”等最近的国际事件,并给出反思及解释。社会心理学领域关于群际关系的研究已经逐渐站到了舞台的中心,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玛丽莲·布鲁尔(MarilynnB.Brewer),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杰出学者。她的主要研究领域是社会认同和群体间的关系,发表了众多的研究文章和书籍。布鲁尔教授获奖无数,因其在社会问题方面的心理学研究,她曾荣获1996年度的勒温纪念奖(KurtLewinMemorialAward),因其在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方面的杰出贡献,曾获1993年度的坎贝尔奖(DonaldT.CampbellAward),以及因在国际间社会自我与社会认同方面的贡献,荣获2001年度的职业生涯奖(CareerAward)。她还担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学会主席、社会问题心理学研究协会主席等职务,并一直任《人格与社会心理学评论》(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Review)的编辑,以及《心理学评论》(PsychologicalReview)的编辑。
看到玛丽莲·布鲁尔所写的《我们,你们,他们:群际关系心理学揭秘》这本书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法国人古斯塔夫·勒庞在1895年出版的《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与勒庞的思路不同,布鲁尔则继承了科学心理学对群体问题的理解,以行为实验为基础,探讨了人类基本的社会认知、情绪、动机和比较过程等对群际行为的影响。
——侯玉波,北京大学心理学系,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
很好的理论整合之作,表达非常清晰易懂,对当下社会文化的观点令人印象深刻,是一本社会心理学方面杰出的著作。
——迈克尔·霍格,昆士兰大学
既全面覆盖了当代的重要问题,也阐述了非常经典的研究,两者之间达到了完美的平衡。我可以诚实地说,我学到了一些之前不知道的东西。
——塞缪尔·盖特纳,美国特拉华大学
推荐序
前言
第1章 从基本的心理过程到群际行为 / 1
什么是群际关系 / 2
群际情境的定义 / 3
群际心理研究关注哪些行为 / 5
群际关系研究的基础 / 6
社会认知:类别化 / 6
社会认知:归因 / 14
社会情绪:情感与认知 / 17
社会比较:评估自我和他人 / 20
社会动机:合作或竞争 / 23
个体及社会群体的观点 / 26
延伸阅读 / 27
第2章 民族优越感和内群体身份:我们的需要 / 28
民族优越感:内群体和自我 / 29
群体认同的行为后果 / 32
语言风格 / 33
信念和态度的对立 / 34
吸引力的基础 / 36
剥夺和社会公正 / 38
合作与竞争 / 40
总结 / 43
团体认同理论 / 44
人类社会生物学 / 44
心理动力学 / 45
社会比较理论 / 46
社会认知和自我分类理论 / 48
社会认知动机理论 / 49
内群体需要外群体吗 / 55
延伸阅读 / 57
第3章 群际歧视:厚此必定薄彼 / 58
微型群际情境中的歧视 / 61
公平准则与歧视 / 62
平权法案的意义 / 64
积极-消极的不对称 / 65
内群体偏向的可能发生机制 / 66
集群归因错误 / 66
群际图式 / 68
积极的独特性与自尊性 / 72
群际差异所面临的威胁 / 75
群际权力及地位差异 / 76
逆向歧视和外群体偏好 / 81
小结 / 86
社会认同和集体行为 / 86
总结 / 91
延伸阅读 / 92
第4章 内群体偏见:消极影响和敌对 / 93
群际影响和偏见 / 95
唤醒和情绪对外群体在反应上的影响 / 96
偶发情绪与情绪启动 / 98
整体性情绪 / 100
情感和攻击 / 107
减轻直接和间接攻击性表达的因素 / 108
替代性攻击行为 / 112
群际情绪 / 113
区分消极情绪 / 115
威胁和社会变革 / 116
总结 / 118
延伸阅读 / 119
第5章 群际接触、合作与竞争:团结和睦的相处能够建立友谊吗 / 120
群际接触:废除种族隔离制度的社会心理学 / 121
一些必要的条件 / 123
罗伯斯山洞实验:一项群际关系经典实验 / 124
学校废除种族隔离:记录 / 126
接触实验:界定范围 / 128
接触数量 / 128
社会群体间的焦虑 / 128
合作 / 129
教室中的合作 / 130
地位平等 / 131
交流与合作的理论观点 / 133
现实群体冲突和群际关系 / 133
社会分类和群体间的联系 / 134
系统理论观点 / 140
趋于同化还是更加多元:跨文化融合是否可能 / 145
重要警示 / 146
总结 / 147
延伸阅读 / 148
第6章 国际冲突:为什么会发生战争 / 149
人性理论:生物学角度 / 150
“大男子尊严”:战争的动机基础 / 151
基因使然 / 151
知觉与错误知觉:认知角度 / 153
敌人意象 / 153
归因偏见 / 155
军备竞赛与加剧冲突的心理 / 156
理性认知之外:意象与情感 / 161
决策失误:群体动力学角度 / 167
群体思维心理 / 167
总结观点:整合构建模块 / 171
延伸阅读 / 172
参考文献 / 174
前 言
当初,我和诺曼·米勒在撰写这本书的第1版时,群际关系心理学刚刚从被社会科学相对忽视的境况中重新兴起。20世纪60~70年代,“冷战”致使全世界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两个超级大国的对峙上,而关于地域、宗教、种族等的其他冲突仿佛已经销声匿迹,它们要么被忽视,要么被视为已经得到基本解决。这种乐观的假象一直到1990年才彻底破灭。苏联解体及随之涌现的全球性种族冲突带给了人们一个警示:族群内忠诚及族群间的敌对现象从未远离人类,它们只是被覆盖在薄冰之下,随时都能破冰而出。媒体也开始频频谈论貌似无处不在的“新种族主义”,随着人们对这一话题的关注度与日俱增,社会心理学框架下的群际关系理论和研究便逐渐在欧美地区全面复苏并蓬勃发展
起来。
我们在第1版中尽量多地抓住这一领域中出现的新研究和新成果。当时的很多理论和研究的焦点并未直接放在群际关系上,但由于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宗旨是相同的:都是为了探索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因此,还是产生了很多有价值的资料:关于认知、群体间的知觉、行为、态度的驱动力等。所以,在当时,本书的目标就是把颇具贡献的相关研究从浩如烟海的心理学研究中筛选出来,以飨读者。
当下,群际关系这一话题已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社科专家以及非专业人群的兴趣和热情。再加上世界上各种群体间的冲突以多种形式在不断上演,如国家民族间冲突、同种族中的异组织冲突、国内民族及宗教冲突,还有极端组织操控的国际恐怖主义事件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可以说,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清楚:群体标签在人类行为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涉及基于群体内利益的自发性英雄行为,还有针对某外群体的恐怖暴行。社会心理学家在探索这些现象时,从原则上来说,焦点已经直接指向群际关系。因此,重新修订此书便成了当务之急。虽然大部分的框架和基本原则是保持不变的,但是,更多的新研究和新观点却被纳入了社会心理学的范畴。
社会心理学研究群际关系学的套路,从本质上来说其实就是解读内群体及外群体之间的区别(内群体:个体所隶属的群体;外群体:内群体之外的其他群体)——很显然,这种倾向性是全球性的,无论哪个国家的人都习惯将人群分成“我们”和“他们”。那么,关于本书,我仍然沿袭第1版的做法,将内群体-外群体的关系分解为3个相互联系而又彼此独立的组成成分。然后,在开篇第1章介绍一些基本的心理学概念,第2章则讨论内群体中的个体依恋和忠诚背后的心理需求和动机。第3章着重介绍一些关于内外群体比较的研究,关于引发内群体偏向与外群体歧视的原因的研究。接下来第4章讨论人们对外群体的情绪和态度。在后两章,介绍一些关于如何减少群际偏见的基本理论和研究(第5章),以及解读群际冲突和战争(第6章)。
当然,从根本上来说,我们不仅希望这些探讨内外群体差异成因及结果的研究能帮助大家理解为什么群际关系能够如此扑朔迷离,而且还希望它们引发大家的思考:如何在保持群体内凝聚力和忠诚度的同时尽量减少和抑制群际差异所带来的消极因素。
我们,你们,他们:群际关系心理学揭秘(原书第2版) [Intergroup Relations]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我们,你们,他们:群际关系心理学揭秘(原书第2版) [Intergroup Relations]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还不错,读了之后有收获。
评分群际关系的,不错!
评分还不错,读了之后有收获。
评分不错的哦!
评分2、《极简人类史》连接科学与人文,讲述了大爆炸、星系的演变、生命的出现、文明的变迁,这种覆盖天文学、生物学、历史学……的知识大融合,带来了一种审视人类历史的全新方式。
评分好
评分3、《极简人类史》不仅是看清人类世界的快捷途径,更能满足我们对生命、地球和宇宙等宏观问题的好奇心。它从“复杂性不断提升”、“集体知识”、“人类独特的适应机制”等视角解读了人类历史演变的内在规律。
评分总买书总买书,没完没了
评分4、作者大卫·克里斯蒂安是“大历史”国际领军人物,他开创的“大历史”获得许多历史学大家的认可,威廉·麦克尼尔甚至将他的理论与达尔文、牛顿的成就相提并论。他还改变了比尔·盖茨“重新看待世界的方式”。比尔·盖茨自称是他的“忠实粉丝”,并斥资1000万美元为他打造“大历史”公开课,在全球掀起了一场历史认知
我们,你们,他们:群际关系心理学揭秘(原书第2版) [Intergroup Relations]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