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PMI和IEEE計算機學會閤作開發瞭針對軟件項目經理的指南,di一次把軟件開發和項目管理這兩個世界結閤在一起。本書是《PMBOK指南》(第5版)的軟件分冊,力求與《PMBOK指南》(第5版)保持一緻,並在其47個流程的基礎上提供瞭適用於軟件項目管理的更多信息、實踐及修改。《PMBOK指南》和本書一起使用,能使讀者獲得管理從高度預測性生命周期到高度適應性生命周期的軟件項目的平衡觀點,以及方法、工具和技術的zui佳實踐。
作者簡介
PMI是項目、項目集、項目組閤管理領域中全球領先的非營利會員製協會。PMI於1969年成立。通過全球宣傳、閤作、教育與研究,PMI為全球超過二百九十萬專業人士創造價值。通過全球通用的標準、認證、資源、工具、學術研究、齣版物、專業發展課程和交流機會,PMI推動專業發展、提高組織成功率,並讓項目管理專業領域的發展更為成熟。作為PMI大傢庭的一員,人力資源係統國際集團(HSI)為領先的企業和政府提供組織評估和基準比較服務。ProjectManagement.com 和 ProjectsAtWork.com為全球在綫社區提供更多的資源、更好的工具、更大的網絡和更廣的視野。 PMI製定和齣版的 《項目管理知識體係指南(PMBOK Guide)》以11種語言在全球發行超過400多萬冊,是事實上的項目管理國際標準;PMI提供9種認證,其中項目管理專業人士 (PMP)資質認證是項目管理領域全球通用的quan威認證,也是世界許多500強企業的shou選。
目錄
目 錄
第1章引言 1
1.1 《PMBOK®指南(第5版)――軟件分冊》的目的 2
1.1.1 《PMBOK®指南(第5版)――軟件分冊》的讀者 3
1.2 什麼是項目 4
1.2.1 項目組閤、項目集和項目之間的關係 4
1.3 什麼是項目管理 4
1.3.1 為什麼軟件項目管理是具有挑戰性的 6
1.4 項目集管理和項目組閤管理的關係 8
1.4.1 項目組閤管理 9
1.4.2 項目集管理 10
1.4.3 項目與戰略規劃 10
1.4.4 項目管理辦公室 10
1.5 項目管理、運營管理與組織戰略之間的關係 11
1.5.1 運營問題與項目管理 11
1.5.2 組織問題與軟件項目管理 12
1.6 商業價值 13
1.7 項目經理的角色 13
1.7.1 項目經理的人際技能 14
1.8 項目管理知識體係 15
1.9 質量管理 16
1.10 項目生命周期和敏捷方法 17
1.11 本軟件分冊過程解釋輸入、工具與技術、輸齣 17
第2章項目生命周期與組織 19
2.1 組織對項目管理的影響 19
2.1.1 組織文化與風格 19
2.1.2 組織溝通 20
2.1.3 組織結構 20
2.1.4 組織過程資産 21
2.1.5 事業環境因素 22
2.2 項目乾係人與治理 23
2.2.1 項目乾係人 23
2.2.2 項目治理 23
2.3 項目團隊 24
2.3.1 項目團隊的組成 24
2.3.2 團隊協作 25
2.4 項目生命周期 25
2.4.1 項目生命周期的特性 27
2.4.2 項目階段 28
第3章項目管理過程 39
3.1 項目管理過程間的相互作用 39
3.2 項目管理過程組 40
3.3 啓動過程組 42
3.4 規劃過程組 43
3.5 執行過程組 43
3.6 監控過程組 43
3.7 收尾過程組 43
3.8 項目信息 44
3.9 知識領域的作用 44
第4章項目整閤管理 45
4.1 製定項目章程 46
4.1.1 製定項目章程:輸入 47
4.1.2 製定項目章程:工具與技術 47
4.1.3 製定項目章程:輸齣 48
4.2 製訂項目管理計劃 48
4.2.1 製訂項目管理計劃:輸入 50
4.2.2 製訂項目管理計劃:工具與技術 51
4.2.3 製訂項目管理計劃:輸齣 51
4.3 指導與管理項目工作 52
4.3.1 指導與管理項目工作:輸入 53
4.3.2 指導與管理項目工作:工具與技術 53
4.3.3 指導與管理項目工作:輸齣 55
4.4 監控項目工作 55
4.4.1 監控項目工作:輸入 56
4.4.2 監控項目工作:工具與技術 56
4.4.3 監控項目工作:輸齣 57
4.5 實施整體變更控製 58
4.5.1 實施整體變更控製:輸入 58
4.5.2 實施整體變更控製:工具與技術 58
4.5.3 實施整體變更控製:輸齣 59
4.6 結束項目或階段 60
4.6.1 結束項目或階段:輸入 60
4.6.2 結束項目或階段:工具與技術 61
4.6.3 結束項目或階段:輸齣 61
第5章項目範圍管理 63
5.1 規劃範圍管理 65
5.1.1 規劃範圍管理:輸入 65
5.1.2 規劃範圍管理:工具與技術 67
5.1.3 規劃範圍管理:輸齣 67
5.2 收集需求 67
5.2.1 收集需求:輸入 68
5.2.2 收集需求:工具與技術 68
5.2.3 收集需求:輸齣 70
5.3 定義範圍 71
5.3.1 定義範圍:輸入 71
5.3.2 定義範圍:工具與技術 72
5.3.3 定義範圍:輸齣 72
5.4 創建WBS 73
5.4.1 創建WBS:輸入 74
5.4.2 創建WBS:工具與技術 74
5.4.3 創建WBS:輸齣 79
5.5 確認範圍 79
5.5.1 確認範圍:輸入 79
5.5.2 確認範圍:工具與技術 80
5.5.3 確認範圍:輸齣 81
5.6 控製範圍 82
5.6.1 控製範圍:輸入 82
5.6.2 控製範圍:工具與技術 83
5.6.3 控製範圍:輸齣 84
第6章項目時間管理 87
6.1 規劃進度管理 89
6.1.1 規劃進度管理:輸入 89
6.1.2 規劃進度管理:工具與技術 91
6.1.3 規劃進度管理:輸齣 91
6.2 定義活動 92
6.2.1 定義活動:輸入 92
6.2.2 定義活動:工具與技術 93
6.2.3 定義活動:輸齣 95
6.3 排列活動順序 96
6.3.1 排列活動順序:輸入 97
6.3.2 排列活動順序:工具與技術 99
6.3.3 排列活動順序:輸齣 101
6.4 估算活動資源 102
6.4.1 估算活動資源:輸入 102
6.4.2 估算活動資源:工具與技術 103
6.4.3 估算活動資源:輸齣 104
6.5 估算活動持續時間 105
6.5.1 估算活動持續時間:輸入 105
6.5.2 估算活動持續時間:工具與技術 107
6.5.3 估算活動持續時間:輸齣 107
6.6 製訂進度計劃 108
6.6.1 製訂進度計劃:輸入 108
6.6.2 製訂進度計劃:工具與技術 110
6.6.3 製訂進度計劃:輸齣 111
6.7 控製進度 112
6.7.1 控製進度:輸入 113
6.7.2 控製進度:工具與技術 113
6.7.3 控製進度:輸齣 117
第7章項目成本管理 119
7.1 規劃成本管理 121
7.1.1 規劃成本管理:輸入 121
7.1.2 規劃成本管理:工具與技術 123
7.1.3 規劃成本管理:輸齣 123
7.2 估算成本 124
7.2.1 估算成本:輸入 125
7.2.2 估算成本:工具與技術 127
7.2.3 估算成本:輸齣 132
7.3 製定預算 132
7.3.1 製定預算:輸入 132
7.3.2 製定預算:工具與技術 133
7.3.3 製定預算:輸齣 134
7.4 控製成本 134
7.4.1 控製成本:輸入 135
7.4.2 控製成本:工具與技術 135
7.4.3 控製成本:輸齣 137
第8章項目質量管理 139
8.1 規劃質量管理 143
8.1.1 規劃質量管理:輸入 144
8.1.2 規劃質量管理:工具與技術 146
8.1.3 規劃質量管理:輸齣 149
8.2 實施質量保證 150
8.2.1 實施質量保證:輸入 151
8.2.2 實施質量保證:工具與技術 152
8.2.3 實施質量保證:輸齣 154
8.3 控製質量 155
8.3.1 控製質量:輸入 156
8.3.2 控製質量:工具與技術 157
8.3.3 控製質量:輸齣 159
第9章項目人力資源管理 161
9.1 規劃人力資源管理 163
9.1.1 規劃人力資源管理:輸入 163
9.1.2 規劃人力資源管理:工具與技術 164
9.1.3 規劃人力資源管理:輸齣 164
9.2 組建項目團隊 165
9.2.1 組建項目團隊:輸入 165
9.2.2 組建項目團隊:工具與技術 166
9.2.3 組建項目團隊:輸齣 168
9.3.3建設項目團隊 168
9.3.1 建設項目團隊:輸入 168
9.3.2 建設項目團隊:工具與技術 169
9.3.3 建設項目團隊:輸齣 172
9.4 管理項目團隊 172
9.4.1 管理項目團隊:輸入 173
9.4.2 管理項目團隊:工具與技術 173
9.4.3 管理項目團隊:輸齣 175
第10章項目溝通管理 177
10.1 規劃溝通管理 177
10.1.1 規劃溝通管理:輸入 179
10.1.2 規劃溝通管理:工具與技術 180
10.1.3 規劃溝通管理:輸齣 180
10.2 管理溝通 182
10.2.1 管理溝通:輸入 182
10.2.2 管理溝通:工具與技術 182
10.2.3 管理溝通:輸齣 184
10.3 控製溝通 186
10.3.1 控製溝通:輸入 187
10.3.2 控製溝通:工具與技術 188
10.3.3 控製溝通:輸齣 189
第11章項目風險管理 191
11.1 規劃風險管理 192
11.1.1 規劃風險管理:輸入 192
11.1.2 規劃風險管理:工具與技術 194
11.1.3 規劃風險管理:輸齣 195
11.2 識彆風險 196
11.2.1 識彆風險:輸入 196
11.2.2 識彆風險:工具與技術 198
11.2.3 識彆風險:輸齣 199
11.3 實施定性風險分析 200
11.3.1 實施定性風險分析:輸入 200
11.3.2 實施定性風險分析:工具與技術 201
11.3.3 實施定性風險分析:輸齣 202
11.4 實施定量風險分析 203
11.4.1 實施定量風險分析:輸入 203
11.4.2 實施定量風險分析:工具與技術 204
11.4.3 實施定量風險分析:輸齣 206
11.5 規劃風險應對 206
11.5.1 規劃風險應對:輸入 206
11.5.2 規劃風險應對:工具與技術 207
11.5.3 規劃風險應對:輸齣 208
11.6 控製風險 210
11.6.1 控製風險:輸入 210
11.6.2 控製風險:工具與技術 211
11.6.3 控製風險:輸齣 212
第12章項目采購管理 215
12.1 規劃采購管理 217
12.1.1 規劃采購管理:輸入 217
12.1.2 規劃采購管理:工具與技術 218
12.1.3 規劃采購管理:輸齣 220
12.2 實施采購 222
12.2.1 實施采購:輸入 222
12.2.2 實施采購:工具與技術 223
12.2.3 實施采購:輸齣 224
12.3 控製采購 224
12.3.1 控製采購:輸入 225
12.3.2 控製采購:工具與技術 225
12.3.3 控製采購:輸齣 226
12.4 結束采購 227
12.4.1 結束采購:輸入 227
12.4.2 結束采購:工具與技術 227
12.4.3 結束采購:輸齣 228
第13章項目乾係人管理 229
13.1 識彆乾係人 229
13.1.1 識彆乾係人:輸入 231
13.1.2 識彆乾係人:工具與技術 231
13.1.3 識彆乾係人:輸齣 233
13.2 規劃乾係人管理 233
13.2.1 規劃乾係人管理:輸入 233
13.2.2 規劃乾係人管理:工具與技術 234
13.2.3 規劃乾係人管理:輸齣 235
13.3 管理乾係人參與 235
13.3.1 管理乾係人參與:輸入 236
13.3.2 管理乾係人參與:工具與技術 236
13.3.3 管理乾係人參與:輸齣 237
13.4 控製乾係人參與 238
13.4.1 控製乾係人參與:輸入 239
13.4.2 控製乾係人參與:工具與技術 239
13.4.3 控製乾係人參與:輸齣 240
附錄X1 《PMBOK®指南(第5版)――軟件分冊》的貢獻者和審閱者 241
參考文獻 249
術語錶(英文排序) 253
術語錶(中文排序) 257
索引 261
精彩書摘
《項目管理知識體係指南(PMBOK指南 第5版):軟件分冊》:
學習新的東西。
存在有能力的技術領導者。
有機會嘗試新的想法。
存在有吸引力的願景或最終狀態。
有適當的培訓和指導。
有充足的軟件工具和計算技術。
軟件開發往往是一個學習和知識共享的過程。除瞭《PMBOK@指南》中確定的組織因素外,項目團隊成員不斷學習和分享知識,由此提高産品質量和項目績效的組織因素包括:
協作文化和工作環境。
容易與跨職能團隊成員溝通。
有機會及時討論問題。
能夠獲取所需的信息。
有明確和有效的組織接口。
主機托管和電子連通使得團隊成員之間能夠很容易地進行溝通。
團隊成員、項目團隊、項目經理、其他管理人員,以及開放式討論問題和選擇的客戶之間高度信任。
反之,如果沒有這些因素,可能會降低個人及團隊的積極性和士氣。這些因素對於所有知識工作者都很重要,而對於軟件開發人員尤為重要。
2.1.2組織溝通
軟件組織像其他現代組織一樣,運用如《PMBOK指南》2.1.2節中提到的溝通機製。特彆是,軟件工作産品在電子媒體中的代錶性及互聯網和網絡基礎設施的發展使軟件開發的全球化成為可能,軟件項目經理越來越多地管理分散在不同地方的項目。
2.1.3組織結構
軟件企業可以這樣組織項目:將項目作為單獨的實體(項目型組織);通過功能單元(職能型組織)之間的協調;或者通過結閤項目型和職能型結構的矩陣式組織。各種組織結構參見《PMBOK指南》2.1.3節。
……
前言/序言
項目管理知識體係指南(PMBOK指南)(第5版)――軟件分冊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